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程控保护检修规程-正文(2008v3.0)_第1页
热工程控保护检修规程-正文(2008v3.0)_第2页
热工程控保护检修规程-正文(2008v3.0)_第3页
热工程控保护检修规程-正文(2008v3.0)_第4页
热工程控保护检修规程-正文(2008v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供电电源1.1 总则1.1.1 本规程适用于200兆瓦机组热工所属供电电源设备检修之用.本规程的依据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气建筑安装手册安装电工。检修周期和项目1.2检修周期和项目1.2.1检修周期随主设备大修一道进行。1.2.2 检修项目1.2.2.1 所有电源开关,电源线端子排,熔断器座,熔断器,交流接触器和电源盘间联络电缆等进行测绝缘。接触性能测试,及整理二次线。1.2.2.2 对电源开关和熔断器座接触不好者,要拆开修理或更换新品。1.3检修质量要求1.3.1 在检修电源部分时必须认真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3.2 停电1.3.2.1 检修电源部分时首先应停电,必须把各方面

2、的电源完全断开。禁止在只经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拉开刀闸,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1.3.2.1 断开开关和刀闸,对一经合闸就可能送电停电设备的刀闸操作把手必须锁住。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1.3.3 停电后需验电,用验电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各项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正验电笔良好。1.3.4 熔断器的检查1.3.4.1 熔断器使用前应经过检查有无机械损伤。1.3.4.2 保险铅丝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凹槽,裂缝, 毛刺和氧化发黑不允许有弯头接头,许可有轻微的氧化色,丝纹,创痕。1.3.4.3 我厂热工所属设备用保险丝为0.5A,1A,2A,3A,

3、5A,10A,15A,25A,30A,40A,熔丝烧断后,应使用同样规格的保险丝,不可随便加粗保险丝,或用不易熔断的其他金属丝去更换。1.3.4.4可熔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被保护回路的长时间最大负荷电流的110120%。1020%的裕度是为了考虑保险丝所用材料的不同和材料的老化。1.3.4.5 所有使用中的保险丝均按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完好备品,并应检查保险器构造装置的正确性及防潮是否良好。所有的保险器均应有清楚的标志,标明其用途及额定电流的数值。1.3.4.6 熔丝的两端应接触良好,紧密连接。应接熔丝的螺丝,不要拧得太紧,以防损伤熔丝。1.3.4.7 更换保险丝时,要切断电源,将闸刀拉开。1

4、.3.5 禁止将两根导线挂在开关或线路上临时用电。电器连接到电源插座,必须用插头,不准将导线的线芯接在或插入插座内,不准几台电器合用一个插头。1.3.6 禁止将地线代替零线作电源使用。1.3.7 电源火线零线必须安装正确,以免发生触电事故。1.3.8 禁止借用其它支路电源的零线。1.3.9 导线选用应符合要求,不过载,导线不应有破损裸露处。1.3.10 固定和接线用电紧固件,接线端子,应完好无损,且无污物和锈蚀。1.3.11 设备的电气绝缘,应用的电压,电流值不应超过额定值。1.3.12 设备位号,端子编号。用途标牌,操作标志应完整,书写正确清楚。1.3.13 检修设备时不应损伤设备的绝缘,内

5、部接线和触点部分。1.3.14 电器接地线两端连接应牢固可靠。接地端应接在焊于地网上的专用端子上。1.3.15 供电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时,不应小于20兆欧,当安装使用说明书中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规定。1.3.16 检修工作结束后,系统内所有的开关,均应置于“断”的位置,并应检查熔断器的容量。1.3.17 裸露带电体相互间或与其它裸露带电体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毫米,当无法满足时,相互间必须有可靠的绝缘物。1.4 检修方法1.4.1 交流接触器的检修1.4.1.1 检查各部件零件有无损坏和松动现象,接线应正确和牢固。1.4.1.2 启动时各可动部分应灵活,无

6、卡阻现象,分合闸应迅速可靠,无缓慢停顿现象,灭弧装置应完整清洁。1.4.1.3 启动器的触头表面应平正,不应有金属碎屑或锈斑,触头的接触应紧密,如接触表面有锈蚀现象应用细纱布将其擦光。触头轻微烧毁用挫刀打平及用纱布擦光。1.4.1.4 线圈和导线部分绝缘,应良好,可用500V摇表检查的绝缘电阻值应在20兆欧以上。1.4.1.5 触头接触不严应进行调整,严重烧伤应进行更换。1.4.2 熔断器的检修1.4.2.1 熔断器座螺丝应紧固,指爪式触头不松动,接线牢靠。1.4.2.2 熔断器玻璃管与铜套配合紧,铅丝焊接良好,无虚焊现象。1.4.3 组合开关的检修1.4.3.1 各部件清洁、完整、牢固,销钉

