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l1.1.熟悉积聚的证候特征。熟悉积聚的证候特征。 l2.2.了解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了解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 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 l3.3.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l4.4.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及各证型的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及各证型的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l5.5.了解积聚的转归及预后。了解积聚的转归及预后。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定义】【定义】 l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 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气滞、血瘀、
2、痰浊蕴结腹内而致, 以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为主要临 床特征的一类病证。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积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 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l聚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 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医论】【医论】 l积聚之名,积聚之名,首见于首见于灵枢灵枢五变五变 汇汇“人之善病肠中积聚人之善病肠中积聚 者,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 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而淖
3、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 邪气留止,积聚乃伤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内经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里还有伏梁、息贲、肥 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 畴。畴。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积聚之名积聚之名 l明代张景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杂证杂证 谟谟积聚积聚 l“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 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 常者也。常者也。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本有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本有 形也,故有形者曰形也,故有形者曰积积; l
4、或聚或散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本无形也,故无形 者曰聚。者曰聚。”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历代医家对积聚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对积聚病因病机的认识 l一、病因一、病因 l内经内经言及寒邪外侵及内伤忧言及寒邪外侵及内伤忧 怒,以致怒,以致“血气稽留血气稽留”、“津液津液 涩渗涩渗”,着而不去,渐而成积。,着而不去,渐而成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中藏经中藏经则指出则指出:“:“积聚积聚癥癥瘕瘕 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 邪气并,遂乃生焉。邪气并,遂乃生焉。”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隋代巢元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
5、论 积聚病诸候积聚病诸候 l积聚主要由于正虚感邪所致,有积聚主要由于正虚感邪所致,有 一个一个渐积成病渐积成病的过程。的过程。 l“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 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 为也为也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 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元代元代丹溪心法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积聚痞块 l“块乃有形之物也,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痰与食积死 血血而成也。而成也。”认为积块的产生,认为积块的产生, 由痰与食积死血兼夹而成。由痰与食积死血兼夹而成。 暨南大学医学院
6、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清代王清任清代王清任 l强调瘀血与积聚形成的关系强调瘀血与积聚形成的关系 l认为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 必有形之血也。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血受寒则凝结成 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医医 林改错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 目目) )。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l清代尤怡清代尤怡金匮翼金匮翼积聚统论积聚统论 l说说:“:“积聚之病,非独痰、食、积聚之病,非独痰、食、 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 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然痰、
7、食、气、血,非得风寒, 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 食、气、血,亦未必成积食、气、血,亦未必成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积聚辨证论治积聚辨证论治 l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提出的提出的 “坚者削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结者散之,留 者攻之者攻之”等原则。等原则。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汉代张仲景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疟病疟病 认为疟久不解,认为疟久不解,“结为结为癓癓瘕,名瘕,名 为为疟母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一直为后世所宗。一直为后世所宗。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金元时期金元时期 l罗天
