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的一般 方法 石河子大学 药学院 中药一班 宋宗强 2017.03.05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历史 中国: 公元12世纪,使用大麦发芽制造饴糖;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五倍子“看药 上长起长霜,药则已成”,长霜即为没食子酸结 晶,另外还记述了升华法制备纯化樟脑的过程。 古代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代至新中国成立 之前,我国中医药发展几乎停滞,直到20世纪 70年代以后才有较大发展。 日本: 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对众多常用中药的 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 大批领先成果。如人参、黄芪、葛根、芍 药、柴胡等。 中药化学研究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从中药或天然药物
2、中研制开 发的新药有40余种,例如青蒿素、川芎嗪、 靛玉红等。我国作过比较深入的化学成分 或药学研究的中药有200余种 有200余种有效成分被制成500余种制剂已用于临 床。 分离出的有效成分种类以生物碱、二萜、三萜、 黄酮类居多。 2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麻黄碱(左旋麻黄碱), 使麻黄碱成为世界性常用药物。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 收缩血管、增强汗腺、唾液腺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 等作用,是麻黄平喘的主要成分。 30年代发现了延胡索乙素(消旋四氢巴马丁)、汉 防己甲素(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防己诺林碱), 均有镇痛作用。 40年代陆续生产了麻黄碱、芦丁、洋地黄毒苷、咖 啡因、小檗碱、山道年、狄戈辛
3、、西地兰、阿托品、 长春新碱等。 70年代以后 羟基喜树碱抗癌 高三尖杉酯碱抗白血病 天花粉蛋白引产 青蒿素、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抗疟 中药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更注重以活性为指标追踪有效成分的分 离,我国尤为重视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 活性指标,更能体现中医药特色。 更注重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如药理学、药 代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吸收新技 术、新方法并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传统经验。 目前,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有两 种,一是将化学成分分离和药理活性测试分阶 段交替进行。另一是以简单、灵敏、可靠的活 性测试方法为向导,紧密结合已建立的能够确 切反映复方疗效的动物模型,对分离的每一个 部位进行活性定
4、量评估,追踪活性部位,从而 分离鉴定出活性成分。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 (一)从物质基本类型分:有机物、无机物。 (二)按元素组成、结构母核分:生物碱、 黄酮、苷、醌、甾、萜、苯丙素等。 (三)按酸碱性分:酸性、碱性、中性。 (四)按溶解性分:非极性(亲脂性)、 中极性、极性(亲水性) (五)按活性分: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 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 物。 无效成分:与有效成分共存的无生物活性的 成分称为无效成分。 (六)按生合成途径分:一级代谢产物 (如糖、蛋白质,脂肪)、二级代谢产物(如 生物碱、黄酮、皂苷)。
5、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基本 原理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1、提取:利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将所要 成分尽可能从原料中完全提出的过程。 2、分离:将提取物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一一 分开,并将得到的单体加以精制的过程。 二、提取方法 水 溶剂提取法:溶剂 亲水性有机溶 亲脂性有机溶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升华法 压榨法 (一)溶剂提取法 1、原理 根据中药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性不同, 选用对所需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 解度小的溶剂,将所需成分从药材组织中 溶解出来的一种提取方法。 选择溶剂依据相似相溶原理。 2、选择溶剂的要点 对所要成分溶解度大 沸点适中容易回收 低毒安全 中药
