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评价2013_第1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2013_第2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2013_第3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2013_第4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l概述概述 l评价等级的确定评价等级的确定 l现状评价现状评价 l预测模式预测模式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一、一、水资源基本知识水资源基本知识 1 1、水体的概念水体的概念 水体是水集中的场所,水体又称为水域。水体不仅包水体不仅包 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它 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 水体分类: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海洋水体分类: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海洋。 地面水水体主要指江、河,湖泊、沼泽、水库等水 地球上水资源地球上水资源 2、水体的特征、水体的特征

2、(1)海洋: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引力而形成)海洋: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引力而形成 的潮力作用海水的结果,分全日潮、半日潮和的潮力作用海水的结果,分全日潮、半日潮和 混合潮。混合潮。 (2)河流: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陆地表面上)河流: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陆地表面上 的线性凹地流动形成河流,的线性凹地流动形成河流,流域就是每条河流流域就是每条河流 的集水面,而流域之间的分界叫分水岭的集水面,而流域之间的分界叫分水岭。 (3)湖泊:湖泊的形成需要四个条件:盆地、)湖泊:湖泊的形成需要四个条件:盆地、 有河流汇入、底层不透水、入水大于支出水。有河流汇入、底层不透水、入水大于支出水。 湖水温度分层,溶解

3、氧上面高下面低,湖水温度分层,溶解氧上面高下面低,主要主要 环境问题是富营养化。环境问题是富营养化。 l(4)地下水:埋藏在土壤、岩石中的各种)地下水:埋藏在土壤、岩石中的各种 类型的水。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到污染类型的水。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到污染 3、环境水文、环境水文 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一次较大的降雨经过植物的枝一次较大的降雨经过植物的枝 叶截留、填充地面洼地、下渗和蒸发损叶截留、填充地面洼地、下渗和蒸发损 失以后,余下的水经坡面漫流进入河网,失以后,余下的水经坡面漫流进入河网, 再汇入江河,最后流入海洋,这部分水再汇入江河,最后流入海洋,这部分水 称为地表径流。称为地表径流。 地下径

4、流:地下径流:从地表下渗的水在地下流动,从地表下渗的水在地下流动,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一部分逐渐渗入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一部分逐渐渗入河 道,这部分水流称为地下径流。道,这部分水流称为地下径流。 4、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l 水体受到人类或自然因素或水体受到人类或自然因素或因子因子(物质或能物质或能 量量)的影响,使的影响,使水水的感观性状的感观性状(色、嗅、味,浊色、嗅、味,浊)、 物理化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温度、酸碱、电导度、氧化还温度、酸碱、电导度、氧化还 原电位,放射性原电位,放射性)、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无机、有机无机、有机)、生生 物组成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品质种类、数量、形态,

5、品质)及及底质底质情况情况 等产生了恶化,污染指标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等产生了恶化,污染指标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 标准,称为水体污染。标准,称为水体污染。 l 水体污染分类,自然污染,人为污染。水体污染分类,自然污染,人为污染。 l 4、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l 人为污染: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向水体排人为污染: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向水体排 放的放的各类污染物质各类污染物质(或能量或能量),其数量达到使其数量达到使水和水和 水体底泥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 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原使用价值,造成了水体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原使用价值,造成了水体

6、的人为污染。的人为污染。 l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发生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发生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一是水体污染恶化过程,二是水体污染的净化过一是水体污染恶化过程,二是水体污染的净化过 程。程。 水体污染恶化过程水体污染恶化过程 l (1)溶解氧下降过程溶解氧下降过程 l 排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在好氧细菌的作用排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在好氧细菌的作用 下,复杂的有机物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直至下,复杂的有机物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直至 转化为无机物,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体中转化为无机物,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使水体中 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 l 水体底部多为厌氧条件,

7、底泥中的有机物在厌水体底部多为厌氧条件,底泥中的有机物在厌 氧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还原氧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还原 性气体,在其上浮到水面过程中要消耗溶解氧,性气体,在其上浮到水面过程中要消耗溶解氧, 水质恶化。水质恶化。 l 水体中溶解氧的下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水体中溶解氧的下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l (2)水生生态平衡破坏过程水生生态平衡破坏过程 由于水体中溶解氧的下降,营养物质增多,由于水体中溶解氧的下降,营养物质增多, 使耐污、耐毒、喜肥的低等水生动物、植物大使耐污、耐毒、喜肥的低等水生动物、植物大 量繁殖。鱼类等高等水生生物迁移,死亡。量繁殖。鱼类等