8、益罗天益卫生宝鉴卫生宝鉴腹中积聚腹中积聚 共收集治疗积聚之方共收集治疗积聚之方1717首,其中首,其中 理气导滞、活血消积的药物在处理气导滞、活血消积的药物在处 方中占较大比重,尤以方中占较大比重,尤以三棱、莪三棱、莪 术为代表术为代表。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朱丹溪对于积聚的治疗朱丹溪对于积聚的治疗 l立方立方“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 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 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吞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吞 下。下。”( (丹溪心法丹溪心法积聚痞积聚痞 块块) )丹溪汇逐瘀、化痰、健脾丹溪汇逐瘀、化痰、健脾 之药为一炉,之
9、药为一炉,以逐瘀、行死血为以逐瘀、行死血为 主,辅以化痰健脾以为佐使主,辅以化痰健脾以为佐使。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明代明代 l王肯堂王肯堂证治准绳证治准绳积聚积聚在总在总 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 “治疗是病必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初、中、末三法” 的主张。的主张。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李中梓李中梓医宗必读医宗必读积聚积聚集前集前 贤之大成初、中、末三期治疗法贤之大成初、中、末三期治疗法 则,则,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 以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颇 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受后世医家的重视。
10、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初者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病邪初起,正气尚强, 邪气尚浅,则任邪气尚浅,则任受攻受攻。中者中者,受,受 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 任受任受且攻且补且攻且补。末者末者,病魔经久,病魔经久, 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受 补补。”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明代明代 l景岳全书景岳全书积聚积聚则对攻补法则对攻补法 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治积 之要,在知之要,在知攻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之宜。而攻补之 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
11、科学教研室 清代清代 l医林改错医林改错强调强调瘀血瘀血在积聚病在积聚病 机中的重要作用,其机中的重要作用,其活血化瘀方活血化瘀方 药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清代清代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杂病心法要 诀诀积聚难证积聚难证以以胃气的强弱作胃气的强弱作 为可攻与否的标准。为可攻与否的标准。 l“积聚牢固不动,坚硬不软,则积聚牢固不动,坚硬不软,则 病深矣。胃弱食少,大便溏泻,病深矣。胃弱食少,大便溏泻, 不堪攻矣。不堪攻矣。”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范围】【范围】 l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 肿大
12、,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 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肠 套叠、肠扭转、多囊肾等疾病。套叠、肠扭转、多囊肾等疾病。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证候特征】【证候特征】 l积聚以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 要临床表现要临床表现,但积和聚又分别有,但积和聚又分别有 不同的临床特征。不同的临床特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积证积证表现为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腹内结块,固定不移, 并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并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 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 剧。剧。
13、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一般一般病程较长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病情较重。 l腹内病变的同时,腹内病变的同时,常出现常出现饮食减饮食减 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 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聚证聚证则表现为则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腹中气聚,攻窜胀 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 起在腹部起在腹部。 l一般一般病程较短病程较短,全身症状亦不如,全身症状亦不如 积证明显。积证明显。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l一、病因一、病因 ll.l.情志抑郁
14、,气滞血瘀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l2.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l3.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l4.4.它痛转归,日久成积它痛转归,日久成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l.情志抑郁,气滞血瘀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l肝气不舒肝气不舒 脾郁脾郁 肝脾气机阻滞肝脾气机阻滞 l l 气血瘀滞气血瘀滞 l聚聚 气机的运行气机的运行 l 凝结成块凝结成块 积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l饮酒过度饮酒过度 l嗜食肥甘厚味嗜食肥甘厚味 l辛辣之品辛辣之品 损伤脾胃损伤脾胃 湿浊内停湿浊内停 l饮食不节饮食不节 l饮食
15、不调饮食不调 痰痰 气郁气郁 血瘀血瘀 l l 积聚积聚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l寒寒 l湿湿 人体人体 脏腑失和脏腑失和 l热热 气血不畅气血不畅 l 痰浊内生痰浊内生 l 气滞血瘀痰凝气滞血瘀痰凝 积聚积聚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4.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l黄疸黄疸 湿邪留恋湿邪留恋 阻滞气血阻滞气血 l久疟不愈久疟不愈 湿痰凝滞湿痰凝滞 脉络痹阻脉络痹阻 积聚积聚 l感染血吸虫感染血吸虫 虫阻脉道虫阻脉道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病机二、病机 ll.l.发病发病 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正气亏虚
