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 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右图所示的区域位于35 25A. 北半球、西半球B .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D .南半球、东半球答案:C解析:分两步解答。首先,判断南北半球。水平向的三条线表示纬线,向上 而下,数字越来越大,符合南半球特征。(由赤道向南极,向上而下纬度从 0 90)。其次判断东西半球,前提是判断东西经。自右向左,数字越来越大,符合西 经的特征。而东西半球的划分是西经 20,故为西半球。本题略有瑕疵,图示的各经纬线,应在数字后加“ ”的标记。2. 某人从赤道上的A点出发,向东行100Km到达B点,再向北行100Km到达 C
2、点,然后向西行100Km到达D点,最后从D点走直线回到A点。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 AD的长度是100Km B . ABCD是一个正方形C. DA的方向是正南D . D与C的纬度相同、D与A的经度不相同答案:D解析:正西方向。因为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的自转。那个点已经转到正东 边去了,所以他在那个点的正西方向,故 D与C的纬度相同、D与A的经度 不相同。故本题选Do3. 关于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一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B .经线有长有短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经线有无数条答案:B解析: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就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自成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平分地球
3、;所有的经线都等长。ACD 正确,B错误。故本题选B。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A.本初子午线 B .回归线C .赤道D .极圈答案:C解析:因为赤道长约4万公里,自转一周就是一天,相当于行了八万里。在 赤道上能看到全天88个星座,其他纬度则不能取得这种效果。故本题选Co5. 下列语句,能反映出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 A. B . C . D .答案:D解析: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能帮助我们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 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等。故本题选Db6. 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
4、南侧是热带,北侧是北温带,该地位置 是A. 25 W,23. 5 S B . 20 W 23. 5 NC. 160 E, 23. 5 N D . 160 E, 23. 5 S答案:B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 W和160 E,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23.5N,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南侧是热带,北侧是北温带,该 地位置是在四个选项中应为 B。7.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A本初子午线B180度经线C赤道(0度纬线)D西经20度经线答案:C解析:地球上的0度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东经180和西经180称为180 经线,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为南北半 球的分
5、界线。故本题选Co8. 赤道以南的纬线称南纬,用字母什么表示?A.NB.S C.W D.E答案:B解析:南纬为S,北纬为N,东经为E,西经为W故本题选B。9.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C.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答案:B解析: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越靠近赤道,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越靠近两极,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任何一条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而一条经线不能。故A、C、D错,本题选Bo10. 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
6、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 165 E, 20 N B . 21 W 5 N C. 10 W 25 S D . 15 W 25 N 答案:D解析:因为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 W160 E,西经20 (W以东,东经160(E)以西的在东半球;东经160( E)以东,西经20( W以西的在西 半球即经度小于20的在东半球,大于160的在西半球,其余的东经在东 半球,西经在西半球。赤道以北(北纬,N)的北半球,以南(南纬,S)的在南半球。纬度0 30在低纬度,30 60在中纬度,60 90在高纬度。所 以A. 165 E, 20 N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错。B. 21 W 5 N西半球,北半球
7、,低纬度;错。C. 10 W 25 S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错。D. 15 W 25 N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正确。故本题选 Db11. 某地往东是西半球,往西是东半球,往北是温带,往南是热带,该地位 于()A. 20 W 23.5 S B . 160 E, 23.5 NC. 20 W 60 N D . 160 W 30 N答案:B解析:地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西经 20度和东经160度,其中西经20度 以东至东经160度是东半球,自东经160度向东至西经20度是西半球。该 地向北是温带向南是热带只能在北回归线上,所以该地在东经160度,北纬23度26分。故本题选B。12. 划分东西半球的
8、经线圈是()A. 20 W 160 E B . 20 E, 160 WC. 0,180D . 90 E,90 W答案:A解析:为了避免把许多国家和地区分割在两个半球上,所以国际上习惯用东经160和西经20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本题选 A13. 某号台风某日移动路线如下表。请你判断这次台风移动的方向是时间7时11时19时24时经纬度20 N20.5 N21.5 N22川118 E115 E114 E113 EA.向东南B.向东北C.向西南D.向西北答案:D解析:据表可知,这次台风移动东经逐渐减小,表明风向向西,北纬逐渐增 大,表明风向向北,故这次台风移动的方向是向西北。本题选Do14. 划
9、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A. 0经线 B .赤道 C . 160 E D .回归线 答案:B解析:赤道是是零度纬线,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本题选Bo15.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A. 0经线B. 20 W和160 E经线圈C. 20 E和160 W经线圈D .赤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为 0 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所以赤道是划分地球纬度的起点,而不是划 分经度的起点。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所以赤道又为南北半球 的分界线。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16. 若图为东半球,则A点的经度是A. 90 E B . 150 W C . 30 E D .