8、高等水生生物迁移,死亡。 (3)低毒变高毒过程低毒变高毒过程 由于水体中由于水体中pH值、氧化还原、有机负荷值、氧化还原、有机负荷 等条件的改变,使低毒化合物转化为高毒等条件的改变,使低毒化合物转化为高毒 化合物。如三价铬,五价砷、无机汞可转化合物。如三价铬,五价砷、无机汞可转 化为更毒的六价铬、三价砷、甲基汞。化为更毒的六价铬、三价砷、甲基汞。 (4)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化过程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化过程 由于物理堆积和生物富集作用,使低由于物理堆积和生物富集作用,使低 浓度向高浓度转化。如重金属、难分解有浓度向高浓度转化。如重金属、难分解有 机物、营养物向底泥的积累过程,使底泥机物、营养物向底泥的积

9、累过程,使底泥 的污染物浓度升高。由于生物的食物链或的污染物浓度升高。由于生物的食物链或 营养链作用,使污染物在鱼类或其它水生营养链作用,使污染物在鱼类或其它水生 动物体里富集,造成污染物的高浓度。动物体里富集,造成污染物的高浓度。 水体自净机制水体自净机制 (1)(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 物理净化是由于水体的稀释、混合,扩散、物理净化是由于水体的稀释、混合,扩散、 沉积、冲刷、再悬浮等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沉积、冲刷、再悬浮等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 低的过程。低的过程。 (2)(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 化学净化是由于化学吸附、化学沉淀、氧化化学净化是由于化学吸附、化学沉淀、氧化 还原、水解等过程而使

10、污染物浓度降低。还原、水解等过程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3)(3)生物净化生物净化 生物净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降生物净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降 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5、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 l污染源: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污染源: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 或场所。或场所。 l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的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如,如CODcr、BOD5、SS、 NH3-N、重金属、热污染等、重金属、热污染等 污染源及污染物的分类污染源及污染物的分类 按排放按排放 方式方式

11、 分类分类 点源点源通过管道、沟渠集中排放通过管道、沟渠集中排放 面源面源 农田排水、矿山排水、城市和工业区农田排水、矿山排水、城市和工业区 路面排水路面排水 按污染按污染 性质性质 分类分类 持久性持久性 污染物污染物 无机盐、重金属等无机盐、重金属等,难降解、毒性、累难降解、毒性、累 积积 非持久性非持久性 污染物污染物 好氧有机物好氧有机物 酸碱度酸碱度pH 热效应热效应以温度表示以温度表示 6、评价参数、评价参数 (1)物理参数:温度、臭、味、色、浊度、固)物理参数:温度、臭、味、色、浊度、固 体体 (2)化学参数:分为无机和有机。)化学参数:分为无机和有机。 无机指标:含盐量、硬度、

12、无机指标:含盐量、硬度、pH、铁、锰、氯化、铁、锰、氯化 物、硫酸盐、硫化物、重金属、氮、磷等。物、硫酸盐、硫化物、重金属、氮、磷等。 有机指标:有机指标:BOD5、CODcr、CODMn、DO、酚、酚、 油等。油等。 (3)生物参数:大肠杆菌)生物参数:大肠杆菌 地地 表表 水水 评评 价价 工工 作作 程程 序序 第二节第二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 一、评价等级的划分一、评价等级的划分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共分三级,一级要求最高,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共分三级,一级要求最高,三级 最低,低于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项目,不必进行最低,低于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

13、评价条件的项目,不必进行 地面水环境影响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只需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只需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分析。 划分原则:划分原则: (1 1)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和排放水质复杂程度)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和排放水质复杂程度 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越复杂,环境影响越大,评价等级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越复杂,环境影响越大,评价等级 越高。越高。 (2 2)受纳水域承受能力)受纳水域承受能力 水域规模越小,水质要求越高,对外界影响的承受能力越水域规模越小,水质要求越高,对外界影响的承受能力越 小,评价工作等级越高。小,评价工作等级越高。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 建设项建设

