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藻井图案的布艺装饰设计_第1页
敦煌藻井图案的布艺装饰设计_第2页
敦煌藻井图案的布艺装饰设计_第3页
敦煌藻井图案的布艺装饰设计_第4页
敦煌藻井图案的布艺装饰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敦煌藻井图案的布艺装饰设计姓 名 陈培雯 学 院 艺术与服装学院 专 业 艺术设计(公共) 指导教师 陈薇 职 称 讲师 2015年6月5日摘要敦煌艺术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敦煌藻井图案更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变化及特征。此次毕业设计以敦煌藻井图案为研究对象,从构成元素,色彩应用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挖掘其构成特色与文化价值,并选择布艺材料作为载体,制作一系列现代藻井装饰画,开发传统敦煌藻井图案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完成对敦煌藻井图案的继承和发展。关键词:敦煌藻井图案;布艺材料;公共艺术;现代性ABST

2、RACTCultural and arts heritage of Dun Hua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ncient Chineses wisdom. And ceiling patter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t, which inflects the characters and changes of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With the ceiling patter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is paper aims to discover the

3、characters of its formation and its cultural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onent element, color application and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To complete this study, this paper chooses fabrics to make a series of modern decorative ceiling pattern paintings,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 of ceiling patte

4、rn in modern public arts designation so a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Du Huang ceiling pattern.Key words:Dun Huang caisson pattern; Cloth art materials; public art; Modernity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敦煌藻井图案的设计背景与认知21.1敦煌藻井图案的概述21.2敦煌藻井图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2第二章 设计构思与创作52.1藻井图案的造型元素设计52.2色彩的运用72.3材料的选择92.4现代性的表现9第三章 制作过程与表现效果

5、113.1制作过程113.2创作感悟12结 论13参考文献14附 录15谢 辞18前 言在对敦煌装饰图案的研究及探索的过程中,发觉敦煌装饰图案很具有代表性,因而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敦煌装饰图案中很大一类是敦煌藻井图案,藻井图案囊括了许多装饰图案的细节,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敦煌装饰形式增添了许多的趣味性,此次毕业创作结合公共艺术设计中材料广泛运用的特点,强调布艺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大量运用,作品将布艺材料与传统的敦煌装饰图案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代意味的布艺装饰品。0 天津工业大学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敦煌藻井图案的设计背景与认知1.1敦煌藻井图案的概述敦煌藻井图案是敦煌石窟中最吸引人

6、眼球的部分,主要用于装饰洞窟顶部,呈倒置斗形,其精心的布局和巧妙的着色,让幽暗的洞窟散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传统敦煌藻井图案多以十字、米子格为基本形,中心以方井或圆心为基本框架,大多以莲荷纹、石榴纹、动物纹饰为主题纹样,四周通过团花、忍冬纹、卷草纹、火焰纹等纹样的大量重复来表现边饰纹样层层递进的关系,将藻井图案与佛龛融合成一个大的整体,装饰艺术之美得以张扬。1.2敦煌藻井图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敦煌藻井图案是敦煌装饰图案的精华,敦煌装饰图案被成功运用到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之中的案例众多,例如,2013年在北京服装学院展开的垂衣裳敦煌艺术服装展中,北服学生以敦煌艺术元素作为设计主题,提炼敦煌造型

7、元素,研究探索其在现代设计应用中的可能性,从形式、材料、技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在服装设计领域彰显了活力,如图1-1所示。 图1-1 垂衣裳敦煌艺术服装展作品然而从全国范围来说,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创作逐渐呈现庸俗化、商业化的倾向。具有敦煌装饰艺术价值的现代公共艺术作品屈指可数,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附着于传统建筑物上的敦煌装饰图案以及相关于敦煌壁画临摹彩绘图。由于设计者对于敦煌艺术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在对敦煌藻井图案的应用上大多是其装饰元素的单一借用,简单的拆借复制,缺乏设计创新意识。例如,以敦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宣传展览标识、以敦煌“手姿”设计的手工艺品,只是对图案的简单挪用与复制,与之相关的作品

