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备课_第1页
五年级音乐备课_第2页
五年级音乐备课_第3页
五年级音乐备课_第4页
五年级音乐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 级 五课题吹起羌笛跳锅庄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6教 学目 标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羌族。 同学们请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唐代诗人王之焕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著名诗句。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

2、,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响起羌笛的声音。 我们再来看跳锅庄的图片(出示图片)。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地参加进去,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是弓腰、甩袖,边唱边舞,我们等会儿也来 学几个锅庄舞的动作,请大家也像羌族人民一样,高高兴兴地参加进来。二、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

3、相同。(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欣赏瑶族舞曲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7教 学目 标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上的填写练习。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重点能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上的填写练习。教学难点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钢琴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

4、图片)。二、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3、 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 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再练后8小节。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

5、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3)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作业布置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歌曲木鼓歌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7教 学目 标1、 学会歌曲木鼓歌,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木鼓歌,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教学难点以快乐、活泼的

6、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导入。教师播放木鼓歌的录音。师:人们在做什么?生:人们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师:这是云南佤族人民在跳木鼓舞。佤族人民把制作木鼓的日子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人们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非常热烈。今天,我们要学的木鼓歌。就表现了这种欢乐歌舞的场面。(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揭示课题)二、学习歌曲木鼓歌。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练习节奏: 0 0 02、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第2、4、8、小节)用听唱法慢速练习。3、学习歌曲第912小节旋律。

7、注意节奏的变化:、 0、 04、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节奏的变化: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其中有重复的地方。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歌词。6、教师逐句教唱歌曲。7、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三、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欣赏锦鸡出山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8教 学目 标1、聆听锦鸡出山,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2、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教学重点聆听锦鸡出山,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

8、法。教学难点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阅读材料,欣赏图片,了解土家族。 三、作品鉴赏 1、聆听乐曲锦鸡出山,说说有哪些乐器? 2、教师点评。 依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又叫打路牌子,打小家伙,是流行在湖南西部、湖北恩施一带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常用四种乐器:溜子鼓、头钹、二钹、马锣。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表现劳动的生活情景。多用于丰收、节日、喜庆活动 3、引导学生练习其中的节奏。 4、复听,根

9、据提示,形象音乐情景,揭示锦鸡由少而多,由静而动的结队出山的情景。5、教师点评。四、归纳概括 1、请学生归纳本节课的音乐知识。 2、教师点评。 打溜子、鼓吹乐、吹歌。 五、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主要收获。作业布置课后收集有关当地鼓吹乐的文字、音响资料,将其记录下来。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歌曲阿喽喽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8教 学目 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学重点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教学难点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二、学唱歌曲阿喽

10、喽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三、学唱歌谱1、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2、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一定要引导

11、学生注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教师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演唱,确定最佳方案。(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 (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领)哎! (齐)你哟信不信啰?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四、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

12、欣赏西湖美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9教 学目 标1、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教学重点在越剧欣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教学难点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练声 连音练习 模唱练习2、复习太湖美二、感受西湖1、在太湖美的歌声中继续我们的天堂之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告别苏州,又将去哪里呢?学生回答。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学生交流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西湖美)4、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让

13、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有关西湖的诗句)三、体验学唱1、初听范唱2、复听歌曲3、听旋律,注意间奏4、填词演唱5、重难点教唱6、集体演唱四、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师小结!作业布置课后搜集有关西湖的诗句,并记录下来。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歌曲故乡是北京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9教 学目 标1、 聆听故乡是北京,感受祖国大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2、从聆听上述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教学重点聆听故乡是北京,感受祖国大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教学难点聆听作品,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钢

14、琴教学流程1、 聆听故乡是北京。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2、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二、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三、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

15、的情谊)。四、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作业布置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歌曲映山红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10教 学目 标1、 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2、 体验歌曲中深情的期待,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3、 学会演唱歌曲。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学会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体验歌曲中深情的期待,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钢琴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课1、导入新课。2、教师范唱,学生听。第一遍:请学生边听边打好拍子。第二遍:听辨出那些乐句相同。3、学唱歌谱。先请学

16、生通过听、看找出相同的乐句并进行比较。指导学生认音名、唱旋律。再轻声划拍唱,老师把难唱的乐句进行范唱,学生再学唱。完整的把歌谱连起来轻轻演唱。要求能唱准音名、音高。齐唱乐谱,要求能有感情的演唱乐谱。三、巩固乐谱:1、分组进行接口唱。2、学生两人自由唱。3、有感情地演唱。四、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10教 学目 标1、能够对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2、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时做到二声部谐和。3、进一步提高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相辅相成的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教学重点对

17、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和曲谱的理解与掌握,演唱时需要注意声情并茂,二声部要整齐和谐。教学难点为画面配乐的活动。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听几段音乐,听后请大家说说这些音乐曾经在哪里听过。2、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二、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2、教师简要介绍。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

18、。4、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5、教师范唱一遍。6、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先不教第二声部。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7、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8、唱熟歌曲第一段。9、学习合唱部分中第二声部的乐谱。然后分声部合唱,注意让同学体会二部合唱的效果。最好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要注意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10、带词练习合唱部分。11、完整学唱歌曲的第一段。12、布置课后练习:学唱其余两段歌词。四、师生总结结束教学。作业布置课后熟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欣赏迎春纸风车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11教 学目 标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

19、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师:这节课我们先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大家分成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在演唱时,请大家注意音准以及两个声部的和谐,而且要唱得优美些。生:演唱歌曲。二、欣赏迎春纸风车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

20、受。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 起的作用。5、教师总结。三、欣赏风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4、请学生谈一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为什么?6、教师总结。四、音乐小编辑请同学自由组合,分别为这四个场景配乐,并增加模拟音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表演。作业布置课后同桌互相配合完成让我们荡

21、起双桨的二声部合唱。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歌曲梅花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11教 学目 标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并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感染学生为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的绝妙搭配而陶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听有关于古诗的歌曲进教室。二、导入全班齐背梅花。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生介绍古诗。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四、学唱歌曲1、听唱法教学

22、,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2、生随琴慢唱。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5、设计念白的节奏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生:按照原节奏念。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找一、两名学生回答。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五、小结生谈谈本课的收获。作业布置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欣赏渔舟晚唱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12教 学目 标1、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欣赏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23、继续培养学生通过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由上课内容导入本课。三、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 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7.小结:这是古

24、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四、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五、教师小结:我国的民族音乐非常有特点,是有着悠久历史发展的。今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民族乐。作业布置课后继续欣赏渔舟晚唱。教学回顾审批意见年 级 五课题欣赏梅花三弄 主备教师梁国锋周次12教 学目 标1、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2、会唱梅花三弄的主题,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艺术魅力。3、通过朗诵、图片欣赏来了解文学、美术、舞蹈与音乐的内在的联系。教学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

25、乐表现的意境、内涵。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听辨乐器音色。2、提问:中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导入课题。3、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引入新课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二、欣赏古曲梅花三弄(1)播放梅花三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视频。(2)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古琴音色有什么特点?曲调有什么特点?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意境?(3)聆听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想象一弄、二弄、三弄所表现梅花的形象。(4)唱一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让梅花三弄主题音乐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5)讨论:“三弄”指什么?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6)分段欣赏梅花三弄,引导学生想象各乐段表现的意境。(7)全曲欣赏,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内涵。三、拓展、探究1、欣赏 国画傲雪寒梅图2、欣赏:卜算子咏梅3、欣赏舞蹈梅花引片段探讨诗人、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在表现梅花的神、情、志上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独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