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第1页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第2页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第3页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第4页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封面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目录摘要1一、引言2(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1.研究背景22.研究意义2(二)研究内容与方法3(三)可能的创新点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3(一)国内研究现状31.关于金融集聚形成动因的研究32.关于金融集聚影响经济的途径研究43.关于金融集聚效应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5(二)国内研究现状51.关于金融集聚形成的动因研究52.关于金融集聚影响经济的途径研究53.关于金融集聚效应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6(三)研究现状评述6三、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关理论6(一)金融集聚的概念6(二)金融集聚的测度方法71.区位熵72.金融相关率8五、基于区位熵

2、测算的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发展变化趋势研究11(一)区位熵测算公式11(二)测算结果11六、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3(一)模型构建13(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131.变量选取132.数据选取14(三)回归分析14(四)结果分析15结语16参考文献17致谢19摘要由于现在全国在进行城市化的改革,导致邻近的城市之间产生了非常显著地交互作用。尤其在进行了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共同协助发展以后,习近平在2016年2月份指出要着重发展京津冀地区。金融行业的成长很大程度影响着协同发展战略的进行,促进金融行业茁壮成长的中心力量就是进行金融活动的聚集。本文针对京津冀地区中进行的金融业的协作来分析该

3、命题,使其更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本篇文章从金融聚集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对京津冀区域的金融集中战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尤其是这种战略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步对京津冀区域的金融行业通过有关标准进行评判,判断现在的发展状况,得出现在的金融行业在市场上的位置和影响力在不断地上升,并且在资源配置方面也是趋同的情况。再通过区位熵与金融相关率等方式对京津冀地区的金融集中现状进行计算,对前后10年中的金融集中形势和经济成长状态进行分析。再通过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将京津冀区域中金融聚集对社会经济水平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从而结合以上数据对怎样推进金融聚集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金融集聚;京津冀

4、区域;区位熵;金融相关率;回归分析1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由于现在的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间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在设定了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共同协助成长的策略以后,习近平在2016年2月将京津冀共同帮助共同发展战略作为了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并且金融业也在地区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金融聚集是否可以健康的成长取决于金融业的发展情况,现今金融资本和金融组织的聚集活动对于促进金融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现在的金融行业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发展最快,可是城市之间并没有很明显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很多活动目前止步在了提倡实行的程度,并没有在实际中实行。由于京津冀地区的金

5、融行业是分散的,所以各个城市中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导致了金融行业的成长和发展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从而对于这种政策的发展有了阻碍。所以,需要着重对京津冀地区的金融集中现象和城市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金融的合作,确保各个地区的金融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和促进地区金融一体的成长有利。本篇文章基于金融聚集的角度对影响京津冀区域的金融业集中发展的元素和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京津冀地区的金融聚集的发展进行了提前设定,并且深入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原因,分析的成果可以帮助社会组织更进一步的发展京津冀区域协作,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2.研究意义进行金融聚集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

6、实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探索金融聚集的政策,不断补充和增改有关的政策,可是现在的情况依旧是基于宏观方面的理论结果,还缺少中宏观理论方面的制度系统。进行京津冀区域金融聚集的进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对地区方面的理论进行补充,对金融聚集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可以很大程度的对进市场经济的成长。其现实意义在于计算京津冀地区的金融聚集程度,从横向和纵向对金融聚集的走向进行研究,再进行经济影响方面的分析,可以有效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的金融聚集进展,运用金融业来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成长。(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文章研究主要内容为: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通过概述研究背景意义等为后文的探究奠定框架。第二章,理论基础。介

7、绍了金融集聚的概念,概述了测算方法。第三章,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现状。第四章,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变化趋势。第五章,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的影响。最后,结论部分整理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使用了下列方法:(1)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结合,最初需要对京津冀地区的金融聚集的基本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然后运用定量分析法,将京津冀地区的金融成长情况进行数据剖析,面板数据的处理是运用区位熵和金融相关率,从而得出京津冀地区金融聚集的实行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来进行最终结果的研究。(2)通过将相关文献和事实进行结合的方法,将京津冀地区与金融聚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最终得出完善

8、成熟的理论框架,再通过实际验证深入研究金融聚集的走势,一定要确保计算出来的数据要同时满足统计学和金融学的理论数据。(三)可能的创新点文章主要的创新点就在于将金融集聚与企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且通过模型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金融集聚形成动因的研究(一)从金融地理学方向进行研究Zhao、Smith Sit(2001)将信息腹地理论加入到了金融地理学中,该研究结果指出我国的金融中心、区位等级等等方面由于信息不相等等现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非常发达并且没有完全解决地理影响,所以这些影响