8、设计一直未能突破原有的形象,并不能很好地再现敦煌文化的魅力。产品仅仅是对敦煌装饰符号化的依附,而没有进入“再设计”的高度,现代设计思维的忽视和匮乏,导致了创意产出严重不足,如图1-2所示。 图1-2 关于敦煌装饰艺术的展览标识及邮票设计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较为低端,未能将作品融入到社会环境之中。现阶段对敦煌装饰图案的设计应用低端,设计师仅仅考虑“创新”层面,忽视了与之相应的环境因素,其作为公共艺术品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更是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例如,位于甘肃兰州的雕像黄河母亲,如图1-3所示,整个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饱满、造型简练,充分反映当地悠久的

9、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敦煌装饰图案现代性应用同样可以借鉴这样的理念和方式。图1-3 兰州城雕黄河母亲第二章 设计构思与创作2.1藻井图案的造型元素设计传统的敦煌藻井图案元素众多,图形的排列组合极为复杂繁琐,因而在此次作品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作品的整体画面风格,分析各个时代藻井图案的特色,明确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后,以创新设计为主,对敦煌装饰图案中复杂的造型元素进行简化、变形、抽象化,通过画面的重组,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敦煌藻井图案,如图2-1所示。 图2-1 藻井图案的创意设计色稿本次藻井装饰图案的系列作品主要从图案的内涵及其表达形式两方面构思图案的纹样、比例大小、繁简程度。首先,

10、三幅作品从整体上都采用了传统敦煌藻井图案的米子框架,中间以圆形作为主题图案的框架,遵循传统方圆相切的表现技法。其次选择与主题图案相关的纹饰放置在较大区域,凸显主题图案,由内及外,互相呼应。最后,是边饰纹样,边饰纹样元素的选择需要考虑与主题图案之间的关系,把握内中外的格局,做到规整有序、繁而不乱。第一幅作品选取传统藻井图案中的八瓣莲纹元素、莲纹是神圣庄严的纹样,作品设计中利用材料的特殊性,对复杂繁琐的八瓣莲纹进行适当的变形删减,大的六瓣莲纹包围小的六瓣莲纹,仿佛一朵莲花正在人们的眼前绽放。受材料的限制,删减了原设计稿中飞天人物图案,藻井作品着重表达莲纹的纹饰特征,如图2-2所示。第二幅作品的主题

11、图案选用的是石榴纹饰,传统的石榴纹饰较为琐碎,大多集中在藻井边饰设计上,因而为了突出石榴纹饰的特征,提取部分元素转化为新的图案,花与叶的结合更好的表达了“多子多福”的寓意,如图2-3所示。第三幅作品的主题图案选用了经典图案敦煌手姿,千手观音是敦煌的典型纹样之一,在千手观音中靠手姿形成一个背景,每个手姿都有一定的变化,以此为创作源点,借用手姿的排列方式,第一次将手姿运用到藻井中,让手姿向外绽放,形式像莲花一样,力量向外扩展,利用手指不同的姿态,构成以中心向外发散的形式,视觉上给人由内到外的膨胀感和空间感,如图2-4所示。 图2-2 八瓣莲纹 图2-3 石榴纹 图2-4 飞天手姿 边饰纹样以团花、

12、忍冬纹、卷草纹、回纹、菱形纹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对边饰纹样进行再设计,把握主题纹样与边饰纹样繁简和疏密的层次,以避免元素添加和作品再设计而造成的元素混乱问题,在保持其原有作品特色的同时增加个性化特征。作品一的主要边饰纹样以宝相花、菱格纹为主;作品二的主要边饰纹样以团花、桃心纹为主;作品三的主要边饰纹样以佛像图案、卷草纹为主。通过图案的叠加重复,增强边饰的内容,将整体画面表现的更加丰富灵动,如图2-5至2-7所示。图2-5 作品一的主要边饰图案宝相花、菱格纹图2-6 作品二的主要边饰图案团花、桃心纹图2-7 作品三的主要边饰图案佛像图案、卷草纹2.2色彩的运用敦煌壁画的色彩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各

