成套电气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成套电气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成套电气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成套电气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成套电气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6-241 巨邦电气有限公司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一次线装配工艺守则 Q/JB/Z05C-02-2013 编制: 审核: 标准: 会签: 批准: 二零一四年三月 2021-6-242 1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35kV及以下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 控制设备(以下简称装置)一次线装配技术要求及检验。 本守则适用于35kV及以下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 控制设备中矩形母线的装配。 本守则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80V的一次电路中绝缘导 线的装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 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5585.2 电

2、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第2部分: 铜母线 GB 5585.3 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第3部分: 铝母线 GB 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JB/T 2436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QJ/ZD 010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021-6-243 QJ/ZD 1300 CAD工程制图规则 QJ/ZD 4201 接地端子与接地导体 0ZD.919.004 矩形母线加工工艺守则 0ZD.919.005 母排绝缘套管热收缩工艺守则 0ZD.919.008 紧固件状态标记工艺守则 0ZD.919.009 外齿形垫圈装配工艺守则 3 工具 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扭矩扳手、气动或电动扳手、

3、胶锤、一字螺丝刀、剪线钳、压线钳、剥线钳、剪刀、 钢锯、切割刀、圈尺、角尺、标志笔、棉纱手套。 4 材料 4.1 铜、铝母排 铜、铝矩形母线的载流量见附录A,其它技术参数见表 1。 2021-6-244 表1 母线的机械性能和电阻率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型号、规格尺寸及载流量 等技术参数见附录B。 4.3 接线端头 母线名称母线名称母线型号母线型号 最小抗拉强最小抗拉强 度度 N/mm2 最小伸长率最小伸长率 % 20oC时最大电阻率时最大电阻率 mm2/m 铜母线TMY-0.01777 铝母线LMY11830.0290 2021-6-245 端头型号、规格、外形尺寸以及与导线的配合等 技术

4、参数按JB/T 2436的规定选择。 4.4 绝缘套管 4.4.1母线绝缘热缩套管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660V、10kV、35kV 使用温度:-40oC125oC 4.4.2 用途: a) 防止动物或导电金属引起意外的短路故障; b) 防止气体对母排的腐蚀; c) 防凝露和防污秽闪络; d) 防止意外伤害; e) 解决母线相间或对地绝缘不足。 4.4.3 绝缘套管规格及与矩形母线的配合参见0ZD.919.005。 2021-6-246 4.5 端头绝缘软套管 表2 端头绝缘软套管 型 号 套管内径 mm适应端头 mm型 号 套管内径 mm适应端头 mm V5.5 5.75.5V6016.86

5、0 V87.28V801980 V141014V100 22100 V221222V125 24125 V381438V150 24.5150 注:颜色分别有黄、绿、红、蓝、黑;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母线质量应符合GB 5585.2和GB 5585.3中的有关规定。 5.1.2 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氧化膜、夹杂物、 变形和扭曲现象。 5.1.3 铜、铝母线表面必须经喷涂、镀锡、镀镍、防氧化等处理,表 面处理应均匀、光洁,不应有麻面、流痕、起皮等。 2021-6-247 5.1.4 母线搭接面的处理按表3的规定。 表3 母线搭接面处理 母线名称表 面 处

6、 理 方 法 机械处理方法 银锡镍防氧化剂压花a 校平 铜母线宽(mm)50全部全部4040 40 铝母线宽(mm)无全部全部无50 40 注1: 镀锡、镀镍处理仅在图纸有要求时采用。 注2: 不同宽度的母线搭接采用较小母线相同的处理方 法。 注3: 处理表面长度大于接触面长度1020mm。 注4: 压花处理仅在图纸有要求时采用。 a压花与其它表面处理同时存在 2021-6-248 5.1.5 母线采用绝缘热缩套管包敷时,绝缘套管颜色应与 相序颜色一致,或统一采用黑色;不允许采用单一的相 序颜色包敷除该母线之外的其它相序母线。 5.2 母线的选择 母线包括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的材料和截面积,应

7、按用户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数值选择,此外应符合以下规 定: 5.2.1 线型的选择 5.2.1.1 母线材料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和本章第5.1.1 的要求。 5.2.1.2 矩形母线规格应与连接电器端子规格相一致。 5.2.1.3 绝缘导线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相应电路的额定电压。 5.2.1.4 绝缘导线除产品元器件和附件配备之外,应选用 BVR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导线;但6mm2及以下截面的 导线允许选用单股硬线。 2021-6-249 5.2.2 母线截面积的选择 5.2.2.1 母线、绝缘导线截面积应按其长期允许载流量的 1.11.5倍来选择。 5.2.2.2 元器件的一次导线选择按其参数值选

