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MOS电路版图设计电路版图设计 6-1 MOS管图形尺寸的设计管图形尺寸的设计 思考题思考题 MOS管沟道的宽长比管沟道的宽长比(W/L)如何确定如何确定? MOS管沟道的宽度管沟道的宽度(W)和长度和长度(L)如何如何 确定?确定? MOS管源漏区尺寸如何确定管源漏区尺寸如何确定? 6.1.1 MOS管宽长比管宽长比(W/L)的确定的确定 1. NMOS逻辑门电路逻辑门电路 (1)NMOS逻辑门逻辑门电路是有比电路,电路是有比电路, 根据根据VOL的要求,确定最小的要求,确定最小 R 。 Vi Vo VDD ML MI Vi Vo VDD MD ME (2) 根据负载根据负载C
2、L情况和速度要求情况和速度要求(tr 和和tf) 确定负载管和等效输入管的确定负载管和等效输入管的 最小最小W/L 。 VOL (VDD VTL )2 2 R(VOH VTI) E/E饱和负载饱和负载 VOL VTD 2 2 R(VOH VTE) E/D 6.1.1 MOS管宽长比管宽长比(W/L)的确定的确定 1. NMOS逻辑门电路(续)逻辑门电路(续) Vi Vo VDD ML MI Vi Vo VDD MD ME (3) 根据静态功耗的要求根据静态功耗的要求 来确定负载管最大的来确定负载管最大的W/L 。 (4) 根据上述结果最终根据上述结果最终 确定负载管和等效输确定负载管和等效输
3、入管的入管的W/L 。 (5) 根据输入结构和根据输入结构和 等效输入管的等效输入管的W/L确确 定每个输入管的定每个输入管的W/L 。 VDD ABC F 6.1.1 MOS管宽长比管宽长比(W/L)的确定的确定 2. CMOS逻辑门电路逻辑门电路 (2) 根据负载根据负载CL情况和速度情况和速度 要求要求(tr和和tf) 确定等效的确定等效的 PMOS管和管和NMOS管的最小管的最小 W/L 。 ViVo VDD MP MN (1) 根据抗干扰能力根据抗干扰能力(噪声容限、噪声容限、 输入转折电压输入转折电压V*)确定确定 0范围范围。 V* = VDD+ VTP +VTN o 1 + o
4、 o增大增大 VDD 0 VO Vi VDDV* 6.1.1 MOS管宽长比管宽长比(W/L)的确定的确定 2. CMOS逻辑门电路(续)逻辑门电路(续) (4) 根据电路结构和等根据电路结构和等 效的效的W/L确定每个管确定每个管 的的W/L 。 (3) 根据上述结果最终确定等效的根据上述结果最终确定等效的 PMOS管和管和NMOS管的最小管的最小W/L。 ViVo VDD MP MN 无比电路VOL与与 o无关无关 VDD A B F nor2 6.1.1 MOS管宽长比管宽长比(W/L)的确定的确定 3. 传输门电路传输门电路 (2) 对于对于CMOS传输门,一般应当考虑传输门,一般应当
5、考虑NMOS 管和管和PMOS管特性的对称性。管特性的对称性。 MOS的的W/L直接影响传输门的导通电阻,直接影响传输门的导通电阻, 因而影响传输速度因而影响传输速度。因此,根据传输速。因此,根据传输速 度的要求度的要求(考虑负载情况和前级驱动情(考虑负载情况和前级驱动情 况)况)来确定来确定MOS管的管的W/L. 6.1.2 MOS管沟道长度管沟道长度(L)的确定的确定 (2)要考虑工艺水平。要考虑工艺水平。 (1)要考虑要考虑MOS管的耐压能力,管的耐压能力, 一般一般MOS管的击穿电压由源管的击穿电压由源 漏穿通电压决定:漏穿通电压决定: BVBVDSPDSP=qN=qNB BL L2
6、2/2/2 o si (3)要考虑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对特性的影响。要考虑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对特性的影响。 W L 6.1.3 MOS管沟道宽度管沟道宽度(W)的确定的确定 (2)对于窄沟(长沟)器件,应根据工艺水平对于窄沟(长沟)器件,应根据工艺水平 先考虑确定沟道宽度先考虑确定沟道宽度W,然后再根据已确定,然后再根据已确定 W/L的值来确定的值来确定L的值的值。 (1)根据已确定的根据已确定的W/L 和和L的值来确定的值来确定W的值的值。 L W 6.1.4 MOS管源漏区尺寸的确定管源漏区尺寸的确定 一般是根据一般是根据MOS管的沟道宽度管的沟道宽度W和相和相 关的设计规则来确定关的设计规则来
