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_第1页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_第2页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_第3页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_第4页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2011年广州市中考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考查评析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911911题为古文阅读,共题为古文阅读,共1010分,分, 约占全卷总分比例约占全卷总分比例6.7%6.7%,与近几年命题情,与近几年命题情 况基本一致。况基本一致。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文言文段选自名篇文言文段选自名篇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属,属 较为浅易的文言文。三道小题,含较为浅易的文言文。三道小题,含2 2道客观道客观 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在文言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在文言 词语辨析、文意理解、文言翻译等方面的词语辨析、文意理解、文言翻译等方面的 水平和能力,从认知层面来说,

2、既考查学水平和能力,从认知层面来说,既考查学 生的识记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内容要点的生的识记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内容要点的 分析把握的阅读能力,考查内容比较全面,分析把握的阅读能力,考查内容比较全面, 试卷显得有变化而不失平稳。试卷显得有变化而不失平稳。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三)第(三)第1111题: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题: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原题原题】11.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4分)分) (1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 2)岂直五百里哉?)岂直五百里哉?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答案答案】 (1 1)安陵君

3、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安陵君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因因”1 1分,分,“使使”1 1分)分) (2 2)难道仅仅五百里(就交换)吗?)难道仅仅五百里(就交换)吗? (“直直”1 1分,句式分,句式1 1分)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文言翻译虽然是主观题,但客观成分较文言翻译虽然是主观题,但客观成分较 强,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强,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 直译直译的办法,对文句进行准确翻译。当然,的办法,对文句进行准确翻译。当然, 由于文言文的翻译也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由于文言文的翻译也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所以在对考生的要求上,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所以在对考生的

4、要求上,也应有一定的灵活 性,如在具体翻译时,允许性,如在具体翻译时,允许语言转换语言转换的多的多 样化样化。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意文言文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对文意 的理解又直接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的理解又直接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 理解。所以,解答这道试题的关键是在理理解。所以,解答这道试题的关键是在理 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掌握其中的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掌握其中的实词和实词和 虚词虚词的意思及用法,评分参考中对此作了的意思及用法,评分参考中对此作了 要求。要求。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第一句的关键词是第一句的关键词是“因因”和和“使于秦使于秦” 中的中的“

5、使使”。 “因因”可以翻译为可以翻译为“于是于是”、 “就就”、“因此因此”、“因为这样因为这样”等。等。 “使使”可以翻译为可以翻译为“出使出使”、“做使者去做使者去” 等。采分点如出现错别字扣等。采分点如出现错别字扣1 1分。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第二句的关键点是第二句的关键点是“直直”和反问句式。和反问句式。 “直直”,可以翻译为,可以翻译为 “仅仅”、“仅仅仅仅”“”“只只”、 “只是只是”、“只有只有”、“区区区区”等。句式必须是等。句式必须是 反问句式,可以翻译为反问句式,可以翻译为“难道难道吗?吗?”“”“何何 况况呢?呢?”“”“何况何况?”“”“况且况且呢?呢?” 如果没

6、有反问语气词或问号,但能体现反问语气如果没有反问语气词或问号,但能体现反问语气 即可给即可给1 1分。采分点如出现错别字扣分。采分点如出现错别字扣1 1分。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所涉关键考点为常用所涉关键考点为常用实词、虚词、句式实词、虚词、句式, 翻译时既要求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正确翻译翻译时既要求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正确翻译 这些词语,又要掌握各种文言句式,文言知识考这些词语,又要掌握各种文言句式,文言知识考 查面广。这对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查面广。这对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有积极的指导 意义。意义。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从考查的角度来看,今年的翻译试题出得较从考查的角度来看

7、,今年的翻译试题出得较 好。两个句子长短适中,难度接近;参考答案基好。两个句子长短适中,难度接近;参考答案基 本采用了直译的办法,评分标准中直接得分的关本采用了直译的办法,评分标准中直接得分的关 键词准确明了,均为常见的文言文知识点,体现键词准确明了,均为常见的文言文知识点,体现 了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要求的了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要求的“字字落实字字落实”,教考,教考 不分离,对日常教学有示范性作用。不分离,对日常教学有示范性作用。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1 1)题随机抽样)题随机抽样300300份卷学生答题情况一览份卷学生答题情况一览 表:表: 0 0分分20.720.7 1 1分分2727 2 2