8、择时,仍应 符合本守则5.2.2.1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断路器按其额定 电流值,热继电器按其最大整定电流值,熔断器按底座 额定电流值,低压电容器应不小于额定电流的1.5倍,高 压电容器应不小于额定电流的1.35倍。 5.2.2.3 同一回路串联中的元器件导线选择按其中最小容 量来选择,导线截面应一致。 5.2.2.4 低压装置保护导线(PE)及连接到各保护对象的 导线截面积应符合GB7251的规定值。 5.2.2.5 高压装置保护导线(PE)如果是铜质的,在接地 故障时其电流密度规定不应超过200A/mm2,但最小截面 不得小于30mm2。 2021-6-2410 5.2.2.6 中性导线(N

9、)与相导线材料应相同,三相电路中的中性 导线截面积按以下规定选择: 如果相导线的截面积大于10mm2,则中性导线的截面积按 其载流量则等于相导线载流量的一半;最小为10mm2。 如果相导线的截面积等于或小于10mm2,中性导线的载流 量则等于相导线的载流量。 注:最小截面积10mm2的导线材料为铜线,其它材料的导线应 换算成铜导线的载流量。 5.2.2.7 中性保护导线(PEN)的截面积应按中性导线(N)一样的方 式确定,其最小截面积等于10mm2的铜导线。 5.2.3 铜、铝矩形母线长期允许载流量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A.1 的规定值选择。 5.2.4 绝缘导线长期允许载流量按附录B(规范

10、性附录)表B.1的规定值 选择。二根(含)以上的导线载流量按单根导线的和计算,但应符 合5.6.3.2条和5.6.3.3条的规定。 5.3 母线的设计 5.3.1 总则 母线设计应采用计算机制图,图纸设计格式符合QJ/ZD 0101有关规 定,制图规则符合 QJ/ZD 1300有关规定。 2021-6-2411 设计时应考虑到装配后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 线及设备连接母线对称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母线应尽可能减少中间连接。连接采用螺栓固定搭接的形式, 不采用焊接。 母线应避免直角弯曲,但应考虑该母线的布置是否满足动热稳 定和整齐美观的要求;也可采用加大弯曲角半径以消除直角弯曲的

11、 影响。 5.3.2 母线弯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 b) 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c) 矩形母线的折弯形式: 平弯(见图1); 立弯(见图2); 90o扭弯(见图3)。 2021-6-2412 d) 矩形母线平弯各种几何形状尺寸: 母线不同厚度折弯时最小弯曲半径(内角R)见 表4;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离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 10mm;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离最近绝缘子或母线支持绝 缘板边缘应不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 母线开孔中心线与母线折弯角的最短距离见 0ZD.919.004有关规定; 母线折弯不同几何形状允许最短尺寸见 0ZD.919.004有关规

12、定。 2021-6-2413 A a 0.25L 1 0 R aa A B 注注1 1:L L不同母线规格两支持点之不同母线规格两支持点之 间的允许最大距离间的允许最大距离 注注2 2:A A、B B不同几何形状折弯允不同几何形状折弯允 许最短尺寸许最短尺寸 注注3 3:a a矩形母线厚度矩形母线厚度 图图 1 1 e e)矩形母线立弯几何尺寸:)矩形母线立弯几何尺寸: R R 10 0 . 2 5 L 110 2 5 0 b 110 R b 图 2 注:注: b矩形母线的宽度矩形母线的宽度 2021-6-2414 母线不同宽度折弯时最小弯曲半径(内角R)见 表4;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离母线连接

13、位置不应小于 10mm;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离最近绝缘子或母线支持绝 缘板边缘应不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离线端最短为110mm; 相邻两折弯母线边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250mm; 母线宽大于60mm时,不宜采用90o立弯。 表4 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 2021-6-2415 母线种类折弯方式母线截面尺寸 mm最小弯曲半径,mm 铜铝 矩形母线平弯505及以下2a2a 12510及以下 2a2.5a 立弯505及以下1b1.5b 12510及以下 1.5b2b 棒形母线16及以下5070 30及以下150150 注:a母线厚度; b母线宽度。 f) 矩形母