7、齐全紧固。1.4.3.2 位置正确,动作灵活,清脆不卡涩。1.4.3.3 将开关放在“合”的位置,用通灯或万用表测量导通情况,检查接点接触是否良好。1.4.4 单极自动开关的检修1.4.4.1 接线牢靠,固定螺丝不松动。1.4.4.2 将开关放在“合”的位置上,用万用表或通灯测量导通情况。1.4.5 闸刀开关的检修1.4.5.1 闸刀开关和进出线连接的地方,要接触紧密,应把螺丝拧紧。1.4.5.2 刀片和夹座歪扭或夹座压力不足,应进行修理,将刀片和夹座调正,将夹座用工具捏紧使松紧合适。1.4.5.3 检查和紧固引入引出各端子接线螺丝。1.4.5.4 检查熔断器座接触情况,更换管内的保险丝。2、

8、操作开关及控制按钮 2.1 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各类万能转换开关,组合开关,行程开关及控制按钮的检修及质量检查的标准。2.2 检修周期 2.2.1 每大修期检修一次。 2.3 检修项目 2.3.1 吹扫灰尘,清擦接点。 2.3.2 紧固各部螺丝和接线螺丝。 2.3.3 整理线把。 2.3.4 解体检修一次。 2.4 技术要求 2.4.1 接点光洁,有足够压力。 2.4.2 配线整齐,牢固。 2.4.3 接线符合图纸,线号齐全。 2.4.4 有定位机构的开关位置明确无卡涩。有自复机构的开关可靠的复位。 2.4.5 盘面标志清楚,正确。3、继电器3.1 总则3.1.1 本规程适用于热工设备所用各种继电

9、器检修。3.2 检修周期随机炉大修进行3.3 检修项目检查校验电气特性和机械部分3.3.1 检查校验电气特性3.3.1.1 检查电磁型元件(包括电磁线圈)的动作值。其值应为调整可变电阻(或调压器)通入继电器的电压或电流使衔铁被吸上的最低值。3.3.1.2 调正可变电阻(或调压器)减少电压或电流使继电器的衔铁返回到原来位置的最大值即为返回值。3.3.2 继电器机械部分的检查3.3.2.1外壳应完整安装端正,各部螺丝、压垫完整紧固,弹簧完好无变形。3.3.2.2各部接点相同、光滑无烧痕。手按衔铁检查可动部分是否灵活,常开接点接触良好,接点刚接通到全部压紧时应有0.5毫米的剩余行程。常闭接点有一定的

10、间隙。检查衔铁限制钩调整是否合适,保证常闭接点接触可靠,通电时,动作清脆;断电时,应立即返回无延迟。3. 4 技术要求 3.4.1直流继电器(包括DX信号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65%亦不应小于的额定电压值的50%,返回区不得小于5%的额定电压值。3.4.2 对电源监视用的中间继电器其动作电压应为额定电压80%(170V)左右。3.4.3 继电器直流电阻,不得超过铭牌的10%。3.4.4继电器所有导电部件对外壳金属部分及各部分间绝缘电阻不得少于20兆欧。3.5 检修与调校3.5.1 继电器接点可靠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不要受振动,接点不粘住接点弹簧的位置不变更。3.5.2接点粘住的主要原

11、因之一是超过了接点的容许负荷。继电器接点的负荷能力,可用下述指标来衡量:a容许的持续闭合电流;b容许的短时(通常为一秒)闭合电流;c容许断开的电流和功率。此时还要标明接点可以接上的极限电压。如果断开或闭合的电流或功率超出了容许值,接点就会烧伤,甚至烧毁。3.5.3接点轻微烧伤用挫挫平,再用细纱布擦光。3.5.4接点严重烧伤或烧毁应进行更换。3.5.5若弹簧过弱失效应予以更换。3.5.6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与要求过大时,可调整弹簧的压力和调整衔铁限制框以改变衡铁与铁芯的气隙。3.5.7经过调整后,应重新校验,电器特性其动作值、返回值。反复调整校验直到合格为止。3.6 检修方法3.6.1 交流接

12、触器的检修3.6.1.1 检查各部件零件有无损坏和松动现象,接线应正确和牢固。3.6.1.2起动时各可动部分应灵活,无卡阻现象,分合闸应迅速可靠,无缓慢停顿现象,灭弧装置应完整清洁。3.6.1.3 起动器的触头表面应平正,不应有金属碎屑或锈斑,触头的接触应紧密,如接触表面有锈蚀现象应用细纱布将其擦光。触头轻微烧毁用挫刀打平及用纱布擦光。 3.6.1.4 线圈和导线部分绝缘,应良好,可用500V摇表检查的绝缘电阻值应在20兆欧以上。3.6.1.5触头接触不严应进行调整,严重烧伤应进行更换。4、二次线4.1 总则4.1.1 为指导和检查热工设备所属二次线的配线和大修而制定本规程。依据火电施工质量检

