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审定班级:_ 姓名:_1. 古诗阅读。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_。_,家祭无忘告乃翁。1补全诗句。2此诗是陆游的一首_诗,他以_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_的担忧和对_无限渴望。3判断对错。(1)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乃翁”的解释是我的父亲。(_)(2)“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_)(3)陆游是北宋爱国诗人,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_)(4)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_)4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呢?_。2

2、. 读古诗,回答问题。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用”/”画出诗中的节奏。2写出描写诗人所见的诗句。_。3写出诗人写感受的句子。_4写出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道理的诗句。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解释下列词语。之:_ 故人:_尽:_ 唯:_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送别的时间_,故友人要去的目的地_。3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4解释诗歌后两句。_4. 名著阅读。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

3、,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上述语段选自_(填人名)的组诗七子之歌,语段中的“我”指的是_。2七子之歌除本篇外,还包括_5.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2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_(填季节)时的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6.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书 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

4、伯仲间!创作背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词句注释: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指气概。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铁马

5、: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出师一表: 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1全诗紧扣住_字,将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写了_和_。2你觉得诗中哪几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收复故土的气概?这样写好在哪里?_3谈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让你感受到了陆游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_4“出师一表真名世”亦用典明志,诗人表明了_。7. 课内阅读。(1)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8.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将长相思补充完整。2长相思是一首_,而不是诗。作者是_朝的_。3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上阕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_”“_”二字,而重复使用“_”,原因是_。4下阕通过描写行军途中的风雪,以一句“故园无此声”收尾,更加突出了作者_。9. 漫步古今,阅读与感悟。材料一:舟过实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材料二:村居清高

7、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材料三: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材料一至材料三描写的对象是_,都表现了儿童_的生活。(四字短语)2翻译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_3选做题(二选一)A.“张伞使风”“放纸鸢”“追黄蝶”是古代儿童快乐生活的写照,你有类似快乐经历吗?请模仿古诗写两句七言诗句展示。_,_。B.如果你没有类似的快乐经历,请说出你的感受、想法和原因。_10. 课内阅读。夏日绝句,死亦为鬼雄。,不肯过江东。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号_,有“_”之称。诗中提到的

8、著名历史人物是_。3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亦:_鬼雄:_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5这首诗前两句鲜明地提出了_;后两句_讽刺了_,表达了诗人的_。11. 已亥杂诗是组诗。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已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A.朝廷B.人才C.天公2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课文中表达的是_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的是_的可贵精神。12. 古诗对比阅读。山中秋风引(唐)王维(唐)刘禹锡荆溪白石出,何处秋风至?天寒红叶稀。萧萧送雁群。山路元无雨,朝来入庭树,空翠湿人衣。孤客最先闻。1第一首古诗是朝

9、诗人写的,第二首古诗是朝诗人写的。2第一首诗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谁?)的诗山行中的。第二首诗中“萧萧”指的是,叶绍翁写的中一句也有“萧萧”这个词。3(1)第一首古诗描绘由_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_所组成的山中深秋初冬时节的景色,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2)第二首诗这首诗表面写_,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_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_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_14. 古诗阅读。鸟鸣涧人闲桂花落,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这首诗描写了_、_、_、_等景物。3诗中突出了春夜山涧的什么特点?()A.热闹B.幽静4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诗句是哪两句?_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