7、确定源漏区源漏区最小尺寸。最小尺寸。源源 漏区尺寸越小,寄生电容以及漏电就越小。漏区尺寸越小,寄生电容以及漏电就越小。 MOS管的管的源漏区具源漏区具 有可互换性。有可互换性。 对于对于W/L较大的器件一般采用叉指状较大的器件一般采用叉指状 图形。图形。 CMOS门电路设计举例门电路设计举例 设计一个双输入端与非门设计一个双输入端与非门 设计考虑四个方面:设计考虑四个方面: 1,高低电平不用考虑;,高低电平不用考虑; 2,以工作频率为依据,根据速度和工艺水,以工作频率为依据,根据速度和工艺水 平选平选W/L; 3,根据,根据W,L校验校验VNL和和VNH; 4,整个设计均从最坏情况入手。,整个
8、设计均从最坏情况入手。 设计过程是:设计过程是: fPVLW kkttf dNM npnpfr , ., 设设 计计 指指 标标 参数参数单位单位最小值最小值典型值典型值最大值最大值 VddV9.51010.5 VNL3 VNH3 CLPF15 fMHz1 VTNV1.01.5 VTPV-3.5-3.0 tox15001700 ncm2/ V.s280290 pcm2/ V.s160180 Lm10 选上升和下降时间都是选上升和下降时间都是300ns. 6-2 版图的版图的布局布线布局布线 思考题思考题 布局布线的策略是什么布局布线的策略是什么? 复用单元设计有什么好处?复用单元设计有什么好处
9、? 6.2.1 布局布局 1.布局的基本原则布局的基本原则 芯片的布局设计是要解决电路图或逻辑芯片的布局设计是要解决电路图或逻辑 图中的每个元件、功能单元在版图中的位置图中的每个元件、功能单元在版图中的位置 摆布、压焊点分布、电源线和地线以及主要摆布、压焊点分布、电源线和地线以及主要 信号线的走向等。信号线的走向等。 首先确定电路中主要单元(元件)的位首先确定电路中主要单元(元件)的位 置,再以主要单元为中心安置次主要单元和置,再以主要单元为中心安置次主要单元和 次要单元。次要单元。 相关单元(包括压点)要尽量靠近,以相关单元(包括压点)要尽量靠近,以 主要单元为主调整单元(器件)的形状和位主
10、要单元为主调整单元(器件)的形状和位 置,方便布线,缩短布线。置,方便布线,缩短布线。 6.2.1 布局布局 2.布局示例布局示例1 电子表芯片电子表芯片 液晶显示译码电路液晶显示译码电路 走时电路走时电路 定时电路定时电路 比较电路比较电路 分频电路分频电路 振荡器振荡器 调节控制电路调节控制电路 报时驱动报时驱动 6.2.1 布局布局 2.布局示例布局示例2 存储器模块存储器模块 SRAM存储矩阵存储矩阵 输入输出输入输出 读写读写 控制控制 地址地址 译码译码 6.2.2 布线布线 1. 布线基本原则布线基本原则 最常用的布线层有金属、多晶硅和扩最常用的布线层有金属、多晶硅和扩 散区,其
11、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有所不同。散区,其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有所不同。 电源线、地线选择金属层布线,线宽要电源线、地线选择金属层布线,线宽要 考虑电流容量(一般考虑电流容量(一般1mA/ m)。 长信号线一般选择金属层布线,应尽量长信号线一般选择金属层布线,应尽量 避免长距离平行走线。避免长距离平行走线。 多晶硅布线和扩散区布线不能交叉而多晶硅布线和扩散区布线不能交叉而 且要短。必须用多晶硅走长线时,应同时且要短。必须用多晶硅走长线时,应同时 用金属线在一定长度内进行短接。用金属线在一定长度内进行短接。 6.2.2 布线布线 2. 布线示例布线示例 6.2.3 优化设计优化设计 1. 源漏区面积优化
12、源漏区面积优化 相邻同型相邻同型MOS 管源漏区相连接时管源漏区相连接时 采用有源区直接连采用有源区直接连 接可以减小源漏区接可以减小源漏区 面积,减小寄生电面积,减小寄生电 容和漏电,也减小容和漏电,也减小 了芯片面积。了芯片面积。 1 2 6.2.3 优化设计优化设计 2. 器件排序优化器件排序优化 通过排序优化可以提高速度,减小漏电。通过排序优化可以提高速度,减小漏电。 GND OUT GND OUT A D BC OUT D OUT ABC 6.2.3 优化设计优化设计 3. 宽沟器件的优化设计宽沟器件的优化设计 (1)宽沟器件可以由宽沟器件可以由 多个器件合成,方便多个器件合成,方便
