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精编版_第1页
分析化学-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精编版_第2页
分析化学-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精编版_第3页
分析化学-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精编版_第4页
分析化学-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3 n系统论系统论-本世纪本世纪4040年代由贝塔朗菲提出年代由贝塔朗菲提出 n在在50506060年代应用系统工程解决复杂问题取得重大成功后,系统思年代应用系统工程解决复杂问题取得重大成功后,系统思 想与系统方法广泛地渗入到各学科领域想与系统方法广泛地渗入到各学科领域 n作为一种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思想方法”,也渗入水文地质领域,也渗入水文地质领域-也是水文地质学发也是水文地质学发 展的必然产物展的必然产物 张人权,张人权,19871987 n19831983年,在荷兰召开了首届关于地下水系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年,在荷兰召开了首届关于地下水系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5050 个国家的个国家的

2、200200多名代表参加)多名代表参加) n8383年底荷兰水文地质学家年底荷兰水文地质学家G.B.EngelenG.B.Engelen来华进行了讲学,(在我河来华进行了讲学,(在我河 北正定水文所、北京水文地质公司)。北正定水文所、北京水文地质公司)。 “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 一词在中一词在中 国水文地质学界得以迅速广泛的应用、研究与完善(地矿部陈梦熊国水文地质学界得以迅速广泛的应用、研究与完善(地矿部陈梦熊 院士,长春地院的林学钰院士,中国地质大学的地下水系统小组院士,长春地院的林学钰院士,中国地质大学的地下水系统小组 等)。等)。 第1节 地下水系统概念 4 第1节 地下水系统概念 5

3、 n系统思想:系统思想:就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就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 整体角度去考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方法整体角度去考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方法 系统思想追求的目标系统思想追求的目标 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不是局部的)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不是局部的) n系统结构:系统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 便是系统的结构。便是系统的结构。 第1节 地下水系统概念 6 n激励: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n响应:系统在接受激励后对环 境的反作用 第1节 地下水系统概念 7 n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 n含水系统含水系统: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团的,

4、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一个含水系统往往由若干含水层和相对隔水 层(弱透水层)组成,而其中的相对隔水层 并不影响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呈现统一水力 联系。 n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是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 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第1节 地下水系统概念 b c 10 2、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比较 a.两者的共同点两者的共同点: 突破了把单个含水层作为功能突破了把单个含水层作为功能 单元的传统,力求以系统的观点去考察、分析单元的传统,力求以系统的观点去考察、分析 与处理地下水体与处理地下水体 b.两者的不同比较两者的不同比较 含水系统含水系统 流动系统流动系统

5、 根本不同 一个是静态系统 一个是动态系统 分类依据分类依据 根据储水构造划分的根据储水构造划分的 根据水的流动特征根据水的流动特征 以介质场为依据以介质场为依据 以渗流场为依据以渗流场为依据 系统发育史系统发育史 共同的地质演变历史共同的地质演变历史 共同的地下水演变历史共同的地下水演变历史 地层形成史一致地层形成史一致 水的补给径流统一水的补给径流统一 边界性质边界性质 相对隔水的地质边界相对隔水的地质边界 流面流面(分水线分水线)水力边界水力边界 地质上的零通量面地质上的零通量面 水力零通量面水力零通量面 系统的可变性系统的可变性 边界固定不变边界固定不变 边界可变边界可变,系统规模数目

6、变系统规模数目变 不变不变静态的系统静态的系统 是可干扰的动态系统是可干扰的动态系统 统一性统一性 统一的或潜在统一的统一的或潜在统一的 水盐热量时空演变统一的水盐热量时空演变统一的 水力联系水力联系 研究意义 有助于从整体上研究 有助于研究水量、水质 水量盐量、热量的均衡水量盐量、热量的均衡 水温的时空演变水温的时空演变(水质水质) 12 c.c.两者的关系:两者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一个大的含水系统可以包含若干个流动通常情况下,一个大的含水系统可以包含若干个流动 系统系统 两者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子系统两者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子系统 分层次的:子系统是不同、大的系统是一致的分层次的:子系统是不

7、同、大的系统是一致的 n流动系统在人为流动影响下,规模、数量均会发生流动系统在人为流动影响下,规模、数量均会发生 变化,但变化受到大的含水系统边界的、制约,通变化,但变化受到大的含水系统边界的、制约,通 常不会越出大的含水系统边界常不会越出大的含水系统边界 13 I II 15 一、地下水含水系统概念(一、地下水含水系统概念(p8485) 地下水含水系统地下水含水系统是指有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是指有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 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二、不同类型的含水系统二、不同类型的含水系统-(图(图8-5) n松散沉积物松散沉积物 n基岩基岩裂隙岩层、岩