8、分分52.352.3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第一句的采分点是第一句的采分点是“因因”和和“使使”。从答题。从答题 情况看,大多数考生能准确将因译为情况看,大多数考生能准确将因译为“于是于是”、 “就就”、“因此因此”、“因为这样因为这样”。少数学生没。少数学生没 能把握住这题翻译的关键点,把能把握住这题翻译的关键点,把“因因”照写上去,照写上去, 以致失分;或者忽略了以致失分;或者忽略了“因因”字,在翻译中没有字,在翻译中没有 出现,以致失分。出现,以致失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 “使使”的失误主要出现在理解和表述上,部分的失误主要出现在理解和表述上,部分 学生不能正确写出学生不能正确写出“

9、出使出使”,而是胡乱翻译为,而是胡乱翻译为 “去秦王求见去秦王求见”、“出于出于”、“让出让出”、“拜访拜访 一下一下”、“拒绝拒绝”、“使去使去”、“到了到了”、“劝劝 说说”、“去化解去化解”、“劝告劝告”“”“去和秦王谈话去和秦王谈话” 等等;或空出不写以致拿不到分。等等;或空出不写以致拿不到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考生基础不扎实。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考生基础不扎实。另 外部分考生马虎答题,抄写都出错,如外部分考生马虎答题,抄写都出错,如“安陵君安陵君” 写成写成“安陵国安陵国”,“秦王秦王”写成写成“泰王泰王”,这次,这次 虽然没有扣分,但在今后的解题训练中应该

10、注意,虽然没有扣分,但在今后的解题训练中应该注意, 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2 2)题随机抽样)题随机抽样300300份卷学生答题情况一览份卷学生答题情况一览 表:表: 0 0分分19.719.7 1 1分分 26.326.3 2 2分分5454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第二句的采分点是第二句的采分点是“直直”和反问句式。不少和反问句式。不少 学生由于不理解或混淆了知识而出现了错译的情学生由于不理解或混淆了知识而出现了错译的情 况,把况,把“直直”错译为错译为“价值价值”。错别字失分,把。错别字失分,把 “难道难道吗?吗?”写成写成 “难到难到吗?吗?” 而

11、痛失而痛失 1 1分;部分学生因为对句式掌握不熟练,把反问句分;部分学生因为对句式掌握不熟练,把反问句 式翻译为疑问句式、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以致式翻译为疑问句式、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以致 违反原意而造成失分。如违反原意而造成失分。如“这值五百里这值五百里 吗?吗?”“”“不止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不止方圆五百里的土地。” “更不必说更不必说 五百里了!五百里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学生缺乏此外,还有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学生缺乏 对文本基本的认识,望文生义,完全理解错原意,对文本基本的认识,望文生义,完全理解错原意, 如将第一句译成如将第一句译成“安陵君因为有唐雎

12、而拒绝秦安陵君因为有唐雎而拒绝秦 王王”“”“安陵君因为让唐雎让出秦国安陵君因为让唐雎让出秦国” “安陵君希安陵君希 望唐雎去化解秦国望唐雎去化解秦国”。 将第二句译成将第二句译成“直径大约直径大约 有五百里有五百里”“”“不止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不止方圆五百里的土地。”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从中看出学生不仅对课文缺乏必要的了解,从中看出学生不仅对课文缺乏必要的了解, 甚至连一点基本的历史常识和语法常识都没有。甚至连一点基本的历史常识和语法常识都没有。 其次,有的学生虽然理解题意,但没能掌握翻译其次,有的学生虽然理解题意,但没能掌握翻译 的技巧,不能扣住关键点来回答,所以徒劳无功,的技巧,不能扣

13、住关键点来回答,所以徒劳无功, 如第一句译为如第一句译为“安陵君派遣唐雎前往秦国安陵君派遣唐雎前往秦国”,导,导 致失分。再有就是学生不够细心,如将致失分。再有就是学生不够细心,如将“因因”译译 成成“所以所以”的比较多,这样因错解题意而失分非的比较多,这样因错解题意而失分非 常可惜。常可惜。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加强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训练,尤其是找加强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训练,尤其是找 准翻译的关键词,力求让学生准确踩点。准翻译的关键词,力求让学生准确踩点。 2 2要注意错别字的纠正及训练学生正确地要注意错别字的纠正及训练学生正确地 表情达意。表情达意。 3 3加强朗读

