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_第1页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_第2页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_第3页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_第4页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原理原理 n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A抗原或B抗原, 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 种。通常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 正定型和反定型鉴定ABO血型。 n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 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 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 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血型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 已确定的有29个系统、200多种抗原 其中必查血型抗原:其中必查血型抗原: ABO抗原和RhD抗原 血型抗体血型抗体 n常见的血型抗体分子大多属于IgM或IgG两类 分子较小,通常以单体形式存在。多经妊娠分子较小,通常以单体形式存在。多经妊娠 或输血后免疫产

2、生。在盐水介质中只能致敏相应或输血后免疫产生。在盐水介质中只能致敏相应 抗原的红细胞,而不能使之凝集,所以又称为抗原的红细胞,而不能使之凝集,所以又称为不不 完全抗体完全抗体。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如抗人球蛋白)。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如抗人球蛋白) 使致敏红细胞发生凝集。使致敏红细胞发生凝集。 1、 IgG 抗体抗体 IgG structure 分子最大的一种分子最大的一种Ig,多以五聚体形式存,多以五聚体形式存 在。在盐水介质中能直接连接相应的红细在。在盐水介质中能直接连接相应的红细 胞,使之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因此胞,使之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因此 又称为又称为完全抗体完全抗体。 2、

3、 IgM抗体抗体 IgM structure 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基本原理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基本原理 Reaction of antibodies (一)盐水介质法 ABO血型鉴定血型鉴定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n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在在ABO血型系统中,红血型系统中,红 细胞膜上抗原分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两种抗原,而血清抗 体分抗体分抗A和抗和抗B两种抗体。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抗原加抗A抗抗 体或体或B抗原加抗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凝集现象 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或/和和B 抗原抗原判断血型。判断血型。 含某种凝含某种凝

4、集原的红集原的红 细胞细胞 + 含相应凝含相应凝 集素的血集素的血 清清 红细胞凝集反应红细胞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血型不相容的两人血液血型不相容的两人血液 混合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 抗抗A 抗抗B 试剂试剂 n抗抗A、抗、抗B试剂血清试剂血清 n5%的的A型、型、B型红细胞悬液型红细胞悬液 n受检者血清受检者血清 n5%的受检者红细胞悬液的受检者红细胞悬液 取血一滴,加取血一滴,加 入含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 即得约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 玻片法玻片法 (1)

5、 取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取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 在玻片两端用记号笔标明在玻片两端用记号笔标明A及及B,并分别各滴入,并分别各滴入 A及及B标准血清一滴。标准血清一滴。 (2) 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 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3) 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用两用两根 分别用来 混合A型和B型 血清和红细胞悬液 n(4)观察结果)观察结果 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 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

6、集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 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 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n(5) 判断血型判断血型 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 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2.试管法试管法(正定型正定型) n A B nA标准血清标准血清 2滴滴 nB标准血清标准血清 2滴滴 n受试者的红细胞悬液受试者的红细胞悬液 1滴滴 1滴滴 n混匀后混匀后1000rpm离心离心1min或或3000rpm离心离心15秒。秒。 n取出观

7、察结果取出观察结果: n完全凝集完全凝集:管底部有红细胞的凝块,管底细胞边缘呈花管底部有红细胞的凝块,管底细胞边缘呈花 边状,轻弹试管凝块不散;边状,轻弹试管凝块不散; n完全不凝完全不凝:血细胞均匀的沉到管底,边缘整齐,用手轻血细胞均匀的沉到管底,边缘整齐,用手轻 弹试管,红细胞像一缕烟似的立即上升,随即成为均弹试管,红细胞像一缕烟似的立即上升,随即成为均 匀的悬液;匀的悬液; n轻微凝集轻微凝集:必须将液体转到载玻片上镜检后判定凝集程必须将液体转到载玻片上镜检后判定凝集程 度。度。 试管法试管法(反定型反定型) n Ac Bc n受检者血清受检者血清 2滴滴 2滴滴 2滴滴 n5%的的A型

8、红细胞悬液型红细胞悬液 1滴滴 n5%的的B型红细胞悬液型红细胞悬液 1滴滴 n立即以立即以1000rpm离心离心1分钟或分钟或3000rpm离心离心 15秒。秒。 n轻轻扣动试管底部,观察结果轻轻扣动试管底部,观察结果-同前同前 血型判定血型判定 正定型正定型反定型反定型 结果结果 抗抗A A 抗抗B BA A型型RBC BRBC B型型RBC ORBC O型型RBCRBC - -+ + - O + - + - A - + + - - B + +- - - AB Rh血型鉴定血型鉴定 n1、原理原理 血型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在血型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在 室温下的盐水介质中出现凝集反应。通室温

9、下的盐水介质中出现凝集反应。通 过离心,观察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过离心,观察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 胞胞(主侧主侧)以及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以及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 清清(次侧次侧)之间有无凝集现象,判断受血之间有无凝集现象,判断受血 者与供血者之间有无者与供血者之间有无ABO血型不合的情血型不合的情 况。况。 红细胞血型系统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的内容交叉配血试验的内容 交叉配血的要求交叉配血的要求 交叉配血试验方法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盐水介质配血方法盐水介质配血方法 患患 者者 献献 血血 者者 主主 侧侧 次次 侧侧 凝聚胺凝聚胺(Polybrene)配血法配血法 n原理原理:凝

