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送、引风机性能试验报告_第1页
炉送、引风机性能试验报告_第2页
炉送、引风机性能试验报告_第3页
炉送、引风机性能试验报告_第4页
炉送、引风机性能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报告 tpri 合同编号:报告编号:国电吉林江南热电有限公司2机组送、引 风机热态性能试验及节能改造方案研究报告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二 一 三 年 四 月1.本技术报告的著作权属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我院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与人员不得全部或部分复制本报告或擅自公开发表;2.凡注明了密级的技术报告,任何部门与人员均不得私自对外提供,不得复制;3.无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报告专用章的技术报告,不属我院的正式技术报告;4.对本技术报告有异议者,请与西安热工研究院科研管理部联系(电话;5.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诉电话(传真)0

2、29-82102315。注 意 事 项报 告 编 号:合 同 编 号:项目负责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承担部门:锅炉设备及环保事业部 课题起讫日期:2013年3月2013年4月项目 负 责人:董康田主要工作人员:徐永峰 曾 灏 周欣安报告 编 写人:周欣安 孙大伟报告 校 阅人: 审 核: 批 准:摘 要国电吉林江南热电有限公司2机组为330mw汽轮发电机组,其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制造的hg1100/17.5-hm型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直流式煤粉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干式排渣,全钢构架、悬吊结构,锅炉运转层为栅格板大平台,运转层以上为紧身封闭。设计煤种为白

3、音华煤、校核煤种为白音华煤与北煤的混煤,制粉系统采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制粉系统,配置5台长春发电设备总厂生产的mps200hpiib型磨煤机(设计为5运转1备用),5台徐州三原电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称重给煤机。2机组配置2台gj34546型离心式冷一次风机(转速为1490r/min), 2台gu13630-01单级动叶调节轴流式送风机(转速为1490r/min)、2台hu25240-22双级动叶调节轴流式引风机(转速为990r/min),送、引风机均由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自机组投运以来,运行人员反映送、引风机设计出力偏大,特别是送风机满负荷时开度仅为40%左右,导致它们运行能耗偏高;为考察目

4、前2机组送风机、引风机在满负荷及中、低负荷时的出力及运行情况,了解机组烟风系统阻力与送、引风机性能的匹配情况,掌握送、引风机可能存在的节能空间,为送、引风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国电吉林江南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热电厂)委托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工院)对2机组送、引风机进行热态性能试验。热工院派员于2013年4月1日至5日到江南热电厂进行了2机组送、引风机的热态性能试验。本报告介绍了2机组送、引风机热态性能试验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送、引风机热态试验节能 改造目录1 前言12 设备概况23试验工况、方法,试验内容、目的及测点布置64 测试项目及仪器85 热态试验结果

5、及分析96送、引风机改造及节能效果预测 131 前言 国电吉林江南热电有限公司2机组为330mw汽轮发电机组,其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制造的hg1100/17.5-hm型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直流式煤粉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干式排渣,全钢构架、悬吊结构,锅炉运转层为栅格板大平台,运转层以上为紧身封闭。设计煤种为白音华煤、校核煤种为白音华煤与北煤的混煤,制粉系统采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制粉系统,配置5台长春发电设备总厂生产的mps200hpiib型磨煤机(设计为4运转1备用),5台徐州三原电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称重给煤机。烟气系统流程如下: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风箱,经锅炉两

6、侧调风器送入至炉排,在炉膛内与原煤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自炉膛出来后,依次流经对流管束、过热器、省煤器、scr脱销装置、空预器、除尘器,尾部低温省煤器,经分配挡板后通过引风机进入脱硫系统后再经烟囱排出。 上述空预器(2台)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30.5-vi(t)-2200-qmr型三分仓容克式空预器,除尘器(2台)为布袋式,设为四个除尘通道、每个通道3层布袋。2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设计工况下脱硫效率不小于95%。整套系统采用一炉一塔制,吸收塔设有3层喷淋装置、5台搅拌器、两级除雾器、3台浆液循环泵,脱硫系统不单独设置增压风机。2机组配置2台gj34546型离心式冷一次风机(转

