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专题五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考纲解读考纲要求要求名师解读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应用该规律判断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给出元素的位置来分析判断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等 3.考查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如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等 4.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关系的考查2.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3. 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基础巩固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
2、外电子排布规律:(1)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2)最外层不超过8个(若最外层为K层则不超过 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若次外层为L层则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3)能量最低原理:即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 、然后才依次排在 、而原子失去电子时总是先失去 。2.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元素的性质:最外层电子数4的元素,比较容易_,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显_价,一般为_。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的元素,比较容易_,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显_价,一般为_。最外层电子数为8电子(或者K层为最外层时2电子)的元素,一般为_,其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
3、_。(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_。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则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一系列连续的_,例如:氯元素有+1、+3、+5、+7等多种奇数化合价。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则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一系列连续的_,例如:硫元素通常有-2、+4和+6等多种偶数化合价。3.掌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120号元素):4.熟记常用的特征电子微粒: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中具有特殊性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子如下:(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_; (2)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_;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_;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
4、倍的元素依次为:_; (5)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_;(6)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 (8)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1)对主族元素来说,在同一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填写“增多”或“减少”);(2)对主族元素来说,在同一主族中,最外层电子数_。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原子半径的大小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和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有关。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_
5、,但从左到右,核内质子数逐渐_,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_,造成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左到右逐渐_(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_,元素的核内质子数逐渐_,但电子层数的增多造成的影响,大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的影响,从而使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_。3.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因为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所以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现规律性的变化;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加到8(第1周期除外),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化合价常表现为0价。其余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序数,从左到右,依次从+1+7 (
6、O、F无正价)。同周期元素最左面的几种元素一般为金属(第1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故而不表现负价。所以同周期元素的负价从第A族出现,从左到右:-4-1,非金属元素负价与主族序数间的关系为:_。4.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递变规律元素的金属性一般指的是原子_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指的是原子_电子的能力。电子的得失与_及_有关。因为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受原子核内的_及_的影响,而_和_都呈现周期性变化,所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也呈现_。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_,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_,造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非金属性逐渐_。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
7、渐_,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_,造成金属性逐渐_,非金属性逐渐_。5.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元素符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最高正价主要负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情况-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结论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可用于寻找特征元素,以便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必定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活泼金属必定在周期表的左下方,过渡元素中可做催化剂的元素有Ni、Pt、Fe、Cr、Cu、Ag、V等。在周期表中右上区域寻找制造新农药的元素。如F、Cl、P、As等;在周期表金
8、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寻找_的材料。如Si、Ge、Se等;在周期表过渡元素区域内寻找制造催化剂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元素。如Fe、Ni、Rh、Pt、Pd等。2.根据元素的结构、位置、性质的关系,比较或推断某些性质。 (1)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进行原子结构的判定,这是因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_相同; (2)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原子半径的比较,在同一周期中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_,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 (3)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进行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_