16、则是积聚发病 的内在因素,积聚的形成及演变,的内在因素,积聚的形成及演变, 均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均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医宗必读医宗必读积聚积聚说说:“:“积之积之 成也,成也,正气不足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而后邪气踞 之。之。” l景岳全书景岳全书积聚积聚亦说亦说:“:“脾脾 肾不足及虚弱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失调之人,多有积 聚之病。聚之病。”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2.病位病位 l在腹腔内,肝、脾、胃、肠为主要病变部位在腹腔内,肝、脾、胃、肠为主要病变部位, , 而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而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
17、。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 3.病性病性 l本病以本病以气滞血瘀为主气滞血瘀为主,初期初期多为多为 气血凝结,寒湿内阻之实证。若气血凝结,寒湿内阻之实证。若 气滞、寒凝、食阻、痰结、血瘀气滞、寒凝、食阻、痰结、血瘀 相互裹结,郁而化热,耗伤气血,相互裹结,郁而化热,耗伤气血, 损坏脏腑,则可成为邪实正虚之损坏脏腑,则可成为邪实正虚之 证。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4.4.病势病势 l初期以气血紊乱为主,继则肠胃初期以气血紊乱为主,继则肠胃 受累,病情尚为轻浅。受累,病情尚为轻浅。 l若失治误治,积聚之邪更损伤肝若失治误治,积聚之邪更损伤肝 脾,则病情加重,进而肝脾肾三
18、脾,则病情加重,进而肝脾肾三 脏皆受损害,病情重笃。脏皆受损害,病情重笃。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5.5.病机转化病机转化 l气滞气滞 血瘀血瘀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 气机阻滞或气滞湿阻气机阻滞或气滞湿阻 l l气血凝滞气血凝滞 郁而化热郁而化热 l结而成块结而成块 阳明腑实证阳明腑实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积聚病因病机示意图积聚病因病机示意图 情志抑郁情志抑郁 肝脾气滞,血行不畅肝脾气滞,血行不畅 气滞寒凝气滞寒凝 黄疸黄疸 酒食内伤酒食内伤 脾失健运,痰浊内停脾失健运,痰浊内停 肝脾胃肠肝脾胃肠 血脉瘀阻血脉瘀阻 积聚积聚 鼓胀鼓胀 邪毒侵袭邪毒侵袭 留
19、着不去,气滞血瘀留着不去,气滞血瘀 痰结血瘀痰结血瘀 出血出血 它病转归它病转归 日久不愈,脉络瘀阻日久不愈,脉络瘀阻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诊断】【诊断】 一、诊断依据一、诊断依据 1.1.积证积证 l(1 1)腹部可们及或大或小、质)腹部可们及或大或小、质 地或软或硬的包块,并有胀痛或地或软或硬的包块,并有胀痛或 刺痛为临床特征。刺痛为临床特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2 2)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 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 胀、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胀、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 消瘦等正气亏虚的症状。而积
20、证消瘦等正气亏虚的症状。而积证 的后期,一般虚损症状均较为突的后期,一般虚损症状均较为突 出。出。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3 3)CTCT、MRlMRl、B B超等检查可有超等检查可有 异常显示。异常显示。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2.聚证聚证 l(1)(1)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 时止。时止。 l发作时发作时病变部位有气聚胀满的表病变部位有气聚胀满的表 现,一般扪不到包块;现,一般扪不到包块;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缓解缓解时气聚胀满消失。聚证发作时气聚胀满消失。聚证发作 之时,以实证为主者,常反复发之时,以实证为主者,常反复发
21、 作,同时有倦怠乏力、纳差、便作,同时有倦怠乏力、纳差、便 溏等脾胃虚弱的证候。溏等脾胃虚弱的证候。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2)(2)胃肠胃肠X X线钡餐摄片及气钡双重线钡餐摄片及气钡双重 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往往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往往 有异常发现。有异常发现。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 ll.l.痞满痞满 痞满以患者痞满以患者自觉脘腹痞自觉脘腹痞 塞不通、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塞不通、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 但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更不能但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更不能 扪及包块,此为与积聚相区别之扪及包块,此为与积聚相区别之 要点。要点。 暨南大
22、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2.2.鼓胀鼓胀 鼓胀以鼓胀以腹大如鼓腹大如鼓为特征,为特征, 虽腹内有积块,但更有水液停聚。虽腹内有积块,但更有水液停聚。 l腹内有无明显的水液停聚,是积腹内有无明显的水液停聚,是积 聚与鼓胀的鉴别要点。聚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3.石瘕石瘕 石瘕为妇科疾病,虽在下腹部可石瘕为妇科疾病,虽在下腹部可 扪及包块,但常伴有月经不调、扪及包块,但常伴有月经不调、 白带增多等症。白带增多等症。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4.4.奔豚气奔豚气 奔豚气是病人自觉有奔豚气是病人自觉有 气从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的一种病证
23、。 l奔豚气是其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或奔豚气是其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或 有水气自少腹上冲至心下,其特有水气自少腹上冲至心下,其特 点是自下逆上点是自下逆上, ,如奔豚之状。如奔豚之状。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聚聚者气聚时聚时散,仅限于腹部。者气聚时聚时散,仅限于腹部。 积者腹内积块,固定不移。三者积者腹内积块,固定不移。三者 主症不同。主症不同。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l 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 ll.l.辨积与聚的不同辨积与聚的不同 l积证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 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