13、验及评定标准第六篇;参考吉林电厂热工装置规程汇编的有关条款制定本标准。4.2 检修周期4.2.1 每大修期检修一次。新增回路或更改回路时也可以在小修期或临时检修时进行。4.2.2 对原有的二次线要进行整理,紧固接线螺丝(包括所有控制盘、控制面、各专用盘及端子排)。做到线把整齐,积灰清扫干净。4.2.3 对新增回路或更改回路,要按本规程要求配置二次线。4.3 技术要求4.3.1 端子排完整无缺,终端子完好,左边(或上面)的终端子标明该系统名称。接线头标志清楚与图纸一致。4.3.2 在可能受热机械损伤的地方,导线外要套以电线管线或蛇行管;在可能受热损伤的地方,导线要包以玻璃丝带,石棉绳或串上瓷株;

14、在可能受损伤的地方,导线须穿塑料带管;浸在油中的导线应用塑料王线。4.3.3 导线不应有接头,在不得不采用接头的情况下应采取铰接后加锡焊。与活动盘连接的导线用多芯线。其两端用线夹固定芯线接线部分不应有氧化层和伤痕,多芯线加以焊片或镀以焊锡,以防毛刺短路。4.3.4 一个端子排的一端一棵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棵线。等电位的多棵线端子排的配用原则是:拆掉一棵线不致造成另一个回路开路。交直流电源线不能紧靠在一起。4.3.5 线环的弯曲方向应与螺丝的旋紧方向一致并闭成一环其直径略大于螺丝直径,不得已时也不许小于2/3环接线螺丝垫片齐全,导线接触良好。压接式端子排的接回路线以用手不能拔出为准。4.3.6 排

15、线美观。接线式的应横平直线导线应留有余度:汇线槽应从正对端子排处出线,余度藏在汇线槽内。导线余留部分弯曲弧度一致,汇线槽盖子齐全。4.3.7端子排当处于干燥无尘处,在有大量积灰,水汽浸蚀的地方应用密封端子箱。4.3.8 最下边一排端子排距地面应大于250毫米,两排端子排排间距不小于200毫米,两端距盘(箱、余)边缘不小于100毫米。4.3.9 接地线应用绝缘导线接在用铜板制成的按焊接在的网上的接地端子上。4.3.10 计算机系统的接地线应按进独立的计算机接地网。4.3.11屏蔽电缆和绝缘屏蔽接线的地应符合设计要求。4.3.12不得用金属牌做二次线的标志。4.3.13二次线对地绝缘要求符合下表(

16、用500兆欧表测量)回 路 特 点绝 缘 电 阻48V及以下1M48V及以上0.5M潮湿地方0.5M直流保护回路1M5、电缆、接线盒保护管及导线5.1总则5.1.1 本规程为指导和检修热工所属设备应用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屏蔽电缆、接线盒、电线保护及导线的大修和安装而制定。依据是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六篇;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参考吉林热电厂热工装置规程汇编。5.2 检修周期5.2.1 电缆、接线盒、保护管及导线的大修随主设备大修一起行。5.2.2上述设备故障也可在小修、临检时安排,如现场急需处理应急时处理。5.3 检修项目5.3.1大修项目:大修前后的绝缘测

17、定;标志检查或重新标号;按绝缘监督记录作好绝缘处理;紧固、配齐原有的紧固件;检查易受机械、热、油损伤的部位并作出处理措施。5.3.2 临时检修项目或更改工程按本规程安装要求的全部内容执行。5.4 电缆大修 5.4.1 大修应对所有电缆测试绝缘,并作修前绝缘记录。测绝缘应在靠近设备的端子排电缆侧或设备本身拆除所有和电源地线相通的线路,然后测试。测试记录存档。5.4.2 检查电缆易受机械、热、油损伤部位的外观,有问题时要按本规程电缆敷设的有关规定处理。5.4.3紧固配齐所有卡子。恢复被破坏了的套管。5. 4.4 检查或重新标号电缆标志。5.5 电缆敷设5.5.1 电缆检查5.5.1.1用兆欧表测量