7、速为1490r/min), 2台gu13630-01单级动叶调节轴流式送风机(转速为1490r/min)、2台hu25240-22双级动叶调节轴流式引风机(转速为990r/min),送、引风机均由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自机组投运以来,运行人员反映送、引风机设计出力偏大,特别是送风机满负荷时开度仅为40%左右,导致它们运行能耗偏高;为考察目前2机组送风机、引风机在满负荷及中、低负荷时的出力及运行情况,了解机组烟风系统阻力与送、引风机性能的匹配情况,掌握送、引风机可能存在的节能空间,为送、引风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国电吉林江南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热电厂)委托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工院

8、)对2机组送、引风机进行热态性能试验。热工院派员于2013年4月1日至5日到江南热电厂进行了2机组送、引风机的热态性能试验。整个试验工作得到了电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设备部、运行部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和协助,使现场试验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报告介绍了2机组送、引风机热态性能试验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2 设备概况2.1锅炉基础数据锅炉主要技术参数列于表1,锅炉设计煤种为蒙东白音华褐煤、校核煤种为白音华煤与北煤的混煤,其煤质分析数据列于表2。表1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名 称单位bmcrtrlthahto切高加75%tha50%tha主 蒸 汽 流 量t/h110010

9、43.26997.56775.27714.46400.01过热器蒸汽出口温度 oc541541541541541530.1过热器蒸汽出口压力mpa17.5017.4117.3417.0516.988.08再 热 蒸汽 流 量t/h909.19865.47829.81761.85606.49349.74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4.0533.6533.6993.4472.6891.487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3.833.443.493.262.541.402再热蒸汽进口温度oc336.8325.5327328.3302.1316.7再热蒸汽出口温度oc541541541541541503汽包工作压力

10、mpa19.018.7718.5917.8317.658.62环境空气温度20.0020.0020.0020.0020.0020.00给 水 温 度oc284.2276.2277.8173.1257.1226.6过热器一级减温喷水量t/h013.6512.5258.5239.3713.55过热器二级减温喷水量t/h06.226.0329.5819.737.20再热器调温方式/方法sofa摆动/喷水喷水温度oc177.5172.5173.9173.1161.8142.5空预器进口一次风温oc303030303030空预器进口二次风温oc232323232323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oc393.938

11、8.3385.6335361.7297.2空预器出口二次风温oc378.9374.4373.3324.4350295炉膛出口烟温oc10111005992969941775空预器出口排烟温度(未修)oc158.9156.7156.7132.8136.7113.9空预器出口排烟温度(修正)oc152.8150.6150.6126.7130104.4一次汽系统阻力mpa1.51.367二次汽系统阻力mpa0.220.208省煤器系统阻力mpa0.3960.38炉膛出口 过剩 空气系数1.21. 2燃 料 消 耗(实际值)t/h225.60218.13207.74193.22157.4090.83锅

12、 炉 热 效 率(低热值)%91.992.091.68(保证)表2 煤质分析数据项 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工业分析收 到 基 水 份mt%32.427.54空气干燥基水分mad%14.2012.142收 到 基 灰 分aar%1519.802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49.2843.512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kcal/kg32283472kj/kg13.5014.522可磨 系数hgi5658.8冲刷磨损指数ke1.51.77煤粉气流着火温度it680684元素分析收 到 基 碳car%38.5439.434收 到 基 氢har%3.253.53收 到 基 氧oar%9.928.

13、846收 到 基 氮nar%0.730.672收 到 基 全 硫st,ar%0.430.402灰熔融性变 形 温 度dt12601264软 化 温 度st13001300半 球 温 度ht13201334流 动 温 度ht13401356灰份分析二 氧 化 硅sio2%56.8758.056三 氧 化 二 铝al2o3%27.9026.46三 氧 化 二 铁fe2o3%2.082.782三 氧 化 硫so3%3.703.168氧 化 钙cao%3.733.688氧 化 镁mgo%1.091.284氧 化 钾k2o%1.271.22氧 化 钠na2o%0.640.674 二 氧 化 钛tio2%

14、0.680.708五 氧 化 二 磷p2o5%0.280.332其 它%0.090.2922.2 送、引风机设备规范由制造厂提供的送、引风机设计参数分别列于表3、表4。表3送风机设计性能参数项 目单 位tbbmcr设计煤种设计煤种当地常年大气压力pa99350风机进口体积流量m3/s119.06116.52风机进口质量流量kg/s132.16132.48风机入口介质温度oc3023风机入口介质密度kg/m31.111.137风 机 进口 静 压pa-752-685风机出口介质温度oc34.626.8风 机 静 压 升pa44703725风 机 全 压 升pa44703725风 机 轴 功 率k