14、项 目污水目污水 排放量排放量 m3/d 项目污项目污 水水质水水质 的复杂的复杂 程度程度 一一 级级二二 级级三三 级级 地面水地面水 域规模域规模 地面水水地面水水 质要求质要求 地面水地面水 域规模域规模 地面水水地面水水 质要求质要求 地面水地面水 域规模域规模 地面水水地面水水 质要求质要求 20000 复杂复杂 大大IIII大大IV、V 中、小中、小IIV中、小中、小V 中等中等 大大IIII大大IV、V 中、小中、小IIV中、小中、小V 简单简单 大大I、II大大IIIV 中、小中、小IIII中、小中、小IV、V 20000 10000 复杂复杂 大大IIII大大IV、V 中、

15、小中、小IIV中、小中、小V 中等中等 大大I、II大大III、IV大大V 中、小中、小I、II中、小中、小IIIV 简单简单 大大IIII大大IV、V 中、小中、小I中、小中、小IIIV中、小中、小V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 污水排放污水排放 量量m3/d 项目污水项目污水 水质的复水质的复 杂程度杂程度 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 地面水域地面水域 规模规模 地面水水地面水水 质要求质要求 地面水域地面水域 规模规模 地面水水地面水水 质要求质要求 地面水域地面水域 规模规模 地面水水地面水水 质要求质要求 10000 5000 复杂复杂 大、

16、中大、中I、II大、中大、中III、IV大、中大、中V 小小I、II小小III、IV小小V 中等中等 大、中大、中IIII大、中大、中IV、V 小小I小小IIIV小小V 简单简单 大、中大、中I、II大、中大、中IIIV 小小IIII小小IV、V 5000 1000 复杂复杂 大、中大、中IIII大、中大、中IV、V 小小I小小IIIV小小V 中等中等 大、中大、中I、II大、中大、中IIIV 小小IIII小小IV、V 简单简单 大、中大、中IIV 小小I小小IIV 1000 200 复杂复杂 大、中大、中IIV 小小IV 中等中等 大、中大、中IIV 小小IV 简单简单 中、小中、小IIV

17、二、参数的判别二、参数的判别 l1、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量: l 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 其它含有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其它含有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 放量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 放量。放量。 2、水质复杂程度判断、水质复杂程度判断 水污染物类型水污染物类型 l 持久性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包括在水中(包括在水中难降解难降解的、的、毒性毒性 大、易长期大、易长期累积累积的有毒物质),如总磷、的有毒物质),如总磷、SS、 重金属等;重金属等; l 非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常规指标如常规指标如CODcr、BOD

18、5、 NH3-N、石油类等。石油类等。 l 酸碱酸碱(以(以pH表征)表征) l 热热(以温度表征)(以温度表征) 2、水质复杂程度判断、水质复杂程度判断 复杂复杂:污染物类型数:污染物类型数3,或只有两类污染物,但,或只有两类污染物,但 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10; 中等中等:污染物类型数: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且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 质参数质参数10;或污染物类型数或污染物类型数=1,但需要预测其,但需要预测其 浓度的水质参数浓度的水质参数 7; 简单简单:污染物类型数:污染物类型数=1,且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且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 质参数质参数7。

19、 3、水域规模的判断、水域规模的判断 l 河流与河口规模: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河流与河口规模: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 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划分为: l 大河大河150m150m3 3s s;中河;中河1515150m150m3 3s s;小河;小河15m15m3 3s s。 l 湖泊(水库)规模:按湖泊(水库)规模:按枯水期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平均水深 以及水面面积以及水面面积划分。划分。 平均水深平均水深 10m: 10m: 大湖(库):大湖(库): 25km25km2 2 中湖(库):中湖(库): 2.52.525km

20、25km2 2 小湖(库):小湖(库): 2.5km2.5km2 2 平均水深平均水深 10m: 10m: 大湖(库):大湖(库): 50km50km2 2 中湖(库):中湖(库): 5 550km50km2 2 小湖(库):小湖(库): 5km5km2 2 水体规模的划分水体规模的划分 水体类别水体类别 水水 体体 规规 模模 大大中中小小 河河 流流150m3/s15150m3/s15m3/s 湖泊湖泊 或或 水库水库 水深水深10m25km22.525km22.5km2 水深水深 10m 50km2550km25km2 水质要求等级水质要求等级 l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中华人

21、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确定; l根据当地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确定。根据当地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确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 (1)功能区分类:五类)功能区分类:五类 类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 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不得设排污口)(不得设排污口) 类类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一般

22、鱼类保 护区及游泳区护区及游泳区 类类 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类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标准值:五类)标准值:五类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功能区,将地表水环境质量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功能区,将地表水环境质量 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 类别的标准值。类别的标准值。 第三节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调查范围调查范围 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