18、电缆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5m。5.5.1.2观察电缆外皮无凹瘪损伤。5.5.1.3查设计资料,看电缆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5.2 电缆敷设 5.5.2.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采用铜芯电缆,型号、规格应按设计,其截面一般不小于1.0平方毫米。5.5.2.2 电缆敷设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尽量按最短路线集中敷设。 B 电缆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及防爆门等。敷设在主设备和油管路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 C 电缆与热表面平行敷设时的间距应大于500毫米,交叉敷设时应大于200毫米。 D 控制电缆应在环境温度为-4965范围内;信号电缆应在环境温度为-4050范围内。 E

19、电缆必须敷设在温度高于65的区域时,应采用耐热电缆或采用隔热措施。 F 电缆敷设在易积粉尘或易燃的地方时,应采用封闭电缆槽或穿电缆保护管。 G电缆支架的间距:水平方向0.40.6米,垂直方向0.81.5米层间距离200毫米。5.5.2.3 电缆的敷设应在支架及保护管安装结束后进行。5.5.2.4 电缆与测量管路如成排作上下层敷设时,其间距一般不小于200毫米。5.5.2.5 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应分层敷设,控制电缆在电力电缆下。5.5.2.6 所有电缆穿过平台时,应加保护管(或保护框),其高度一般不底于1米。电缆在穿墙,埋于地下以及容易受到外界碰伤时,也应加保护管。5.5.2.7 电缆保护管引入

20、表盘时不宜过长,只需稍高出盘内地面。5.5.2.8 电缆保护管的(或保护框)的内径一般为电缆直径的1.52倍。管子弯头最多不超过两个。5.5.2.9 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应光滑,无毛刺。5.5.2.10 电缆槽、支架、保护管、固定卡应刷防锈漆。5.5.2.11 电缆引入或引出建筑物,隧道、地面、穿过铁道、公路、沟渠、楼板、墙壁时。应安装一般保护管具体要求如下: A 保护管的直径要大于电缆外径的一倍,并用石棉绳将空隙堵住。 B穿墙保护管段(或保护罩)两端延伸出墙面的较长度不应大于30毫米。如电缆靠墙可用角钢或钢板制成的槽盖盖住。 C 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设电缆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

21、1.0米。 D 埋设电缆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毫米;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内地面50毫米。 E 埋电缆保护管需防止积水。已避免在严寒天气时由于结冰而造成电缆断线。 F 与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平行时为1.0米交叉时为0.5米。 G 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为2.0米,交叉时为0.5米。 H 与水管道或其他工艺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均为0.5米。 I 电缆在隧道或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汇线槽内。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5.5.2.12搬运电缆时,不应使用电缆松散及受伤,滚动时应按盘上箭头方向进行。5.5.2.13敷设电缆时的周围温度低于下列数值时,应先将电

22、缆进行适当的预热,以免损伤其绝缘层: A耐寒护套控制电缆 20 B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15 C全塑控制电缆 105.5.2.14电缆弯曲半径:凯装电缆不小于其外径的10倍;非凯装电缆不小于其外径的68倍。其保护管弯曲半径也应满足上述要求。5.5.2.15 电缆敷设时应按顺序排列,避免交叉,松紧要适当并留有备用长度,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不应敷设。5.5.2.16 电缆敷设后应进行整理和固定,使其整齐美观,在电缆两端应挂有标志牌。电缆标志牌应记载电缆型式,工作电压,导线截面、 电缆名称、电缆由何处到何处及安装日期等。5.5.2.17 控制室下设有电缆夹层时,电缆支架出口处应严密封闭。5.

23、5.2.18 电缆敷设后应在以下各点固定牢固。 A 垂直面上敷设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B 水平敷设时,在电缆首末两端; C 电缆拐弯处; D 穿越保护管的两端; E 电缆引进控制盘前300400毫米处; F 引入接线盒及端子排前150300毫米。5.5.2.19 电缆敷设后应有敷设记录,写明编号、型号、规格、起迄点及长度等。5.6 电缆接线5.6.1 铠装电缆做头时,其钢带要包箍扎紧,橡皮绝缘芯线应加塑料套管。5.6.2 电缆芯线不应有伤痕。线头弯曲方向应与螺丝紧固方向一致,导线与端子接触应良好。5.6.3 电缆接线应正确,导线的端头应有明显的不易脱落褪色的线号标志。5.6.4 非铠装电缆头的

24、做法,将电缆外皮剥掉,把电缆芯分开,用塑料带或白布带将电缆与电缆芯包成凸形后,套上电缆头,使电缆头不能松落,塑料带或白布带不能露出电缆头外面。5.6.5 电缆头的制作要整齐一致。5.6.6 控制电缆芯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应用端子排来进行,不得直接连接。电缆与电缆之间的连接只有在下列情况下准许使用,并进行焊接。5.6.7 敷设的长度超过电缆的制造长度。5.6.8 消除现有电缆的损坏处,但每50米不得多于二个接头。每一个接头都应用铅盒或其他金属防护层并加以密封,以防机械损伤及潮气侵入。5.6.9 电气线路安装完毕后,应参照附表1-1规定进行绝缘试验。5.7 屏蔽电缆5.7.1 屏蔽电缆的检查5.7.

