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城市之旅_第1页
欧盟的城市之旅_第2页
欧盟的城市之旅_第3页
欧盟的城市之旅_第4页
欧盟的城市之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盟的城市之旅 环境与规划学院 张翠芳 拜尔美米尔的反省加斯帕丹住区和阿姆斯特温住区加斯帕丹住区和阿姆斯特温住区 以老城河边板屋为原型的成功改造伯尼奥 斯布林堡岛 文化振兴城市法兰克福 目 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将大型商业招致市中心将大型商业招致市中心达姆施塔特达姆施塔特 05 环境首都的环境首都的“无车无车”住宅住宅弗莱堡弗莱堡 06 0 7 公共交通完备的巴洛克城市公共交通完备的巴洛克城市卡尔斯鲁厄卡尔斯鲁厄 导入导入LRT轻铁的模范城市轻铁的模范城市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 加斯帕丹住区总体规划:加斯帕丹住区总体规划: (1)住宅楼采用低层高密度的方式建造,住宅区构成

2、的方式是最多为三层、多数为二层的连栋住宅包围着中庭。 外墙的做法采用了传统的砖砌方式,给人温暖的印象。 (2)开放的空间被细分化,并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管理范围。(住宅楼间的中庭有很多私人专用的庭院,地有所属,管理起 来很方便。) (3)机动车停在和各住户相邻的地方。靠近住宅楼,方便居民监督。最近,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把停车场尽量配置在靠 近住户的地方。 (4)南端的城市中心设有地铁站,还建有购物中心。 拜尔美米尔的反省拜尔美米尔的反省加斯帕丹住区和阿姆斯特温住区加斯帕丹住区和阿姆斯特温住区 (1)、步行车和机动车并存的“wooner方式”(庭院式道路)这样街道就会变得热闹,也有效降低犯罪率。 庭

3、院式道路:波尔认为使各种类型道路使用者都能公平地使用道路进行活动是改善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波尔设计的口袋式尽端式道路取消了人行道,行人可自由地使用全部 道路空间,而其平面布置又使得小汽车司机感觉好像在自家的花园内行驶。在行人、儿童游戏、小汽车交通混杂的条件下,通过别具匠心的设计,迫使汽车减速,安全和环境 质量均有保障。而小汽车也可安排在道路适当空间上,有的就在家门口,大大减少了停车集中于车库而被窃现象,因此也受到小车使用者的欢迎。波尔为其设计取名为温奈 尔弗(Woonerf,意为居住庭院),庭院式道路一词由此而来。 原则:温奈尔弗的主旨就是行人优先于机动车,这一思想贯穿在整个设计导则中: 1)

4、为步行者创造宜人而有吸引力的步行环境,这可以通过大量的植树、变化的铺地和街景设施、游戏设施来实现; 2)汽车必须停放在规定的地方,禁止随处停车,停车位可用植物、桩柱等限定,并可考虑采用不同形式的铺地来划分; 3)为儿童提供活动场地和游戏设施,场地用桩柱、围栏、铁链等限定,那里汽车不容许进入以保证安全,但也应考虑整个街道都该是儿童的活动场所; 4)避免产生交通分流的设施,禁止有隔离的车道和较长的路缘石,这样会使汽车加速; 5)整个场地步行者可随处到达,但机动车不能; 6)采用迫使减速的设计方法:如大的转弯、路面驼峰、陡坡以及局部缩小路宽,过长的路段会鼓励加速所以应该避免。 阿姆斯特温住区阿姆斯特

5、温住区 (2)环境优美住宅区位于市区的边缘,整个住宅区绿树成荫。运河在住宅区中心流淌。 (3)住宅低层高密度,在住宅上覆盖了屋顶,看上去像联排别墅。 以老城河边板屋为原型的成功改造以老城河边板屋为原型的成功改造伯尼奥斯布林堡岛伯尼奥斯布林堡岛 Borne。一Sporenburg岛的滨水居住区, 作为阿姆斯特丹东部港区第3次城市扩建的 一部分,是荷兰当代城市设计的一个典型 案例(图1.2)。 该项目的规划目标是以低层高密度住宅的方式,实现一个每公顷容纳100户的高密度城市居住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orneo岛南岸的自山 住宅群的开发与设计,该住宅群的总体设计山来自鹿特丹的“West8”事务所负