9、因素就更加的需要被注重。Zhao(2003)分析的国内金融中的问题是通过信息腹地论来进行的,对于国内金融聚集的发展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金融信息被他分成了标准和不标准两种,可是只有事先全方位认识非标准化信息的背景和相关文化,才可以更加正确的阐述和解释非标准化信息的效益。由于非标准化信息大多数有不对称性,解决方法只有减少和这些信息的距离才可以更加便捷准确的收集信息,这才产生了金融聚集。(二)从产业经济学方面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的方向进行分析,金融聚集是产业聚集中特别的一种。O.Williamson (1991)从资本专业的方向进行了研究并且解释说明了辅助产业怎样发展。他指出一个辅助行业的产生原

10、因是由于可以支持这个行业发展所用到的专用的资产产生了相消的现象。这个现象也适合金融中介行业的发展。并且由于各种辅助行业的出现,其运营成本下降了,并且辅助行业可以更好地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Taylor(2003)等人对于伦敦金融产业集群的目前状况进行了简单地了解。经过相关调查显示,可持续发展伦敦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从业人员的技术交流有很大的关联。这种技术溢出效应使得我国劳动力的技术更为成熟,对产业集聚产生了积极作用。(三)从企业区位理论角度进行研究 Naresh-Gary(2001)从供求角度对金融业的集聚制度加以研究。经调查发现,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如产业集聚区这样的合理区位,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不对

11、称信息产生的影响,促进客户的长期维护并使得企业能够长期发展下去。 在研究选择企业区位时,Hotelling(2002)选择通过市场空间竞争模式的角度。对企业区位进行相关调查,除此之外这也使得在选择金融集群的区位时,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2.关于金融集聚影响经济的途径研究金融集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产业集中化,在金融聚集的这一历程中,对集中的产业群的内部外部产生作用的机制包含规模经济效应知识外溢效应扩散效应等。全球的学者们对这些机制以不同的出发点做了详尽分析。Audretsch Feldman(1999)学者的研究说明,伴随地理空间距离减少,知识外溢的影响将会升高。所以,产业集聚能够提升知识外溢效应,

12、能够对于集群团体的知识共享度的提升形成影响,从而提升群成员的创新力。Bossone等(2003)学者的研究表明,较为依赖信息的及时性的是股票和金融类创新品,所以,产业集聚能够使得信息外溢效益放大,信息外溢使得企业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学习,共同享有信息,从而降低获取消息的成本,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进而使得知识学习效应增加。3.关于金融集聚效应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Goldsmith(1969)学者的金融机构论提到了金融有关的比率,它是对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Goldsmith是第一个采取实证的研究方式,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关系分析的研究人员,他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它们二

13、者间基本有一个同向关联关系。Arjana、Brezigar Masten(2008)学者以欧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金融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有经济增长这个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金融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在欧洲的低发达地区较为明显,金融发展会收到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二)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金融集聚形成的动因研究张凤超,王亚范(2000)学者表明衡量区域经济的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区域金融的成长。经济增长包括区域金融增长,区域经济增长能够给区域金融的成本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广泛的成长空间,从而使得金融聚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潘英丽(2003)学者从微光方面对金融中心的创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14、能够对金融聚集起到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是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以及金融集群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对金融成本的不容阶段的详尽阐述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金融聚集的动因张志远和纪伟杰(2009)学者从省的角度分析了金融集聚,研究表明金融集聚因素包含四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水。刘红和叶耀明(2007)学者分析了金融集聚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得出结论:金融集聚能够使得金融市场有效地扩大,使得交易成本降低。2.关于金融集聚影响经济的途径研究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2005)学者强调,金融集群具有的创新能力和风险缓解能力,能效提升能力可以对经济发展产生有效促进的作用。黄解宇,杨再斌(2006)学者在分析影响

15、经济增长的金融集聚机制时,认为金融集聚效益对竞争力的强化、金融辐射效应的协调带动作用、金融外溢效应的集群知识共享是影响实体经济的途径。岳松(2014)学者研究表明金融聚集是一种动态的现象,它的构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生系统,一部分是内生系统。从金融业集聚的内部集聚动态情况来看,金融需求的增加会受到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数量,从而增长区域经济。3.关于金融集聚效应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在2009年,丁艺,李树丞和李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中国金融产业分析的基础上选出23个指标并进行综合计算,由此把中国31省直辖市按照金融集聚程度量化的分数高低进行排名。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的特点从得