10、70 E 答案:D解析:由东半球可知,右图中最左边的经线经度为 度为160 E,则中间的A线经度为70 Eo20 W 最东边的经线经17.若该图三条线为等高线,且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两地海拔相等D.甲位于山脊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相关知识。由题可知,越a方向,地18.图中C点的经纬度为势越高,甲比乙低,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有可能形成河流,乙处 为山脊。hitA.150E、40N B . 150W 40 NC.150E、40S D . 150W 40 S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根据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根据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 位置要注意经纬度的判断:经纬度的
11、变化规律为:纬度分为南纬和北纬, 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向东增大 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西经。C点的纬度为40 N,经度为150 E。所以本 题选择A选项。19.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 20oW和160oE D . 180o经线答案:C解析: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和180都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20 W 160 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 赤道是:()A. 30o纬线 B . 90o纬线 C . 0o纬线 D . 20o纬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叫纬线;在地球仪
12、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赤道 是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它是南 北半球的分界线。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21. 如图为地表甲、乙、丙、丁四点地理位置示意图。符合“东半球,北半 球,低纬度,在我国”条件的点是110 115a 1059 ll(F 12011护 125120fl3S J25込斗胪一 胪A.甲B .乙C .丙 D .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甲的经纬度为 110 E30 S,位 于东半球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分界线上,乙的经纬度为105 E30 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位于我国,丙的经纬度为 120 W40
13、N,位于西半球 北半球,中纬度,丁的经纬度为120 W50 S,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22. 某人站在北极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北后南B.前后左右都是南方C.左西右东D.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指 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极点,只有一个方向。北极点是地球的 最北端,前后左右都是南方。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23. 下列有关学习地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学会看地图B .只要记忆无需理解C. 学会欣赏大自然 D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 他学
14、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 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地图的利用是学习地 理的灵魂,理解教材是学习地理的支柱,另外学习地理要联系实际,学会欣 赏大自然,理解记忆、培养学习兴趣等等。地图的利用是学习地理的灵魂, 理解教材是学习地理的支柱,另外学习地理要联系实际,学会欣赏大自然, 理解记忆、培养学习兴趣等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4. 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B.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所有东经度的经线都位于东半球,所有西经度的经线都位于西半球D. 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
15、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纬线的相关知识。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 160 E,东半球主要是东经度,但也有西经度, 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25. 下列属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A. 10 E、25 N B . 25 E、25 SC. 120 W 45 S D . 120 E、40 N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160E.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中纬度范围为 3060 .二、综合题26. 读右面的经纬网图,回答
16、问题。150180试卷第9页,总8页(1)此区域大部分位于(低、中、高)纬度地区,其中的点位于寒带。(2)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点中,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是,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是。(3)从东西半球划分看,位于东半球上,位于西半球上。(4)图中的四个点中,在的正东方向,在的正南方向,在的东北方向。答案:(1)中(或中高)甲(2)甲丁乙丙(3)乙丙甲丁(4)丙乙丁甲乙丙解析:(1)据图分析,此图表示的是北纬地区,一班 0 -30。表示低纬度 地区,30 60表示中纬度地区,60 90表示高纬度地区,图中大部分地 区位于40 70,属中(或中高)纬度地区,高于 66.5 地区为寒带,据 图可知,应为甲点。
17、(2)据图分析,甲乙丙丁四个点中,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是甲丁,位于同 一条纬线上的是乙丙。(3)国际上习惯上用20。W和160 E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图 中乙丙位于东半球上,甲丁位于西半球上。(4)据图分析,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应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中的四 个点中,丙在乙的正东方向,丁在甲的正南方向,乙在丙的东北方向。(1)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A.C.。(2)判断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C.。_从南北半球看 B.D.(3)A点位于B点 向,C点位于D点的 向。(4) 位于低纬度地区的点是 ;位于北温带的点是 答案:(1)( 170 E,10 N) ,(10 W,10 S)(2)西半
18、球,东半球北半球,南半球(3)西南西北(4)A.C,B解析:(1)先找经度,确定东西经;后找纬线,确定南北纬。(2)东经160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西经 20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南 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3)纬度0-30之 间是低纬度;北纬23.5 - 66.5之间是北温带。28.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b广M尹C040520B点的经纬度是(),一天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C在D的()方向,C D两点中的()点所在的纬线圈较长。(3)当太阳直射A所在的纬线时,我们这里是()(节气),地球应位于公转 轨道上的处。A、B、C、D
19、四点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一年中阳光直射一次的 是()。答案:(1)170 E, 20 SA(2)西南 D( 3)冬至丁( 4) CA解析:本题结合经纬网地图和地球公转轨道图考查有关地图和地球运动的知 识。在经纬网图上,由纬度位于赤道以南可知为南纬度,由经度往西方向增 大,可以判断为东经度。地球公转轨道图上,甲为春分,乙为夏至,丙为秋 分, 丁为冬至。根据B点在图中的地理位置可以写出其经纬度为 170 E, 20 S,受地球自转运动的影响,位于东侧的 A点较B点先看到日出。C和D不在 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可以找一个过渡点使之与D点在同一纬线上而与C点在同一经线上,就可以判断
20、出 C位于D的西南方向;C点所 在的纬度高于D点,由纬线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梯减,可以判断 C点的纬线 图长度短于D点所在的纬线圈。A点应为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其上时, 应为冬至日。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在温带地区,而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热带 地区。29. 读如图所示四幅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甲14OT乙(1)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2)A B、C、D四点中即位于东半球又位于低纬度的点是,即位于西半球, 又位于南温带的点是(3)图中A点在C点的方向。(4)甲、乙、丙、丁四幅图中,面积最大的是。答案:(1) 90 E30 S(2) ACB(3)东南(4)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1)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90 E、 30 S;( 2) A 点为(15 N 40 E)、B( 40 S、170 E)、C( 20 N、 20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生活管理办法
- 公众事业管理办法
- 待检室管理办法
- 冰库日常管理办法
- 会计账款管理办法
- 仓库用电管理办法
- 理财管理办法
- 北京花狗管理办法
- 驻地管理办法
- 复混肥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燃气职业技能鉴定-燃气管道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100道集合-单选题)
- 蓝鲸的课件教学课件
- 街道提升整治工程方案(3篇)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慈溪市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0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2课时)
- 骨髓抑制个案护理
- 2025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JG/T 231-2018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 DB31/T 924-2015在用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能耗估算及能效评价方法
- 外层空间军事化的法律规制研究-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