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答1、决定岩石密度、磁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决定密度的主要因素:(1)岩石中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2)岩石中的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的多少;(3)岩石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磁性的主要因素:岩石的磁性是由所含磁性矿物的类型、含量、颗粒大小、结构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决定的2、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密度的变化规律?(1)火成岩的密度主要由矿物成分及含量多少来决定。边缘相的密度要比过渡相和内相的密度大些。侵入岩与喷出岩之间密度有较大差异。(2)时代较老的沉积岩要比时代新的同类岩石的密度要大些。对于同一时代同类岩性的沉积岩来说,在盆地边缘的密度增大,而向盆地中心密度逐渐减小。(3)一般讲区域
2、变质作用的结果,将使变质岩的密度比原岩的要大。 动力变质作用的岩石其密度自然要比原岩密度低。但有时动力变质 作用若使原岩发生了硅化、碳酸盐化以及重结晶时,则变质后岩石的 密度会比原岩要大些。 同一时 代 的 变 质 岩 密 度 相 差 不 大, 但时代越老则密度往往越大。3、试述复杂形体重、磁异常正演的基本思想及每种方法及其特点?基本思想:把不规则复杂形体分解为许多小的几何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单元。对于不规则的单元, 每个单元的异常值可以预先给出, 或者易于用解析式计算; 对于规则的单元, 每个单元的异常值可以用解析式计算。 空间域正演:(1)基于体积分与面积分公式用数值方法计算不规则形体重力场
3、、磁场;(2)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求微分方程边值解导出复杂条件下的重力场、磁场,方法较复杂,计算量大。频率域正演:(1)多边形面多面体近似法、三角形面多面体近似法、组合体近似法、多边形截面法、谱正演法。4、试分别叙述正常地磁场水平强度、垂直强度随空间变化规律?世界地磁场水平强度(H)等值线大致是沿着维度线排列的曲线簇,在磁赤道附近最大,约为40000nT,随着维度向两极增高,H值逐渐减小趋于零,在磁南北两极处H=0,除了两磁极区之外,全球各点的H都指向北。世界地磁场垂直强度,其大致与等倾线分布近似,近乎与纬度线平行,在磁赤道上Z=0,由此向两极其绝对值逐渐增大,在磁极处达到6000070000
4、nT,约为磁赤道附近水平强度值的两倍,在磁赤道以北Z0,表示垂直分量向下;在磁赤道以南ZRt时,采用感应测井确定Rt较侧向测井优越;如果RxoRw 时)油层多为减阻侵入,水层多为增阻侵入。 深侧向RLLD浅侧向RLLS 为油层;反之为水层。)七侧向测井,做法:可用 LLd、LLs 重叠法判断油水层(同三侧向)双侧向测井,做法:(同三侧向)。中子-伽马测井,做法:因为油水层的含氢量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有地层水的矿化度高时,水层的含氯量显著大于油层,油层和水层的中子伽马测井曲线的计数率值才有明显的差别(水层的中子伽马测井计数率值大于油层的中子伽马测井计数率值)。核磁共振测井,做法:亲水岩石的孔隙水、
5、油、气及矿物骨架的弛豫机制不同,因此,可以用谱差分法和谱位移法区分油、气、水层。45、纵波的形成与传播特点?纵波是按照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的方向来区分所划分的一种波,弹性介质发生膨胀或压缩(体积变化)所产生的波动,使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一致,这种形式的波称为纵波。纵波可以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所以也属于体波的一种。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叫做密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叫做疏部。纵波的一个波长为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目前在地震勘探中主要利用纵波。在同一种介质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大。48、影响地震波能量的主要因素?(激发、接收、传播、界面光滑程度)(1)激发条件的影响:包
6、括激发方式(爆炸。锤击或其他),激发强度,组合激发效应,震源与地面的耦合状况等。(2)接收条件的影响:包括检波器与地震仪器的频率特性,组合检波效应,检波器与地面的耦合状况等。(3)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主要包括波前扩散、吸收衰减、透射损失、反射系数大小四种因素。其他如波的散射,入射角大小,波形转换等也会对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振幅造成影响。(4)反射界面的弯曲与粗糙程度。凸界面会使反射波发散,振幅减弱;凹界面会使反射波聚焦,振幅增强;粗糙的界面会使地震波发生散射,振幅变弱。49、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影响地震波能量的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1)波前扩散(球面扩散):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球面
7、逐渐扩大,但从震源发出的总能量不变,则单位面积上的能量相对减少了,振幅也就变小了。(2)吸收衰减:实际介质并非完全弾性介质,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时,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质点之间的内摩擦力而损耗掉了,从而使地震波振幅减小。(3)透射损失: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波阻抗界面时,一部分发生反射,一部分发生透射,而入射波的能量等于反射波和透射波能量之和,则反射能量必然减小,称为透射损失。(4)反射系数:反射系数是影响地震波振幅的主要地质因素。当入射波振幅一定时,反射波振幅完全取决于反射系数的大小。(5)波的散射: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粗糙不平的界面,波将向四周反射,结果使地震波能量分散,振幅衰减。50、