6、化学成分中,萜、甾等大环、稠环化 合物极性小,易溶于氯仿、乙醚等;糖、 苷等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溶剂中;酸碱 性成分因存在状态不同溶解性不同(有点 相似相容的感觉)。 最常用的溶剂为乙醇。 3、溶剂的分类 强极性溶剂:水 亲水性有机溶剂: 能与水任意混溶(甲醇、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 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正丁醇、乙醚、乙酸乙 酯、氯仿、二氯甲烷、环己烷、石油醚) 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丙酮乙醇(甲醇)流动相极性,用于分离 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 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用于分离 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 3、洗脱规律: 正相色谱中,
7、极性小的化合物先被洗脱,极性 大的化合物后被洗脱;反相色谱正好相反。 4、常用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固定相:正相色谱中 常用氰基或氨基键合相; 反相色谱中常用C18或C8键合相。 流动相:正相色谱中主要用有机溶剂; 反相色谱中常用甲醇-水或乙腈-水系统。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1、基本原理 基于各成分解离度的不同而分离。 2、离子交换剂的种类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素、离子交换凝胶。 3、应用 主要用于生物碱、有机酸及氨基酸、蛋白质、多糖 等水溶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4、操作要点 装柱前要用水充分溶胀,并用酸、碱预处理。 (四)大孔吸附树脂法 1、性能及分离原理 (1) 性能: 大孔树脂是一种不含
8、交换基团,具有大孔结构 的高分子吸附剂。一般为白色颗粒,2060目。 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 水溶液中吸附力较强,且有很好的选择性。 (2)原理 既有吸附性,又有分子筛的筛选性。吸附性是 范德华引力或氢键吸附的结果;筛选性则由其多 孔性网状结构引起的。 2、影响分离的因素 (1) 分子极性的大小 极性较大的化合物适宜于在中极性的树脂上分 离,而极性较小的化合物则适于在非极性树脂上 分离。 对于中极性树脂来说,被分离化合物分子上能形 成氢键的基团越多,吸附力越强。 (2)分子体积的影响 对于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而言,化合物体积越大, 吸附力越强,这与大体积分子疏水性强有关。 (3)
9、PH 一般酸性化合物在适当酸性溶液中可被充分吸附,碱 性化合物则在碱性条件下易被吸附,中性化合物在中 性情况下吸附较好。 3、树脂柱的清冼和再生 用乙醇、丙酮、异丙醇、25%盐酸、25%氢氧化 钠渗漉法洗脱或回流。 4、洗脱顺序 一般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小,越先被洗脱下来,极性越 大,越后洗脱下来。 5、应用 (1)成分的类型与树脂的选择: (2)优点: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成本低, 收率较高,再生容易等优点。 (五)凝胶色谱法 1、性能及分类 葡聚糖凝胶是葡聚糖和甘油,通过醚桥键相交而 成的多孔网状结构物质。 交链度越大,网状结构越紧密,网孔越小,吸水 膨胀就越大,可用于小分子量物质的分离。 反
10、之,则用于大分子量物质的分离。 常用的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 羟丙基葡 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 聚丙烯 酰胺凝胶(Sephacrylose,商品名Bio-gel P)及琼 脂糖凝胶(Sepharose, 商品名Bio-Gel A)等。 2、分离原理 葡聚糖凝胶吸水后,形成凝胶粒子,在交链 键的骨架中存在着许多网眼,只能使小分子量的 化合物进入,大分子量的化合物被排阻在凝胶颗 粒的外部难以进入网眼内部,因此大分子物质首 先被洗出。 3、应用 主要用于分离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 (六)高效液相色谱 (七)气相色谱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 和方法 (一)纯度
11、测定 外观颜色形态是否均一;测定物理常数如: 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等;用薄层 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鉴别;如为已知物, 可用对照品进行对照。 (二)化学方法 颜色反应;化学降解法;衍生物制备。 (三)波谱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1、红外光谱(IR) 化合物用量只需510微克,测定范围 5004000cm-1, 有两个区,一个是指纹区在 1000cm-1以下,每个化合物有自己的特征指纹图 谱;另一个是特殊功能区,在1000 4000cm-1 , 可以确定羰基、苯环、羟基等功能基。 2、紫外光谱(UV) 只有在分子结构中具有共轭体系,即在分 子中具有产生-、n-跃迁和某些n-跃迁 的化合物才能在紫外
