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_第1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_第2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_第3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_第4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一、单项选择题问题:1. 商品的供给函数为A.Qst=S(Pt,At)B.Qdt=D(Pt,Bt)C.Qst=D(Pt,At)D.Qdt=S(Pt,At)答案:A问题:2. 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的一般关系为A.正比B.反比C.没有关系D.不确定答案:A问题:3. 供给曲线倾斜的方向是A.垂直B.水平C.右上方D.左上方答案:C问题:4. 生产者在计划供给数量时,所参照的价格往往是A.现行价格B.未来预期价格C.过去价格D.不确定答案:B问题:5. 科技进步使供给曲线A.变得更陡B.变得

2、更平缓C.向右下方移动D.向左上方移动答案:C问题:6. 单位成本上升使供给曲线A.变得更陡B.变得更平缓C.向右下方移动D.向左上方移动答案:A问题:7. 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AQst=S(Pt,At)BQdt=D(Pt,Bt) CQst=D(Pt,At) DQdt=S(Pt,At) 答案:B问题:8. 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一般关系为A.正比B.反比C.没有关系D.不确定答案:B问题:9. 需求曲线倾斜的方向是A.垂直B.水平C.右下方D.左上方答案:C问题:10. 消费者收入增加会使需求曲线A.向右上方移动B.向左上方移动C.变得更陡D.变得更平缓答案:A问题:11. 由于替代能源的存在,当

3、石油价格下跌时,会使石油的需求曲线A.向右上方移动B.向左上方移动C.变得更陡D.变得更平缓答案:D问题:12. 决定商品价格的是A.供给B.需求C.供求关系D.进出口价格答案:C问题:13. 通常我们说某一时期我国某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滞销”是指该商品A.供不应求B.供过于求C.供求平衡D.供销稳定答案:B问题:14. 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明供给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问题:15. 供给曲线不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明需求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问题:16. 当1时,我们称供给A.有弹性B.缺乏弹性C.单位价格弹性D.弹性大答案:B问

4、题:17. 以下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最大的是A.机器设备B.大型船舶C.农产品D.化妆品答案:D问题:18. 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往往价格波动幅度A.较大B.较小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问题:19. 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5%,而需求数量下降了10%,则需求 弹性为 A.0.5B.-0.5C.2D.-2答案:D问题:20. 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实行的价格要A.较低B.较高C.参照其他商品价格D.可高可低答案:B问题:21. 以下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A.矿产品B.能源C.农产品D.机器设备答案:C问题:22. 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价格波动程度A.小B.大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问题:23

5、. 需求的交叉弹性为正,表明两种商品之间为A.补充关系B.替代关系C.没有关系D.无法确定答案:B问题:24. 以下商品需求收入弹性最大的是A.能源B.大豆C.小麦D.棉花答案:A问题:25. 其他条件不变,生产规模扩大,供给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答案:B问题:26. 其他条件不变,罢工一般会使国际市场供给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问题:1. 以下关于商品供给基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有A.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B.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少C.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大D.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E.供给量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A B C D E答案:AD问题:2.

6、价格提高,最初供给量增加,但当价格上升到一定幅度供给量不再增加的商品有A.粮食B.古玩C.黄金市场D.名画E.珍贵邮票 A B C D E答案:BDE问题:3. 价格小幅下降时,供给按正常情况变动,一旦价格升降幅度较大时,供给将出现不规则变化的商品有A.古玩B.黄金市场C.名画D.珍贵邮票E.证券市场 A B C D E答案:BE问题:4. 需求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有A.消费者愿意购买B.生产者愿意供给C.消费者有支付能力D.生产者有提供能力E.生产者有支付能力 A B C D E答案:AC问题:5. 以下关于商品需求基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有A.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B.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C.价格