14、,让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内加强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内 容有基本的认识。容有基本的认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总的看来,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方面体现了一总的看来,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方面体现了一 定的继承性,所选题材接近,定的继承性,所选题材接近,20102010年和年和20112011年的年的 文言文题材来自于同一篇课文文言文题材来自于同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 的不同文段,虽同源而不同段,这对部分教师因的不同文段,虽同源而不同段,这对部分教师因 为猜题、押题而缺乏全面复习备考起到极大的警为猜题、押题而缺乏全面复习备考起到极大的警 示作用。试题结构符合示作用。试题结构符合考试说明考试说

15、明的要求,考的要求,考 点设置比较稳定;今年与去年一样,不仅对文言点设置比较稳定;今年与去年一样,不仅对文言 实词、虚词进行考查,还加大了语法句式的考查实词、虚词进行考查,还加大了语法句式的考查 力度,这是今后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力度,这是今后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第第1212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和初步的鉴赏。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和初步的鉴赏。 能力层级为能力层级为B B级和级和E E级;难度为,区分度为。级;难度为,区分度为。 【原题原题】(1 1)诗中)诗中“幽篁幽篁”“”“长啸长啸”是什是什 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 2分)分)

16、(2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 诗句,作简要分析。(诗句,作简要分析。(4 4分)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答案答案】(1 1)“幽篁幽篁”是幽深的竹林。(是幽深的竹林。(“长啸长啸” 是长长的口哨)是长长的口哨) (2 2)全诗抒发了诗人宁静(淡泊、闲适)的)全诗抒发了诗人宁静(淡泊、闲适)的 心情。诗人心情。诗人“独坐独坐”在幽深的竹林,在幽深的竹林,“明月明月”与与 他为伴,没有尘世间的烦扰,宁静、淡泊。他为伴,没有尘世间的烦扰,宁静、淡泊。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分析分析】本题有两小题,首先让学生本题有两小题,首先让学生“理解理解幽篁幽篁

17、 或或长啸长啸的意思的意思”,然后问,然后问“诗中表现了诗人诗中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心情,并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怎样的心情,并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既。既 有新课标所提倡的有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知识”层次的考查,即理解层次的考查,即理解 诗句的内容,也有诗句的内容,也有“情感情感”层次的考查,即结合层次的考查,即结合 诗句,知人论世,来理解诗人的情感,较好地贯诗句,知人论世,来理解诗人的情感,较好地贯 彻了新课标的精神,是一道好题。彻了新课标的精神,是一道好题。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这道试题的难度本不大,只是因为这道试题的难度本不大,只是因为 竹里馆竹里馆属于课外推荐背诵古诗,不是属于课外

18、推荐背诵古诗,不是 课内必讲内容,感觉学生对具体词语的理课内必讲内容,感觉学生对具体词语的理 解较弱,导致答题情况不理想。解较弱,导致答题情况不理想。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1212题(题(1 1)小题随机抽样)小题随机抽样300300份试卷学生答题份试卷学生答题 情况一览表情况一览表 0 0分分45.745.7 1 1分分3131 2 2分分 23.323.3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第二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第二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 情感。答题关键是要扣住情感。答题关键是要扣住“心情心情”、“结合诗句结合诗句”和和“简简 要分析要分析”这三点。具体评分细

19、则是:这三点。具体评分细则是: “心情心情”2 2分,宁分,宁 静(淡泊、闲适、清静、安详、闲淡、超脱、闲远、平静、静(淡泊、闲适、清静、安详、闲淡、超脱、闲远、平静、 澄净、平和、恬淡)意思对即可得澄净、平和、恬淡)意思对即可得2 2分;意思表述不完全分;意思表述不完全 准确,如理解为:孤独、孤寂、孤单等,可得准确,如理解为:孤独、孤寂、孤单等,可得1 1分;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如理解为:寂寞、沉重、惆怅、思念,不给如理解为:寂寞、沉重、惆怅、思念,不给 分。结合诗中任何的字、词、句均可给分。结合诗中任何的字、词、句均可给1 1分(直分(直 接引用、概述或指出第几句均可。但只摘录了诗接