13、 布局布线,减小栅极布局布线,减小栅极 电阻。电阻。 (2)宽沟器件源漏区宽沟器件源漏区 开孔要充分,提高沟开孔要充分,提高沟 道特性的一致性(尤道特性的一致性(尤 其是模拟电路)。其是模拟电路)。 6.2.3 优化设计优化设计 4. 复用单元的设计复用单元的设计 将常用结构的将常用结构的 组合图形(包括电组合图形(包括电 路单元)按设计规路单元)按设计规 则要求设计为可复则要求设计为可复 用的单元,供设计用的单元,供设计 过程中调用,过程中调用, 减少设计错减少设计错 误,并便于误,并便于 修改。修改。 Active Contact Poly Contact Via1 PAD 6-3 CMO
14、S电路的抗闩锁设计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思考题思考题 什么是闩锁效应?它有什么危害?什么是闩锁效应?它有什么危害? 如何消除闩锁效应?如何消除闩锁效应? 6.3.1 CMOS电路中的闩锁效应电路中的闩锁效应 VDDGND Vo Vi P-Sub N-阱阱 p+p+p+n+n+n+ RWRS Rs Rw IRs IRw VDD GND VO N- P- VO 触发的必要条件:触发的必要条件: 1.两个发射结均正偏两个发射结均正偏 2.npn npn* *pnppnp 1 3.IPowerIH 寄生可控硅一寄生可控硅一 旦被触发,电流巨旦被触发,电流巨 增,将烧毁芯片。增,将烧毁芯片。 6.3.2 抗
15、闩锁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闩锁设计的基本原则 (1)减小减小RS和和RW :均匀且充分设计阱和衬均匀且充分设计阱和衬 底的电源和地的欧姆接触,并用金属线连接,底的电源和地的欧姆接触,并用金属线连接, 必要时采用环结构。必要时采用环结构。 (2)减小减小npn npn和和pnppnp :加大加大MOS管源漏区管源漏区 距阱边界的距离,必要时采用伪收集极结构。距阱边界的距离,必要时采用伪收集极结构。 VDDGND Vo Vi RS Vi P-Sub N-阱阱 p+p+p+n+n+n+ RW n+p+ n+ N-阱阱 6.3.3 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1)内部一般电路工作电压低,工作
16、电流小,内部一般电路工作电压低,工作电流小,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充分且均匀地布置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充分且均匀地布置P型型 衬底电源的欧姆接触孔和衬底电源的欧姆接触孔和N型衬底地的欧姆型衬底地的欧姆 接触孔,用金属线直接连接到电源或地。接触孔,用金属线直接连接到电源或地。 (2) 工作电流较大的器件(单元)或状态同工作电流较大的器件(单元)或状态同 步转换集中的模块,一般采用保护环(步转换集中的模块,一般采用保护环(N+ 环或环或P+环)的结构。环)的结构。 dffpr 6.3.3 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版图示例版图示例1 6.3.3 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17、 版图示例版图示例2 6.3.3 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内部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版图示例版图示例3 6.3.4 芯片外围电路的抗闩锁设计芯片外围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外围电路主要是指输入外围电路主要是指输入/输出单元电路,输出单元电路, 一方面易受高压影响,另一方面工作电流一方面易受高压影响,另一方面工作电流 很大。因此,极易发生闩锁效应,通常都很大。因此,极易发生闩锁效应,通常都 采用双环保护结构,而且保护环上要充分采用双环保护结构,而且保护环上要充分 开孔,用金属线直接连到电源或地上。开孔,用金属线直接连到电源或地上。 6.3.4 芯片外围电路的抗闩锁设计芯片外围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双环结构示意图双
