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送别教案_第1页
山中送别教案_第2页
山中送别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中送别教案山中送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师:(课前全班同学加以动作进行“疯狂背古诗”展示活动)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经典的古诗演绎得如此时尚与动感,我想,如果古人地下有知的话,他们必定是抚掌称快,慰藉有加吧!确实,这些经典的古诗我们不能忘,因为它们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那今天,我们就在这堂课中走进经典、重温经典吧!师:(板书王维)对啊!能说说你们知道的王维吗?生1:王维,盛唐诗人,于唐601年出生,661年去世,亨年6

2、0岁。生2:王维,懂音律,工书画,人称诗佛。生3:王维,字摩诘,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苏轼曾称赞他:“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一首送别友人的诗山中送别(师板书:山中送别,友人)二、初读诗句,整体把握。(课件李叔同曲送别古筝乐曲响起)1、师范读。2、师:听了老师读,你们想读吗?(指名学生读师简评)3、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师:王维被称为“诗中有画”,那请同学们认真领会这一意境,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深山,高高的树遮天敝日。(生读“山”字读

3、重拉长)生2:我看到了一轮夕阳,它正无可奈何的西沉。(生读“日暮”凄凉)生3:我看到了一座低矮的茅草屋,在黄昏的风中,它的柴扉吱嘎着响。师:同学们读得不错,讲得也不错,看来对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有所领悟,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作者另辟蹊径,只是把分别的场面用一句话轻轻带过,没有像柳永的词中所刻画的一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没有象李白诗中所写:“忽闻岸上踏歌声,”他只是用一个看似平常却又耐人寻味的动作把自己的心思表白无遗。你知道是什么动作吗?诗中的哪个字描绘了这个动作?生:掩(师点击课件,重点突出“掩”字)师:掩是什么意思?生:遮掩,掩盖。师:那“柴扉”又是什么意思?生:柴门。师:掩柴扉是什

4、么意思呢?生:关上柴门(师插话,那“掩”呢)“关”的意思。师:诗人这一掩,可把他的心事全暴露了,这一“掩”,掩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他可能想到了什么?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这一“掩”,掩出了作者的孤独,王维原来一直与他的好友吟诗作对,现在屋子空荡荡的,他是多么孤独啊!)师:分别时刻该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吧!可作者王维却用一个 “罢”字带过,他该是矛盾着吧!请同学们想一想,分别的时候,他们之间可能说了什么呢?生1:王兄,就此一别,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相见,你可要保重身体呀。生2:维弟,千里相送,终需一别,你还是先请回吧!想我了,一定要记得捎信于我哦!师:是啊,往事历历在目,朋友的话语还依稀在耳边回

5、响。王维就这样,从白天送走朋友开始一直到日暮,伤感着、寂寞着、惆怅着,可是他为什么不把“掩柴扉”写成“关柴扉”?同桌讨论讨论。生1: “掩”是轻轻的关。生2:“关”是紧闭的意思,“掩”是半开半闭的意思?生3:“关”是完全关上了,不留一点缝隙。“掩”是遮盖着,其实空隙很大,可以进人。师:诗人这样“掩”着门,究竟是为什么呢?诗中哪个词说明了诗人的意图?生:归。师:“归”是什么意思。生1:回来。生2:我明白了,诗人这样掩着柴扉,完全不顾夜色已浓,天气已冷,是期盼他的朋友马上就能回来呀!师:是啊!诗人就是这样矛盾,刚刚送走友人,却又思念着他早日归来,这就叫“思归”。(师板书:思归)师创设情境引读:春草

6、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古筝曲响起师:是啊,夕阳已是一片惨红,你看,诗人王维的影子被夕阳的余辉拉得老长老长,显得更瘦了,他极目四方,只是空山不见人,而送别的人话语却分明还在天空回荡,他多想问问他。(生齐读: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师:夜色更浓了,人去楼空,寂寞的王维呀,只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萧”,旁边的座位已空,那是昔日与他抚琴百歌的知音常座,他多想他早点回来啊,赶紧问问他。(生齐读: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将是一个无法入眠的夜,月还是那般的皎洁,只是照得诗人王维的泪花更加冰凉,闲适不再,有的只是满怀的惆怅,那就让明月捎去王维的那番苦苦的思念吧!(生齐读: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师: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那就是送人的人盼团圆,被送的人常思念。这就叫思归盼圆。(师板书:盼圆,齐读“思归盼圆”一词)师:这是王维古人对朋友团聚的殷切期望,对团圆的期盼。由这样一个思归盼圆,你还想到了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回归与团聚吗?生:我想到了大陆与台湾人民的那种思归盼圆。师:是啊,有一副对联写得好: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望统一,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盼团圆。这“思归盼圆”一词不正是把两岸同胞的心声写出来了吗?而王维这首古诗又何尝不可理解为永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