23、 2.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 一级评价:一级评价:平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如可能加丰水期;,如可能加丰水期; 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枯水期枯水期,如可能加平水期;,如可能加平水期; 三级评价:三级评价:枯水期枯水期。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生活饮用水、食品 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应调查冰封期 的水质、水文情况。的水质、水文情况。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量 (m3/d) 调查范围(调查范围(km) 大河大河中河中河小河小河 50000153

24、020403050 2000050000102015302540 100002000051010201530 500010000255101025 500035515 l大河大河150m150m3 3s s; l中河中河1515150m150m3 3s s; l小河小河15m15m3 3s s。 大、中、小河流的划分大、中、小河流的划分 l长江: l从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的枯水季节,长江 水流量在15万m3/s l黄浦江流量:平均300 m3/s l黄河入海口流速:100 m3/s ,出现断流危 险 3、 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P118 (1)河流根据评价等级与河流的规模决定,

25、其中主要有:丰水期、)河流根据评价等级与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 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横断面、纵断面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横断面、纵断面(坡坡 度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等;、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等; 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冻、解冻等现象。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冻、解冻等现象。 (2)感潮河口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的规模决定工作内容,其中除与)感潮河口根据评价等级及河流的规模决定工作内容,其中除与 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 的水

26、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的河潮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的河潮 间隙、潮差和历时等。间隙、潮差和历时等。 (3)湖泊、水库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工作内容,)湖泊、水库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工作内容, 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应附有平面图;丰水期、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应附有平面图;丰水期、 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 调度和储量;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调度和储量;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

27、,湖流的流向和流速, 环流和流向、流速及稳定时间环流和流向、流速及稳定时间)等。等。 4 4、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调查 l 在调查范围内对地表水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在调查范围内对地表水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源。 l 排放点位置、排放数据(水质、水量)排放点位置、排放数据(水质、水量) l 用水情况用水情况 监测调查的污染因子应与项目工程分析筛选出来的评监测调查的污染因子应与项目工程分析筛选出来的评 价因子一致价因子一致,外加项目依当地水体状况、水环境规划,外加项目依当地水体状况、水环境规划 和管理要求具体确定。和管理要求具体确定。 5 5、污染源评价、污染源评价 1)1)拟建项目的水污染物排放量可

28、以按两种方式处理:拟建项目的水污染物排放量可以按两种方式处理: a. a.按各种水污染物按各种水污染物绝对排放量绝对排放量进行统计计算,所进行统计计算,所 得结果是污染物得结果是污染物i i的总排放量的总排放量Q Qi i值;值; b. b.按按等标排放量等标排放量P Pi i进行统计。进行统计。 2)2)可以采用等标排放量可以采用等标排放量 ( (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标污染负荷法) )确定评价确定评价 区域或流域的主要水污染物和主要排污单位。区域或流域的主要水污染物和主要排污单位。 6、选择水质调查参数、选择水质调查参数 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有两类: (1)常规水质因子常规水质因子,反映受纳水体的

29、水质一般状况; pH值、DO、 CODMn、CODcr、BOD5、TN、NH3-N、酚、CN-、As、Hg、 Cr6+、TP等 (2)特殊水质因子特殊水质因子,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特征。根据 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征进行选择,如P119,甲苯、二甲苯等。 (3)其他方面的因子。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 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 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 水生生物: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 生生物群落结构等。 底质方面: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污水质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7、水

30、域功能调查、水域功能调查 一般由环保部门规定。一般由环保部门规定。 调查内容包括:城市、工业、农业、渔业、调查内容包括:城市、工业、农业、渔业、 水产养殖业等。水产养殖业等。 是否有水源保护区,如何划分。是否有水源保护区,如何划分。 8、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河流河流取样断面的布设取样断面的布设。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在调查范围的两端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 附近的水域附近的水域 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如支流汇入处等) 水质急剧变化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如污水排入处等) 重点水工构筑物重点水

31、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如取水口、桥梁涵洞)附近、附近、 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 适当考虑拟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适当考虑拟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 在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处. 取样断面上水质取样垂线设置的原则取样断面上水质取样垂线设置的原则 l 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 l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l 大、中河:河宽小于大、中河:河宽小于50m者,设两条取样垂线,者,设两条取样垂线, 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