6、责。他们从传统中寻找灵感,以阿姆斯特丹老城运河边的 RowHous。为原型,着重关注住宅与水体的关系,致力于在高密度的都市环境中,重新全释“阿姆斯特丹立面”,创造了丰富的现代居 住新模式。(3,4) 1 )、为体现场所的历史感,延续人们对货运码 头的记忆Borneo-Sporenburg岛的建设完整地保 留了两块基地原有的轮廓,并将原来的货船泊位 改造成停靠小型游艇和泊船的码头及游艇俱乐部 。贯穿Borne。岛东部的一个曾用于卸货的水道成 为基地的一段内河,两架人工岛间原有栈道的位 置架设了两座造型前卫的步行桥,形成了富有又 脉特色的景观(图3) 2)、每户低层住宅用地的基本尺度约为5m/15

7、m ,以”背靠背“方式联排布置,不仅有助于节约 用地,更再现了阿姆斯特丹传统住宅临街面窄、 进深大的特点。 贯穿在联排低层住宅之间的街 道为!2m宽,由一条3m宽的单行车道和其两侧的 人行道与停车空间组成,建筑界面高度和街道宽 度基本形成:至:1.5的空间比例,街角处往往与 桥、水体或建筑形成有趣的对景,再现了阿姆斯 特丹老城区街道的尺度感和”步移景异“的意趣 (图5) 地域文脉 1)、为了在有限的用地内达到每公顷100户住宅的建设密 度,Borneo-Sporenurg岛采取了低层高密度“和”高 层高密度“住宅相组合的开发方式。为了满足采光和通 风要求并创造个性化的内部空间,城市设计导则要求

8、低 层住宅建筑体量的30%一50%为天井、内院或屋顶花园 等”中空“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建筑师设计出.多种不 同的方案,式样丰富的单体建筑极大地活跃了沿街和临 水的城市界面(图6)。 2)、Borneo-Sporenburg岛运河沿岸的住宅业主可在满 足城市设计导则的前提下,自主委托Wests事务所推荐清 单中的建筑师进行设计.这赋予了使用者更多的归属感。 (图7) 3)、位于Borneo-Sporenburg岛的三座高层建筑也提供多 种户型供市场选择并通过其外部形态和内院景观突出.建 筑的个性。另外,它们还和阿姆斯特丹重要桥梁、隧道 口构成对景,并和东部港区其他高层建筑共同成为新的 地标(图

9、9) 住宅类型住宅类型 1)1984年阿姆斯特丹市政当局将混合使用功能列 为城市规划的目标1990年又明确要求东部港区增加 适应小型工商企业和设计工作室、家庭式企业发展 的商业空间,提高该区域功能上的多样性。为此, West 8事务所为Borneo-Sporenburg岛规划了居住 和力、公、学校、游艇俱乐部、体育协会和医院等 多种功能的组合(图8)。 2)、规划师还要求低层住宅的起居室层高不低于3. 5m,这样不仅在使用上更为舒适,还使得低层空间 在需要时可转变为商业用途。在这个前提下,各建 筑师为住宅空间的弹性进行了多种富于创意的设计. 功能混合功能混合 规划方面体现: (1)“环城绿带”

10、法兰克福全市绿化覆盖率高达 52%,由花园、公园、树林、水泽和沙丘等多样化地貌组成,人均占有公园绿地达到 40 平方米。法兰克福最大的绿化动作当属持续 20 多年之久的建设环城绿带(Green Belt)计划。目前,长达 75 公里城市外围的“法兰克福绿化带”基本建成,不仅成为城市绿化屏障,还通过数次立法,征求市民意见,增添了许多休闲娱 乐设施,大力度向市民开放。 (2)被动式住房 法兰克福提出了以住宅建筑节能为核心的“节能家庭方案”。这种被动式节能建筑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房屋的保温密闭性,二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政府 扶持政策方面,对于新建的房屋,建房者可以到地方政府参股的银行申请