8、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岩性、物性、埋深、地质年代、温度)(1)岩性:岩石的密度以及矿物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岩石密度越大其波速就越高,岩石中含高波速的矿物越多,其岩石的波速就越大,否则相反。(2)物性:孔隙度、孔隙充填物和风化程度增加将会导致岩石波速的降低。孔隙或充填物的增加直接引起岩石整体密度的降低,从而使得地震波的速度降低,甚至使得岩石的速度小于组成岩石矿物的速度。(3)埋深:一般来说,随埋深的增加,地震波速度增大。但在不同地区,速度随深度变化的垂直梯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在地壳的浅处速度梯度较大,深度增加时,其梯度减小。总之来说,速度随着深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4)地质年代:
9、地震波波速与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历史有关,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地质年代越长、构造历史越远,波速越高,否则越低。在强烈褶皱地区,经常观测到的地震波速大,而在隆起的构造顶部速度降低。(5)温度与压力:温度和压力对岩石波速有一定相关关系,一般为非线性。总的来说,岩石的地震波速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51、有利于地震勘探的地质条件?浅层地震地质条件:(1)因此潜水面高是工作的有利条件。由于潜水面上、下界面的波速差异明显,因此,地震上追踪的第一个界面往往就是潜水面。(2)当地质层位中存在着高速夹层时,会限制地震波的勘探深度,因此,剖面上应没有高速层。(3)低速带厚度小
10、,横向稳定。(4)测区地形平坦,地貌简单、植被和建筑物稀少,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人为引起的微震干扰也少。深层地震地质条件:(1)地震界面质量好:存在形成反射波的波阻抗界面或形成折射波的速度分界面,界面连续,其上、下地层波速稳定,且界面倾角一般小于3040。地震界面与地质界面吻合或二者相关性好,有规律可循。(2)具有地震标准层:有效波能量强、波形稳定且在全工作区能被连续追踪的地震层位称之为地震标准层。地震标准层和地质标准层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层位对比、连接以及控制构造的重要依据。54、引起动校正波形畸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原因:一般情况下,由于深层的速度大于浅层的速度,因此对于同一记录道而言,浅层
11、波组的动校正量总是大于深层波组的动校正量。因而动校正总是将反射波波形拉伸,从而使反射波的视周期增大、视频率降低。这种情况成为动校正的波形畸变。处理方法:在浅层地震勘探中,由动校正引起的波形拉伸畸变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大炮检距的接收点上。因此在动校正后应进行浅层切除,将波形畸变严重的部分充零,以免这些波形参与叠加,影响时间剖面质量。55、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地质假象级产生原因1)地形与低速带因素造成的构造假象:(1)静校正因素;(2)低速带因素。2)处理参数因素及多次波造成的假象3)与地层速度非均匀性有关的假象:(1)地层厚度(时间)向盆地变薄的假象,有可能是地震波速度向盆地规律性的增大,因而使地震
12、波传播时间变小;(2)速度引起假挠曲,逆断层上升盘比下降盘速度高,并且在断面两侧是逐渐变化的;(3)高速地质体下部地层出现“上拉”现象造成的假隆起,这是因为反射波通过高速地层后,旅行时间相对变小所致。56、水平叠加剖面中识别断层的标志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标志:1)反射波同相轴错断:若断层两侧波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特征是清楚的,则一般是中小型断层的反映。2)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局部变化:包括同相轴的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这一般是小断层的反映。3)反射波同相轴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通常情况下,在上升盘一测同相轴减少、地层变薄;下降盘同相轴的数目增加、地层变厚,此类现象的出现往往
13、是断距大、延伸长、破碎带宽的深大断层的时间剖面特征。4)反射波同相轴产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这是由于断层错动引起的两侧地层产状突变,或是由于断层面的屏蔽作用和对射线的畸变等原因造成的。5)出现特殊波:如断面波、绕射波、反射折射波等,是识别断层的重要标志。46、地质反射界面的地质意义?在介质分界面上能产生反射波的条件是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不相等。也即严格地说,波阻抗界面才是反射界面;速度界面不一定是反射界面。(1)反射系数界面/波阻抗差异界面。(2)岩性与物性界面。(3)地质时代界面/等时界面/沉积间断面。47、横波的形成及传播特点?横波振动模式:-小单元体积发生形变,体积不变,质点振
14、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在三维体介质中,横波的振动与传播方向垂直有两个方向,可把横波分为SV和SH波两种形式:如果振动发生在通过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称SV波,在水平面内则称SH波。特点: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振动是没有任何体积变化的纯剪切。52、检波器组合与水平叠加效果的异同?1)检波器组合把地震波看成是按平面波传播,检波器组合的时差规律是线性关系,而水平叠加先对地震道进行动校正,动校正后的时差规律一般不是线性的,如,多次波剩余时差为一抛物线,即剩余时差与炮检距的平方成正比。2)地震道所得的反射点不同,检波器组合是共炮点叠加,水平叠加是共反射点叠加,组合是一个反射段上来的波,而水平叠