16、分的情况来看,从东到西呈现出了逐渐下降的趋势。在2010年,任英华和姚莉媛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将金融集聚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搭建了起来,并以此将理论模型也构建起来,为了有实证辅佐这个模型,挑选出上海陆家嘴金融弄个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非常成功,两个模型的构建都得到了有效的验证。(三)研究现状评述我们之所以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研究金融聚集和城市经济,使其更好地向前发展,离不开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综合,并且还有城市经济增长与金融产业各方面关系的一个论证,包括集聚成因、集聚效应、集聚实证分析等。但是当前国内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大部分人都是去研究实证,而很少有人去研究理论,这

17、就导致对于国内金融集聚的动因、机制和城市发展间关系的研究无法深入。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虽然金融集聚的指标随着不断深入研究而不断进行完善,但是它并没有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导致整个体系虽然没有漏洞,但是发展速度追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对此,本文把金融集聚指标加入了互联网金融指标之中,让金融集聚指标体系的框架能够进一步完善起来。三、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关理论(一)金融集聚的概念金融机构从1970年到现在为止,开始大规模使用相互协作的手段去进行生产活动和交易。集聚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形式,它的发展从最开始的银行局部集聚,经历了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到现在的机构间集聚现象。北京和上海等

18、城市随着金融集聚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发展成为金融集聚地,所以为了能够让区域间金融集聚能够更好地发展,需要细致分析金融集聚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大规模的金融机构以及它的附属服务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就是金融机构的集聚,简称为金融集聚。集聚的群体既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服务机构,例如证券、银行以及保险等就属于前者,而会计、投资顾问以及审计等则属于后者。除此之外,金融功能的集聚也在金融集聚的范围之内,想要把金融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配置,就需要将金融集聚区域所拥有的聚集条件都利用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把本地区的金融产业发展起来,还可以带动对周围区域的金融发展,由此通过金融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而形成一个

19、良性循环的发展圈,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释放金融资源所带的能量。金融集聚是静态的,但同时也是动态的。金融机构与服务机构在进行了空间运动之后,稳定在一个区域进行集聚,从而使得该地区能够拥有大规模的金融资源和金融产业,这就是金融集聚的静态结果。而金融资本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会逐渐流向特定的区域,使得特定区域的金融资源达到一定的规模和集聚,而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金融集聚的动态变化。(二)金融集聚的测度方法1.区位熵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Haggett提出熵表示的是专门化率,代表着产业专业化的程度和部分区域对整体结构的作用。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表示着区产业占整体集聚的比例,指

20、的是区产业客观反应的具体情况(比如从业人数和生产总值),代表着区所有产业客观的反应情况,即产业的数量。表示产业整体上的客观反应情况,即区域数量,即所有产业整体上的客观反应情况。如果,那么区的集聚水平对整体来说相对较高。2.金融相关率Goldsmith提出了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的概念,并且指出其代表着某段时期内社会金融的活跃度在经济活跃度上的占比。社会金融的活跃度可以用金融资产的总额来代替。其计算公式如下: (2) 代表点中金融工具还未偿还的市场价值;代表点中国民财富市场的价值;代表时期内的GNP数值和时期末尾的年GNP数值的比值;代表时段末

21、尾的年GNP的数值;代表金融工具的发行总额和GNP数值的比值;指的是需要估值调整项目。四、京津冀区域金融业集聚现状(一)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发展情况近年来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发展速度迅猛。在总量方面,如表1和图1所示,金融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均呈现上涨趋势。自2009年以来,GDP提升2.6倍,第三产业増加值提升3.1倍,金融业增加值提升近4.0倍。在占比方面,如表1和图2所示,2009至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由6.8%增长至10.3%;占第三产业比例方面,除2011年和2018年有所回落外,由13.8%增长至17.7%,金融业的发展十分活跃。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22、-2018年)。表1 2009-2018年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情况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GDP(亿元)28707338463691043732520755734862686664796935975625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14087165381865321963260662911332607353833893744009金融业增加值(亿元)193923082591305237184452531761287010779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亿元)6.80%6.80%7.00%7.00%7.10%7.80%8.50%9.20%10

23、.10%10.30%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亿元)13.80%14.00%13.90%13.90%14.30%15.30%16.30%17.30%18.00%17.70%图1 2009-2018年京津冀区域金融指标增加值变化趋势(二)集聚趋势北上广金融集聚效应在2012年之前并不明显,因此将2012年的金融集聚效应设为初量,每隔两年对金融集聚的具体情况进行一次空间映射,利用ArcGIS软件来完成相关的空间分析,具体情况如下:图1 2012及2014年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空间布局()图2 2016及2018年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空间布局通过研究分析上面的两个图片,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到京津翼