25、1.1 校对设计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7.1.2 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应大于等于1M。5.7.1.3 观察屏蔽层要完好,外皮无凹瘪损伤。5.7.2 屏蔽电缆的敷设5.7.2.1 屏蔽电缆应在环境温度为2545范围内。5.7.2.2 电缆槽或保护管离热表面距离平行敷设时的距离应大于等于500毫米,交叉敷设时的距离应大于等于200毫米。5.7.2.3 检查标牌与清册核对同一线槽及保护管内敷设电缆号种类应相同。5.7.2.4 检查计算机电缆与各类电缆分层敷设排列层次应符合设计要求。5.7.2.5 屏蔽电缆接地方式,接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接地要求。5.7.3 屏蔽电缆的使用要求:5.7

26、.3.1 屏蔽电缆的使用要求与普通绝缘电缆相似。它的特殊要求是应能防止外界电磁波对电线传输电流的干扰,同时防止电线内产生的电磁波对外界的干扰。因此要求屏蔽效果良好,屏蔽层应达到一定的覆盖率,不易松散、断丝。使用时,电缆的屏蔽层应接地或与设备上的屏蔽接地装置连接。5.7.3.2 屏蔽层一般采用铜丝编织和绕包结构。5.7.3.3 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隙,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在潮湿或有油污的场所,应有相应的防潮、防油措施。5.8 接线盒安装5.8.1 接线盒(包括恒温箱)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周围温度一般不高于45 : B 便于接线和检查,列各测点的

27、距离要适当: C 不影响通行和设备维修。5.8.2 接线盒应密封,标志明确清晰,并在盒盖内面附有接线图,油漆完好,安装牢固。5.9 保护管及导线的敷设5.9.1 导线(包括补偿导线)应敷设在金属保护管或槽内,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5。5.9.2 导线必须在高温处(65以上)敷设时,应采用耐热导线或采取隔热措施。在潮湿处安装导线,保护管两头应密封,中间接头要焊死,以防潮气进入保护管。5.9.3 保护管的内径一般为导线束外径的1.52倍。5.9.4 保护管弯曲度不小于90,其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单根管子的弯头一般不超过两个。5.9.5 保护管应用卡子固定。5.9.6 保护管不应有扁瘪或

28、裂缝,管间用接头连接,管端与设备用金属软管连接。5.9.7 补偿导线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极性应正确。5.9.8 轴承箱内的导线应采用耐油、耐热绝缘软线,固定牢固,拆装方便、引出口应有防止渗油的措施。附表二次回路的绝缘试验标准电 压 等 级试 验 标 准48伏及以下二次回路9(晶体管元件除外)用250伏或500伏兆欧表测量,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潮湿地区不小于0.5兆欧48伏以上及500伏以下二次回路(包括接线端子及对地耐压500伏以上的电气设备)1 用500伏兆欧表测量。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潮湿地区不小于0.5兆欧2 用交流1000伏作耐压试验(或用2500伏

29、兆欧表代替),持续1分钟支流保护回路的耐压试验及绝缘试验(包括线路及设备)1 用500伏或1000伏兆欧表测量,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2 用交流1000伏作耐压试验,持续1分钟6.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6.1总则6.1.1本规程是为了指导和校验可编程控制器装置而制定的,依据是MODICON 984性能手册和系统手册、QUANTUM硬件手册、SLC500安装和操作手册、OMRON硬件手册和操作手册等。6.1.2概述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PLC具有高可靠性丰富的I/O接口模块、模块化结构,编程简单、

30、安装及维护方便,系统设计及调试周期短等特点。6.2.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6.2.1结构 984系列控制器具有通用的处理结构,主要由存储器部分、CPU部分、I/O处理部分、通讯部分等构成.6.2.2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扫描:扫描从0号存储地址所存储的第一条用户程序开始,在无中断或跳转控制的情况下,顺序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程序结束。每扫描完一次程序构成一个扫描周期,然后从头开始扫描,并周而复始地重复。扫描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进行。6.2.3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见各模块配套说明书6.3.检修周期:随设备大、小修。6.4.检修项目及质量标准6.4.1外观检查:各元件应无损伤。6.4.2模块开关设