24、, 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聚证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 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 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 地治疗亦较易。地治疗亦较易。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2.辨积块的部位辨积块的部位 l右胁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 疸、纳呆、腹胀等症状者,病在疸、纳呆、腹胀等症状者,病在 肝。肝。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胃脘部胃脘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 血、便血等
25、症状者,病在胃。血、便血等症状者,病在胃。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右腹积块右腹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 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 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 3.辨初、中、末期虚实的不同辨初、中、末期虚实的不同 l初期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 不甚,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不甚,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 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 尚可。尚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中期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表现正气渐衰
26、而邪气渐甚,表现 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 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 形体渐瘦等症。形体渐瘦等症。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末期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表现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表现 为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为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 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症。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症。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 l1.1.聚证重在调气聚证重在调气, , 积证重在活血。积证重在活血。 l聚证聚证病在气分,以病在气分,以疏
27、肝理气、行疏肝理气、行 气消聚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积证病在血分,以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活血化瘀、软 坚散结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2.要注意区分不同阶段,掌握攻要注意区分不同阶段,掌握攻 补分寸。补分寸。 l积证初期积证初期,积块不大,软而不坚,积块不大,软而不坚, 正气尚可,治疗以攻邪为主,予正气尚可,治疗以攻邪为主,予 以以行气活血、软坚消积行气活血、软坚消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中期中期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
28、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攻补兼攻补兼 施。施。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末期末期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 伤残,治宜伤残,治宜扶正培本为主扶正培本为主,酌加,酌加 理气、化瘀、消积之品,切忌攻理气、化瘀、消积之品,切忌攻 伐太过。伐太过。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 3. 治疗中,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治疗中,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 l“治实当顾虚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补虚勿忘实” l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 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 攻于补。攻于补。 暨南大
29、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三、分证论治三、分证论治 (一)聚证(一)聚证 l1.1.肝气郁滞肝气郁滞 l症状症状: :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 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病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病 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治法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消聚。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l方药方药: :木香顺气散。木香顺气散。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方解:方解: l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甘草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甘草 ( (即香砂平胃散即香砂平胃散) )行气温中,散寒行气温中,散寒 化湿;化湿
30、; l台乌药、生姜、枳壳以增强温中台乌药、生姜、枳壳以增强温中 理气的作用;理气的作用; l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加减:加减: 寒甚,加高良姜、肉桂温中理寒甚,加高良姜、肉桂温中理 气止痛。气止痛。 l兼有热象,去台乌药、苍术,加兼有热象,去台乌药、苍术,加 吴茱萸、黄连吴茱萸、黄连( (即左金丸即左金丸) )泄肝清泄肝清 热。热。 l老年体虚,可加党参、白术益气老年体虚,可加党参、白术益气 健脾。健脾。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 2.食浊阻滞食浊阻滞 l症状症状: :腹胀或痛,便秘,纳呆,腹胀或痛,便秘,纳呆, 时有如条
31、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 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治法治法: :理气化浊,导滞通腑。理气化浊,导滞通腑。 l方药方药: :六磨汤。六磨汤。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方解:方解: 沉香、木香、台乌药理气宽中沉香、木香、台乌药理气宽中 大黄、槟榔、枳实通腑导滞大黄、槟榔、枳实通腑导滞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加减:加减: l可加山楂、莱菔子健胃消食可加山楂、莱菔子健胃消食 l痰浊中阻,加半夏、陈皮、生姜痰浊中阻,加半夏、陈皮、生姜 化痰降逆。化痰降逆。 l蛔虫结聚,加服驱蛔方药及酌情蛔虫结