15、加是一个公共反射点上的波。3) 检波器组合压制干扰波主要是根据反射波和干扰波的视速度不同,它能压制视速度较低的面波干扰等,但不能压制与反射波视速度相近的多次波,水平叠加压制干扰波,靠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不同,对多次波有很好的压制作用,对随机干扰,水平叠加比检波器组合的压制效果要好。53、共炮点与共反射点道集的异同?同炮点道集:同一炮点不同接收点上的反射波,即单炮记录,也称共炮点反射。在野外的数据采集原始记录中,常以这种记录形式。可分单边放炮和中间放炮。共反射道集:在许多炮得到的许多张地震记录上,把同属于某一个反射点的道选出来,组成一个共反射点道集,于是可得到界面上某个反射点的共反射点记录。异同:(
16、1)在水平界面上,共反射点与共炮点的时距曲线一样,但物理意义不同。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它只反映界面上的一个点,即共反射点R的反射。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则反映界面上的一段。(2)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中,t0为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共炮点时距曲线中,t0为炮点的垂直反射时间。因此这两种反射波的时距曲线,经动校正后的意义也不一样。共反射点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叠加道的反射时间相对于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动校正后,各叠加道的时间都换算成M点的t0时间。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道的反射时间与炮点O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各记录道的反射波,又是来自炮点与记录道之间中点的反射。所以,动校
17、正后,各记录道的时间,相当于记录道与炮点中点处的t0时间。57、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中波的对比原则?在地震记录上利用有效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界面的波的工作称为波的对比。识别各种波的标志应满足同相性、振幅显著增强、波形相似特征、时差变化规律的原则。58、真深度与法线深度的异同?法线深度h是在射线平面内由激发点到反射界面的法线距离。真深度H则是在铅垂面内激发点至界面的铅直距离。25、简述沉积岩的自然变化和放射性规律?自然变化:沉积岩原始物质形成阶段原始物质搬运和沉积阶段沉积物的同生作用和准同生作用阶段沉积物成岩作用阶段沉积岩的后生作用阶段。放射性规律:沉积岩中含放射性元素矿物主要有四
18、种成因类型:残留矿物、新生表生矿物、沉积矿物及成岩矿物。含放射性元素矿物在沉积岩中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在沉积空间上,含放射性元素矿物主要有四个富集区:近物源区和风化氧化带,沼泽泥炭煤发育区,有胶体沉积或重砂富集的湖海滨岸区,富泥、富有机质的深水区及富钾岩的沉积区,以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实例,说明了这些规律在地层对比及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20、简述油水层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并解释原因?油层曲线特征: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岩层电阻率增高,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降低。泥质含量减小,则电阻率减小,对应的电位也会减小。电阻率较高的含油、气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要比含水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低。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用自然电位幅度的差异定性地分辨油、水层。水层曲线特征: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21、简述阿尔奇公式及其重要意义?阿尔奇公式是地层电阻率因素F、孔隙度、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投资分析策略与实践应用试题
- 夏日冰棒美术课件
- 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与探讨题
- 汽车行业技术研发经验证明书(6篇)
- 生产安全检查知识手册
- 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章程及合作协议书
- 行政管理中的前沿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前景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概论重难点探讨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关键考点及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省中考模拟考试新题型英语试卷试题
- 危大工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 《生鲜电商物流配送模式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 测绘技术服务方案
- 运维服务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完整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 皮影游戏课件教学课件
- 长松组织系统培训
- 2024年中考英语高频词首字母默写与短语默写表及答案
- 徒手防卫与控制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