31、置检查:设置是否正确符合图纸。6.4.3二次线路检查 :电源线及输入、输出线是否正确;接线端子的螺钉是否松动;压线端子是否存在短路;导线与端子是否接触可靠;端子板连接器的装配是否松动;系统中各单元的装配是否正确和牢固;各装置间的I/O连接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并锁紧;各单元间的I/O连接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并锁紧等。6.4.4电源检查:输入电源电压的设定检查,应符合要求。6.4.5控制系统的接地检查:应采用设备专用接地或共用接地方式且接地良好。6.4.6模块安装检查:模块安装正确符合图纸且安装牢固。6.4.7通讯接口及远程站通讯连接的检查:连接正确符合设计图纸。6.4.8 对存储器的写保护开关的设置进行

32、检查,在编程方式下,应置于可写入侧(ON),其它方式下一般置于写保护侧(OFF)。6.4.9存储器锂电池的检查:电量应充足。6.4.10模块校验6.4.10.1系统上电检查电源指示灯(POWER)是否有指示(显示绿色),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符合要求。6.4.10.2将开关置于编程位置,运行编程软件。6.4.10.3在编程软件中强制ON/OFF检查输出配线、检查输出配线及信号是否正常。6.4.10.4将开关置于监视或运行位置,检查各指示灯是否正常。6.4.10.5静态调试:连接上位机运行软件,按系统的调试方法对用户程序反复调试,检查和校验PLC工作是否正常,直到系统完全合乎设计要求。7.炉膛安全

33、监控系统(FSSS)7.1概述我厂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是DC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功能是通过上海新华的XDPS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的。除了能够实现炉膛安全保护的功能,还包括了油枪投退,磨煤机及给煤的启停等远程操作功能。可直接从画面上进行系统的监视、操作,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操作程度、劳动量。7.2系统组成、技术规范 7.2.1系统组成 1、2机组FSSS系统包括三个控制柜,一个跳闸继电器柜,运行操作员站一台,工程师站一台以及就地的测点、执行机构和控制盘柜。3、4机组FSSS系统包括四个控制柜,一个跳闸继电器柜以及就地的测点、执行机构和控制盘柜。7.2.1.1控制柜1、2机组FSSS

34、系统中,17控制柜和19控制柜内均安装了信号输入输出端子板,18控制柜内安装了电源模块和输入输出卡件模块以及控制核心DPU。13柜是MFT继电器跳闸柜,内有交直流两路跳闸继电器。3、4机组FSSS系统中,2控制柜和4控制柜内均安装了信号输入输出端子板,1和#3控制柜内安装了电源模块以及输入输出卡件模块和控制核心DPU。7.2.1.2控制电源: 从热工电源柜引入,电压等级为220VAC单相二线制50Hz交流电源,能接受两路供电电源并设置自动切换装置。7.2.2技术规范:7.2.2.1系统技术条件: 供电电压:220VAC 10% 电源频率: 50Hz 5% 控制气源: 0.450.60Mpa7.

35、2.2.2设备技术规范#1、2机组设备技术规范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制造厂家参 数1FSSS系统电源开关空气开关热工电源柜20A2主油阀电源开关空气开关热工电源柜5A3回油阀电源开关空气开关热工电源柜5A4磨出口门总电源熔断器热工电源柜4A5消防蒸汽阀电源熔断器热工电源柜0.5A6磨热风门总电源熔断器热工电源柜5A7油角阀控制柜电源空气开关热工电源柜16A8给煤机闸板门电源熔断器热工配电箱35A9磨冷风门总电源熔断器热工配电箱20A1018柜电源开关空气开关#18端子柜20A11模拟量输入卡(Pt100,G12)C2908245B电子间上海新华12站控制卡BC(G01)C2908242B电子

36、间上海新华13模拟量输入卡AI(4-20mA,G02)C2908245B电子间上海新华14回路控制卡LCC2908244B电子间上海新华15开关量输入卡DIC2908248A电子间上海新华16开关量输出卡DOC2908340A电子间上海新华17同轴电缆C5569334电子间上海新华18I/O预制电缆C5569349电子间上海新华19双机切换电缆C5569408电子间上海新华20PDEX344连接电缆(n=2)C5569350电子间上海新华21AI(4-20mA)端子板C2908279A电子间上海新华22AI(Pt100)端子板C2908278电子间上海新华23LC端子板C2908284B电子间

37、上海新华24DI端子板C2908281电子间上海新华25DO端子板C2908342B电子间上海新华26DPU(冗余处理节点)C2335034电子间上海新华27网卡(DLINK)C9225005电子间上海新华28PDEX334板C2908246A电子间上海新华29OPU操作员站C9300006研华工控机集控室上海新华(P/500、64MRAM、32X光驱、跟踪球、8GBHD、PCI VGA卡(16M)30触摸式键盘C2337035集控室上海新华31工程师站研华工控机工程师站上海新华(P/800、128MRAM、32X光驱20GBHD、3221彩色平面CRTC9265009(DELL)工程师站DE

