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 指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 装置,除去其中某些物质,净化血液,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即为血 液净化。 腹膜透析广义上也应包括在血液净化疗 法之内。 根据定义,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血液净化是在 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 血液透析的发展 年代国籍人物事件意义 19世纪苏格兰 Thomas Graham 提出透析 (dialysis)一词 dia-通向对面 -lysis分散 1912年美国 John Abel 等 活体动物弥散 (diffusion)实验 191

2、3年美国 John Abel 等 用火棉胶 (colliding)制成 的管状透析器, 水蛭素作为抗凝 剂,兔透析2小时。 首次命名为人工肾 脏(artificial kidney)。开创了 血液透析事业。 年代国籍人物事件意义 1920年 1923年 Love Necheles等 腹膜加工成透析膜, 对切除双肾狗透析, 使尿毒症症状改善。 1925年德国Haas火棉胶制成1.2m长的 火棉胶管,面积 1.52.1m2,用纯化 水蛭素抗凝,狗实验 成功。 1926年德国Haas年轻尿毒症患者透析。 失败。 第一次人体透 析。 年代国籍人物事件意义 1937年Thalheimer玻璃纸做透析膜,

3、生理 盐水作透析液,肝素抗 凝,双肾切除狗做3-5 小时透析,排除尿素 200-700mg。 推动血液透 析事业发展。 20世纪 30年代 后期 荷兰Kolff研制成第一台转鼓式人 工肾,1943.31944.7, 治疗15例尿毒症,存活 1例。 1945年9 月 荷兰Kolff治疗1例急性胆囊炎伴 急性肾功衰,透析11.5 小时后神志改善,1周 后利尿。康复出院。 第一例由人 工肾成功救 活的急性肾 功衰患者。 年代国籍人物事件意义 1946年加拿大Murray和Delmore及 Jhomas 研制成功的第 一台蟠管 (coil)型人 工肾投入临床。 1947年瑞典Alwall固定式管型透

4、析器 1953年Engelberg改良型蟠管透 析器。 1955年Kolff双蟠管型人工 肾,有明显超 滤作用。 治疗急性肾 功衰和药物 中毒。批量 生产。 年代国籍人物事件意义 1947年 1948年 MacNeill Skeggs 平流型透析器。 1960年挪威Kiil平板型透析器。阻力小,不 需血泵,一次性使用,消毒 方便,价格低廉。 促进了人工 肾的发展与 普及。 1967年Lipps空心纤维透析器(hollow fiber)。体积小,透析效率 高,除水能力强 现有200多种 类型,有一 统天下之势。 1980年瑞典小型多层平板型透析器-积 层型透析器。 血液净化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1

5、.弥散:溶质溶于溶剂形成溶液是一个溶 质均匀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只要溶质 在溶剂中浓度分布不同,溶质分子与溶 剂分子的热运动就会使溶质分子在溶剂 中分散趋于均匀,这种分子热运动产生 的物质迁移现象称为弥散 2.对流:是在外力作用下溶质、溶剂或整 个溶液传质过程。他的传质推动力并非 是浓度差,而是力学强度的差别,如压 力差。 3.吸附:由于材料的分子化学结构和极化 作用,许多材料表面带有不同基团,在 正负电性或分子间力的作用下,许多物 质可以被材料表面所吸附。 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利用弥散原理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物 质。血液透析是通过半透膜完成的,可 以清除

6、水和小分子溶质(肌酐,尿素氮), 不能清除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1.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2.急性肾功能衰竭 3.药物逾量或药物中毒 4.严重水钠潴留 5.电解质紊乱 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血液滤过的溶质清除是模拟肾小球的滤 过作用,以对流转运的形式得以清除。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1.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失衡反应 的常规血液透析患者。 2.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皮肤瘙痒的血 液透析患者。 3.对速尿和强心药抵抗的心衰、肺水肿、 外源性中毒、肝昏迷、ARDS、多脏器衰 竭。 血液透析滤过 通过弥散清除小分

7、子物质和通过对流清 除中分子物质。 血浆置换 将全血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然后遗 弃患者血浆和用健康人血浆或血浆代用 品予以替换。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冷凝球蛋白血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急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高黏度综合征 微血管性血小板减少症 高胆固醇血症 重症肌无力危象 一些药物过量(洋地黄,菌类) 凝血因子抑制剂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通过穿刺等方法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 出进行体外循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 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 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废产物等,从而 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1.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 血液透析

8、适用于水溶性、不与蛋白或血 浆其他成分结合的物质。 血浆置换适用于脂溶性高、易与蛋白质 结合的药物和毒物。 药物中毒应用血液灌流的指征 血药浓度已达或超过致死计量者。 药物或毒物有继续吸收可能性的。 中毒导致呼衰、心衰、低血压、低体温, 内科治疗无效者。 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排泄能 力降低者。 中度以上脑功能不全伴有肺部感染或已 有严重的慢性肺部疾患者。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的药物 巴比妥类 非巴比妥催眠、镇静药 安定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 抗菌、抗癌药 抗抑郁药 除草剂、杀虫药 心血管药 其他 氨茶碱、甲氰咪呱、酚类、四氯化碳、环氧乙烷、三氯 乙醇、氟乙酰胺。 2.尿毒症 3.肝性脑病 4

9、.感染性疾病 5.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谢谢 根据定义,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血液净化是在 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年代国籍人物事件意义 1937年Thalheimer玻璃纸做透析膜,生理 盐水作透析液,肝素抗 凝,双肾切除狗做3-5 小时透析,排除尿素 200-700mg。 推动血液透 析事业发展。 20世纪 30年代 后期 荷兰Kolff研制成第一台转鼓式人 工肾,1943.31944.7, 治疗15例尿毒症,存活 1例。 1945年9 月 荷兰Kolff治疗1例急性胆囊炎伴 急性肾功衰,透析11.5 小时后神志改善,1周 后利尿。康复出院。 第一例由人 工肾成功救 活的急性肾 功衰患者。 2.对流:是在外力作用下溶质、溶剂或整 个溶液传质过程。他的传质推动力并非 是浓度差,而是力学强度的差别,如压 力差。 3.吸附:由于材料的分子化学结构和极化 作用,许多材料表面带有不同基团,在 正负电性或分子间力的作用下,许多物 质可以被材料表面所吸附。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冷凝球蛋白血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急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高黏度综合征 微血管性血小板减少症 高胆固醇血症 重症肌无力危象 一些药物过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