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分类模拟14专业知识中外文学赏析古诗词鉴赏题问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鉴赏评论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答案:此词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与友人一

2、同游黄州赤壁。联想到历史上的古战场赤壁,触景生情,借古抒发自己奋发和失意之情。这首词,格调雄浑,大气磅礴,意境宏阔,将咏史、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是北宋词坛上不可缺失的篇章。 开篇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借景抒情,穿越古今,带领我们回忆了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英雄人物。他们豪情万丈,姿容风采万千,我们仰望、赞叹。怎奈时光流逝,纵使他们当时多么辉煌,也挡不住历史发展的脚步,无奈他们也变为曾经,变为了历史的陈迹!“浪淘尽”三字,形象地把“大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衔接起来,意境深远,暗含感叹与感伤,点出主题怀古,并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铺垫。第二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承“风流

3、人物”,交代出怀古的时间、地点、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气势宏大,用“乱石”“惊涛”等蔚为壮观的景象寄寓感情,形象地描绘出古战场雄伟壮阔的景象,衬托出周郎壮志满怀、意气风发的豪杰形象。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收尾上阕。如今山河依旧如画,可是当时的英雄却不见了。此句承上启下,既回应了第一句,也顺利引出下阕感情的抒发。 下阕集中笔墨写周瑜。第一句中的“遥想”两字照应“一时”,周瑜,字公瑾;美人小乔是乔公的幼女,汉献帝建安三年嫁给了周瑜。此句并不是机械地写,而是用几个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对人物进行刻画。既是史实,又插入风趣的一笔,用美人衬托出周瑜的气宇轩昂、春风得意,让人甚是羡慕。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凝练地概括了战争的场景。“羽扇纶巾”是对周瑜儒生外形的生动描写;“谈笑间”是神态描写;而“灰飞烟灭”四字却把周瑜那种运筹帷幄、气定神闲的神态与风采刻画得十分传神。周瑜便是词人心目中理想的自己。然而面对眼前的现实,这强有力的反衬让词人慨叹光阴虚度,好像梦一场。他想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又苦无机会。再加上被贬的处境,这种失意也只能借举杯消愁来抒发。 此词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的英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情,突破了宋代以前词专写儿女情长的内容,开创了宋词豪放的先河。 问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鉴赏评论文章。 锦 瑟 唐李商隐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案: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写作方面造诣很高,他的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朦胧、幽深,优美动人,留给读者无限的感思。 锦瑟诗,起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以“锦瑟”起兴,从听觉的感受来传达诗歌的真挚情感。“无端”即无缘无故地,诗人好像埋怨地诉说“锦瑟啊,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呢?”;“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即青春年华,诗人感叹年华黯然消逝,好像在诉说“你的一弦一柱,每个音符都让我思念往事”。那往事暗含作者悲切的情愁。首联两句用“锦瑟”营造氛围,既写瑟之华美,又

6、写弦之细密;既要听者聆听瑟音,又要读者领会惆怅哀怨、缠绵顿挫的瑟旨。这两句可以说是这首诗的总起。 颔联紧承起句中的“思”字回首往事。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此句一方面表现瑟音的哀怨深曲,另一方面又将作者的“春心”(美好的愿望、感怀身世、忧国伤时之情)都寄托于此。“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晓梦”“春心”分别化用了庄子梦蝶的典故、望帝化杜鹃的典故,并把这些固有的典故加以创造性的引申,让人产生了更多的感动和联想。“迷”字形容梦境、理想的变幻,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流露出的心声,是诗人“悲剧”身世的表现;“托”是全句的句眼,诗人妙笔抒写了自己的“春心春恨”都托

7、付那杜鹃啼血般的哀怨凄迷之声中了。诗人对自己的情意完全不做直白的叙述,而是寄情于物,情感含蓄,写法贴切。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月夜下的瑟声,情致更加幽深了。此句借景抒情,在茫茫的大海上,每一颗明珠都有泣泪,泪花点点。在那个盛产美玉的蓝田山中,人们只见烟霭,却对那美玉漠视。这明珠、美玉同作者一样无人赏识,作者借此表达了失落与失意之情。李商隐无奈卷入牛李党争。诗人仕途不畅,怀才不遇,妻子早逝,终生潦倒,如此种种,诗人独自怅惘,孤独凄凉。上述四个典故,化实为虚,虽无所指,但读者又有所感知。四个景物所营造出来的意境,诗人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收束全篇。如此情怀,早在当时已经令