15、w603501风机 全压 效率%87.886.3引风 机 型号gu13630-01单级动叶调节轴流式通风机风 机 转 速r/min1490轴的材质35crmo轮毂材质42crmo叶片材质航空锻铝叶 轮 直 径1778叶片调节范围-36+20叶片级数/每级叶片数级1/22风机制造单位/成都电力机械厂电动 机 型号/ykk系列额 定 功 率kw710额 定 转 速r/min1490额 定 电 压v6000额 定 电 流a83额 定 效 率%95.1额定功率因数0.80表4 引风机设计性能参数项 目单 位tbbmcr设计煤种设计煤种当地常年大气压力pa99350风机进口体积流量m3/s357.453

16、13.47风机进口质量流量kg/s295.97265.20风机入口介质温度oc155145风机入口介质密度kg/m30.8280.846风 机 进口 静 压pa风机出口介质温度oc168.1155.8风 机 静 压 升pa97178097风 机 全 压 升pa97178097风 机 轴 功 率kw38812865风机 全压 效率%87.487.0引风 机 型号hu25240-22双极动叶调节轴流式通风机风 机 转 速r/min990轴的材质35crmo轮毂材质42crmo叶片材质q345d叶 轮 直 径2661叶片调节范围度-36+20叶片级数/每级叶片数级2/22风机制造单位/成都电力机械厂

17、电动 机 型号/ykk型-6额 定 功 率kw4100额 定 转 速r/min984额 定 电 压v6000额 定 电 流a521额 定 效 率%96额定功率因数0.862.3磨煤机设备规范由制造厂提供的磨煤机设备规范列于表5。表5 磨煤机性能参数序号项目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磨煤机出力最大出力t/h65.770.8计算出力(bmcr)t/h56.152.1最小出力(25%max)t/h16.42517.7bmcr工况碾磨压力kn/m26005502磨煤机负荷率磨煤机最大负荷率%100100磨煤机最小负荷率%25253磨煤机通风量最大通风量t/h114.1113.7计算通风量(bmcr)t/h

18、108.5103.7保证出力下的通风量t/h111.8106.5最小通风量t/h85.685.34磨煤机入口干燥介质温度(bmcr)346.8331.8磨煤机出口温度65655磨煤机转速r/min32.532.56煤粉水分%1711.3煤粉细度%35357磨煤机密封风系统密封风量(单台磨)kg/s0.9920.992磨煤机的密封风压(或与一次风压的差值)pa200020008磨煤机单位功耗(bmcr)kw.h/t7.097.01磨煤机单位功耗(保证出力下)kw.h/t6.836.739磨煤机单位磨损率(保证出力下)g/t4-64-610石子煤量(bmcr)t/h0.02810.0261石子煤量

19、(保证出力下)t/h0.03080.028711磨煤机重量t13012磨煤机尺寸(直径/高度)m4.850x95812.4脱销系统简介2机组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设计3层催化剂(2层运行1层备用),在锅炉最大连续出力工况(bmcr)、燃用设计煤种或校核煤种、处理100%烟气量、投运2层催化剂条件下脱硝效率不小于80%(目前仅安装1层催化剂),脱硝剂为纯氨。由于scr催化剂的工作温度有一定范围,当温度过高(450)时催化剂会加速老化;当温度在300左右时,会反应生成铵盐,该物质粘性大,易粘结在催化剂和锅炉尾部的受热面上,影响锅炉运行。因此,只有当催化剂环境的烟气温度在305-4

20、25之间时才允许喷射氨气进行脱硝。2.5脱硫系统简介2机组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不小于95%。原烟气经引风机(不设置增压风机)进入吸收塔处理后再由烟囱排向大气,吸收塔系统是由带有防腐内衬的钢制塔体、3层喷淋装置、5台搅拌器、2级除雾器、3台浆液循环泵(其中1泵功率为550kw,2、3泵功率为630kw)、3台氧化风机、2台石膏排出装置等构成。3试验工况、方法,试验内容、目的及测点布置 3.1试验工况、方法:3.1.1试验工况2机组为发电、供热机组,本次试验期间机组须保证一定的供热负荷,因此热态试验负荷按锅炉蒸发量考虑。根据试验当日的负荷情况将2机组送、引风机试验工况确