9、,氧化性_; (4)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可以进行一些不常见的主族元素(如砹、碲、铋、铟、镭、铯等)或尚未发现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推断。 3、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定量关系和规律(1)相等关系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即价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O、F除外)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2)差量关系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0、2、4、6时,则该元素分别处在第_、_、_、_族。同周期的A与A元素核电荷数之差并不一定是1,可能为_、_、_;自我校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 8 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2
10、.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1)失去电子 正 金属元素得到电子 负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 稳定(2)元素的最高正价 奇数 偶数3.熟记常用的特征电子微粒:(1)H、Li、Na(2)Be、Mg、He(3)Be、Ar(4)C、O、Ne(5)H、Be、A1(6)Be(7)Li、Si (8)Li、P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变化规律增多 相同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相同 增大 增强 减小(2)增多 增多 增大3.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族(2)|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序数=8 4.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递变规律失去 得到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 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多少 质子数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原子的最外层
11、电子数 周期性变化减小 增强 减弱 增强(2)增大 减弱 增强 减弱5. 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18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 ar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数12345678原子半径大小 逐渐减小(Ar ar除外)主要正价+1+2+3+4+5+6+70主要负价-4-3-2-10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两性H4SiO4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最强酸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情况剧烈反应缓慢反应难以反应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高温较高温度需加热光照或点燃结论(Ar ar除外)
12、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制造半导体 2.(1)核外电子层数 (2)减小 增大 (3)减弱 增强 3(1)A A A A (2)1 11 25 实验探究拓展实验:水底星光 夜空璀璨【原理】浓硫酸与高锰酸钾一旦接触,会迅速、依次发生反应产生氧气:2KMnO4+H2SO4 (浓,90%)HMnO4+K2SO4;2HMnO4Mn2O7+H2O;2Mn2O74MnO2+3O2。就在这一系列反应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点燃混合液中的酒精而发出闪闪的火花:点燃点燃CH3CH2OH+3O2 2CO2+3H2O;CH3CH2OH+O2 C+CO+H2O(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炽热、闪光的炭粒)。【准备】大试管 药匙 无水乙
13、醇 浓硫酸 高锰酸钾 蓝色纸【操作】取大试管一支,先加入3毫升无水乙醇,然后徐徐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注意顺序不能颠倒),轻轻振摇试管,使加入的液体混合均匀,随即别忘了在试管后面衬上蓝色纸一张,而且在光线较暗的场所做效果最佳。用小药匙挑起510粒高锰酸钾晶体,慢慢撒在液面上。天啊,晶粒在液体中逐渐下落,跟着就是火星点点,一闪一闪,放佛天使在眨眼;若能做到恰到好处,还会看到试管里连绵的火花,如夏夜天空中闪闪的彗尾。还有轻微的炸裂声。您在试管里“造出”了美丽的星星,就像从天上摘下的闪闪星星拿在手里,然后尽情地欣赏、把玩好像镶在天鹅绒上的珍珠钻石那般的璀璨,宛如实现了儿时的夙愿练一练:1下列物质中可以
14、随身携带乘车、船或飞机的是( )A硫磺 B 高锰酸钾 C 硝酸钾 D 碘盐2.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往往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对应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易燃品 D烧碱剧毒品3. 使用酒精灯时,常会导致“失火”的错误操作是( )A.酒精灯内酒精量为二分之一 B.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酒精灯 C.加热时用外焰 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重点突破一.直击考点:考点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即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
15、子层(也称能量最低原理)。(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例1】 短周期两种元素A、B,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个,次外层电子数为b个; B的M电子层上有电子(a-b)个, L电子层上有电子(ab)个。则A和B的原子分别是_。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 D氧原子和硅原子【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按照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L层排满后才能排M层。从B原子入手,其M电子层上有电子(a-b)个, L电子层上有电子(ab)个,由此可知(a
16、b)=8,则b一定小于8。再根据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b个,且A为短周期元素,则b=2,则a=6。故A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K、L层电子数分别为2、6,为氧。B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K、L、M层电子数分别为2、8、4,为硅。【答案】D【点评】该题深层次地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对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推理性要求较高。考点二、微粒半径的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1)电子层数相同时,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如NaMgAlSiPSC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如OSSeTePO(3)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
17、。如Cl-Cl,FeFe2+Fe3+(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O2-F-Na+Mg2+Al3+(5)带电荷相同的离子,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如Li+Na+K+Rb+Cs+; O2-S2-【例2】下列各组元素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Fe、Fe2+、Fe3+ B.Li、Be、B、CC.Be、Mg、Na、K D.S2-、Cl-、K+、Ca2+考点三、元素周期律“位、构、性”关系(1)位与构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2)构与性关系:电子层结构与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子得失难易、化合价的关系。(3)位与性关系:同位置化性相
18、同;同主族相似性、递变性;同周期一相似性、递变性。【例3】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碱性:NaOHMg(OH)2Al(OH)3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ClSP考点四、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可用于寻找特征元素,以便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必定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活泼金属必定在周期表的左下方,过渡元素中可做催化剂的元素有Ni、Pt、Fe、Cr、Cu、Ag、V等。在周期表中右上区域寻找制造新农药的元素。如F、Cl、P、As等;在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Si、Ge
19、、Se等;在周期表过渡元素区域内寻找制造催化剂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元素。如Fe、Ni、Rh、Pt、Pd等。2.根据元素的结构、位置、性质的关系,比较或推断某些性质。 (1)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进行原子结构的判定,这是因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2)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原子半径的比较; (3)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进行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4)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可以进行一些不常见的主族元素(如砹、碲、铋、铟、镭、铯等)或尚未发现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推断。 3.利用元素周期表在自然界中寻求物质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各种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元