32、聚,加服驱蛔方药及酌情 配用乌梅丸。配用乌梅丸。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聚证反复发作,平时可用香砂六聚证反复发作,平时可用香砂六 君子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君子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积证(二)积证 l1.1.气滞血阻气滞血阻 l症状症状: :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 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 脉弦。脉弦。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治法治法: :理气活血,通络消积。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l方药方药: :荆蓬煎丸。荆蓬煎丸。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方解:方解: 木香、
33、青皮、茴香、枳壳、槟榔木香、青皮、茴香、枳壳、槟榔 理气散结理气散结 三棱、莪术活血消积。三棱、莪术活血消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加减:加减: l可合用失笑散可合用失笑散( (蒲黄、五灵脂蒲黄、五灵脂) )或或 金铃子散金铃子散( (金铃子、延胡索金铃子、延胡索) ),以,以 增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增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 2.气结血瘀气结血瘀 l症状症状: :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 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 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
34、 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 瘀斑,脉弦滑或细涩。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治法治法: :祛瘀软坚,补益脾胃。祛瘀软坚,补益脾胃。 l方药方药: :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方解:方解: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l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 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加碱:加碱: l加丹参、莪术、三棱、鳖甲、
35、煅加丹参、莪术、三棱、鳖甲、煅 瓦楞等,以增强活血消积作用。瓦楞等,以增强活血消积作用。 l配合服用鳖甲煎丸、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化癥癥回生丹回生丹 消消癥癥散积。散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 间服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间服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 六君子汤。六君子汤。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3.正虚痰结正虚痰结 l症状症状: :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 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消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消 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 糙或舌光无苔,脉
36、弦细或细数。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治法治法: :补益气血,化瘀消积。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l方药方药: :八珍汤、化积丸。八珍汤、化积丸。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 l方解:方解: l八珍汤为补益气血的常用效方。八珍汤为补益气血的常用效方。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加减:加减:气虚甚者,可加黄芪、淮气虚甚者,可加黄芪、淮 山药、苡仁益气健脾。山药、苡仁益气健脾。 l阴液大伤,可加生地、玄参、麦阴液大伤,可加生地、玄参、麦 冬、玉竹等养阴生津。冬、玉竹等养阴生津。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化积丸:化积丸: l三棱、莪术、香附
37、、苏木、五灵脂、瓦三棱、莪术、香附、苏木、五灵脂、瓦 楞子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楞子活血祛瘀、软坚散结 l阿魏消痞去积阿魏消痞去积 l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 l槟榔理气泻下槟榔理气泻下( (便溏或腹泻者宜去便溏或腹泻者宜去) )。可。可 酌加丹参、鳖甲活血软坚散结。酌加丹参、鳖甲活血软坚散结。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四、其它疗法四、其它疗法 l1.1.单验方单验方 l(1)(1)甲鱼甲鱼l l只,用黄泥封固,焙黄只,用黄泥封固,焙黄 去泥,研细末。每服去泥,研细末。每服6g6g,每日,每日3 3 次,红糖调冲服。治肝脾肿大。次,红糖调冲服。治肝脾肿大。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
38、科学教研室 l(2)(2)醋炒三棱、莪术、黑丑、白醋炒三棱、莪术、黑丑、白 丑、槟榔、茵陈各丑、槟榔、茵陈各15g15g,研细末,研细末, 醋糊为丸。每服醋糊为丸。每服5g5g,每日,每日2 2次。次。 治腹中积块。治腹中积块。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3)(3)藤梨根、生薏苡仁各藤梨根、生薏苡仁各309;309;或或 龙葵、黄毛耳草各龙葵、黄毛耳草各15g15g,白花蛇,白花蛇 舌草、蜀羊泉各舌草、蜀羊泉各30g30g;或藤梨根、;或藤梨根、 水杨梅根、虎杖根各水杨梅根、虎杖根各30g30g。均水。均水 煎服。用于脘腹积块煎服。用于脘腹积块( (胃癌胃癌) )。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
39、医内科学教研室 ( (4)4)三棱、莪术各三棱、莪术各15g15g;或三白草;或三白草 60g60g,大蓟、地骨皮各,大蓟、地骨皮各30g30g;或半;或半 边莲、半枝莲、黄毛耳草、薏苡边莲、半枝莲、黄毛耳草、薏苡 仁各仁各30g30g。均水煎服。可用于右。均水煎服。可用于右 上腹积块上腹积块 ( (肝癌肝癌) )。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5)(5)苦参苦参9g9g,生、熟薏苡仁各,生、熟薏苡仁各74g74g, 锻牡蛎、土茯苓各锻牡蛎、土茯苓各24g24g,紫参、,紫参、 生地、地榆各生地、地榆各12g12g;或白花蛇舌;或白花蛇舌 草、垂盆草、土茯苓各草、垂盆草、土茯苓各30g3
40、0g。均。均 水煎服。可用于下腹之积块水煎服。可用于下腹之积块( (肠肠 癌癌) )。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6 6)可酌情选加一些具有一定抗)可酌情选加一些具有一定抗 肿瘤作用的中草药,其中相当部肿瘤作用的中草药,其中相当部 分属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药分属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药 物,如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物,如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 舌草、蚤休、夏枯草、垂盆草、舌草、蚤休、夏枯草、垂盆草、 藤梨根、虎杖等。藤梨根、虎杖等。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2.外治法外治法 均用于治疗积久不散。均用于治疗积久不散。 l(1)(1)水红花膏水红花膏 用水红花或子,用水红花或