8、人不胜伤感,怎能待到回忆的时候呢!“此情”即是上述两联所抒发的难言之痛,至苦之情。诗人隐去自己具体的人生经历,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点出主旨:追忆往昔,苦涩悲哀。 一曲锦瑟奏罢,一个孤独憔悴的身影消逝于哀深凄婉的琴瑟之韵中,留给读者无限的怅惘与遐思。这首诗蕴含了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运用了曲折的表现方式,从多个不同角度感伤自己的身世,报国无门;痛惜华年易逝,旨趣遥深。 问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鉴赏评论文章。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

9、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答案:开篇一句,直接铺陈。“东南”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三吴”说法不一,这里泛指江浙一带。“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是说杭州地理位置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是说杭州历史悠久、富庶。“形胜”“繁华”揭示主题。作者仅用这十四个字就概括出杭州的重要性,以磅礴的气势笼罩全篇。接着作品又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续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说作者走进杭州,映入眼帘的是城市道路两旁柳色如烟,精致雕饰的桥梁,“风帘翠幕”是形容居民房屋的华美、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参差”“十万”都

10、是“大约”之义,突显出整个都市人口的稠密。“云树”三句极写杭州形势之险要,“云树”形容树木茂密如云,“绕堤沙”是说树木围绕着堤岸,写出堤岸绵延、堤树葱郁的态势。“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说钱塘江的浪涛澎湃浩荡,浪花白如霜雪,无边、广阔。“天堑”是指天然的深沟,这里指钱塘江。历来说到杭州,每年八月的钱塘江大潮便是必不可少的展示壮阔景象的一笔。用它来描写,恰到好处。“市列”三句,“珠玑”“罗绮”指珠宝(贵重的商品),也是妇女之物。这两个细节暗示杭州市场繁华,商品琳琅满目。“户盈罗绮”,“罗”“绮”是指丝织品,在古代也是贵重的物品。这两个细节形容市民富裕。“竞豪奢”是说人们在各个方面进行攀比,看谁奢

11、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杭州这个大都市的繁华奢靡。 词的下片专门描写西湖。用杭州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花山上的桂花、湖中的荷花,凝练出杭州最具特色的美。秋天的桂花、夏天的荷花,对仗工整,虽然夸张,但却令人感受到景色的优美,令人神往。“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是说湖面上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到处都是悠扬的笛声与欢快的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姑娘都很愉快。“嬉嬉”二字,形象、生动地将他们欢愉的情境、画面、神态做了描绘,栩栩如生。“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官员在西湖游玩的景象。“千骑拥高牙”从侧面描写官员游西湖时威风凛凛、随从人员众多的场景。“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从

12、正面描写吟诗作赋,醉情于山水之间。词的结语“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中的“凤池”代指朝廷,此句是说要将一幅西湖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在归京时献给朝廷,饱含着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望海潮一词,艺术成就很高,也开创了柳永词豪放的风格。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美,为宋代繁华都市留下了形象的缩影。词人抓住富有特色的事物,加以饱满的感情和适度的夸张,使词的内容、语言、词调、音律完美融合。由概括到具体的写法,逐层深化,寥寥数笔,气象万千。 问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13、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答案: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能诗能文,词的成就尤为突出。本词作了1103年,表达了词人对婚后不久就远游的丈夫赵明诚的相思之情。 词首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从漫长的白天来写。“薄雾浓云”既指天气,又暗指萦绕词人心头的“愁”绪。“永”是说时间的漫长,是作者对时间的心理错觉,借此说明她独自一人,度日如年。“瑞脑销金兽”是说她的生活单调、乏味,只得坐在香炉旁边,看着那香料,任凭它们一点一点地消融。此句足以见得词人的无聊与寂寞。接着一句“佳节又重阳”可知,词人正赶上重阳节这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苦于孤单一人,思念之意更深、更甚。“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4、玉枕”“纱橱”这些生活中的用具,透出作者的寒意,而词人的心境更是寒冷。“凉”既指生理的肌肤之感,又写出了作者心里的悲凉,同时也刻画出了夜半相思、孤枕难眠的女性形象。上片有代表性的“愁”“凉”二字,充分地表达出词人的寂寞、怨恨与凄苦之感。 下片着重感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先是写重阳节赏菊、饮酒的节日惯例。这一天,词人照样饮酒到黄昏,时节、物象俱在,秋菊的花香依然充盈了衣袖,但因为婚后丈夫久别,自己形单影只,只能是借酒消愁。赏菊又有何心情呢?词人独自黄昏饮酒的痛苦,无人叙说的离别愁绪涌上心头。词作最后造就了“人比黄花瘦”的效果。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帘外之黄花的“瘦