32、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 垂线;垂线; l 河宽大于河宽大于50m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 上及距两岸不少于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 设一条取样垂线。设一条取样垂线。 l 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 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 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垂线上水质取样点设置的原则垂线上水质取样点设置的原则 l每根垂线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每根垂线上按照水深

33、布设水质取样点。 l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深时,在水深 0.5m处及在距河底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处,各取样一个; 水深水深15m时,只在水面时,只在水面0.5m处取一个样;处取一个样; 在水深不足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 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l对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对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 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 点应在水面下点应在水面下0.5处,距河底不应小于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水样的

34、对待 l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 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 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l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 水样。水样。 l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 不取混合样。不取混合样。 二、水环境现状评价二、水环境现状评价 l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单项水质参数评价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单项水质参数评价 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法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水质评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是目前

35、使用最多的水质评 价方法,该方法简单明了,可直接了解水质状价方法,该方法简单明了,可直接了解水质状 况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况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式中式中 Ciji污染物在污染物在j点的浓度,点的浓度,mg/L; Csj水质参数水质参数i的地面水质标准,的地面水质标准,mg/L。 sjijij CCS/ DO的标准指数为的标准指数为 l DOjDOs时: l DOjDOs时: l l l DOf饱和溶解氧的浓度,mg/L; l DOs溶解氧的地面水质标准,mg/L; l t水温,。 l DOj地面水监测浓度,mg/L。 sjfDO DODOS/10 , )6 .31

36、/(468tDO f sf jf DODO DODO jDO S , pH标准指数 l pHj7.0 l l l pHj7.0 l l pHj河流上游或湖库、海的pH值; 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v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sd j jpH pH pH S 0 . 7 0 . 7 , 0 . 7 0 . 7 , sv j jpH pH pH S 第四节第四节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方法预测方法 l 数学模式法数学模式法:比较简便,可以定量给出预测结果比较简便,可以定量给出预测结果 l 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能反映较复杂的水环境特点,定能

37、反映较复杂的水环境特点,定 量化程度高,评价级别较高时应用。量化程度高,评价级别较高时应用。 l 类比调查法:类比调查法:半定量方法,用于评价级别较低、半定量方法,用于评价级别较低、 时间较短的项目中。时间较短的项目中。 预测范围和时段预测范围和时段 l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调查范围;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调查范围; l预测时段:自净能力最小(枯水期)、自预测时段:自净能力最小(枯水期)、自 净能力一般(平水期)、自净能力最大净能力一般(平水期)、自净能力最大 (丰水期)。(丰水期)。 Q15m3/s的的大中型河流:大中型河流: 20 H B 水流变化大,评价等级为一级,按非矩形、非水流变化大

38、,评价等级为一级,按非矩形、非 平直河流计算,其余情况简化为矩形、平直河平直河流计算,其余情况简化为矩形、平直河 流计算。流计算。 Q15m3/s的弯曲型河流:的弯曲型河流:弯曲系数大于弯曲系数大于1.3,视为弯,视为弯 曲河流,否则简化为平直河流。曲河流,否则简化为平直河流。 河流的简化河流的简化 河流可以简化成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河流可以简化成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 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 小河简化为平直河流。小河简化为平直河流。 河口的简化河口的简化 l河口:河流的汇合处、河流感潮段等。河口:河流的汇合处、河流感潮段等。 l三级评价,河口可简化为河流。三级评价,河口可简化

39、为河流。 湖泊水库的简化湖泊水库的简化 l分为大湖、小湖和分层湖三类。分为大湖、小湖和分层湖三类。 污染源简化污染源简化 l简化为点源、面源简化为点源、面源 l排放规律简化排放规律简化 l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 排放口简化排放口简化 l排入同一条河流的两个口距离较近时可简排入同一条河流的两个口距离较近时可简 化成一个,位置假设在两个排放口之间,化成一个,位置假设在两个排放口之间, 排放量为二者之和。排放量为二者之和。 l排放口距离较远时,分别单独考虑。排放口距离较远时,分别单独考虑。 l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简化成一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简化成一

40、个,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个,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 水质预测模式水质预测模式 l从管理使用上分为从管理使用上分为河流模式、河口模式、河流模式、河口模式、 湖泊模式、海洋模式湖泊模式、海洋模式等。等。 l从空间上,分为从空间上,分为零维模式、一维模式、零维模式、一维模式、 二维模式、三维模式二维模式、三维模式。 l四种类型的污染物(持久、非持久、酸四种类型的污染物(持久、非持久、酸 碱和废热)预测模式不同碱和废热)预测模式不同 l预测河段可分为:预测河段可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充分混合段、混合过 程段和上游河段。程段和上游河段。 混合过程段和完全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完全混合段。 IHgB