18、环结构示意图 NNPPPPNNPPNN N阱阱P衬底衬底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电源电源 电源电源 电源电源 电源电源 6.3.4 芯片外围电路的抗闩锁设计芯片外围电路的抗闩锁设计 输出驱动单元局部版图示例输出驱动单元局部版图示例 6-4 MOS电路的抗静电设计电路的抗静电设计 思考题思考题 MOS电路为什么要有抗静电设计电路为什么要有抗静电设计? 对静电保护电路有何要求?对静电保护电路有何要求? 静电保护电路由那些形式?保护原静电保护电路由那些形式?保护原 理是什么?理是什么? 6.4.1 MOS电路抗静电设计的必要性电路抗静电设计的必要性 在测试、封装和使用过程在测试、封装和使用过程 中来自人
19、体或设备的静电可达中来自人体或设备的静电可达 几千伏以上,而几千伏以上,而 MOS器件的栅器件的栅 氧化层很薄,面积很小,绝缘氧化层很薄,面积很小,绝缘 性能又很好,因此静电电荷形性能又很好,因此静电电荷形 成很高的电压足以使栅氧化层成很高的电压足以使栅氧化层 击穿,使器件失效。因此,采击穿,使器件失效。因此,采 用抗静电保护设计措施是用抗静电保护设计措施是MOS 电路得以应用发展的必要前提。电路得以应用发展的必要前提。 pad VDD MP MN VSS VDD MP MN VSS pad 6.4.2 MOS电路抗静电设计电路抗静电设计思想思想 (1)保护电路不能影响正常电路的功能;保护电路
20、不能影响正常电路的功能; (2)保护电路放电电阻尽可能小;保护电路放电电阻尽可能小; (3)放电回路能承受高的瞬态功耗;放电回路能承受高的瞬态功耗; (4)保护电路应有抗闩锁能力;保护电路应有抗闩锁能力; (5)保护电路占用尽可能小的芯片面积。保护电路占用尽可能小的芯片面积。 抗静电设计就是在电路的端口增设保抗静电设计就是在电路的端口增设保 护电路,使得静电电荷形成的高压在到达护电路,使得静电电荷形成的高压在到达 正常电路之前,通过保护电路将静电电荷正常电路之前,通过保护电路将静电电荷 泄放掉,而保护电路自身也不被损坏。泄放掉,而保护电路自身也不被损坏。 6.4.3电阻电阻-二极管保护电路二极
21、管保护电路 1.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pad VDD MP MN VSS R1 R2 Dn1 Dp1 Dn2 R1为多晶电阻,起限流作用,为多晶电阻,起限流作用, 防止放电电流过大(一般在防止放电电流过大(一般在 1K 左右)。左右)。 Dp1 、Dn1是用是用N+、P+扩散扩散 区分别与阱和衬底形成的二区分别与阱和衬底形成的二 极管,起电压箝位和电荷泄极管,起电压箝位和电荷泄 放作用。面积一般设计为放作用。面积一般设计为 1000 m2左右,并采用抗闩左右,并采用抗闩 锁的保护环结构。锁的保护环结构。 6.4.3电阻电阻-二极管保护电路二极管保护电路 1. 基本原理(续)基本原理(续) R2为
22、为N+电阻,起延迟、电阻,起延迟、 缓冲作用,防止外来高缓冲作用,防止外来高 电压直接作用于电压直接作用于MOS管管 的栅极。阻值一般在几的栅极。阻值一般在几 十十 左右。左右。 Dn2是是R2形成的寄生二极形成的寄生二极 管,起到进一步的保护管,起到进一步的保护 作用。作用。 pad VDD MP MN VSS R1 R2 Dn1 Dp1 Dn2 6.4.3电阻电阻-二极管保护电路二极管保护电路 2. 版图示例版图示例 6.4.4 MOS晶体管保护电路晶体管保护电路 1.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利用保护管利用保护管NMOS和和 PMOS的饱和导通或沟道穿的饱和导通或沟道穿 通效应以及漏极寄生二极
23、管通效应以及漏极寄生二极管 完成静电泄放。完成静电泄放。 保护管保护管W/L要足够大以要足够大以 便获得小的导通电阻,便获得小的导通电阻,并采并采 用抗闩锁的保护环结构。用抗闩锁的保护环结构。 R为为N+电阻,起延迟、缓冲电阻,起延迟、缓冲 作用。作用。 pad VDD MP MN VSS R 6.4.4 MOS晶体管保护电路晶体管保护电路 2.版图示例版图示例 6.4.5 双极晶体管保护电路双极晶体管保护电路 1.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利用横向利用横向NPN和和PNP的的 正向导通或正向导通或CE穿通来完成穿通来完成 静电泄放。静电泄放。 横向横向NPN和和PNP应能应能 承受足够大的电流,承