20、引用、概述或指出第几句均可。但只摘录了诗 中语句,而没有分析,没有写出中语句,而没有分析,没有写出“心情心情”,不得,不得 分);分析过程分);分析过程1 1分(如果直接引用原句后,再分(如果直接引用原句后,再 翻译原句,可视为分析过程;如果概述中既有原翻译原句,可视为分析过程;如果概述中既有原 文内容,又有分析,可给文内容,又有分析,可给2 2分;分析不合理不得分)分;分析不合理不得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该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内容识记、理解分析、该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内容识记、理解分析、 鉴赏评价能力。这对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有积极鉴赏评价能力。这对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有积极 的纠偏作用。教师不

21、能仅仅把眼光盯在课内讲读的纠偏作用。教师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课内讲读 的二十几首古诗词上,不能把古诗词割裂开来教的二十几首古诗词上,不能把古诗词割裂开来教 学,古诗词教学不能仅是知识性的灌输,不能仅学,古诗词教学不能仅是知识性的灌输,不能仅 是死记硬背。是死记硬背。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它应该回归到让学生从它应该回归到让学生从 “诗歌写了什么诗歌写了什么”, “是怎样写的是怎样写的”,“写得怎样写得怎样”,“诗歌的基调诗歌的基调 是什么是什么”,“作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作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等方面来等方面来 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传统的、有意义的教学道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传统的、有意义的教学道 路上

22、去,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路上去,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忆,教会学生明确考点,学会鉴赏古诗词的基本忆,教会学生明确考点,学会鉴赏古诗词的基本 方法,如:知人论世、抓住诗眼、鉴赏形象、推方法,如:知人论世、抓住诗眼、鉴赏形象、推 敲炼字、琢磨典故、把握主旨等。敲炼字、琢磨典故、把握主旨等。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1212题(题(2 2)小题随机抽样)小题随机抽样300300份试卷学生答题份试卷学生答题 情况一览表情况一览表 0 0分分16.316.3 1 1分分2121 2 2分分3030 3 3分分25.325.3 4 4分分7.47.4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学生因失误

23、造成失分的情况有三,一学生因失误造成失分的情况有三,一 是对这首古诗不熟悉,完全乱答或干脆放是对这首古诗不熟悉,完全乱答或干脆放 弃;二是审题不够细致,结合诗句分析情弃;二是审题不够细致,结合诗句分析情 感的三个采分点总有遗漏;三是不能抓住感的三个采分点总有遗漏;三是不能抓住 意象或知人论世来理解诗人情怀,而是望意象或知人论世来理解诗人情怀,而是望 文生义。文生义。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该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本次考试两该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本次考试两 试合一的特点。但试题值得商榷之处是,试合一的特点。但试题值得商榷之处是,竹里竹里 馆馆属于课外推荐背诵古诗,虽在语文课本中,属于课外

24、推荐背诵古诗,虽在语文课本中, 但语文老师的潜意识里未把它当作课内古诗。这但语文老师的潜意识里未把它当作课内古诗。这 当然是一线教师的理解错误,但情况如此普遍,当然是一线教师的理解错误,但情况如此普遍, 也许备考指导更明确些就更好了。也许备考指导更明确些就更好了。 中考古诗文阅读评析 从从0909年、年、1010年及年及1111年三年的诗歌鉴赏题来看,总的来年三年的诗歌鉴赏题来看,总的来 说稳中有变。分值没变化,都是说稳中有变。分值没变化,都是6 6分,题目设置继续沿用分,题目设置继续沿用 分开两小题的形式让学生去鉴赏,降低了难度,这有利于分开两小题的形式让学生去鉴赏,降低了难度,这有利于 增强中下层学生完成古诗词鉴赏的信心。但命题者的命题增强中下层学生完成古诗词鉴赏的信心。但命题者的命题 思路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思路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在理解诗歌的 基础上进行鉴赏,更加注重阅读鉴赏中的准确把握诗人的基础上进行鉴赏,更加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