24、地区金融集聚效应在就业人数上面的相关变化情况。京津翼地区2012年的金融集聚地区主要是承德市、石家庄市、衡水市以及秦皇岛市,金融集聚的主要城市集中于京津翼地区的南部与东北部。北京市2014年的金融集聚效应较为明显,其余城市的金融集聚效应比较一般,代表着其余城市的金融资源都流向了北京市。北京市与承德市在2016年都成为了京津翼地区金融集聚的主要城市,使得京津翼地区中部与上部的金融贸易较为频繁,降低了其余地区的金融集聚效应。除开保定市,北京周围城市的金融集聚效应在2018年都得到了明显地提升,中部的金融业也渐渐向着南部的邯郸市迁移。五、基于区位熵测算的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发展变化趋势研究(一)区位熵

25、测算公式本节使用常见的区位熵()来计算京津翼地区的金融集聚度,参考2009年到2018年京津翼地区各大小城市金融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来进行计算,主要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8年)。公式如下: (3)是市金融行业就业人数的标准,是市城镇就业人数的标准,是京津冀地区金融业就业人数的标准,是京津冀地区城镇就业人数的标准。(二)测算结果计算结果一列成表2与表3。表2代表着京津翼地区各大小城市的集聚度;表3主要分析了河北省,以便跟京津翼地区的金融集聚度进行宏观上的比较。表2 2009-2018年京津冀区域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地区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

26、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20091.030.751.171.051.390.941.151.060.990.880.841.031.3420100.990.771.191.11.361.031.140.980.951.370.931.011.3920110.980.791.241.031.291.111.120.950.961.361.020.921.5420120.990.791.241.051.281.031.080.970.941.41.040.831.4820131.130.681.280.841.270.671.10.80.941.481.080.771.320141.22

27、0.631.190.871.170.730.90.570.891.461.060.771.1720151.230.621.10.771.130.820.840.760.861.231.110.71.220161.230.641.080.771.130.720.810.780.91.461.070.641.1320171.160.791.050.841.070.710.760.730.871.61.020.661.0520181.120.960.950.871.180.660.740.680.861.670.990.591.08均值1.110.741.150.921.230.840.970.83

28、0.921.391.020.791.27表3 2009-2018年京津冀三地金融集聚水平()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20091.030.751.0720100.990.771.120110.980.791.1120120.990.791.120131.130.68120141.220.630.9220151.230.620.9220161.230.640.9120171.160.790.920181.120.960.87均值1.110.740.99当区位熵的数值比1大时,代表着该市的金融集聚度较高。依据表2与表3,京津翼地区的金融业整体上较为集聚。根据表2的相关数据可以将2009-2018年内金

29、融区位熵数值大于1的城市分为三类,分析表4中的相关数据可得:2009-2018年中区位熵数值高于1的次数不少于7次,代表着金融业的集聚效应比较明显;区位熵数值高于1的次数不少于3次,代表着金融业的集聚效应正常;区位熵数值高于1的次数如果少于或等于2次,那么代表着金融业的集聚效应还未显现出来。表4 2009-2018年京津冀区域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划分金融集聚水平划分依据城市区位熵大于1的次数不低于7次北京市、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承德市、沧州市、衡水市区位熵大于1的次数不低于3次唐山市、邯郸市、邢台市区位熵大于1的次数小于等于2次天津市、保定市、张家口市、廊坊市其一,北京市2012年以前的区位熵数值

30、一直在1左右,代表着北京市金融业的集聚效应在京津翼地区不是很明显,2013年北京市区位熵的数值明显得到了提升。其二,2014年到2016年期间数值均高于1.2,京津翼地区的金融集聚效应慢慢被显化出来了,而在2017年,区位熵的数值稍有下降,代表着北京市金融业的发展正朝着京津翼地区的发展靠拢,同年天津市金融集聚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代表着北京市金融业的外迁促进了京津翼地区的同步发展。其三,2012年以前天津市的区位熵均在0.7之上,但是2012年到2016年均低于0.7,代表着天津市金融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有效地促进。其四,在2017年,天津市区位熵的数值临却近于0.8,代表着京津翼地区的同步发