41、子, 每每1 1碗以水碗以水3 3碗,用桑柴文武火熬碗,用桑柴文武火熬 成膏,用纸摊贴。成膏,用纸摊贴。 l(2)(2)贴痞琥珀膏贴痞琥珀膏 大黄、朴硝各大黄、朴硝各 30g30g为末,以大蒜同捣膏贴之。为末,以大蒜同捣膏贴之。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3.气功疗法气功疗法 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l根据患者情况,可选做意气功、根据患者情况,可选做意气功、 站桩功、强壮功、内养功、放松站桩功、强壮功、内养功、放松 功、小周天气功等,可起到治疗功、小周天气功等,可起到治疗 强体的作用。强体的作用。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转归与预后】【转归与预后】 l聚者较之
42、积者病情轻,只要治疗聚者较之积者病情轻,只要治疗 及时得当,可望治愈。及时得当,可望治愈。 l部分聚者或因病情较重,或因失部分聚者或因病情较重,或因失 治误治,而致病情反复发作,亦治误治,而致病情反复发作,亦 可发展为积。可发展为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积之初期以邪实为主,中期则邪积之初期以邪实为主,中期则邪 实正虚,晚期以正虚为主。实正虚,晚期以正虚为主。 l腹内积块较大者,脘腹皆可扪及,腹内积块较大者,脘腹皆可扪及, 且疼痛逐渐加重,形体日趋消瘦,且疼痛逐渐加重,形体日趋消瘦, 治疗大多较难奏效,预后往往不治疗大多较难奏效,预后往往不 良。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
43、室 【转归与预后】【转归与预后】 l在各种积的证候中,以脘腹之积在各种积的证候中,以脘腹之积 及右上腹之积最为多见。及右上腹之积最为多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积之后期患者,因肝胆疏泄失常,积之后期患者,因肝胆疏泄失常, 胆汁外溢可发黄;胆汁外溢可发黄; l水液内聚而出现鼓胀;水液内聚而出现鼓胀;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火热灼伤脉络,或病久气虚不能火热灼伤脉络,或病久气虚不能 摄血,或瘀血内积,可致吐血、摄血,或瘀血内积,可致吐血、 便血、衄血等,均为病情重笃,便血、衄血等,均为病情重笃, 预后不良之象。预后不良之象。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护理与调摄】【
44、护理与调摄】 l聚之患者可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聚之患者可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 文娱活动等。文娱活动等。 l积之患者,应根据全身情况,采积之患者,应根据全身情况,采 取内科一级或二级护理,病情重取内科一级或二级护理,病情重 者宜卧床休息。者宜卧床休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积聚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应严积聚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应严 密观察,详细记录,并及时做好密观察,详细记录,并及时做好 必要的抢救准备工作。必要的抢救准备工作。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积聚患者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燥热积聚患者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燥热 之品,宜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之品,宜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
45、 食或普食为主,并多进蔬菜水果等。食或普食为主,并多进蔬菜水果等。 l饮食过热、过硬常可引起呕血、便饮食过热、过硬常可引起呕血、便 血等严重并发症,故必须特别注意。血等严重并发症,故必须特别注意。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预防与康复】【预防与康复】 l积极治疗导致积聚的前期病变。积极治疗导致积聚的前期病变。 l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生活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生活 有节,戒烟酒。多进含纤维素的有节,戒烟酒。多进含纤维素的 食物,避免高脂饮食,保证大便食物,避免高脂饮食,保证大便 通畅。通畅。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聚证患者只要治疗及时,身体康聚证患者只要治疗及时,身体康
46、 复较快;积证患者由于病深日久,复较快;积证患者由于病深日久, 难望康复。难望康复。 l在康复治疗中,必须注意扶正培在康复治疗中,必须注意扶正培 本。可用药物、气功、针灸等康本。可用药物、气功、针灸等康 复方法。复方法。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结【结 语】语】 l积聚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积聚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情志抑郁,酒食内伤,邪毒内侵情志抑郁,酒食内伤,邪毒内侵 及它病转归是引起积聚的主要原及它病转归是引起积聚的主要原 因,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痰因,病机主要为气滞、血瘀、痰 结及正气亏虚。结及正气亏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7534.8-2025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第8部分:兔
- 2025年软件开发技术趋势试题及答案
- 加油站电路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学的实践案例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备考试题及答案全解
- 2025年软考设计师考试命题动态观察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编程实战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平台开发考试试题及答案分享
- 2025年软考考试技巧与试题及答案分享
- 【MOOC】创业基础-浙江科技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肺真菌病护理病例讨论
- 生命智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非遗漆扇扇子科普宣传
- 2024年阳江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保障中心公开招聘合同制职员3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参考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移动网格经理(认证考试)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
- 教师考核评分表
- 胸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2024年安徽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医学课件内科胸腔镜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