11、优惠的低息贷款,还可以享受联邦政府给予的奖励;对于改造的房屋,政府通过节能改造样板房进行典型引路,发放 低息贷款和补贴扶持节能改造项目,但要求改造后房屋节能必须达到 30%-40%。预计 10 年后法兰克福节能型被动屋的比例能达到 60% 以上。 (3)节电奖励 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法兰克福市政府采取了现金奖励的办法。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一个用现金奖励节约用电居民的城市,而且居民可以从法兰克福能源局或者麦诺瓦有限 公司免费领取电力测量仪。居民在一年内如果能够节约 10% 的电,就可以得到 20 欧元的现金奖励,在此基础上,每多节省一度电还可以得到 0.1 欧元。到目前为止,法兰克福的居民平均 获

12、得了 65 欧元的现金奖励 (4) 控制大气排放 在环保方面,法兰克福除了关注绿化以外,还比较重视空气的质量。特别是在控制CO2排放方面,采取了大量的应对措施。第一,低排放公交车。法兰克福在数年前就 率先启用了低排放公交车,在公交系统,法兰克福坚持使用配备高标准(EEV)的车辆。第二,天然气汽车。第三,低排放区域。第四,鼓励自行车出行。2003 年,法兰克福市决定将自行车 出行的比例提高到 15%(1998 年该比例仅为 6%),为此还出台了如下政策:新建、改建、扩建自行车道,改变交通信号灯的变化次序并启用自行车优先的原则,重新设计自行车路线并设路 标,修建更多拥有固定停车架的自行车公园,为了

13、避免绕行并增加骑车的吸引力,法兰克福甚至允许骑车人在单行道上逆行,等等。第五,电动交通。在德国政府举办的“电动交通示范区 ”评选活动中,法兰克福凭借 ZEBRA 工程得以从全国 130 个参选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德国八个“电动交通示范区”之一。该工程主要设计了两个工程:一是在汽车公园、公共停车站和出 租车排队处建设电动车充电站,二是邀请不同的人群来测试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各种电动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5)垃圾再利用 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除了常规的填埋和焚烧外,法兰克福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生物技术降解垃圾,将之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如利用生物发酵剂处理厨房垃圾,将法兰克 福全市每天 1000 吨

14、以上的生活垃圾转化为无公害生物有机肥,可利用这些有机肥培植无公害蔬菜及花卉等。目前,法兰克福有30000 户家庭正在使用垃圾发电厂生产的电力,这在一定程 度上也能够节约诸如油、汽、煤等石化燃料并降低 CO2排放从而保护环境。 (6)水资源管理 虽然德国整体而言水资源丰富,但政府也不忘通过各种手段鼓励节约利用水资源。如法兰克福所在的黑森州就政府提供一部分补贴,鼓励和帮助居民购买雨水收集设备 ,主要是通过房顶收集雨水,雨水经过管道和过滤装置进入蓄水箱或蓄水池,再通过压力装置把水抽到卫生间或花园里使用。此外,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和提高水质也是政府环境保护的重 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水源安全,在含水层周围

15、按不同的距离划分了三级水源保护地带,其中在采水点周围 10 米范围内的一级保护带要求最为严格,禁止一切有污染的物质渗入地面,违者 将被罚以巨款。为了保证自来水质量,从生产、传输和监管等各环节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目前德国自来水都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水平,而法兰克福对水质的要求更高,目前已经达到每小时 一测的程度。 背景:市中心空洞化严重。 规划方面: (1)、超市街道中心路易森广场。路易森中心一层是大型超市和当 地一些小商店。二层是市政府行政机构的办事处。地下空间则建造了 容纳860辆汽车的大型停车场。 (2)商业中心距火车站大约1公里,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把两者连接 起来。市中心仅对公共交通和行人开

16、放。 (3)再生规划,市营电力公司的砖砌建筑物修复成食品店及市民会馆 。广场夏天被当成开放咖啡吧和活动广场,冬天则是溜冰场。 (4)城市周边设置停车场、是公共交通设施进入城市。P+R模式。 将大型商业招致市中心将大型商业招致市中心达姆施塔特达姆施塔特 环境首都的环境首都的“无车无车”住宅住宅弗莱堡弗莱堡 背景介绍:弗莱堡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Breisgau地区的一座城市。弗莱堡的瓦邦社区是德国最绿小区,实现无车生活。弗莱堡,拥 有林地5138公顷,林地面积占市辖区总面积的43%,属德国拥有最多林地的城市之一。除此之外,弗莱堡是世界文明的太阳能之城, 拥有全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研究机构,已经