8、溶地层裂隙岩层、岩溶地层 16 17 18 Company L 8.3.1 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GFS)概念)概念 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是指从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是指从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 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n早在早在1940年,年,Hubbert正确地画出了河间地块流网正确地画出了河间地块流网 n1963年,年,J.Toth 用数学模型做了复杂盆地的潜水流网用数学模型做了复杂盆地的潜水流网 n以拉普拉斯方程为基础的数学解,二维稳定流动以拉普拉斯方程为基础的数学解,二维稳定流动 n复杂地形条件:正弦函数复杂地形条件:正弦函数+

9、直线方程直线方程地形线代替水地形线代替水 头值(势分布)头值(势分布) n画出理想盆地的流动系统模拟图,画出理想盆地的流动系统模拟图,P87,图,图8-7 20 流动系统划分为: 局部流动系统-4;中间流动系统-5;区域流动系统-6; 子系统边界 流线 中间GFS 区域GFS 局部GFS (1)区域水力连续性)区域水力连续性 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与较大的空间尺度来考察问题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与较大的空间尺度来考察问题 广大范围内的地下水存在着水力联系广大范围内的地下水存在着水力联系时间因素时间因素 (2)控制地下水流动的是控制地下水流动的是“势势”-地形,不是地质条地形,不是地质条 件件 Toth认为

10、:认为: n从水力学角度看,地下水体的天然单元是地形盆地,从水力学角度看,地下水体的天然单元是地形盆地, 而不是地质盆地而不是地质盆地 n驱动水流的势来自区域地形高处,水从地形高处向地驱动水流的势来自区域地形高处,水从地形高处向地 形低处运动形低处运动 22 23 GFS的水动力特征的水动力特征 n 高势区(势源)高势区(势源)地形高处:地下水由上至下运动地形高处:地下水由上至下运动 n 低势区(势汇)低势区(势汇)地形低处:地下水由低向上运动地形低处:地下水由低向上运动 n 垂向运动中:垂向运动中: n由上至下,势能除克服摩擦消耗部分能量外,势能由上至下,势能除克服摩擦消耗部分能量外,势能压

11、能转压能转 化;化; n由下至上,部分储存的压能释放转化为势能由下至上,部分储存的压能释放转化为势能 n垂向运动的存在:传统的垂向运动的存在:传统的“承压承压”现象在潜水中也可以出现现象在潜水中也可以出现 n 流动方向的多样性:由上至下,由下至上,水平运动流动方向的多样性:由上至下,由下至上,水平运动 n 流动特征的伴生现象流动特征的伴生现象-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关系 25 26 27 28 29 GFS的水化学特征的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决定了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决定了水化学特征 在流动系统中,水质取决于空间某点:在流动系统中,水质取决于空间某点: 入渗补

12、给;流程入渗补给;流程流径长度;流速;流径长度;流速;流动过程中物质补流动过程中物质补 充及迁移性;流程中经受的水化学作用充及迁移性;流程中经受的水化学作用 n局部:流程短,流速快(交替快),局部:流程短,流速快(交替快),TDS TDS 低,水型简单低,水型简单 n区域:流程长,流速慢(交替迟缓),区域:流程长,流速慢(交替迟缓),TDS TDS 高,水型复杂高,水型复杂 n垂直与水平分带性垂直与水平分带性 水化学积聚区:相汇处水化学积聚区:相汇处 圈闭带,相背处圈闭带,相背处 准滞流带准滞流带 矿化度,水型与水学形成作用方式,与水力特征相关一致矿化度,水型与水学形成作用方式,与水力特征相关

13、一致 局部:局部:流程短,流速快(交替快),流程短,流速快(交替快),TDS TDS 低,水型简单低,水型简单 区域:区域:流程长,流速慢(交替迟缓),流程长,流速慢(交替迟缓),TDS TDS 高,水型复杂高,水型复杂 垂直与水平分带性垂直与水平分带性 水化学积聚区:相汇处水化学积聚区:相汇处 圈闭带,圈闭带, 相背处相背处 准滞流带准滞流带 33 34 地温分布曲线 水流作用影响 上升水流产上升水流产 生正增温生正增温 下降水流产下降水流产 生负增温生负增温 n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其实质是以地下水流网为其实质是以地下水流网为工具工具,以,以 势场介质场的分析为基础。将势场介质场的分析为基础。将渗流场、水化学场、温度渗流场、水化学场、温度 场场统一于新的地下水统一于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框架流动系统概念框架之中之中 n将传统认为互不相关联的地下水各方面的表现联系在一将传统认为互不相关联的地下水各方面的表现联系在一 起,纳入到一个有序的地下水空间与时间连续演变的结起,纳入到一个有序的地下水空间与时间连续演变的结 构之中,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构之中,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地下地下水质与量水质与量特征、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