21、定为:蒸发量987.4t/h (273.5mw、投运5台磨煤机)、 795.1t/h (209.3mw、投运4台磨煤机)和611.2t/h (172.9mw、投运4台磨煤机)三个工况。3.1.2试验方法送、引风机试验方法和有关数据计算方法依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和国家标准gb/t 101782006工业通风机 现场性能试验的规定进行。试验期间,要求将机组锅炉各项参数调整到正常状态,并在每一工况测试期间内,保持机组负荷稳定、锅炉系统、脱硫系统运行正常。3.2 试验内容、目的:3.2.1试验内容(1)在上述工况下测定送、引风机的流量、压力和效率并与制造厂提

22、供的风机性能参数进行比较。(2)绘制送、引风机阻力特性曲线并分析其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匹配情况。3.2.2试验目的根据热态试验结果分析、判断送、引风机可能存在的节能空间、制定合理可行节能改造方案,同时对风机节能改造方案进行经济型评估。3.3 试验测点布置3.3.1流量测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送风机的流量测量截面布置于送风机进气箱略前的收敛管段上,每台风机设置8个流量测孔。引风机的流量测量截面布置于引风机进气箱略前的收敛管段上,每台风机设置10个流量测孔。3.3.2静压测点:(1)进口静压测点送、引风机的进口静压测点均布置于各风机进风箱进口法兰略上的矩形直管段上,每个侧壁面中心线处各设一个静压测点

23、,每台风机共设置4个进口静压测点。 (2)出口静压测点送、引风机的出口静压测点布置于各风机扩压筒出口法兰略前的圆形管段上,每台风机沿园周方向均匀布置3个静压测点。3.3.3介质温度测点采用流量测量截面的测点。4 测试项目及仪器送、引风机的测量参数有:风量,进、出口静压,进、出口温度,大气压力、风机所耗功率。与此同时记录锅炉、脱硫系统有关运行参数。4.1 测试项目4.1.1大气压力:采用盒式大气压力计在现场测量当地大气压力。4.1.2介质温度:采用水银棒式温度计测量流量测量面处的介质温度。4.1.3风机流量:采用等截面网格法在流量测量截面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在管道宽度截面方向上开n个测孔(详见

24、3.3.1),为使测量更准确,在深度方向上:每台送风机取6个测点;每台引风机取8个测点;用毕托管和英国solomat公司生产的zephyr型电子微压计测量截面上各网格点的动压,然后由这些动压计算该截面的平均动压pd。计算公式为:pa (1)式中:pd流量测量截面处平均动压,pa; pdi流量测量截面内各个小面积上的时间平均动压,pa;采用微压计测量流量截面处的静压。流量测量截面处的流量按式(2)计算: m3/s (2)式中: qv流量测量截面处流量,m3/s; a流量测量截面处面积,m2; 流量测量截面处介质密度,kg/m3;按式(3)计算:kg/m3 (3)其中:o 标准状态下介质密度,kg

25、/m3, 测量处大气压力,pa;ps 流量测量截面处静压,pa;t 流量测量截面处介质温度,。4.1.4 风机进、出口静压:采用精度为10pa的u型管压力计分别在风机进、出口的静压测量面上进行测量,进口截面上的四个测量点通过三个三通连接至u型管压力计,出口截面上的三个测量点通过两个三通连接至u型管压力计。4.1.5 电动机输入功率风机电动机输入功率,利用6kv厂用配电室中送、引风机的电度表进行测量,电动机输入功率pe按式(4)计算。 pe(p2 p1)/hk kw (4)式中:p1 试验开始时电度表数值,p2试验结束时电度表数值;k 功率表常数,由电厂热工控制人员提供。h 试验所需的时间。为了

26、更准确性的获得电动机输入功率值,同时采用集控室dcs表盘所显示的电动机电流值、电压值,6kv厂用配电室中各风机的多功能功率表所显示的功率因数值按下式计算电动机输入功率。pe1.732 vi cos式中:cos-功率因数、i电动机电流值、v电动机电压值。4.1.6 锅炉、脱硫系统有关运行参数,按dcs系统有关画面上显示的数据实时记录。4.2 测试仪器试验仪器、仪表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见表6。表6 试验所用的仪器仪表序号仪器 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1电子微压计hm77501 2毕 托 管3000mm1 3压 力 计u型10pa 4温 度 计水银棒式1 5大气压力表dym3盒式1.0hp