17、形成了太阳能研究所、太阳能企业、供货商和服务部门一体化的太阳能经济网络。 步行自行车有轨电车。旧城几乎皆为步行区,城市中心设有有轨电车、自行车和步行者共享街道。弗莱堡通过增加必要的基础 设施积极推进自行车和其他交通替代方式的使用。建立自行车路网,包括机动车和自行车分离的道路、混有自行车道的公路、供自行车 和公共汽车使用的“环保道路”及汽车必须避让自行车的自行车道。 太阳能资源 弗莱堡市是世界上著名的生态城市,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十分突出。早在1996年,弗莱堡已安装75个太阳能电池板装置,总容量366kw ,成为德国人均拥有太阳能电池板装置最多的城市。 生态社区 Vauban社区位于弗莱堡的南端,

18、距离老城商业中心约有2.5公里,原 是二战后法国占领军的兵营。1992年法军撤走后,弗莱堡市政府以 200多万欧元的代价从联邦政府手中买下这块地皮,并把其纳入城区的 发展规划。Vauban社区居民仅5000人,是欧洲为数不多的自行车数量 超过汽车数量的社区和唯一一个家庭用电量和发电量实现平衡的社区 。其先进的节能设计和超前的环保理念,使这里成为欧洲低碳经济的 人居典范。 1)建筑节能 Vauban社区在建筑节能方面成效显,拥有100多套节能住宅。以其节 约电能为例。节能住宅的墙壁内有30cm的泡沫夹层,窗户是密封严实 的3层玻璃窗,发挥隔音、隔热和保暖的功能。(图1) 2)太阳能经济利用 Va

19、uban社区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超市、停车场屋顶上 都安装了大片的太阳能板,居民住宅屋顶上也大多装有太阳能板,当 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向日葵屋”或“太阳船屋”。 (图1) 3)绿色交通,安静社区 Vauban社区内是行人优先、自行车优先和公共交通优先。由于政 府提倡和居民支持,社区70%的居民没有私家车,社区道路的30公 里限速标志随处可见。除了卸货和拉货之外,小区禁止汽车通行。 即便没有私家车,居民出行也非常方便。社区的有轨电车到城里需 要15分钟,骑车需要10min,步行需要2530min。德国的自行车 基本全是变速车,速度较快,作为短途交通工具十分方便,自行车 是Vauban社

20、区居民最喜爱的交通工具。(图2) 小区内只有一条公路。公路的旁边是有轨电车道。双轨仰卧在绿草 从中,绿草的下面铺设减震材料。德国人喜静,电车在轨道上驶过 ,就像人踩在地毯上一样,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 4)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德国人认为只有实施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环保、社区发展 、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远景才能够实现。Vauban社区中推行“ 居民参与机制”成功地结合政府部门、市议会、建筑开发商与社区 居民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人”认定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与最 终目标,其推动力来自“灵感”、“创意”与“居民参与”。 (图2) 规划 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从出行者出发,轨道交通的布局,较少换乘。路线简单易识别,避免复杂的换乘路线。城市设计,使得各个年龄 层、各个阶层、各中出行习惯的人,都能够方便使用公共交通。 1)、二战后,德国卡尔斯鲁厄保留有轨电车,把郊外行驶的民营私铁路线和国营路线整合了起来,在方圆30公里内建造了公共交通网络 系统。 2)、中心商业区哦轨道与人人行道同一平面,行人可方便穿越轨道。 3)、公共交通都经过商业步行街,公共交通密度大。城郊、居住区居民可通过公共交通,无需换乘直接到达中心商业区、公共设施集 中区、大学或者是休闲场所。公共交通延伸到市或者周边市区。如温泉城市、疗养城市、黑森林地区等。通过公共交通,无需换乘,假 日实现郊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