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练习_第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练习_第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练习_第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日常练习班级:_ 姓名:_1. 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打上“”。弓缴(zhu jio)为是其智弗若与(y y)?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俱学:_ 非然:_ 为是其智弗若与?:_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先自度其足(_)吾忘持度(_)宁信度(_)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_”同“_”)(2)反归取之(“_”同“_”)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何不试之以足?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6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_)至之市(_)而忘操之(_)反归取之(_)何不试之以足(_)3.

3、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桩。颈:脖颈,就是脖子。耒(l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政:政策。治:管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 走:_(2)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3)而身为宋国笑 为:_(4)冀复得兔 冀:_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而”字的不同用法。(1)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而身为宋国笑。_3用现代汉

4、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_5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看法。_4.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讲的是_时期_和_成为知音的传说。关于二人的故事,古诗中也有提及,如“锺期久已没,_”“故人舍我归黄壤,_”。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志:_太山:_善哉:_巍巍:_若:_少选:_汤汤

5、:_终身:_3把文中最能体现他们是知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5.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_。2请将短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请用“/”划分朗读节奏。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5翻译下列句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6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

6、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_6. 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B.公欣然曰(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如)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雪突然停了。D.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3关

7、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这篇小古文主要告诉我们()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7. 文言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注释)楚:楚国。 陷:刺穿。 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1解释加点的字:鬻:者:誉:之:吾:莫:其:或:弗:应:2解释全文。_3这则寓言

8、讽刺了什么?_8. 阅读理解。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好书画_(2)一日曝书画_(3)处士笑而然之_(4)古人云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充的省略成分有误的是()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杜处士)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3在解释正确的句子后打“”。(1)“所宝以百数”意思是“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2)“今乃掉尾而斗

9、”意思是“今天调换了尾巴打斗”。()(3)“处士笑而然之”意思是“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对”。()4文中牧童和处士“笑”的方式不一样,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笑”体现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牧童:_ 性格特点:_处士:_ 性格特点:_5这篇短文蕴含了什么道理?请用“_”在文中画出来。9. 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徐孺子赏月(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尝:曾经。戏:玩耍。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瞳子:瞳仁。1理解字义。(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

10、是_。2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一句是:_3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4我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的孩子。10.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女:同“汝”,你。反:同“返”。彘(z

11、h):猪。1写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不同含义。曾子之(_)妻之(_)市,其子随之(_)而泣。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其子随之而泣。泣:哭。B.妻止之曰。止:制止。C.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3翻译句子。(1)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_(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_4你是怎样看待曾子的做法的?_11.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吕布为曹操所缚,将死之际,乃语操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操竞杀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吕布为曹操所缚_将死之际_乃语操曰_明公之所患_2为什么吕布愿意投降并效力于曹操却仍然被杀?请谈谈你的理解。

12、_12.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葡萄树的心愿小院的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会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于是,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生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

13、就好了”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这样的奇迹。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

14、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的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此时,我想:_。而今,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或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取材于丁立梅的紫色葡萄慈父心

15、)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痴望:_至高无上:_2“奇迹”在第自然段中指的是:_3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对父亲照顾葡萄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4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5联系上下文思考,我会想什么呢?请补充在文章的“_”上。6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_7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葡萄树也是生命,也有自己美好的愿望。B.借葡萄树表达父亲希望女儿康复的美好愿望。C.葡萄树融入了父亲的心愿与女儿的感激。13. 文言文阅读。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

16、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释)少孺子:年轻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黄雀延颈(_) 乃罢其兵(_)2翻译句子。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_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4.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这个成语是:_。2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3“长百兽”中的“长”的解释、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身体比百兽长(chng)B.做百兽的首领(zhng)C.比百兽长得快(zhng)D.比百兽有长处(chng)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