31、展促进了天津市的金融集聚效应。其五,河北省的区位熵值在2012年以前都高于1并且均大于北京市的区位熵值,这代表着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总体上高于北京市的发展水平,但是随后的熵值却小于北京市,可以看出河北省金融业的集聚效应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代表着2013年之后的几年时间中河北省与天津市的金融就业者大量朝着北京市迁移,使得地区差异的影响增大,但2017年的情况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所以根据2009年到2018年两市一省金融集聚的发展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三年内金融的集聚效应将会普遍化,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将会大幅度降低,各地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六、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32、(一)模型构建模型的构建主要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金融相关率()的相关程度进行定量地分析研究,通过上文所述的影响因素,得出金融集聚情况,进而反推金融集聚最主要的影响方面。使用皮尔逊的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概念,计算公式: (6) 与分别代表着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样本向量;代表着样本的平均值;代表着样本的标准差。假如两个变量的关系是正相关,那么相关系数的数值应该高于0;反之则低于0。相关系数数值的绝对值越趋近于1代表着相关性越强,反之相关性越弱。(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1.变量选取GDP:以简化表示。工业化:后文以简化表示。第三产业:后文以

33、简化表示。教育情况:后文以简化表示。工资情况:后文以)简化表示。金融劳动力情况:后文以简化表示。政府活动水平情况:后文以简化表示。基础设施情况:后文以简化表示。信息化发展情况:后文以简化表示。经济开放度情况:后文以简化表示。数据均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8年)。2.数据选取选取数据,数据均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8年)。近十年的样本数据为130组,其中包含缺失解释变量数据6组。(三)回归分析利用SPSS对上文中10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金融相关率()之间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参数估计采用常用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模型摘要如表7所示;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ANOVA)如

34、表9所示;回归方程系数如表10所示。表8 回归方程模型摘要模型方调整后方标准估算的误差0.9260.8580.8450.06808表9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ANOVA)模型平方和自由度均方显著性回归3.162100.31668.2030.000残差0.5241130.005总计3.685123表10 回归方程系数模型未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的95%置信区间共线性统计标准误差显著性下限上限(常量)0.011.020.140.7631.2780.01-0.0670.084-0.1-0.2120.0798.9690.01-0.4940.08-1.275-0.632-0.35625.120.010.066

35、0.0910.17-0.0940.22642.3710.010.1140.0380.2860.0590.174.4260.010.4930.1060.5160.3030.6827.9840.010.220.060.5030.120.31911.0480.010.0230.0380.049-0.0330.0786.0290.010.0530.0780.112-0.0820.18820.4240.010.1710.0490.4240.0930.2488.1490.010.0680.0320.240.0240.1126.196由表10的回归方程系数,可以看到大部分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数,且95%的

36、置信区间为正区间,符合相关性和金融学意义的真实预期。考虑部分解释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以及部分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在此不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下面利用逐步回归法修正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法,设定显著性水平不断剔除和选入解释变量,最终使得选入解释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然后修正共线性问题,剔除大于10的解释变量。最终确定回归模型。(四)结果分析通过修正回归模型,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为了探究受到金融集聚影响最大的要素,则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通过显著性检验的5个解释变量受到金融集聚的影响较大,即金融业劳动力水平()社会劳动力工资水平()信息化水平()教育水平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 具体来

37、说,在金融集聚之下,越来越多的金融从业人员集聚在城市中,可以使当地金融业获得较大的发展;而金融人才集聚,城市经济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劳动力薪资水平的提升,而在金融集聚的过程中,也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教育水平必然获得发展。同样,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整个城市信息化水平必然获得提高。金融集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才也会集聚,也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开放度。结语本文首先对近十年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近十年京津冀区域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金融业增加值等金融相关指标量化分析区域金融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近十年金融业增加值在GDP和第三产业的

38、占比逐年增高,金融业的发展正在逐年提升。通过横向比较北京、天津和河北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可以发现北京的金融发展遥遥领先,而天津和河北的金融增加值占比较小,但从近十年变化趋势来看,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有向天津和河北转移的趋势,三地金融业增加值占比逐渐趋同,这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客观反映。之后在一系列模型假设下,探究了金融集聚对经济各方面影响的作用,指出最为重要的影响方面,再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通过模型检验的线性回归模型系数表明了5方面的主要影响。纵观金融集聚的发展历程,既有政府干预,更有市场自然形成。因此,我国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在尊重市场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适时适度地依照规划逐渐推进,相信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将逐渐产生实质性进展,真正惠及京津冀区域的人民利益。22参考文献1Dandan Zhao,Yu Tang,Junguo Liu,Martin R. Tillotson. Water footprint of Jing-Jin-Ji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