15、”极喻人的形体消瘦,创意极佳。词人以憔悴的“黄花”喻指自己相思愁绝的神情,设想奇妙,比喻精彩,创造出一个深秋怀人的凄清、冷寂的境界。这三句先以“销魂”点神伤,又以“西风”点凄号,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与上片的“愁”相照应,情景交融。更加深化了词人的“愁”意。 词人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郁的相思之情。巧妙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形象和情致。词作底蕴丰富,那愁苦的感情穿越古今,为世人称颂。 问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鉴赏评论文章。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

16、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答案:本诗选自陶渊明集。归园田居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是陶渊明在辞彭泽县令,归家隐居后所作,叙述了自己的志趣,描写了简朴宁静的乡村生活,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回归田园生活后的安适之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此句诗人交代了辞官的原因。做官并不适合诗人,他并不会曲意逢迎、周旋、投机取巧,大自然才是诗人的志趣所在,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才是诗人所向往的未来。这为下文“弃官归田”做铺垫。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是说诗人误

17、入那污秽而又浑浊的官场很久了,“三十年”交代了自己的入仕时间,而这些时间并没有用于田园农耕,饱含着诗人的怨恨和懊恼。 诗的五、六句以“羁鸟”“池鱼”“旧林”“故渊”为喻,强化了诗人厌倦官场旧生活、向往田园新生活的情绪,同时也为下文详写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做铺垫。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写诗人终于过上了理想的田园生活。“守拙”表明诗人学不会官场生活中的曲意逢迎等技巧,所以,诗人投身“南野”,遵循自己的本性,开荒田园。“守拙”回应了上文的本性,“归园田”回应了上文的“爱丘山”。诗人面对当时黑暗的现实,选择了抗争弃官。 诗的九至十八句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环境的描写。首先是静态地、近景描绘家庭院落的景

18、致,包括房屋、田地的数量,自然之物如榆、柳、桃树等的生长情况。“暧暧”四句动态地、远景描绘远处村落的景致,“暧暧”一词极富诗意,写出了轻雾弥漫下的乡村若隐若现之感。“依依”一词契合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临摹出一个“世外桃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是一个主谓倒装的句子,这种特殊的句式结构,读来却朗朗上口,韵律和谐,使诗味更浓。“狗吠”“鸡鸣”令原本安静的画面一下子活跃起来,以动写静,衬托出乡村环境的特征,清静而又和谐。这一和谐的境界,隐隐之中,让你不忍烦扰。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由写景转到叙事,由写物转到摹人,描绘出诗人如今生活的悠闲、自在的状态。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

19、点题之笔,诗人就像长期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一样又重回大自然的怀抱,诗人的本性也由此获得解放,表现出诗人回归田园的欢欣与舒畅之情。 全诗语言简淡,情感自然,毫不修磨,逐层递进,精心构思出一个极富自然情趣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 问题:6.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鉴赏评论文章。 短歌行 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

20、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短歌行属于乐府旧题,但在曹操的笔下,它被赋予较强的政治色彩。 本诗为四言体,分四个小节,八句为一小节。再三咏叹,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忧”字可以概括第一节,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忧愁连绵不断,所以借酒消愁,开篇基调稍显低沉,实则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胸怀。用“朝露”比喻人生的短暂,生动形象,哲理深厚。 第二节“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引入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用姑娘思念情人形容诗人内心对贤能之人的倾慕之情,婉转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思;又引用诗经小雅鹿

21、鸣中的诗句,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归附于他,而诗人也会以礼相待,真心地接纳他们,并与他们愉快相处。此节引用贴切自然,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感情。 第三节“明明如月”以下八句,照应上文。虽然表达的意思都相近,但诗人并不满足,而是希望有更多的贤能之士能够帮助他,共谋大业。如此照应、反复咏叹,并不是简单地对内容的重复,相反加深了诗歌的含义与内容,加强了诗歌抒情的效果,使全诗变得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情味深厚绵绵。广招贤才,诗人的心犹如那常行的明月一样,不会停止。这样写是为了消除有学识的人的忧虑,即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对于有才之人,诗人是不会嫌多的,无论早晚,他都会待贤以礼。此句是诗人心细周到的表现,结构上起

22、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 第四节“月明星稀”以下八句点明主旨,以“乌鹊绕树,无地栖息”的例子启发那些犹豫不决的贤才,希望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择良枝而栖,归顺自己。诗人最后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礼贤下士的决心,希望贤才都能心悦诚服地归顺。此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 短歌行是曹操渴望实现政治理想的言志之作,诗作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本诗巧用比喻和典故,想象丰富,全篇出现了多个“忧”字,抒发了诗人渴望贤能、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在深沉的忧叹中洋溢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情充沛、笔调沉郁。 问题:7.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鉴赏评论文章。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