7、越低,需求量越大D.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E.需求量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A B C D E答案:BC问题:6. 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给数量和需求数量的对比关系表现为A.供过于求B.供不应求C.供求平衡D.价格上升E.价格下降 A B C D E答案:ABC问题:7. 产品供过于求的原因包括 A质量高 B品质好 C规格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D款式不对路 E质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 A B C D E 答案:CDE问题:8. 供给条件主要包括A.科学技术的发展B.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C.产业结构的变动D.政府的政策措施E.竞争对手 A B C D E答案:ABCDE问题:9. 需求条件主要包括A.国民收

8、入B.社会消费结构SC.相关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消费习惯E.以上都是 A B C D E答案:ABCDE问题:10. 弹性的公式为A.e=Y/YB.e=X/XC.e=Y/XD.e=(Y/Y)/(X/X)E.e=(Y/X)(X/Y) A B C D E答案:DE问题:11. 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商品的生产周期B.库存水平C.商品生产能力D.自然条件E.政府对出口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A B C D E答案:ABCDE问题:12. 以下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说法正确的有A.需求弹性的值为正B.需求弹性的值为负C.需求弹性绝对值大于1,表明需求有弹性D.需求弹性绝对值小于1,表明需求无弹性E

9、.需求弹性绝对值等于1,表明该商品需求为单位弹性 A B C D E答案:BCDE问题:13.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有关需求收入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有A.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B.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C.高级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D.高级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E.生活必需品和高级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 A B C D E答案:ADE问题:14. 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A.生产规模B.科技革命C.生产成本D.自然条件E.供给冲击 A B C D E答案:ABCDE问题:15. 如果要鼓励某种商品的生产,政府会采取的措施有A.增加税收B.减免税收C.提高利息率D.优惠利率贷款E.加速折旧

10、 A B C D E答案:BDE问题:16.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有A.收入B.相关商品的价格C.消费偏好D.季节性因素E.广告 A B C D E答案:ABCDE问题:17. 以下商品属于替代品的有A.相机和胶卷B.煤炭和石油C.咖啡和茶叶D.钢和铝E.黄油和面包 A B C D E答案:BCD三、名词解释问题:1. 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给答案: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给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出口商愿意并能够向国际市场提供的商品数量,其中包括新生产的物品和已有的存货。问题:2. 国际市场上商品的需求答案: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进口商愿意并且有能力进口的商品数量。问题:3. 均

11、衡价格答案:所谓均衡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与生产者所要出售的数量相一致时出现的价格。问题:4. 供给的价格弹性答案:供给的价格弹性,亦称供给弹性,是衡量价格上升或下降一定比率所引起的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就是衡量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问题:5. 需求的价格弹性答案:需求的价格弹性,亦称需求弹性,是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就是用来衡量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问题:6. 需求的交叉弹性答案:需求的交叉弹性,是用来衡量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问题:7. 需求的收入弹性答案:需求的收入弹

12、性是用来衡量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问题:8. 供给冲击答案:供给冲击指的是来自供给方面并会影响供给数量的有关因素的偶发性变动,如石油提价、干旱、罢工、战争等。问题:9. 替代品答案:替代品指两种商品可互相替代满足同一种需要。问题:10. 互补品答案:互补品或补充品是指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同一种需要。四、简答题问题:1. 简述供给的基本规律。答案: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就愿意而且能够向市场上多投放商品;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或销售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数量就会减少。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随市场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市场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

13、就是供给的基本规律。问题:2. 简述需求的基本规律。答案: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会减少;反之,当商品价格下降时,用同样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商品的需求将会上升。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这就是需求的基本规律。问题:3. 通过画图分析人们收入的改变如何影响需求曲线的位置。答案:如果商品的价格为P0,则这时需求的数量为Q0。当收入增加以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时需求曲线变为D。若市场供给数量不变,则购买Q0数量的商品,消费者要支付P1水平的价格( P1P0)。如果市场价格仍维持在P0水平

