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完整版班级:_ 姓名:_1. 古诗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文/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透过“少壮”和“老”,你感受到了什么?_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_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_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_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何其芳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A.唱歌B.赞美2诗人

2、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A.我的歌很好听。B.我歌唱的是早晨。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4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_3. 诗词曲鉴赏。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庭院的墙壁上的。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书:_茅檐:_无苔:_成畦:_排闼:_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 课文理解。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翻译下

4、列诗句。(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_2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石灰的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两句?_2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_5为了突

5、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_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给下列字注音。(1)苔(_) (2)闼(_)2解释下面词语。(1)长:_ (2)净:_(3)手:_ (4)排闼:_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净无/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水/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4请结合诗歌第一、二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什么样的人。_5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三、四句。_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 课外阅读我能行。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

6、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题目是_。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

7、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注释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1解释加点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凭:_。传语:_。_。2这首诗写诗人在_(地点),遇到了_(谁),请他向家人_(干什么)。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9. 课内阅读。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

8、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_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_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_,两山排闼送青来。1把诗句补充完整。2从诗的前两句看出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_3诗的后两句在结构上有两两相对的特点,写出你积累的类似的诗句。_,_。11. 读诗句,完成练习。美丽江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_。南朝四百八十寺,_。1补充诗句。2这首诗第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

9、迷离的美。(填序号)3第句从_觉、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4“_”和“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5第句的描写角度是_,第句的描写角度是_。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1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填地名)时所作。2对这首词理

10、解不当的一项是()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3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13. 阅读理解。田园乐唐王维桃

11、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注释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朝烟:指清晨的雾气。家童:童仆。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犹眠:还在睡眠。1“朝”在诗中的读音为:_。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我是从“_、柳绿 、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的生活。“ 莺啼 ”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的作用。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_ 犹:_诗句意思:_14. 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_15.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