10、聚胺分子是带高价阳离子多聚凝聚胺分子是带高价阳离子多聚 季铵盐,溶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季铵盐,溶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 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有利于红细胞凝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有利于红细胞凝 聚,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降低红细胞的聚,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降低红细胞的 ZetaZeta电位电位 ,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 吸引力。吸引力。 当血清中存在当血清中存在IgMIgM或或IgGIgG类血型抗体时,与类血型抗体时,与 红细胞发生紧密结合,此时加入枸橼酸盐红细胞发生紧密结合,此时加入枸橼酸盐 解聚液以消除聚凝胺的正电荷,使解聚液以消除聚凝胺的正电荷,使IgMIgM或或

11、 IgGIgG类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产生的凝集不散开;类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产生的凝集不散开; 如果血清中不存在如果血清中不存在IgMIgM或或IgGIgG类血型抗体,类血型抗体, 加入解聚液可使非特异性凝集消失。加入解聚液可使非特异性凝集消失。 凝聚胺凝聚胺(Polybrene)配血方法配血方法 凝聚胺凝聚胺(Polybrene)配血方法配血方法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n1. 1. 取试管两支,标明主侧次侧,主侧管加受取试管两支,标明主侧次侧,主侧管加受 血者血清血者血清( (血浆血浆)1 )1滴,和供血者滴,和供血者3 35 5红细胞红细胞 悬液悬液1 1滴,次侧管受血者滴,次侧管受血者3 35 5红

12、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l l滴,滴, 加供血者血清加供血者血清( (血浆血浆)1 )1滴。滴。 n2. 2. 各加各加LIMLIM溶液溶液0.7m10.7m1 ,混合均匀后,再各加,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Polybrene溶液溶液1 1滴,并混合均匀,置室温滴,并混合均匀,置室温1 1分钟。分钟。 n3 3普通离心机普通离心机1000g1000g离心离心15 15秒,然后把上清液秒,然后把上清液 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0.1ml液体。液体。 n4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 如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13、。如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n5 5最后加入悬浮液最后加入悬浮液2 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匀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匀 并同时观察结果。并同时观察结果。 n6. 6. 结果判定:结果判定:如果在如果在303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秒内凝集散开,代表 是由是由Polybrene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 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 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 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n在紧急情况下,为挽救病

14、人的生命,临在紧急情况下,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临 床医生在比较等待血交叉试验完成后时床医生在比较等待血交叉试验完成后时 间延误的危险性和输入未交叉试验血液间延误的危险性和输入未交叉试验血液 的危害性后,可直接申请未进行血交叉的危害性后,可直接申请未进行血交叉 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验的血液,但必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验的血液,但必 须填写未交叉试验的提血单并阐述临床须填写未交叉试验的提血单并阐述临床 的紧急情况。的紧急情况。 n发放未进行交叉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发放未进行交叉试验或完成部分交叉试 验的血液,随后立即完成血交叉试验,验的血液,随后立即完成血交叉试验, 紧急发血必须遵循下列原则:紧急发血

15、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n1. 给予未知血型病人给予未知血型病人O型红细胞,如未型红细胞,如未 知病人知病人Rh血型,则首选血型,则首选D阴性红细胞,阴性红细胞, 特别是对有过妊娠经历的女性。特别是对有过妊娠经历的女性。 n2.如有时间完成病人的如有时间完成病人的ABO和和Rh血型检血型检 测,可给予测,可给予ABO和和Rh血型相合的血制品。血型相合的血制品。 以前的血型记录不作为发放何种血制品以前的血型记录不作为发放何种血制品 的依据。的依据。 在在补充血容量、止血和输血补充血容量、止血和输血这三这三 项主要抢救措施中,首先是输液项主要抢救措施中,首先是输液 恢复血容量,其次是止血恢复血容量,其

16、次是止血( (药物或药物或 手术手术) ),最后才考虑输血。,最后才考虑输血。 三大措施三大措施 急急性性出出血 抢救 措施 n动物实验证明急性大量失血后动物实验证明急性大量失血后 单纯输血单纯输血 HbHb恢复正常恢复正常 细胞外液下降细胞外液下降28%28% 死亡率死亡率 80% 80% 输全血输全血+ +血浆血浆 细胞外液下降细胞外液下降20%20% 死亡率死亡率70%70% 先输平衡盐液先输平衡盐液 细胞外液恢复细胞外液恢复 适当输血适当输血 HbHb适当稀释,适当稀释, 存活率存活率70%70%以上以上 二 实验原理 n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 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

17、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 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血型 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 (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 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 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 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 B、AB、O四型。 见下表 n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 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 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 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血型抗体血型抗体 n常见的血型抗体分子大多属于IgM或IgG两类 Reaction of antibodies ABO血型鉴定血型鉴定实验原理实

18、验原理 n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在在ABO血型系统中,红血型系统中,红 细胞膜上抗原分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两种抗原,而血清抗 体分抗体分抗A和抗和抗B两种抗体。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抗原加抗A抗抗 体或体或B抗原加抗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凝集现象 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或/和和B 抗原抗原判断血型。判断血型。 红细胞血型系统交叉配血试验 盐水介质配血方法盐水介质配血方法 患患 者者 献献 血血 者者 主主 侧侧 次次 侧侧 n6. 6. 结果判定:结果判定:如果在如果在303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秒内凝集散开,代表 是由是由Polybrene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 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 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