14、线90o扭弯几何尺寸: 母线扭转90o弯曲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 2.55倍。 母线扭转90o弯曲其母线宽度不宜大于60mm。 2.55b 图 4 2021-6-2416 5.3.3 矩形母线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离支柱绝缘子的 支持安装板边缘应不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 处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见图4)。 5.3.4 矩形母线安装孔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母线与电器元件搭接时,母线的开孔按电器元件接线端子孔 的大小、位置而定; b) 母线与母线搭接时,母线的开孔数量、大小、距离应符合附 录C表C.1的规定值; c) 母线的连接采用贯穿螺栓连接时,螺栓孔的

15、直径宜大于螺 栓直径1mm; d) 母线开孔形状有圆形孔和长腰形孔,应符合以下规定: 母线连接状态为同设备中直接连接时,应采用圆形孔; 母线连接状态在二个(含)以上设备或组装式构件中跨越 式连接时,且这些结构件的公差和(绝对值)大于1mm,允许连接 孔为长腰形;长腰形的短边与长边的比应控制在公差带内,一般不 超过1 :1.5。 5.3.5 矩形母线螺栓连接接触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母线与电器元件搭接时,其搭接面积应与电器端子保持一致,应 选择与电器接线端子宽度相同的母线。 2021-6-2417 b) 母线与母线搭接时,其垂直搭接和水平搭接相母线与母线搭接时,其垂直搭接和水平搭接相 互长度

16、或面积见附录互长度或面积见附录C。 c) 当两连接受到限制(如母线与电器端子),搭接当两连接受到限制(如母线与电器端子),搭接 面积小于附录面积小于附录C的规定值时,宜采用双面搭接。的规定值时,宜采用双面搭接。 5.4 一次绝缘导线的制作一次绝缘导线的制作 5.4.1 总则总则 5.4.1.1 多股铜芯绝缘导线与电器端子的连接均应采用冷多股铜芯绝缘导线与电器端子的连接均应采用冷 压接端头,若该电器端子允许直接接线或符合本章压接端头,若该电器端子允许直接接线或符合本章5.4.1.3 条要求则除外。条要求则除外。 5.4.1.2 多股铜芯绝缘导线与分流接线端子连接时允许直多股铜芯绝缘导线与分流接线

17、端子连接时允许直 接接入。接接入。 5.4.1.3 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剥去绝缘层后其接线端部如采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剥去绝缘层后其接线端部如采 用工艺处理,接线温升应符合要求,端部形状应与电器用工艺处理,接线温升应符合要求,端部形状应与电器 接线端子相吻合,允许直接接入。接线端子相吻合,允许直接接入。 5.4.1.4 单股铜芯绝缘导线不允许压接端头,应直接与电单股铜芯绝缘导线不允许压接端头,应直接与电 器端子连接,但导线接线端头必须搪锡处理。器端子连接,但导线接线端头必须搪锡处理。 2021-6-2418 5.4.1.5 导线与接线端头压接后,一般不进行搪锡等表 面处理(用户要求除外),但接线端头必

18、须符合5.4.2 b) 的规定。 5.4.1.6 一个接线端头一般只接一根导线,当一根导线不 能满足载流量时,应采用分别压接的方法或采用分流端 子接线。 5.4.1.7 导线颜色及识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a) 三相导线均为黑色; b) 采用与电路相序颜色一致的导线; c) 一次绝缘导线接线端部均应采用与相序颜色相同 的端头绝缘软套管绝缘和识别,绝缘软套管与端头的配 合见表2。 5.4.2 冷压接端头的选择 a) 根据电器接线端子接线形式,宜采用圆形端头、 针形端头和扁平形端头; b) 接线端头表面必经镀锡、银等处理; 2021-6-2419 c) 端头接线端为闭式滚筒型,管缝并经钎焊; d) 圆

19、形接线端头接线螺栓孔大小应该与所接入的电器端 子螺栓孔一致。 5.4.3 端头的压接 5.4.3.1 采用点压式冲压接方法,当接线端头为窥口端头 (不推荐)时应采用六角型压接方法。 5.4.3.2 采用点压式冷压接工具时,端头方向和压接点必 须压在管部焊缝上,并压在管部的中央位置(见图5所 示)。 5.4.3.3 导线与接线端头压接后,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导 线本身抗拉强度的60%。 管缝压痕 AB 图图 5 5 图图 6 6 2021-6-2420 表5 剥线长度与端头的配合 导线截面,mm2导线线芯与端头配合长度,mm AB 4100.51.50.51.5 16251313 35952435

