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10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_第1页
锅炉10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_第2页
锅炉10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_第3页
锅炉10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_第4页
锅炉10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理工大学本科优秀课程河北理工大学本科优秀课程 第十章 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传热温压 第二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第一节 对流受热面面积和流通截面面积 第四节 传热系数 第三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第五节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分别从传热和热平衡的角度来表达对流受热面的对 流传热量。(热平衡方程实际为一个) 以1kg燃料为基准(kJ/kg或kJ/m3) 对流传热方程 烟气侧热平衡方程 工质侧的热平衡方程 利用: 三个基本方程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方程对流受热面的传热方程 j j d B tHK Q )( 0 lkd IIIQ f j d Q B iiD Q )(

2、kgkJ B iiD Q j d / )( kgkJIIQ kyky ky kyd /)( 2 ( 00 烟温烟温? 工质温度?工质温度? 烟温烟温 工质温度工质温度 H H k k 烟气侧热平衡方程烟气侧热平衡方程 工质侧热平衡方程(与受热面有关)工质侧热平衡方程(与受热面有关)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迭代计算的原因 两种介质均各已知一个温度, 两种介质均有一个温度未知, 只有一个热平衡方程,无法求解 必须采用先假定后校核的迭代计算方法。 烟温烟温? 工质温度?工质温度? 烟温烟温 工质温度工质温度 H H k k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迭代计算过程 先假定其中一种介质的

3、终温,按热平衡方程式求出 受热面的吸热量并计算出另一种介质的终温,计算传热 系数和温压,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受热面的吸热量。 传热方程计算的热量应该等于热平衡方程计算的烟 气放热量或工质吸收的热量否则重新假定终温后再行计 算,直至热量之差不超过2% 第一节 对流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第二节 传热温压 顺流和逆流 t“ “ “ t“ 顺流顺流蒸发受热面蒸发受热面 t t t t“ t“ t 逆流逆流逆流逆流 顺流的平均温压 x d xd sl t t tt t t tt t lnln 第二节 传热温压 逆流的平均温压 t t tt t nl ln 串联混合流系统 nlch tt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并联

4、混合流系统 nlbh tt 交叉流系统 nljc tt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1 串联混合流图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2 串联混流的温压改正系数 t= tm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3 并联混流的温压改正系数 t= tm 第二节 传热温压 第二节 传热温压 图4 交叉流温压改正系数 t= tm 第二节 传热温压 表1 温压改定系数的决定 第三节 传热系数 21 11 1 sg sg b b h h h K 11 11 h h h 引入灰污系数 21 11 1 K fd 1 引入热有效系数 0 K K 21 11 1 K 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 传热系数计算的 一般表达式 不同受热面的传热系数实用表达式 1

5、对流式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 当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错列布置时, 21 11 1 K 21 11 1 K当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 顺列布置 第三节 传热系数 2省煤器、直流锅炉的过渡区、蒸发受热面以 及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受热面 工质对管内壁的传热系数很大 第三节 传热系数 当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错列布置 1 1 1 K 燃用固体燃料、管束为顺列布置 1 K 3屏式过热器(半辐射式屏式过热器)受热面 ) 1 )(1 ( 1 1 21 d f Q Q K 第三节 传热系数 4对管式空气预热器 11 21 K 5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1 11 ky xx C K 对流放热系数 传热学的知识,稳态强制对流换热

6、的 准则数方程为 mn CNuPrRe 第三节 传热系数 1气流横向冲刷光滑管束的对流放热系数 1)顺列管束 64. 0 Re177. 0 z CNu 或 64. 0 )(177. 0 wd d C zd 第三节 传热系数 第三节 传热系数 顺列管束顺列管束错列管束错列管束 2)错列管束 气流横向冲刷束时,表面传热系数的特征数方程为 33. 06 . 0 PrRe szC CNu 或 33. 06 . 0 Pr)( wd d CC szd 第三节 传热系数 2流体纵向冲刷光滑管束的对流放热系数 工质及管式空气预热器中管内流动的烟气或空气: 4080. PrRecNu 1 4 . 08 . 0

7、Pr)(023. 0cc Wd d t dl dl d 第三节 传热系数 40830 030 . dl PrRe d . 燃烧产物的辐射传热系数 对流放热量与温差的一次方成正比,辐射换 热与烟气温度四次方和管壁温度四次方之差值 成比例。 燃烧产物的辐射传热系数,把辐射换热量 计算在总的对流换热之中。 第三节 传热系数 燃烧产物的辐射传热系数计算式 T T T T Ta a ab ab h gb f 1 1 2 1 107 .5 4 38 含灰气流含灰气流 不含灰气流不含灰气流 T T T T Ta a gb gb q gb f 1 1 2 1 107 . 5 6 . 3 38 第三节 传热系数

8、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一般原则: 壁面两侧放热系数相差很大,放热系数小侧的 湿润面积为传热面积。 放热系数相近,管子内外表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传热面积。 对流换热面积 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锅炉凝渣管束等受热 面,换热面积以管子烟气侧表面积计算。 )(2 2 mFxH pp 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面积以管内外表面积的平均值计 算。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换热面积按蓄热板两侧面积之和计 算。 屏式过热器的换热面积 屏式过热器是一半辐射式受热面,传热面积按平壁 表面积计算: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对流受热面流体流速 计算对流放热系数需介质的流速(介质的平均 体

9、积)温度不断变化,体积流量也随之变化,因此, 流体的流速不恒定。 流体流速是指在定性温度下、规定的流通截面 上的平均流速。 定性温度一般取为流体进出口截面上的温度的算 术平均值。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1介质平均体积流量 烟气的平均体积流量 273 )273( rj y VB V 273 )273( 0 tVB V jky k DvVs 空气的平均体积流量 水和水蒸气的平均体积流量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2介质的平均流通截面积 1)计算原则 有效流通截面积系指烟道横断面的内侧总面积与管束所占面积 的差值。 ldzabF 1 4 2 n d zF 4 2

10、d zabF 2)介质横向冲刷光管的流通截面 3)介质纵向冲刷光管的流通截面积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面积和流通截面的面积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一般对流受热面 的校核计算流程图 否 是 已知结构和热力计算基础数据 已知受热面进口烟温和进口(或出口)工质温度 假设出口烟气温度、或出口(或进口)工质温度 利用热平衡方程计算未知的烟温或工质温度及对流换热量 计算平均传热温压及传热系数 利用传热方程计算对流传热量 校核对流传热量 差值满足要求? 该受热面计算结束 迭代计算过程 先假定其中一种介质的终温,按热平衡方程式求出受 热面的吸热量并计算出另一种介质的终温,传热系数和 温压,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受热面的吸热量,后校核传热 方程计算的热量是否等于热平衡方程计算的烟气放热量 或工质吸收的热量。不满足则重新假定终温后再行计算, 直至热量之差不超过2%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喷水减温器热量平衡相关计算 热量平衡: 喷水减温器过热器过热器 jw iD, , qh iD qqjw iii jwqjwsq iDiiD)( 减温水量计算 jwsq jw qqh ii i DDDD , qq iD 第五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说明 不同的受热面的计算有不同特点和方法; 均具有迭代特点: 作业:一段省煤器的校核计算: 已知:受热面结构,逆流,进口烟气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