23、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重阳登高时的抒怀之作。此时安史之乱结束已经四年,诗人进入暮年,身患疾病,生活困顿,登高远眺,触目所见引发了诗人无尽的悲愁。诗歌通过对所见秋江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感时伤怀、客居他乡的悲苦愁绪。 诗歌前四句写登高所见之景。首联点明节序和环境,用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六种景物,刻画了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图。诗人登高所见之景:秋风紧急、秋空辽阔、猿猴哀鸣无不透露着萧瑟悲凉的浓浓秋意。首联的萧瑟秋景描写为

24、诗歌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情感基调。颔联两句所写景物形象逼真、意境开阔,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千古名句。“无边”极写落叶之多,“萧萧下”写落叶下降的情形;“不尽”写长江流水绵延不绝,“滚滚来”写长江之水气势雄浑。远眺写树,俯瞰写水,俯仰之间,写出了秋景的萧瑟、时间的流逝。此二句融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年华已逝、壮志难酬、客居他乡的慨叹和悲凉之情。 诗歌后四句写登高抒发的羁旅愁情。颔联写诗人客居他乡、多病登高的情形。“常作客”点明作者多年颠沛流离、客居他乡的处境。“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常年离乡,自然免不了生出漂泊无依的羁旅之情。“万里”写诗人离家之远,“悲秋”指出时令的“凄惨”,这两个词分别从空

25、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了诗人悲愁之重、之深。诗人年过半百,体弱多病,重阳无友相伴,独自登台,更加重了诗人的悲愁。颈联两句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意蕴丰富,写出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和孤苦无依的愁绪。尾联写诗人在国事家事的愁苦中,鬓已斑白,“苦恨”指出诗人内心悲苦深重;世事艰难,生活潦倒,愁苦难解,想要靠借酒消愁,但是疾病缠身,不得不戒酒。诗人郁积于胸的万般愁绪没有了抒发的途径,更见悲苦。 这首诗所写景物逼真传神,气势雄浑,意境开阔,句子对仗工整,语言凝练简洁,意蕴深厚,实是“古今七律第一”。 问题:8. 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

26、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答案:这首词是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十二月,苏轼因“鸟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时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孤高清傲、不同流俗的心境。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上阕开篇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了一幅深秋寒夜图,月挂疏桐、漏断人静交代了时间,营造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缺月、疏桐、漏断、人静的深秋寒夜里,人们皆已入睡,可是词人呢?愁苦之人难入眠,词人只有出门消解心中的苦闷。“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为后文“幽人”“孤鸿”的出现做了铺垫。时已深秋,雁已南飞,落单的鸿雁是何等孤独寂寞!寒夜排

27、遣愁苦的“幽人”与孤独寂寞的“鸿雁”两个意象达到了心灵和情感上的契合。 词的下阕紧承上阕进一步描写“孤鸿”的不幸遭遇。离群失所、心绪难安的“孤鸿”,被词人惊醒,回头顾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鸿雁不愿就木而栖,宁愿以孤独寂寞之姿落宿于凄凉的沙洲。词人将个人遭遇同“孤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词人才华横溢、踌躇满志,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难以容身;坚持个人政治观点,不同流俗,却因诽谤而遭贬谪。词人正是借惊恐不已、寂寞的“孤鸿”来写自己寓居黄州时心含幽愤、心绪难安的愁苦;借“孤鸿”不愿栖身寒枝,择求栖身之处,来寄托自己仕途上不同流俗、怀才不遇的孤愤。 本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借物抒怀、托物喻人,

28、词人没有明确表明自己内心的孤寂愁苦和幽愤,却用“孤鸿”形象化地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不同流俗的孤独词人形象,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词选景叙事简洁凝练,语境高妙,语言含蓄蕴藉,不愧是词作中的名篇! 问题:9.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答案:这首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此诗的作者不详。从诗文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的诗,表达了游子思乡情切却欲归不得的愁苦心绪。 此诗的前两句写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江岸美丽的芙蓉,湖沼处众多鲜艳的香草,不禁生出采撷之心。“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点明游子采芳草是为了赠予远在故乡日夜思念之人。古代有采撷芳草以赠美人的习俗,不知是江岸兰泽中的芳草牵动了游子的情思,还是游子的情思促使其采芳草来赠予思念之人。“远道”指出了游子与所思之人路途上的遥远,思而不能相见。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再次指出离乡路途漫漫,游子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进一步增强,积聚成浓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