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突破训练班级:_ 姓名:_1. 你会读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梳头花落未成茵。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2“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2. 默写所见,再回答问题。_,_。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所见是_(朝代)诗人_写的,题目的意思是_。3从“鸣蝉”一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是(季节)_的景色。4诗人看到了_、黄牛、_,听到了牧童的歌声和_。5“_”这句诗描写了牧童动作、神态的变化;而“_”不是诗人的所见,而是诗人的猜想。6我知道描写儿童的诗句还有_,_。3. 惠崇春江晚景诗句

2、接龙,并完成练习。丫丫:竹外桃花_,妞妞:_鸭先知。丫丫:蒌蒿满地_,妞妞:正是_。1完成诗句接龙。2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所作。这是一幅以_(时间)景物为背景的_图。3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即_、_、_、_、_和_。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4. 古诗阅读。忆江南_,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_,春来江水_。能不忆江南?1补全古诗。2本词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谙”的读音是(_),意思是(_)。Ayn Bn C黑暗 D熟悉4这首词描绘了_(季节)_(地方)的美好风光。5“能不忆江南”这是个_句,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_)(多选)A我回忆不起江南。B我不能不回忆江南。C我怎么能忘记江南?D我

3、忘记了江南5. 阅读提升。雨后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 )着唇儿/( )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打 提 咬 推2这首儿童诗共有(_)小节,描写的是_。3画线句子把_比作神仙,渲染了欢快、热闹的气氛。4“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中的“泥裤子”指的是_。5想

4、象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戏水的情景后,我知道了文中妹妹“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的原因是_。6这首儿童诗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小哥哥和小妹妹( )的心情。A.担心B.快乐C.着急D.忧伤6. 你会读吗?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根据诗句的意思,把诗句写在横线上。A.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_B.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_7. 阅读古诗并回答问题。赠 花 卿锦城丝管日纷纷,。,人间能得几回闻。(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3)人们常用诗歌的哪两句来赞赏精美的音乐和文字?8. 阅读下面

5、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注释:桐庐江是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的部分。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建德:桐庐的邻县。这里泛言桐庐、建德一带江域。海西头:指扬州。1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孤寂之感的。_2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_9. 读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齿:屐是木鞋,

6、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1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游园不值”的“值”意思是(_),“怜”的意思是(_)。2下面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表现了主人不好客与冷漠。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C.这首诗写了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园的主人,但却吃了闭门羹,所以情绪低落。D.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7、明又一村”表达的意境很接近。E.前两句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10. 课内精彩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填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写的是西湖_和_时的湖光山色。(2)诗人把西湖比作_,说西湖像她一样“_”,所以西湖也叫_。2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西湖和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_3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请写下来。_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

8、银牙。(1)“”一词写出了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等。(2)这首诗写了孩子们在(地点)(干什么)的欢乐场面。诗中的“”“”指的都是孩子。(3)结合想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4)读了这首小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12.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又写了_;既有_之景,又有_之韵。()A.湖;山;春天;夏天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而且_,情味隽永。

9、()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这两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相照应,“相宜”与“_”、“_”相照应。()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13. 课内选文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江上秋风动客情。_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萧萧:_篱落:_4“

10、动客情”在此处指的是()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C.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14. 课内阅读我最棒。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1照样子,写词语。例:清清爽爽_2填空。(1)诗中两个“斗笠”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指_,第二个指_。(2)诗中的“山花”指_。(3)诗中表现孩子们高兴愉快的词语是_。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_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如_。2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