20、 12035510 5.4.4 导线与端头的配合 5.4.4.1 导线截面应与接线端头规格(电流等级)一致;二根(含)以上导线 接于同一个分流接线端子时,端子的许载电流应不小于二根导线长期允许载 流量的和。 5.4.4.2 多股导线不允许采取断去线芯的办法而达到与接线端头的配合。 5.4.4.3 导线剥线长度应该根据与之配合的接线端头管部长度而定。不同规格 导线与端头配合,相对留出的尺寸应符合图6和表5的规定值。 5.4.5 导线接线端部 5.4.5.1 导线线芯剪切断面应整齐,与导线径向直线成90o,其倾斜角不超过 6o。 5.4.5.2 应使用专用剥线钳或剪刀剥脱线头绝缘层,采用剪刀剥线头

21、时,不允 许反复多次划圈式剥脱皮层,避免损伤线芯;多股绝缘导线不允许有断线现 象。 2021-6-2421 5.4.4.2 多股导线不允许采取断去线芯的办法而达到与接 线端头的配合。 5.4.4.3 导线剥线长度应该根据与之配合的接线端头管部 长度而定。不同规格导线与端头配合,相对留出的尺寸 应符合图6和表5的规定值。 5.4.5 导线接线端部 5.4.5.1 导线线芯剪切断面应整齐,与导线径向直线成90o, 其倾斜角不超过6o。 5.4.5.2 应使用专用剥线钳或剪刀剥脱线头绝缘层,采用 剪刀剥线头时,不允许反复多次划圈式剥脱皮层,避免 损伤线芯;多股绝缘导线不允许有断线现象。 5.4.5.

22、3 导线接线端部应清洁,不允许有氧化膜、尘土或 油污等。 5.5 母线装配 5.5.1 总则 2021-6-2422 5.5.1.1 母线装配,母线和绝缘导线的布置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涡流 损耗的影响。 5.5.1.2 母线必须采用绝缘支持件固定,母线支持件应能承受装置额 定短时耐受电流和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 冲击。 5.5.1.3 母线接触面、导线的接线端头和电器端子的接触面,必须保 持清洁,无铁屑、尘埃、油垢、水渍等;表面刷镀层不变色,无氧 化膜。 5.5.1.4 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器端子搭接其搭接面的处理,应符合 以下要求: a) 铜母线与铜母线搭接,应按5.1.4

23、条表3规定,选择相同的处 理方法; b) 铜母线与铝母线搭接其搭接面均应搪锡; c) 铝母线与铝母线搭接,可直接搭接或按表3采用相同的处理 方法。 5.5.1.5 用户接线端子距离柜底部不得小于200mm。 5.5.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5.2.1 低压装置 2021-6-2423 a) 母线与不同电位裸露带电导体之间,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至少应符合表6中的规定值; b) 功能单元处于分离位置时,它的主电路接插件裸露带电部件 与垂直母线或静触头的隔离距离应不小于20mm; c)允许在母线与不同电位裸露带电导体之间采用热缩套管绝缘,但 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仍应符合表6中的规定值。 表6

24、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绝缘电压,V60Ui300300Ui690 电气间隙mm5.5 8 爬电距离mm812.5 注:额定绝缘电压Ui与额定工作电压Ue的关系:当回路电流Ie63A 时,Ui=Ue 当回路电流Ie63A时,UiUe 2021-6-2424 5.5.2.2 高压装置 a)高压开关柜中各组件及其支持绝缘件(即纯瓷及 有机绝缘件)的外绝缘爬电比距(即高压电器组绝缘件 表面的爬电距离与最高工作电压之比)相应值的应用范 围规定为: 纯瓷绝缘爬电比距不小于14mm/kV; 有机绝缘爬电比距不小于16mm/kV。 b)单纯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时,柜内各相导体的相 间与对地净距必须符合表7

25、的规定值。 表 7 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柜内各相导体间 与对地间净距 2021-6-2425 项额定电压kV 3.67.212(11.5)24 40.5 1导体至接地间净距75100125200 300 2不同相的导体之间的净距75100125 180300 3导体至无孔遮栏间净距105130155 210330 4导体至网状遮栏间净距175200225 280400 5无遮栏裸导体至地板间净距23752400 242524802600 注:海拔超过1000m时1、2项值应按每升高1000m增大 10%进行修正;36项值应分别增加1或2项值的修正值。 2021-6-2426 5.5.3 螺栓紧固