41、H BuaB x x 0065. 0058. 0 6 . 048. 0 l充分混合段:断面上任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充分混合段:断面上任一点的浓度与断面 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 l混合过程段: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混合过程段: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 前的河段。前的河段。 l上游河段:排放口上游的河段上游河段:排放口上游的河段 河流常用预测模式河流常用预测模式 ph pphh QQ QcQc c 0 1、持久性污染物 (1)充分混合段 零维模式(完全混合) (2)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 岸边排放 l例:工厂以例:工厂以3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的流量排放废水,废 水水

42、SS浓度为浓度为1300mg/L,河流平均流速,河流平均流速v 为为0.4m/s,平均河宽,平均河宽W为为15m,平均水,平均水 深深h为为0.6m,河水中,河水中SS浓度浓度310mg/L, 问该厂废水排入河之后问该厂废水排入河之后SS浓度是否超标?浓度是否超标? (设(设SS标准为标准为500mg/L) l解:Cp310mg/L lQpvWh=0.4 15 0.6=3.6m3S lCh=1300mg/L,Qh=3 m3S l根据完全混合模型计算混合后浓度为: lC=(CpQp+ChQh)(Qp+Qh)760mg/L l结论:河水浓度超标 常用零维模型解决的问题常用零维模型解决的问题 l不考

43、虑混合距离的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有不考虑混合距离的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有 毒物质等其他持久性污染物的下游浓度预毒物质等其他持久性污染物的下游浓度预 测。测。 l有机物降解性物质的降解项可忽略时,可有机物降解性物质的降解项可忽略时,可 采用。采用。 l对于降解性有机物,当需要考虑降解时最对于降解性有机物,当需要考虑降解时最 好采用一维模型。好采用一维模型。 河流常用预测模式河流常用预测模式 2、非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 (1)充分混合段()充分混合段(S-P模式)模式) ) 86400 exp() 86400 exp() 86400 exp( ) 86400 exp( 2021 12 01 1

44、0 u x KD u x K u x K KK cK D u x Kcc S-P模式(斯特里特模式(斯特里特菲利浦模式):是菲利浦模式):是 研究河流溶解氧与研究河流溶解氧与BOD关系的最早的、最关系的最早的、最 简单的耦合模型。简单的耦合模型。S-P模式迄今仍得到广泛模式迄今仍得到广泛 地应用,也是研究各种修正模型和复杂模地应用,也是研究各种修正模型和复杂模 型的基础。型的基础。 一、二、三级评价均可采用。一、二、三级评价均可采用。 l例例已知某工厂的排污断面上的已知某工厂的排污断面上的BOD5浓度浓度 为为65mg/L,DO为为7mg/L,受纳水体废水,受纳水体废水 的河流平均流速为的河流

45、平均流速为1.8km/d,20时河水的时河水的 K1=0.18/d,K2=2/d,试求距离为,试求距离为1.5km处处 的的DO浓度、浓度、DO临界浓度和临界距离。临界浓度和临界距离。 l解:利用解:利用S-P模式计算,按模式计算,按20计算, 1.5km处DO浓度为: )/(72. 4 8 . 1 5 . 1 2exp07. 2 8 . 1 5 . 1 2exp 8 . 1 5 . 1 18. 0exp 18. 02 6518. 0 expexpexp 2021 12 01 Lmg u x KD u x K u x K KK CK D l1.5km处DO的浓度为:9.07-4.72=4.35

46、 (mg/L) )/(07. 2707. 97 206 .31 468 7 0 LmgDOD f l1.5km处DO的浓度为:9.07-4.72=4.35 (mg/L) lDO临界浓度为:9.07-4.79=4.28(mg/L) 11. 1 18. 065 )18. 02(07. 2 1 18. 0 2 ln 18. 02 1)( 1ln 1 10 120 1 2 12 Kc KKD K K KK tc 79. 4)11. 118. 0exp(65 2 18. 0 exp 10 2 1 cc tKc K K D (2)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 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P132 例 题 l 一河段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污水的排污口稳定 地向河流排放污水,污水流量为19440m3/d, BOD5=81.4mg/L。河流流量为6.0m3/s,河水 BOD5=6.16mg/L,河水宽B=50m,I=0.09%,水深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