24、受足够大的电流,采用采用 抗闩锁的保护环结构抗闩锁的保护环结构。 R为为N+电阻,起延迟、电阻,起延迟、 缓冲作用。缓冲作用。R1、R2为衬底为衬底 寄生电阻。寄生电阻。 pad VDD MP MN VSS R1 R R2 6.4.5双极晶体管保护电路双极晶体管保护电路 2.版图示例版图示例 6-5 版图设计方法版图设计方法 思考题思考题 1.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有那些方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有那些方法?各?各 种方法的优缺点时什么?种方法的优缺点时什么? 6.5.1全定制(全定制(full-custom)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1.概念及特点概念及特点 利用人机交互图形系统,由版图设计者针利用人机交互图形
25、系统,由版图设计者针 对具体电路和具体要求,从每个器件的图形、对具体电路和具体要求,从每个器件的图形、 尺寸开始设计,直至整个版图的布局布线。尺寸开始设计,直至整个版图的布局布线。 可获得最佳的电路性能和最小的芯片尺寸,可获得最佳的电路性能和最小的芯片尺寸, 有利于提高集成度和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通有利于提高集成度和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通 用芯片和高性能芯片的设计以及库单元的设计。用芯片和高性能芯片的设计以及库单元的设计。 缺点是设计周期长、设计费用高,同时要缺点是设计周期长、设计费用高,同时要 求设计者具有相当深入的微电子专业知识和丰求设计者具有相当深入的微电子专业知识和丰 富的设计经验。富
26、的设计经验。 6.5.1全定制(全定制(full-custom)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2.常用的常用的CAD工具工具 人机交互图形编辑人机交互图形编辑 设计规则检查(设计规则检查(DRC) 电学规则检查(电学规则检查(ERC) 版图参数提取(版图参数提取(LPE) 版图与电路图一致性检查(版图与电路图一致性检查(LVS) 电路仿真(电路仿真(spice等)等) 6.5.1全定制(全定制(full-custom)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3.版图举例版图举例 手表芯片手表芯片 高性能高性能16位位CPU 标准单元标准单元dffps 全定制芯片的局部版图全定制芯片的局部版图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
27、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1.概念概念 电路基本单元及各种电路基本单元及各种I/O单元都按一定的标单元都按一定的标 准、依据特定工艺、由专门人员预先设计好存准、依据特定工艺、由专门人员预先设计好存 放于一个统一的库中,称为标准单元库。放于一个统一的库中,称为标准单元库。 芯片设计者只要根据电路的逻辑网表及设芯片设计者只要根据电路的逻辑网表及设 计约束条件,用相关软件调用标准库中的单元计约束条件,用相关软件调用标准库中的单元 进行布局布线,即可快速形成最终的芯片版图。进行布局布线,即可快速形成最终的芯片版图。 由于标准单元库是预先设计好的,不是为由于标准单元库是预先设计好的,不
28、是为 某个芯片专门设计的,因此称为半定制设计方某个芯片专门设计的,因此称为半定制设计方 法(法(semi-custom design approach)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2.特点特点 可获得较佳的电路性能和较小的芯片尺可获得较佳的电路性能和较小的芯片尺 寸(与库单元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库单元性能寸(与库单元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库单元性能 有关),有利于缩短芯片设计周期,降低设有关),有利于缩短芯片设计周期,降低设 计成本,适用于专用电路(计成本,适用于专用电路(ASIC)和较高性)和较高性 能的芯片设计。能的芯片设计。 对芯片设计者的微电子