14、上,消费者则乐意增加购买的数量至Q1(Q1Q0)。相反,如果危机来临,消费者的收入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一般也会减少,从而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导致市场价格下降。见下图: 问题:4. 简述商品供求关系的内容。答案:商品的供求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即供过于求、供求平衡和供不应求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机制而相互适应的关系。问题:5. 简述供给弹性的主要分类。答案:供给弹性主要有两种:(1)1,我们称供给缺乏弹性或供给弹性小。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供给曲线比较陡直。此时,供给量的任何微小或可能的变动都

15、将会对价格的变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反之,只有较强烈的价格变动才会改变商品的供给量。 (2)1,我们称供给有弹性或供给弹性大。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供给曲线比较平缓。此时,价格的影响力表现得相对强一些,较小的价格变动会带来较大的供给量变动。如当=1时,我们称其为单位价格弹性,它表明价格的变动幅度和供给量的变动幅度相同。 问题:6. 简述木材供给的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的原因。答案:由于某种原因,木材价格上涨,由于树木从种植到长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在短期内生产难以做出迅速调整,价格会长期停留在较高的水平上,只有随着新种植树木的长成,供给数量才会增加,因此,木材供给的长期

16、弹性要大于短期弹性。问题:7. 简述需求弹性的主要分类。答案:如果|1,我们说该商品的需求有弹性;如果|1,我们说该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1,我们说该商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变动的幅度总等于需求数量变动的幅度。问题:8. 如何利用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垄断情况?答案:垄断组织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应该弹性较小,只有这样它才更有可能人为地抬高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如果需求的弹性非常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敏感,垄断组织通过高价来控制市场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问题:9.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价格波动程度呈反方向变动的原因。答案:一般来说,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价格波动程度大,而需求价格弹性大的

17、商品价格波动程度小。其原因是,如果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小,那么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度变动;相反,一种商品如果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大,那么需求的较大变动也只会带来较小的价格变动。问题:10. 如何利用需求交叉弹性判断商品之间的替代程度?答案:交叉弹性取决于商品的可替代程度,交叉弹性越大,表明商品间的关系越紧密;交叉弹性越是趋于零,表明商品间的关系越松散、越小。交叉弹性大的商品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价格的波动一般较小,这是因为消费者可转向购买可替代商品,起到平抑价格波动的作用。问题:11. 简述供给冲击对价格的影响。答案:供给冲击(如干旱)一般会使国际市场供给数量下降,价格上涨。但这里的价

18、格上涨不同于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价格上涨,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价格上涨会使产品的销量增加,因而出口收入会增加;而供给冲击所造成的价格上涨是在需求数量变化不大、供给突然减少的情况下出现的,因而它一般不会增加出口国的出口收入。五、论述题问题:1. 试述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答案:假设这一市场由许多较小的买者和卖者组成,在买方之间、卖方之间以及买卖双方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双方对市场上交易的品质单一的商品的价格信息都很灵通,而且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正常的。此时如果价格高于均衡点,例如价格在Pe的水平之上,而购买者愿意从市场购买的商品数量将跌至Qe之下,即出现供过于求。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一些卖者为了

19、卖出自己的产品,就会降价求售,卖方之间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价格逐渐向下移动,直至E点,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相反,如果价格继续下跌至Pe的水平之下,此时,由于价格太低,供给者准备向市场供应的商品数量也将跌至Qe之下,而消费者打算从市场购买的数量则将超过Qe,即出现供不应求。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买方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会提价求购,买方之间的竞争会迫使价格上涨。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市场的供给就会增加,而需求就会收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直至价格回到Pe的水平,供给和需求在E点达到均衡,这时就没有迫使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了,即达到供求平衡。问题:2. 试述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与商品价格变动的关系。答案:(1)就供给而言,供给条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政策措施、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自然条件及资源条件、竞争对手等。供给条件发生变化,会造成供给曲线的移动,从而产生新的均衡价格。 在原先的条件下,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相交在E点,得到均衡价格Pe,均衡数量Qe。假设:由于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