38、LL33电源模块(24V)C2932015电子间上海新华34电源模块(48V)C2932014电子间上海新华35电源导轨箱电子间上海新华36DPU导轨箱电子间上海新华37DPU主机电子间上海新华38万用电源插座C2939035电子间上海新华39火检冷却风压力低开关Z-15-QW22-B就地10米炉后侧SOR定值:4KPa40A,B风机滤网差压高开关SOR 12RN-EE614-M4-C1A-TTX371就地10米炉后侧SOR定值:150Pa41火检冷却风与最远探头差压开关SOR 15Kg/cm2就地10米炉后侧定值:250Pa42油角阀空气过滤器QFH-26.0 0.6Mpa炉燃烧器四角平台处

39、上海自动化仪表七厂43油角阀YQFD-25Y 5Mpa炉燃烧器四角平台处进口44蒸汽吹扫阀YQFD-25Q 1.5Mpa 220V,300,25mm炉燃烧器四角平台处龙源公司45点火油枪行程开关YRSZY-Z/X-1500炉燃烧器四角平台处龙源公司46稳燃油枪行程开关YRSZY-Z/X-1500炉燃烧器四角平台处47油角阀点火柜:电磁换向阀SRS50-RMRW炉燃烧器四角平台处济南华能气动元器件公司48火检探头YHJT-H-G型炉燃烧器四角处龙源公司图象火检24支可见光火检16支49继电器MY4就地油角阀控制柜OMRON50继电器MY2N 220V/240V就地油角阀控制柜OMRON51时间继

40、电器H3CT-8H就地油角阀控制柜OMRON200/220/240V,50-60Hz,5A52指示灯AD12-22/1HB AD12-22/1LB就地油角阀控制柜江苏南通开关厂53按钮(绿)XK06-101-3519 220V,4.5A就地油角阀控制柜南通开关厂54按钮(红)XK06-02-0544就地油角阀控制柜南通55旋钮开关XK06-101-3519R(1)就地油角阀控制柜南通56高能点火器储能20J,频率8 HZ(误差正负4HZ) 220V炉燃烧器AA、CD层平台处进口57空气开关单极MC110P C10油枪就地电源柜6A230V/400V58空气开关双极MC220P C20油枪就地电

41、源柜6A400V59指示灯AD12-22/1HB油枪就地电源柜江苏南通开关厂60主油阀空气过滤器QFH-26 0.6MPa炉前燃油管道上海自动化仪表七厂61主油阀行程开关2HBFX98-5炉前燃油管道62主油阀控制电磁阀K302-143 85 PSI炉前燃油管道美国CE单电控,常带电63回油阀空气过滤器QFH-67AF4 0.8 MPa炉前燃油管道鞍山热工仪表厂64回油阀3.4.3X炉前燃油管道MICRO SWITCH65回油阀控制电磁阀912B-PM-121CA炉前燃油管道25-150PSI66主油阀前后差压开关CCS 604D2 52bar炉前燃油管道CCS定值:2.9Mpa67主油阀后压

42、力变送器主油阀后FOX BORO68供油母管温度开关205RN-EE125-V9-C7A-TTX371炉前燃油管道处SOR定值:2069供油母管压力开关CCS 604G5 310bar炉前燃油管道CCS定值:2.0Mpa70吹扫蒸汽压力开关SOR 50Kg/cm2炉前燃油管道定值:0.25Mpa71磨煤机消防蒸汽电磁阀ZCZH西安高温电磁阀厂72磨煤机热风门电源保险2A73磨煤机热风门用电磁阀CKD4F520V(4F520-15)炉侧零米无锡CKD双电控74热风门行程开关CA2-2N热风门本体OMRON75继电器XK-002-0652热风总门控制柜苏州机床电器厂76切换开关(绿)LA18;38

43、0V热风总门控制柜上海第二机床电器厂77切换开关(红)LA18-222热风总门控制柜上海第二机床电器厂78带灯按钮(红)XK06-101-3403热风总门控制柜江西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79带灯按钮(绿)LA38-11-220V热风总门控制柜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80转换开关(红)LA18-222热风总门控制柜上海第二机床电器厂81熔断器RL1-15热风总门控制柜82磨煤机进口冷风门控制箱炉侧零米83磨进口冷风门电动装置DZW30冷风门本体扬州电力修造厂84锁紧机构电动装置DZW30冷风门本体扬州电力修造厂85带灯按钮(红)LA38-11D/3014冷风门控制箱江苏江阴长江电器公司86带灯按钮(绿