12、光区产生紫外吸收光 谱。 可根据紫外吸收光谱的位置及吸收峰的数 目,可初步推测化合物的不饱和部分结构。 3、核磁共振(NMR) (1) 1H-NMR: 提供不同种类氢原子的情况。 给出氢的数目、种类、相邻基团的结构。 可提供的结构信息参数,主要为化学位移 (), 偶合常数(J)及质子数。 化学位移():因氢核周围化学环境不同, 其外围电子云密度及绕核旋转产生的磁屏 蔽效应不同,则不同的氢出现在不同区域。 偶和常数(J) :磁不等同的两个或两 组氢核,在一定距离内因相互自旋偶合 产生裂分,裂分峰间的距离为J。 (2) 13C-NMR: 提供碳原子的情况。可提 供的结构信息参数,主要为化学位移、异
13、 核偶合常数(JCH)及弛豫时间。 测定技术也有各种去偶方法,最常用的是 质子宽带去偶, 13C信号在图谱上为单峰。 4、质谱(MS) 测定有机分子的分子量。正确判断离子峰, 提供分子量。分析碎片离子,推断结构信息。 常用的有:电子轰击质谱(提供分子离子峰 和碎片离子峰);场解析质谱(可得到明显 的分子离子峰)等。 糖类化合物 一、概述一、概述 糖(糖(saccharides)是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是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 聚合物的总称。通式为聚合物的总称。通式为Cx(H2O)y,所有生物均含糖,所有生物均含糖 及其衍生物。及其衍生物。 二、结构和分类二、结构和分类 按能否水解和分子量
14、大小分为:按能否水解和分子量大小分为: 单糖单糖(monosaccharides):不能再被水解,最小单位。:不能再被水解,最小单位。 低聚糖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29个单糖聚合而成。个单糖聚合而成。 多糖多糖(polysaccharides):10个以上单糖聚合而成。植个以上单糖聚合而成。植 物多物多 糖、菌类多糖、动物多糖。糖、菌类多糖、动物多糖。 1、植物多糖: (1)纤维素:直链葡聚糖。 (2)淀粉: 直链的糖淀粉:1 4连接的D-葡萄吡喃糖, 聚合度300-350,可溶于热水成透明溶液。 支链的胶淀粉:1 4连接的D-葡萄吡喃糖, 但有1 6的分支链,平均支链长
15、25个单位,不溶 于冷水,溶于热水成粘胶状。 糖淀粉遇碘显兰色,胶淀粉显紫色。 淀粉在制剂中作赋形剂,工业上作生产葡 萄糖的原料。 (3)植物树胶及粘液质 2、菌类多糖 猪苓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抗肿瘤 3、动物多糖 (1)肝素:含有硫酸酯的粘多糖,为天然抗凝 血物质,预防血栓。 (2)甲壳素:是螃蟹、虾等动物外壳的主要成 分,可作药物的载体,具有缓释优点,也可用 于人造皮肤、血管、手术缝合线等。 (3)透明质酸:为天然保湿因子,用于化妆品。 (4)硫酸软骨素:硫酸软骨素A能增强脂肪酶活 性、抗凝、抗血栓形成。 三、多糖的主要理化性质 1、性状:非晶形,无甜味,难溶于冷水,可溶 于热水成 胶
16、体溶液,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无还原性。 2、主要化学反应 (1)molish (2)水解反应 1) 乙酰解:多糖经过乙酰解可以生成乙酰化的 单糖和乙酰化的寡糖。从而推断多糖的结构。 方法:将多糖或乙酰化多糖溶解于醋酐或醋酐与 冰醋酸的混合溶液里,并加入浓硫酸少许,于室 温放置1-10天,然后置冰水中,加碳酸氢钠中和 至PH3-4,氯仿提单糖和寡糖,柱色谱分离。 2) 过碘酸及其盐的氧化 作用于1,2-邻二醇或1,2,3-邻三 醇。通过反应后测定过碘酸盐的消耗, 甲酸的生成和剩余糖的比例,可确定多 糖中各种单糖的键型及其比例。 3) Smith降解 4) 碱降解 5)酶解 6) 酸水解 四、多糖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多糖为大分子极性化合物,多数采用不同温度的 水提取,也可用稀醇、稀碱、稀盐等,避免用酸 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联营合作超市合同模板
- 2025装饰合作协议合同书样本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铁路工程实务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深耕新质生产力
- 上届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绍兴市城北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电动机台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在建商业物业租赁合同范本
- 航天器电推进系统与离子发动机考核试卷
- 煤气化技术的创新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5陕西汉中汉源电力(集团)限公司招聘5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与撰写要点
- 铁粉运输合同协议
- 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卷及答案:图表解读与地理学科创新试题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第4单元 亮火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音乐一年级下册
- 车间生产材料管理制度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