20、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元素周期律寻找新材料。例如可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合适的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等。科学研究发现,地球上元素的分布与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小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多,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处于地球表面的元素多数呈现高价态,处于岩层深处的元素多呈现低价态,碱金属一般是强烈的亲石元素,主要富集于岩石层的上层等,这些都对于矿山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4】锶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A。碳酸锶大量用于生产彩色电视显像管的荧光屏玻璃。在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锶,含有不溶性杂质)为原料,采用下列两种
21、方法制取碳酸锶,进而制得多种锶的化合物。 方法一:将天青石粉碎后在10001200时与碳在还原气氛中制得硫化锶,向硫化锶中通入CO2得到碳酸锶。 方法二:将天青石粉末与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在90时加热12小时,经过滤、洗涤,得到碳酸锶(已知易溶物质易生成难溶物质)。 (1)写出方法一中用碳还原天青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方法二的反应能够发生,说明_,为了使该反应充分进行,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3)两种方法中得到的碳酸锶纯度较高的是_(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理由是_。 (4)下列关于锶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 A离子半径:Ba2+Sr2+Ca2+ B碱性:Ba(OH)2S
22、r(OH)2Ca(OH)2 CSrCO3高温分解可以制取SrO DSrCO3与HNO3溶液反应可制取Sr(NO3)2 二.走出误区误区一、混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例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因为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磷,所以酸性:H2SO3H3PO4C.对于同主族元素来说,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D.因为金属性Na强于Li,所以Na+的氧化性强于Li+的氧化性错解:A、B原因:因对原子半径的递增变化存在模糊的认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A或B都对。能够体现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比较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正解:C原因:随着原子序数
23、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而不是逐渐递增,故A错误;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磷,则硫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比磷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而H2S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 B不正确;在同一主族中,核电荷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的半径越大,因此C是正确的;单质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故D错误。误区二、因思维不够全面而错解【例2】两种短周期的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是哪些( )m-4;m+4;m+8;m-2;m+6ABCD错解:B或C原因:对于短周期元素构成的XY3型的化合物掌握不全面忽略特例而错选B或C。正解:D原因:首先,根据
24、化学式XY3确定X、Y可能的化合价+1、+3或+2、+6,依据X、Y可能的化合价找到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X位于A族或A,Y位于A或A,再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推断出具体元素进行组合,这样从抽象的化学式XY3落实到具体实例:BF3、AlF3、BCl3、AlCl3、NH3、PH3。此时要注意思维的严谨性,记住特殊实例:PCl3、SO3。最后再用具体实例代替抽象的XY3,逐一进行核对得出X可能的原子序数,以上答案均可能。此类型题的特点主要集中在短周期元素的范围内进行讨论,有时还强调属于离子型或共价型化合物,考查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全面性。短周期元素两两形成化合物的类型与实例归纳如下:类型 AB AB2
25、 A2B AB3 A2B3 A3B2 离子型 A与AA与A A与A A与A A与A A与A 共价型 H与A A与A H与A H与A B与A 特例 CO、NO SO2、NO2 N2O PCl3、SO3 N2O3 巩固复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排满了M层后才排N层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1B解析: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按照:能量从低高,离原子核从近远排列,所以A错误,B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微粒,可能是离子和
26、原子的关系,或者是两种不同的离子,C错误。一般来说,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稳定的,但作为特例,He只有两个电子,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微粒,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2(2012合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期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2C解析:A项,金属Al、Sn、Bi等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B项,H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是非金属;C项,最外层电子数不能大于8,除第2周期元素外,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27、8或18,故C项正确;D项,第4周期的K、Ca2的电子层结构为,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3.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XYZ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YZC单质的氧化能力:WXYZ 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XY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即E为Al。5.如图是17世纪炼金家们画的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两种同主族元素的元素符号。已知X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Y比X多1个电子层,
28、X、Y都是生产半导体的材料,X的氢化物XH3有剧毒。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C.X的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 D.Y与碘同周期,Y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高碘酸(HIO4)强 5D解析:根据X的氢化物XH3可判断X为第A族,又知X为生产半导体的材料且氢化物有剧毒,可推知X为砷元素(As),Y为Sb,根据元素周期律可推知A、B、C正确,D错误。6.下表给出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XYZW原子半径(nm)0.1020.160.0740.071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6+2-2-1A原子序数XYWZ B纯净的X与纯净的Z反应生
29、成XZ3CZ的最高正价为+6 DHW是热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6.D解析:已知为短周期元素,由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结合原子半径等条件,利用周期律可推出X是硫,Y是镁,Z是氧,W是氟。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得到SO2,O元素的非金属仅次于氟,目前还没有发现氧元素有+6价,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HF是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7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分别属于不同的主族,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D、B与C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A原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A、B、C、D中只有两种金属元素。试回答下列各题:(1)A的元素符号为_,C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2)为比较C与D的单质的氧化