13、自独特的风格,传统的敦煌装饰艺术色彩中除了有赭石、土红、艳黑等端庄稳重的颜色以外,还有石青、石绿、灰白等清新素雅的颜色,二者的结合让整体画面变得协调统一。本次作品设计利用材料的颜色的特征,通过渐变、叠加等技法,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对画面颜色进行部分的取舍,弱化色彩间的对比关系,将画面控制在统一的色调之中,如图2-8所示。图2-8 作品的色彩图稿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较为大胆,色彩鲜明,当大面积的暗红色底布确定后,基本纹样的色彩则是锦上添花的部分,主题图案中莲花纹选择了底色同一色系的红色,通过色彩渐变的方式来展现每一朵莲花纹,以确保整体画面协调稳定,同时又能凸显主题图案。在边饰色彩的选择过

14、程中,为了与整体色彩保持一致,将材料色彩明度做出了对比,例如,倒数第二层边饰中对于绿布的选择,现有材料的绿色有四种,经过对比以后选择了第三种,第三种绿色相对于原色稿中的绿色而言色彩较暗,但经过立体的转换发现色彩不一样,第三种绿色更加合适整体的调子,如图2-9所示。 图2-9 绿色布料对比作品二的整体色调较作品一而言,更为清新淡雅,以蓝灰色为底色,绿色和黄色让画面变得更为明亮欢快,主题图案中的花卉纹样是由淡紫到深紫的过度,两种不同颜色的透叠,通过叠加的厚度表现出花卉纹样的立体感。边饰纹样的色彩主要以蓝色系为主,与底色形成较好的色彩互补,为了保证画面整体的统一性,需要对边饰的纹样色彩进行一定的取舍

15、,如第二层边饰主要以绿色桃心纹样为主,由深至浅,最上层的桃心色彩为亮点,因而黄色的选择既不能过亮,也不能太淡,通过材料的对比选择,最终确定为浅黄色。就第五层边饰而言,第五层边饰是整个图案边饰中面积最大的部分,因而其主体图案团花的色彩选择也是整个作品的重点之一,在前期的制作中按照原来的色稿,团花的色彩是以白色为主,当第五层边饰制作完成之后,发现白色团花在整个画面中的色彩偏亮,因而将整个白色团花改成浅蓝色,将整体画面统一在一个蓝色的大色调中,如图2-10所示。 图2-10 桃心纹及白色团花纹样作品三的整体色调偏绿,较前两个作品而言,其各个部分的色调相互接近,且色彩的装饰性更强,因而需要改变传统敦煌

16、彩绘中色彩推移的方式,靠布艺材料的色彩倾向,做明度的对比,在保持画面整体呈现绿色色调的同时,又能区分每个局部的绿。边饰中手姿的色彩选择较为复杂,原色稿中手姿图案色彩选择偏亮,为了使整体画面更为协调,选择了比肉色更为低沉的颜色,如图2-11所示。 图2-11 作品三色稿与实际作品对比2.3材料的选择作品的制作载体主要以布艺材料为主,如无纺布、麻布、植绒,并选用以珠子、亮片等小配饰辅助装饰,布艺材料具有色彩选择范围广、可塑性强等特点。通过材料的特点来表现作品的画面感。如作品一作品二中,为了突出主题花卉图案,通过不同的布艺材料,利用叠加的技法来表现,叠加可产生一定的厚度,因而可以表现出花瓣层层绽放的

17、效果,而在有些地方为了突出边饰中造型较强的图案,如点状图案,则通过串珠、粘贴、缝合等手段去表现,让边饰图案更为饱满。作品三主题图案中手姿是通过裁剪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绘制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裁切后的手姿图案边缘更加的圆滑,边饰图案中的卷草纹样,通过不同质感的布料,表现叶子翻卷的状态,周边的小佛纹饰采用植绒布表面毛绒,表现出佛祖身上袈裟的厚重感。不同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因而要充分掌握材料的不同特性,利用好材料的特性,实现材料与设计稿的完美结合。2.4现代性的表现作品画面的现代性表现应从寻找推敲现代设计观念中的形式美法则开始,追求简洁明了的运用和表现,不局限于特定的框架结构,不拘泥于原有

