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1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2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3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2)弗若之矣:_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下列句子。(1)惟弈秋之为听。_(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2. 课文精品回放。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2、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请写出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志_若_2请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你对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是如何看待的呢?答:_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hoh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sh)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

3、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延伸。还(xu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好_(hoho)似_(ssh)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5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你结合着译文,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4、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4. 阅读训练。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选自三国志(注释)曹冲:曹操之子。智意:智谋。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致:送给。太祖:指曹操。访:询问。群下:僚属,群臣

5、。咸:全,都。理:办法,道理。校(jio):比较。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时孙权曾致巨象(_)(2)访之群下(_)(3)咸莫能出其理(_)(4)则校可知矣(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_3文中最能体现曹冲机智聪明的是哪一句话?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吗?_4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_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1补全成语:螳螂捕蝉,_。2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

6、:_。3选段中的“其”分别指什么?其:_4解释句中画线词。(1)欲取蝉(_) (2)黄雀延颈欲啄螳螂(_)6. 阅读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晋朝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折枝:压弯枝条。唯:只有。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和词的含义。竞:_ 信然:_2借助注释,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_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7、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给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在()中注音,并解释意思。弗食不知其旨(_)_教学相长(_)_虽有至道(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_2翻译句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故曰:教学相长也_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8. 课外阅读。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

8、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2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9.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内容。2“伯牙鼓琴”中“鼓”的意思是: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_。3请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朗读节奏(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

9、琴者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4这个故事就是成语_的出处。10. 拓展阅读。诚实童子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柑以还卖柑者。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取二柑报之,童子不受。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坠:_(2)嘉:_(3)报:_2翻译下面的句子。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_3从“一掉、一捡、一还、一赠、一拒”之间,你感受到了什么?_4卖柑者“取二柑报之”但是“童子不受”,想一想,这个时候童子会说什么?_11.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10、:“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书画_今乃掉尾而斗_处士笑而然之_谬矣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_4说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_12. 古诗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

11、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为汝(r)多知(zh)乎?”1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1)问其故(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3)孔子不能决也(_)2一词多义。问其故 其:_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_3句子翻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4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5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角度出发,一个从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

12、论。说明了_道理,表现了他们_的可贵精神。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桃园结义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国,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国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思,天人共我!”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共同合作,互相帮助。(_) 背叛道理,忘记

13、别人的恩情。(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_(2)上报国家,下安黎庶。_3文章主要写的是_、_和_(人物)在_(地点)结义的故事,其中_(人物)最大。这篇文章选自名著_。4该名著中还有哪些小故事呢?请再写两则。_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食:吃。子:你。无敢:不该。长(zhng):为首领,执掌。逆:违背。以为:认为是信:诚

14、实。走:逃跑。遂:于是。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虎求百兽而食之(_)A要求,请求B寻求,寻找C帮助(2)虎以为然(_)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正确的解释。A它们,指代百兽B它,指代老虎C它,指代狐狸 D它们,指代老虎和狐狸(1)虎求百兽而食之(_)(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_)(3)兽见之皆走(_)3下面对句子“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4这则寓言讽刺了_的人。15. 课内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