26、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螺栓受力均匀,紧固时应按顺序对角拧紧; 拧紧力矩值见表8; b) 两搭接面连接应自然吻合,不应使母线或电器端子受到额外 的应力,当折去母线一端的螺栓后,其两接触平面的间距应不大于 3mm;两平面不平行度相差最大不大于3mm; c) 螺栓的贯穿方向应由下至上,由左于右,由后至前;螺母应 置于维修一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5扣; d) 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外侧均应有平垫圈,螺母一侧应装有 弹簧垫圈;相邻两螺栓垫圈间隔应有3mm以上的净距。 表8 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 螺栓公称直径,mm力矩值,Nm螺栓公称直径,mm力 矩值,Nm M810M1455 M102

27、0M1690 M1235M20175 注:表中力矩值允许上下偏差5% 2021-6-2427 5.5.4 多片母线装配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多片母线间应保持不小于母线厚度的间隔; b) 相邻的间隔金属垫片边缘之间距离应不小于5mm; c) 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该保持一致。 5.5.5 母线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同一主母线上两分流支母线搭接头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 b) 不允许二条(含二条)或以上分流支母线在主母线上同一接 触面重叠搭接(双母线可除外),二条分流支母线与主母线在同一 接触面搭接时,应分别搭接在主母线的正反两个面上。 5.5.6 母线支撑固定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母线支架等固

28、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母线受到额外的应力; b) 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它支持固定金具不应形成闭合磁路; c) 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 11.5mm的间隙;当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52mm的 间隙。 2021-6-2428 d) 母排固定支持件间的直线固定距离应考虑母排的大小和布置形 式,最大不得大于900mm。 注:c)条中母线支持夹板不包括外购母线夹。 5.5.7 母线的相序排列及颜色 5.5.7.1 母线的相序排列从设备正面视察应符合表9的规定。 5.5.7.2 母线采用热缩套管或涂敷时,在同一批产品中应保持一致,其 颜色应符合以下规定: a) 黑色;

29、b) 采用母线相序规定的颜色。表9 母线相序排列及颜色 类别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母线、导线 颜色 交 流 A相上左远黄 B相中中中绿 C相下右近红 中性线 最下最右最近淡蓝 中性保护线黄绿双色 直 流正极上左远棕 负极下右近蓝 注1: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配置困难时,可不按 表中的规定。 注2: 中性线或中性保护线如果不在相线附近并列安排,其位置可不 按表中规定。 2021-6-2429 5.6 绝缘导线装配 5.6.1 一次绝缘导线的敷设 5.6.1.1 三相绝缘导线穿过金属隔板时,应从同一开孔中 穿过;金属隔板孔应嵌有光滑的绝缘套。 5.6.1.2 三相绝缘导线遇有金属

30、梁或平行的金属板时,应 在同一侧敷设。 5.6.1.3 应尽量避免沿着金属构件表面敷设,距离金属构 件表面应不小于该导线直径的1倍;遇有尖角的金属边缘 应采用防护包扎。 5.6.1.4 连接于二个电器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线应尽可能地 短。 表10 绝缘导线固定最大距离 导线规格,mm261016 2555 75 距离,mm150250350400 2021-6-2430 5.6.1.5 导线敷设应有支持固定点,其固定间距参照表10的参考值。 支持固定件离开导线开始弯曲处应为10mm50mm。 5.6.2 导线弯曲 5.6.2.1 避免直角弯曲。 5.6.2.2 弯曲半径(内弯角)不得小于导线外径的

31、2倍。 5.6.2.3 导线开始弯曲处离开接线端子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5倍。 5.6.3 一次绝缘导线的捆扎 5.6.3.1 应避免不同电位的绝缘导线捆扎在一起。 5.6.3.2 避免多根绝缘导线相互捆扎在一起,由于产品结构的限制需 一起捆扎时,应呈一字排列,其最大长度应不超过1米。 5.6.3.3 二根(含)以上的绝缘导线相互间隔应不小于该导线直径的 距离。 5.6.3.4 绝缘导线按表10的尺寸固定时,不再采用扎带捆扎;由于产 品结构的限制不能按表10固定时,应采用扎带捆扎,其相互距按表 10的参考值。扎带离开导线开始弯曲处应为10mm50mm。 2021-6-2431 5.6.4 绝缘导线