30、性强弱,可设计实验以证实,则该实验所依据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molC的氢化物与足量C的氧化物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4)已知E、G、F是均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其有关转化关系如下:请写出E与F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7(1)BeH2S (2)H2SCl2=S2HCl (3)2 (4)Al33AlO26H2O =4Al(OH)3解析:由题意可知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即A为铍,为一种金属元素,则D为F或Cl;由A、B、D属不同主族,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D中有2种金属元素,因B的最外层不可能为1,则只能为3,故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B、C应分别为Al、S,则D只能为
31、Cl。8 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A和B同周期相邻,A和C同主族相邻,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D元素与A、B、C三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_,B_,C_,D_。(2)A和C的单质可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X对环境的影响为_。(3)A、B、C、D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速效化肥,其化学式为_;长期使用该化肥将导致土壤酸化,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在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_。8 (1)氧氮硫氢解析:本题是建立在元素推断基础上的综合题,首先根据题设条件推断出四种元素是什么,再进行综
32、合解题。A和B同周期相邻,且原子序数相差1,A和C同主族相邻,则原子序数相差8,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则三种元素分别为O、N、S。D元素与A、B、C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应为H元素,由此可解答下列各题。提高训练 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2OHFH2S原子半径:NaMgO酸性:H3PO4H2SO4HClO4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BC D1.B解析:中因非金属性FOS,故稳定性HFH2OH2S;中三种元素的位置为,故原子半径NaMgO;中三种元素的位置为,故酸性H3PO4H2SO4HClO4;中酸性大小H2OCH3COOHHCl,故结合H能力OHCH3COO
33、Cl.故选B.2(2012广东)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与X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2,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总数少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OHZ(OH)2B氢化物的沸点:HWH2XCX、Y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一定为12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WO32.D解析:据题意知,X为O,Y为Na,Z为Mg,W为Cl.故碱性:NaOHMg(OH)2,A正确;因H2O分子中含氢键,故沸点:HClH2O,B正确;O与Na可形成化合物Na2O,Na
34、2O2,二者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C正确;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ClO4,D错误3甲、乙、丙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和3倍,丙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族序数大B甲、丙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甲丙C原子半径的大小:甲乙D含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比含甲或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多3.D解析:因甲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甲元素为碳元素;乙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乙元素为氧元素;丙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
35、之和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所以丙元素为硫元素,由此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4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nm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元素非金属性Z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A BC D4.A解析:X、Y位于R、Z的下一周期,X、Y分别位于第m、n主族,R、Z分别位于第(8m)、(8n) 主族,ambn,即abmn,错误;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错误5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下列比
36、较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cdb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C原子序数:adbc D单质的氧化性:abdc5.B解析:因K层最多排2个电子,由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知a为Si,b为Na,c为N,d为P,再逐项判断只有B正确。6在周期表前三周期中,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常温下能化合成一种化合物;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元素的氧化物及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酸,此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A25 B48C53 D626.C解析:NH3HNO3=NH4NO3,所以a为N;H2SH2SO4(浓)=SSO22H2O.则b为S;c的氧化物及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c为Al;HClO4属强酸,故d为Cl,所以原子序数之和为716131753,选C.7.有X、Y、Z三种同主族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XYZB原子序数: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H3YH3ZH3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H3YH3ZH37.B解析:由题可知,X、Y、Z三种元素位于第VA族,且X、Y、Z的周期数递减,结合元素周期律可知,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股权代持协议标准样本
- 2025年航空氢能源产业链投资机会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操作标准流程
- 化工厂环境安全检查规范
- 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测试题库
- 大型展会志愿者组织与管理方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AR交互技术在工业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策略报告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模拟题库
- 员工个人授权委托协议范本合集
- 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方案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遵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库有含答案
- EMS供应商对比方案报告
- 2025年上海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试点先行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可行性分析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基建投资拉动下工程机械需求预测与市场分析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说课课件
- 管理会计(1)-课件
- Q-SY 08365-2021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 GB/T 29163-2012煤矸石利用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