44、)LA38-11冷风门控制箱江苏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87带灯按钮(黄)LA38-11D冷风门控制箱江苏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88切换开关(红)XK06-002-0614冷风门控制箱上海第二机床电器厂89切换开关(绿)XK06-002-0614冷风门控制箱上海第二机床电器厂90指示灯(黄)AD11-25/11-5G冷风门控制箱江苏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91熔断器RL1-2A冷风门控制箱上海金山电器厂92断路器DZ47-60 C10冷风门控制箱上海人民低压电器厂93中间继电器JZ44,220V冷风门控制箱上海人民低压电器厂94交流接触器B16-220V冷风门控制箱上海人民集团人民低压电器厂95热继电器

45、JR16BD 20/3 ;3.2-5A冷风门控制箱上海人民低压电器厂96热继电器JR16BD-20/3;6.8-11A冷风门控制箱上海人民低压电器厂97给煤机出口电动装置ZC901-12/5WDA给煤机本体国营常州电站辅机总厂98给煤机入口电动装置ZC901-12/10WDA给煤机本体常州电站设备辅机总厂99手/程控切换开关LW5-15N1256/4, 500V,15A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上海精益电器厂100指示灯(红)AD11-25/40,220V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江阴长江电子实业有限公司101指示灯(绿)AD11-25/40,220V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江阴长江电子实业有限公司102指示

46、灯(黄)AD11-25/40,220V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长江电子实业有限公司103带灯按钮(红)L19-11,380V,5A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沈阳人民电器厂104带灯按钮(绿)L19-11,380V,5A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沈阳人民电器厂105自动开关DZ5-20/330, 380V,10A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上海长城低压电器有限公司106交流接触器3TB4012-04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苏州机床厂107热继电器JR16B-20/3,380V,3.2-5A给煤机上下闸门控制柜沈阳213机床电器厂108磨煤机出口气动门接线盒炉侧给煤机平台109磨煤机出口气动门行程开关JW211H/L磨煤机出

47、口气动门上海金山开关厂AC220V 3A DC22OV 3A110磨煤机出口门用电磁阀2636200.0201磨煤机出口气动门奉化市益利气动元件厂双电控111炉膛压力高控制器DWYER炉膛压力开关柜+1700Pa112炉膛压力低控制器DWYER炉膛压力开关柜-1500Pa3、4机组设备技术规范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制造厂家参 数1油枪行程开关DZ-10GW22-1B炉四角OMRON2主油阀前后差压开关101NN-K3-N4-CIA-X371;测量范围:330PSID炉前燃油系统10米平台SOR3供油母管压力低9NN-K5-N4-CIA-371;测量范围:2001000PSI炉10米平台SOR

48、4主油阀阀后压力变炉10米平台FOX BORO5伴热蒸汽母管压力低9NN-K5-N4-CIA-371;测量范围:2001000PSI炉10米平台SOR6伴热蒸汽母管压力低6NN-K5-N4-CIA-371;测量范围:25275PSI炉10米平台SOR7炉膛压力低开关52NN-K116-N4-CIA-371;测量范围:20020IN.WC炉35.4米SOR8主回油阀到位行程开关SNAP-LOCK炉10米平台美国9主油阀电磁阀K302-116炉10米平台美国10油角阀控制(到位)开关3046BY-00-22AD-000炉四角燃油英国11油角阀两位五通双电控RGS TESTEDBY:8 D01479

49、93;C519PB00U炉四角燃油RGS12吹扫阀(单电控)Parker 341N11;2341NAKBHNMO炉四角燃油SWITIZERLAND13磨出口门继电器MK3P-I AC220V炉四角燃油OMRON14按钮LA38-11D/3012;灯电压:AC.DC220V江苏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15切换开关LA38-11X2/20A;电压:380V;电流:10A江苏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16指示灯AD1125215G;AC.DC220V江苏江阴长江电器有限公司17断煤开关FLOW SWITCH 5A 250VAC磨煤机本体Sheng yang tai hua eiectric18磨出口门反馈开关AC220V,DC24V;RO CKD炉12米平台19磨出口门过滤器XMC LUBRICATOR MODEL:AL4000;MAX PRESS:1.0MPa炉12米平台20磨出口门两位五通阀CKD VALVE;4F520-15;0.11.0MPa炉12米平台21火检冷却风机压力开关DWYER INSTRUMENTS ,INC,WICH .CITY,IN 46360 .USA DIAPHRAGM VERTICAL-TYPE 1 ENCL MAX. PRSURE 10 PSISURGE PRESSURE 25PSI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