32、的接线 5.6.4.1 导线接线后应不使电器端子受到额外的应力。 5.6.4.2 两根导线接于同一母线或电器端子时,应尽可能 接在端子的正反两个面上。 5.6.4.3 接线端头应与电器接线端子或母线平面平直,不 得折弯。 5.6.4.4 应尽量采用电器产品配备的接线端头和紧固件, 接线后应有持久的接触力和防松措施。 5.6.4.5 螺栓固定采用扳手紧固时,其扭力矩应符合表8的 规定值;采用螺丝刀紧固时,其扭力矩应符合表11的规 定值。 表11 螺丝刀紧固力矩值 螺栓公称直径,mm 力矩值,Nm螺栓公称直径,mm 力矩值,Nm M52.0M86.0 M63.0M1010.0 2021-6-243

33、2 5.7 接地保护 5.7.1 接地端子与接地导体 应符合QJ/ZD 4201的规定。 5.7.2 接地保护的范围 a) 所有作为隔离带电导体的金属隔板均应有效地接 地; b) 设备的框架,仪用变压器的金属外壳,开关电器、 仪表、继电器的金属外壳以及金属手动操作机构均应有 效地接地。 5.7.3 装配要求 组成成套设备的各种金属构件均应通过直接的相互有效 连接,或通过由保护导体完成的相互有效连接,确保保 护电路的连续性。 2021-6-2433 a) 连接可靠,接地端子不应有锈斑或油污,必要时,可以涂上 少许导电膏。 b) 接地螺栓的大小应符合 QJ/ZD 4201中的规定值; c) 对于涂

34、漆的构件或电器安装支架,应采用外齿形垫圈以保证 这些构件或电器的接地电气连续性,外齿形垫圈载流能力应满足被 保护设备的接地故障电流;外齿形垫圈载流能力和装配方法应符合 0ZD.919.009的要求; d) 接至保护电器的导体应符合以下要求: 采用黄绿双色的绝缘导线; 导线的载面积根据被保护电器的额定电流选择,应符合 GB7251有关规定; 电器元件的接地保护线应直接接至成套设备的保护母线或 端子上,如避雷器、变压器等; 接地导线应尽量短,避免串联连接。 c) 接至裸露导电部件的导体应符合以下要求: 采用黄绿双色线或裸编织线和软铜绞线; 就近接于具有接地电气连续性的金属壳体或金属构件上。 202

35、1-6-2434 5.7.4 标志和识别 a) 接地端子和接地母线均应有接地标识或标志,接 地端子用符号标志,接地母线用符号标志或颜色标识; b) 文字符号PE或PEN字样; c) 图形符号采用图7或图8所示,优先选用图8符号。 图 7 图 8 5.8 其它 5.8.1 相序标志牌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应粘贴于便于识别和视察的母线各段中; b) 在用户接线的母线端均应粘贴标志牌,标志牌距 离母线搭接面100mm左右; c) 标志牌应字迹清晰,三相标志平齐、端正,粘贴 在母线的中央位置。 保护接地 2021-6-2435 5.8 其它 5.8.1 相序标志牌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应粘贴于便于识别

36、和视察的母线各段中; b) 在用户接线的母线端均应粘贴标志牌,标志牌距离母线搭接 面100mm左右; c) 标志牌应字迹清晰,三相标志平齐、端正,粘贴在母线的中 央位置。 5.8.2 母线热缩套管的安装要求 a) 采用黑色或相序一致的颜色;采用黑色时,应用标志符号牌 对母线相序标识; b) 套管切口应整齐、平直;多条母线同一位置的切口在同一线 上,切口离开母线搭接边缘10mm(见图9所示)。 c) 对于固定螺栓,应除去螺栓与母线紧固处的绝缘层,大小应 与螺栓垫圈大小一致(见图10所示)。 5.8.3 母线涂漆应符合以下规定 a) 采用黑色或与相序相同的颜色;采用黑色时,应用标志符号 牌对母线相