27、a5 热态试验结果及分析5.1 送、引风机热态试验结果表7给出了2机组送、引风机热态试验期间锅炉、脱硫系统集控室表盘数据,附表1、附表2给出了2机组送、引风机热态试验的详细测量数据与计算结果。为了讨论问题方便将其中的主要参数分列于表8、表9。将热态试验各工况测量的风机流量、全压(比压能)的数值描绘在在制造厂提供的送、引风机性能曲线上,即可得到两种风机的热态试验运行点和阻力线,及其在性能曲线上的位置,送风机见图1、引风机见图2。表7 送、引风机热态试验期间集控室表盘有关数据名 称单位工况1工况1工况3日 期月/年2013/04/032013/04/022010/04/02记录时间分/时18:30

28、21:5009:0016:0017:0022:00发电负荷mw273.5 209.3 172.9 主蒸汽流量t/h987.4 795.1 611.2 主蒸汽温度536.0 539.8 538.3 主蒸汽压力mpa15.7 88.0 14.4 再热汽温度539.9 540.7 533.5 再热汽压力mpa3.0 2.4 2.3 给水流量t/h1083.9 826.5 640.5 给水温度272.0 259.9 245.1 给水压力mpa48.1 17.1 15.3 炉膛负压pa-39.3 -2.5 -53.0 炉膛氧量%3.4 3.0 5.4 省煤器后氧量%3.6 3.2 2.8 3.1 5.8

29、 5.6 空预器后氧量%2.6 3.7 2.0 2.8 5.0 5.9 空预器进口烟气温度372.7 379.7 356.8 361.9 350.0 353.8 空预器出口烟气温度140.0 134.0 137.0 134.0 134.0 136.0 空预器进口烟气压力kpa-1.675 -1.740 -1.215 -1.250 -1.145 -1.160 空预器出口烟气压力kpa-2.485 -2.570 -1.770 -1.835 -1.655 -1.675 脱销进口压力pa-806.7 -822.8 -601.5 -606.0 -585.0 -578.5 脱销出口压力pa-1363.9

30、-1432.9 -1011.5 -1073.0 -959.0 -1002.9 风机编号/ababab一次风机电流a184.4 184.1 176.5 177.1 179.0 179.4 一次风机变频器hz数hz41.8 42.3 41.4 41.3 42.4 42.5 一次风机出口压力kpa9.915 10.425 9.375 10.290 11.150 11.560 一次风机入口温度12.2 14.8 11.2 8.7 9.1 9.6 一次风机出口温度12.1 14.9 23.6 21.5 22.5 23.0 送风机电流a36.5 32.8 29.5 26.2 29.3 26.4 送风机动叶

31、开度%18.2 32.2 0.3 2.7 0.3 0.1 送风机进口温度7.0 5.8 8.6 17.9 11.6 7.8 送风机出口温度9.7 8.2 11.2 17.6 13.3 11.0 送风机出口压力kpa1.080 1.060 0.275 0.290 0.245 0.245 引风机电流a268.8 272.5 194.5 198.2 185.7 184.3 引风机动叶开度%63.2 65.7 47.2 49.2 45.1 43.8 引风机进口风温135.1 128.1 140.7 135.1 136.8 128.6 引风机出口风温139.1 132.7 142.9 137.9 134

32、.4128.7引风机进口压力kpa-4.525 -4.500 -3.315 -0.020 -3.130 -3.075 烟囱入口压力pa5.0 207.5 495.0 30.0 -180.0 50.0 投磨情况台数5 4 4 总给煤量t/h232.5 221.1 181 脱硫系统参数fgd入口烟气温度140.70 141.80 130.60 fgd入口烟气流量knm3/h295.09 223.89 223.65 fgd入口烟气o2浓度%4.80 4.48 7.51 fgd入口烟气so2浓度mg/m3921.29 884.47 625.57 fgd入口烟气noxmg/m3105.09 88.61

33、145.70 fgd入口烟气含尘量mg/m379.11 79.00 79.01 fgd出口烟气温度52.69 53.67 51.00 fgd出口o2浓度%5.26 4.90 8.13 fgd出口烟气so2浓度mg/m3103.33 72.79 34.54 fgd出口noxppm96.24 71.51 138.38 fgd出口烟气含尘量mg/m321.80 21.74 21.74 fgd出口烟气流量knm3/h548.17 452.66 428.09 排烟温度52.50 53.50 51.00 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22.42 22.44 22.44 吸收塔入口烟气压力pa761.88 499.74