29、专业知识和设计对芯片设计者的微电子专业知识和设计 经验要求不是很高,而对单元库和设计工具经验要求不是很高,而对单元库和设计工具 有较强的依赖性。有较强的依赖性。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3.芯片结构芯片结构 I/O及压焊块及压焊块 标准单元标准单元 内部标准内部标准 单元单元 布线通道布线通道 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I/O及压焊块及压焊块 标准单元标准单元 内部标准内部标准 单元单元 布线通道布线通道 门海结构门海结构 I/O标准单元标准单元 内部标准内部标准 单元单元 布线通道布线通道 压焊块标准压焊块标准 单元单元 Staggered PA
30、D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4.标准单元库的组成标准单元库的组成 符号库:单元特定符号,供逻辑图设计用。符号库:单元特定符号,供逻辑图设计用。 拓扑库:单元高度、宽度、引出端坐标及拓扑库:单元高度、宽度、引出端坐标及 方向,供布局布线使用。方向,供布局布线使用。 时序库:输入与输出间的时间关系及负载时序库:输入与输出间的时间关系及负载 特性,供时序验证用。特性,供时序验证用。 功能描述库:单元功能的描述,供功能仿真用。功能描述库:单元功能的描述,供功能仿真用。 版图库:单元各层掩膜图形,供制掩膜版用。版图库:单元各层掩膜图形,供制掩膜版用。
31、 综合库:供逻辑综合用。综合库:供逻辑综合用。 电路图库:单元电路图。电路图库:单元电路图。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5.标准单元电路设计考虑标准单元电路设计考虑 尽可能地减少单元的引出端点尽可能地减少单元的引出端点 (尽量内部产生)(尽量内部产生) 要获得较好的抗噪声性能要获得较好的抗噪声性能 (N管和管和P管的比例)管的比例) 要规定一定的驱动能力要规定一定的驱动能力 (N管和管和P管的尺寸)管的尺寸) 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延迟时间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延迟时间 (级间的驱动)(级间的驱动)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
32、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6.标准单元版图设计考虑标准单元版图设计考虑 单元要符合等高原则,特别是电源和地线单元要符合等高原则,特别是电源和地线 应有相同高度。应有相同高度。 与单元库中的任何单元(包括自身)的任与单元库中的任何单元(包括自身)的任 意组合都应满足设计规则的要求。意组合都应满足设计规则的要求。 每个单元都要考虑抗闩锁,每个每个单元都要考虑抗闩锁,每个I/O单元单元 都要考虑抗静电。都要考虑抗静电。 尽可能小的寄生电容尽可能小的寄生电容 单层金属工艺尤其要考虑端口引出。单层金属工艺尤其要考虑端口引出。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7
33、.标准单元版图举例标准单元版图举例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8.标准单元法芯片版图设计一般过程标准单元法芯片版图设计一般过程 根据逻辑图(或逻辑网表)确定使用单元根据逻辑图(或逻辑网表)确定使用单元 的种类和数量,估算面积,确定芯片几何的种类和数量,估算面积,确定芯片几何 形状(长度与宽度的比值或单元行数)。形状(长度与宽度的比值或单元行数)。 根据封装要求排布根据封装要求排布I/O单元单元 布电源和地的干线网布电源和地的干线网 排布内部单元(布局)排布内部单元(布局) 布线(电源和地的支线、主要信号线、其布线(电源和地的支线、主要信号线、
34、其 它线)它线) 6.5.2标准单元(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9.标准单元法设计阶段性局部版图标准单元法设计阶段性局部版图 6.5.3门阵列(门阵列(Gate Array)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1.门阵列母片门阵列母片 将含有固定器件数不含连线的内部相同单将含有固定器件数不含连线的内部相同单 元排成一定规模的阵列,元排成一定规模的阵列,将含有固定器件数不将含有固定器件数不 含连线的含连线的I/O相同单元排在四周,相同单元排在四周, 并留有固定的布线通道,并留有固定的布线通道,形成一定规模、一定形成一定规模、一定 I/O端口数、没有连线端口数、没有连线(没有功能没