18、造型元素,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对既有图形元素进行新的设计,在画面的组合方面追求多样性。本次系列作品的现代性表现主要集中以下两点:第一,语言形式的现代性,传统的敦煌藻井图案依附在古代建筑上,主要用来填充和装饰。本次毕业设计选择藻井图案的装饰设计,将其作为家居软装部分进行构思,在表现上把握现代人审美中对色彩统一的喜好、将传统的视觉符号和现代色彩规律相结合。呆板的传统纹样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过去对敦煌装饰图案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传统彩绘和建筑语言上,特别是天花板和平棋的使用上尤为明显。如何利用古典装饰造型为现代设计服务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次作品设计利用敦煌藻井的基本构架,结合个人设计,松与紧、疏与密的关系

19、,重新填充适合的图案,将其变为具有现代感的装饰语言。第二,材料的现代性,以往对敦煌藻井的研究主要集中图案的彩绘及复原上,本次系列作品第一次借用材料,将敦煌藻井图案以布艺的装饰形式展现出来,且作品材料极具有现代性,如无纺布等。服装设计中装饰珠子同样能够借用。公共艺术设计中借用现成品的空间很大,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作品的现代性。第三章 制作过程与表现效果3.1制作过程前期准备。首先是根据市场调研,无纺布由有机纤维构成,属于新型的环保材料,符合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材料要求,这种布艺材料的应用大多集中在布艺拼贴画中,色彩丰富,有较多的选择空间。无纺布的材质稳定,无经纬线,在裁剪缝合的过程中不易变形和抽丝,其

20、价位适中,制作成本低。麻布质地柔软,颜色较为低沉,符合敦煌藻井图案中清新素雅的色彩需求。植绒具有前两者布艺材料所不具有的独特优点,植绒表面有毛绒状颗粒覆盖,具有立体感。三种布艺材料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将敦煌藻井图案的装饰特征表现出来,画面不在拘泥于一种材料,使得画面更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如图3-1所示。其次是中期制作。在确定布艺材料之后,结合作品的设计原稿,以布艺拼贴的表现手法,将平面图形转换成立体、半立体图形,通过对主题纹样的立体拼贴,使得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同时再搭配少量的小珠子,亮片、棉花等小配饰,让画面更加充实,构成良好的画面效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根据材料的特性及画面的整体效果,在

21、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色彩的运用和布的裁切方式,有针对性的对材料进行取舍,删减过于琐碎的细节,满足画面的统一性。制作中要突出材料的特性,利用布艺材料稳定不易变形的特性,确定主题图案的结构,同时利用其色彩丰富性的特点,表现出藻井装饰语言晕染渐变的效果,如图3-2所示。最后是后期装裱。制作完成的装饰画需要统一的棕色木框进行装裱,体现藻井装饰画绚丽且不失庄重的特征,如图3-3所示。 图3-1 裁剪无纺布 图3-2 粘贴珠子配饰 图3-3 选择木框3.2创作感悟此次的创作以传统的敦煌藻井图案为研究对象,把握藻井图案方圆相切的特征。提取敦煌装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图案,并且对不同图案元素进行再设计,通过画

22、面的重构和色彩的调整,将繁琐复杂的传统敦煌藻井图案变得个性化、简洁化。设计出具有现代意味的装饰图案的新构架,赋予其新的形式美感。重新设计的作品将敦煌艺术作为背景依托,不仅是对具体形象的应用和发展,也是自己对于敦煌艺术的主观印象和情感融入。18结 论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参与了关于敦煌装饰图案的研究项目,作为项目的参与者,我在前期做了一定的准备,包括构图和图形设计,本次毕业设计在借助课题组前期图形创作的基础上,进行材料与形式的转化。因材料特性,对原有设计方案及色彩进行有效调整和删减,充分体现布艺装饰的设计感,在表现形式和观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立足于公共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布艺材料的特征及配饰的装饰特点,合理地创作出具有现代意味的作品。由此可见,以传统敦煌艺术为题材、以现代性材料为载体的作品,通过现代装饰设计理念和工艺手法加工所制作的装饰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这样的创新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