37、序标识; b) 距离母线螺栓连接及支持连接边沿、母线与母线及母线与电器端 子连接边沿10mm处不应涂漆(见图9、图10所示); 2021-6-2436 c) 中性保护线应涂于母线的全长,宽度等于母线宽 的黄绿相间的颜色。 5.8.4 母线硫化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a) 采用统一或系统一致的颜色,并用标志符号牌对 母线相序标识; b) 切口应整齐、平直;多条母线同一位置的切口在 同一线上,切口离开母线搭接边缘10mm(见图9 所示) 图 9 图 10 2021-6-2437 6 检验 6.1 母线 6.1.1 母线外观 a) 表面光洁、平整,没有裂纹、氧化膜、变形等; b) 表面处理均匀,有光泽,

38、没有麻面、流痕、起皮、 划痕和污渍; c) 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伤,油污等; d) 搭接面平整不变形,表面处理均匀,光泽,没有 流痕和氧化膜; e) 母线加工质量按0ZDD.919.004有关要求检验; 6.1.2 母线、导线规格、材料 a)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 母线或导线规格及载流量如设计或用户没有要求 时,应符合本守则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值。 2021-6-2438 6.1.3 母线设计 a) 母线布置是否合理; b) 母线弯曲是否符合本守则5.3.2条的规定; c) 搭接面积及安装孔是否符合本守则5.3.5条和5.3.4 条的规定。 6.1.4 绝缘导线制作 a) 导线颜色是否一致;

39、 b) 冷压接端头的选择及配合是否符合要求; c) 冷压接端头的压接及配合是否符合本守则5.4.3条 要求;导线与端头压接其抗拉强度按表12规定值进行验 证,试验方法应符合JB/T 2436的有关规定; d) 导线绝缘层是否完好无损,表面洁净; e) 端部剪线、剥绝缘层应符合本守则5.4.5条要求。 2021-6-2439 表12 端头与导线配合拉力负荷值 端头规格,mm2拉力负荷值,N 端头规格,mm2拉力负荷值,N 4500351500 6650501800 10800702200 16980952800 2512001203500 6.1.5 母线装配 a) 检验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5

40、.5.2.1条验证,并应充分考虑 电动力的影响,应有足够的裕量; b) 螺栓固定是否符合要求: 按5.5.2.2条检验螺栓贯穿方向、螺栓长度和垫圈间隔; 可采用塞尺对搭接面的吻合程度进行检查,检查时,0.05 10塞尺插入深度不大于6(参考条款); 2021-6-2440 是否紧固,并用力矩扳手对螺栓紧固力进行检 查; 螺栓紧固及检验标记方法应符合0ZD.919.008的 规定。 c) 母线固定支持件和布置是否形成闭合磁路;支持 固定是否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d) 母线的相序排列及颜色是否符合规定。 6.1.6 绝缘导线装配 a) 导线敷设及固定是否符合要求; b) 导线与电器端子连接是否符合要

41、求,螺栓是否拧 紧。 6.1.7 接地保护 a) 接地导线连接是否可靠,接地电阻是否符合产品 要求; b) 接地保护的范围及接线方法检查,应符合5.7.2条 和5.7.3条的有关要求 ; 2021-6-2441 c) 接地导体及金属构件的连续性是否有良好的导电 能力; d) 接地线及接地端子是否标识。 6.1.8 其它 按本守则技术要求的规定,本守则未规定处,检验时应 说明其出处并有充分的检验和理论依据。 6.1.9 检验规则 a) 外观检查全检; b) 采用工具检验时,按抽检方法,参照采用GB/T 2828.1的有关要求; c) 不符合处做返工、返修和报废处理。 2021-6-2442 附录

42、A (规范性附录) 矩形母线长期允许载流量 表A.1 常用矩形母线长期允 许载流量 母线尺寸 (mm)铜母线 铝母线 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 环境温度40oC环境温度40oC 153170134 203223174 253276215 304385296 306480366 3010 655495 404506389 405567438 505697539 506774600 606912705 8061200932 2021-6-2443 1006 14701155 6081070831 80813701070 1008 16351315 1208 19451540 6

43、010 1195936 8010 15401200 1001018701475 1201021701760 2(606)14101090 2(608)17501360 2(6010)20751630 2(806)17201330 2(808)21201650 2(8010)25101950 2(1006)20001570 2(1008)24901950 2(10010)29702315 2021-6-2444 母线尺寸 (mm)铜母线 铝母线 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 环境温度40oC环境温度40oC 2(1208)27552150 2(12010)33602620 3(606)18151390 3(608)22601760 3(6010)26752145 3(806)22151720 3(808)27502140 3(8010)32302500 3(1006)25702020 3(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