34、 382.49 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57.61 59.10 56.57 吸收塔除雾器差压pa201.52 156.64 156.18 脱硫效率%89.75 91.57 94.63 吸收塔循泵投运情况台数2 2 2 表8送风机热态试验主要数据 名 称单 位2013/04/032013/04/022010/04/02记录时间分/时18:3021:5009:0016:0017:0022:00机组发电负荷%273.5 209.3 172.9 锅炉 蒸 发量t/h987.4 795.1 611.2 总给煤量t/h232.5 221.1 181.0 风机编号ababab风机动叶表盘开度%18.2 32.2

35、0.3 2.7 0.3 0.1 风机动叶就地开度度-28.0 -15.0 -37.7 -38.0 -38.0 -35.0 进口静压pa-1065.-780 -586.7 -70 -540 -100 进口密度kg/m31.2111 1.2188 1.2096 1.1912 1.1955 1.1970 进口流量m3/s69.71 59.15 49.76 23.86 51.22 24.80 出口静压pa890 882.5 176.7 253.3 150205 风机压力pa2037.2 1729.8 1518.8 969.6 1474.2 1000.5 风机单位质量功j/kg1669.3 1410.4

36、 1248.8 811.3 1226.4 832.9 风机空气功率kw140.9 101.7 75.2 23.1 75.1 24.7 电机电流a36.5 32.8 29.5 26.2 29.3 26.4 电机输入功率kw226.4 224.7 133.0 103.7 132.5 105.7 电机效率%89.9 89.8 84.5 80.8 84.4 81.1 风机轴功率kw203.4 201.8 112.4 83.8 111.9 85.7 电机额定转速r/min1490 1490 1490 1490 1490 1490 换算至设计状态(bmcr工况)参数风机设计转速r/min1490 1490

37、 1490 1490 1490 1490 设计密度kg/m31.1371.1371.1371.1371.1371.137进口流量m3/s69.71 59.15 49.76 23.86 51.22 24.80 风机全压pa1912.4 1613.8 1427.7 925.5 1402.0 950.3 压缩修正系数0.9931 0.9942 0.9949 0.9967 0.9949 0.9966 风机比压能j/kg1670.4 1411.1 1249.2 811.3 1226.8 832.9 风机叶轮效率%70.6951.4268.2428.0768.4729.43表9引风机热态试验主要数据名 称

38、 单 位2013/04/032013/04/022010/04/02记录时间分/时18:3021:5009:0016:0017:0022:00发电负荷mw273.5 209.3 172.9 锅炉蒸发量t/h987.4 795.1 611.2 总给煤量t/h232.5 221.1 181.0 风机编号ababab引风机动叶表盘开度%63.2 65.7 47.2 49.2 45.1 43.8 引风机动叶就地开度度6.0 3.0 6.0 10.0 6.5 10.0 进口静压pa-5100.0 -5055.0 -3636.7 -3633.3 -3445.0 -3385.0 进口密度kg/m30.816

39、4 0.8287 0.8314 0.8122 0.8355 0.8312 进口流量m3/s264.90 270.34 209.54 220.18 204.42 201.96 出口静压pa855.0 810.0 545.0 516.7 397.5 382.5 风机压力pa6177.9 6101.2 4329.0 4308.5 3984.3 3905.4 风机单位质量功j/kg7362.6 7165.7 5109.8 5201.9 4686.4 4618.6 风机空气功率kw1592.4 1605.3 890.1 930.2 800.4 775.4 电机电流a268.8 272.5 194.5 1

40、98.2 185.7 184.3 电机输入功率kw2443.4 2448.2 1485.2 1525.3 1345.4 1338.8 电机效率%93.0 93.0 92.0 92.0 91.0 91.0 风机轴功率kw2272.4 2276.8 1366.4 1403.3 1224.3 1218.3 电机额定转速r/min984 984 984 984 984 984 换算至设计状态(bmcr工况)参数风机设计转速r/min990 990 990 990 990 990 设计密度kg/m30.8460 0.8460 0.8460 0.8460 0.8460 0.8460 进口流量m3/s266