35、有功能)的芯片版图。的芯片版图。 按此版图进行掩膜版制作和流片,按此版图进行掩膜版制作和流片,完成反完成反 刻金属之前的所有加工工序,刻金属之前的所有加工工序,生产出半成品芯生产出半成品芯 片(没有功能,称为片(没有功能,称为“门阵列母片门阵列母片”),),供芯供芯 片设计者进一步设计使用。片设计者进一步设计使用。 6.5.3门阵列(门阵列(Gate Array)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2.门阵列法芯片设计门阵列法芯片设计 在固定规模(器件数)、固定端口数的门在固定规模(器件数)、固定端口数的门 阵列母片的基础上,阵列母片的基础上,芯片设计者根据需要将芯片设计者根据需要将 内部单元和内部单元和I/
36、O单元分别进行内部连线构成所单元分别进行内部连线构成所 需功能的各种单元需功能的各种单元(也可以调用针对具体母(也可以调用针对具体母 片事先设计好的的各种功能单元连线的单元片事先设计好的的各种功能单元连线的单元 库),库),再进行总体布局布线,构成一定功能再进行总体布局布线,构成一定功能 的芯片连线版图。的芯片连线版图。 按此连线版图进行制版,再在预先生产出按此连线版图进行制版,再在预先生产出 的母片上继续完成后续工序,制出最终芯片。的母片上继续完成后续工序,制出最终芯片。 6.5.3门阵列(门阵列(Gate Array)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3.门阵列法的特点门阵列法的特点 芯片的面积、最大规模、最多引脚数、芯片的面积、最大规模、最多引脚数、 布线通道以及单元中的器件数和部分连接是布线通道以及单元中的器件数和部分连接是 固定的,利用率不能达到固定的,利用率不能达到100, 性能不能性能不能 达到最佳。达到最佳。 可以快速完成芯片的设计和生产,降低可以快速完成芯片的设计和生产,降低 芯片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芯片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 一般制成不同规模、不同引脚数的系列一般制成不同规模、不同引脚数的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物流运输合同样本
- 2025长沙办公楼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短期融资借款合同】公司短期融资合同
- 2025年GPS接收设备及其综合应用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幕墙设计与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实习生聘用合同模板与协议范本
- 2025年聚阴离子纤维素合作协议书
- 2025如何规避装修合同风险:专家提供的策略与指南
- 2025合同范本在应用软件代理中的运用研究
- 2025网络旅行社合作合同协议书
- ISOTS 22163专题培训考试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比例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共21张PPT)
- JJF(鲁) 142-2022 称重式雨量计校准规范
- Adobe-Illustrator-(Ai)基础教程
- 程序的运行结果PPT学习教案
- 圆柱钢模计算书
- 合成宝石特征x
-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
- 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模板(共22页)
- 隧道工程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实用教案
- 得力打卡机破解Excel工作表保护密码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