41、.52 271.99 210.82 221.52 205.67 203.20 风机全压pa6479.9 6304.8 4459.1 4542.9 4083.9 4023.5 压缩修正系数0.9763 0.9769 0.9837 0.9829 0.9850 0.9852 风机比压能j/kg7748.8 7432.7 5276.1 5498.0 4814.7 4768.9 风机叶轮效率%71.5071.9566.4767.6466.7164.945.2 目前锅炉运行情况简介锅炉bmcr工况的设计蒸发量为1100t/h、总给煤量为225.6 t/h(投运4台磨),本次热态试验最大工况锅炉蒸发量 98

42、7.4 t/h (发电负荷为273.5mw、总给煤量232.5 t/h),由于煤质差,总给煤量已高出设计值3.06%,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煤还是江南热电厂为本次试验满负荷工况特地预留的“好煤 ”(其工业分析请见5.3.4),由此不难想象其它情况的入炉煤质的恶劣程度。目前(也是常态)燃煤煤质较差且变化较大,按其发热量可分为较高热值煤和低热值煤两种,但就是上述所谓“好煤 ”其低位发热值(14660j/g)比差煤(低位发热值12780、13060 j/g)仅仅略高;江南热电厂通常机组在330mw负荷(或略低负荷)时,燃用较高热值煤,在250mw负荷(或更低负荷)时然用低热值煤。这样的运行方式必然使制粉

43、系统的出力经常处于最大或接近最大,与燃用设计煤种相比较,从而使一次风(即一次风机出力)偏大、二次风(即送风机出力)偏小。5.3送、引风机热态试验结果分析5.3.1风机运行点在性能曲线上的位置:(1)将热态试验各工况测量的送风机流量、全压数值描绘在制造厂提供的送、引风机性能曲线,即可得到风机的热态试验运行点在性能曲线上的位置,送风机见图1、引风机见图2。图1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送风机运行在性能曲线的左下方,风机运行效率低且风机裕量过大,风机裕量过大的原因之一已由5.2.1 述及。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引风机运行在性能曲线的中部偏左下方,风机运行效率低。(2)从集控室表盘记录看:本次试验中负荷工况(蒸发

44、量795.1t/h)省煤器后氧量为2.8/3.1,比满负荷工况(蒸发量795.1t/h、省煤器后氧量3.6/3.2)还要低;同时中负荷与低负荷(蒸发量611.2t/h、省煤器后氧量5.8/5.6)两个工况(均投运4台磨)两台一次风机电流非常接近,两台送风机开度、电流几乎一致,这些情况导致送风机风量、风压在中、低负荷时差别很小。5.3.2送、引风机实测参数与设计值比较。(1)风量与风压由5.2 所述,本次热态试验最大工况锅炉蒸发量987.4 t/h,低于锅炉bmcr工况设计蒸发量(1100t/h),并且江南电厂为适应煤质较差的情况采用的(常态)运行方式使一次风(即一次风机出力)偏大、二次风(即送

45、风机出力)偏小,所以需将热态试验最大工况实测风机流量、压力换算至蒸发量1100t/h工况下的流量和压力,再与bmcr的设计参数对比。表10列出了送、引风机实测的各参数值与换算到bmcr工况值的比较情况。从表10可以看出:对于送风机、现有送风机风量裕量偏大而风压裕量过大。对于引风机、在bmcr工况,现有引风机风量略高于设计值(4.31%)、风压略低于设计值(10.69%),对于tb点而言引风机风量裕量为19.16%、风压裕量为8.42%,即风量裕量略大,而风压裕量不足。图2表10项 目单位发 电 负 荷mw273.5试验时锅炉蒸发量t/h987.4总 给 煤 量t/h232.5(投运5台磨)风

46、机 编 号a送风机b送风机a引风机b引风机试验实测风机流量1m3/s69.7159.15266.52 271.99 试验实测风机压力pa1912.4 1613.8 6479.9 6304.8 换算到锅炉bmcr蒸发量(1100t/h),送风机=1.137,引风机=0.846 kg/m3下风机参数风 机 流 量m3/s77.6665.90296.91 303.00 风 机 压 力pa2322.81960.17870.2 7657.6 风 机 比 压 能j/kg2028.81713.99082.6 8842.9 风机 平均 流量m3/s71.78299.96 风机 平均 压力pa2141.427763.9 风机平均比压能j/kg1871.358962.7 风机设计bmcr工况入口体积流量m3/s116.52313.47 风机设计bmcr工况入口介质密度kg/m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