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 将将 时刻的地面运动脉冲引起的体系反应时刻的地面运动脉冲引起的体系反应叠叠 加:加:体系在体系在t t时刻的地震反应为:时刻的地震反应为: () 00 1 ( )( )( )sin() tt t gD D x tdx txetd 杜哈密积分杜哈密积分 t 一、概述:一、概述: 第1页/共45页 t t textx 0 d )( g d d)(sin)( 1 )(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 max 0 )( g max d)(sin)( 1 )( t t d textxS 最大位移反应最大位移反应 D 2 T一般结构阻尼
2、比较小一般结构阻尼比较小 ; 第2页/共45页 t t textx 0 d )( g d d)(sin)( 1 )( 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反应: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反应: 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t d t g d t t dtex tex dt dx tx 0 )( 0 d )( g )(sin)( d)(cos)()( 第3页/共45页 max 0 )( g max d)(sin)()( t t v textxS 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反应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反应为 D 2 T一般结构阻尼比较一般结构阻尼比较 小小 ; 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t
3、 d t g d t t dtex tex dt dx tx 0 )( 0 d )( g )(sin)( d)(cos)()( 第4页/共45页 2 2 g xxxx 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 g xxxx 2 2 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 () gd 0 d 1 ( )( )sin()d t t x txet 由 () gd 0 () 0 ( )( )cos()d ( )sin() t t t t gd d dx x txet dt xetd 带入上式 第5页/共45页 2 2 g xxxx 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质点的绝对加
4、速度为: t t tex 0 d )( g d 2 d)(sin)( t d t g d t t dtex tex 0 )( 22 0 d )( g )(sin)( 2 d)(cos)(2 第6页/共45页 2 2 g xxxx 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 t t tex 0 d )( g d 2 d)(sin)( t d t g d t t dtex tex 0 )( 22 0 d )( g )(sin)( 2 d)(cos)(2 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为:质点相对于地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为: max 0 )( g max d)(sin)()( t t ga texxtx
5、S 第7页/共45页 dva SSS 2 max 0 )( g max d)(sin)( 1 )( t t d textxS max 0 )( g max d)(sin)()( t t v textxS max 0 )( g max d)(sin)()( t t ga texxtxS 第8页/共45页 max 0 )( g max d)(sin)( 1 )( t t d textxS max 0 )( g max d)(sin)()( t t v textxS max 0 )( g max d)(sin)()( t t ga texxtxS 二、地震反应谱:二、地震反应谱: 第9页/共45页
6、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意义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意义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可理解为一个确定的地面运动,通过一组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可理解为一个确定的地面运动,通过一组阻尼比阻尼比 相同但相同但自振周期自振周期各不相同的单自由度体系,所引起的各体系各不相同的单自由度体系,所引起的各体系最大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反应反应 与相应体系自振周期间的关系曲线与相应体系自振周期间的关系曲线 T1 T1 sa(T) T T2 T2 T3 T3 T4 T4 T5 T5 =0 ( ) g x t 第10页/共45页 max 0 )( g max d)(sin)()( t t ga texxtxS t )( ty g )(ms
7、 2 )(s 第11页/共45页 max 0 )( g max d)(sin)()( t t v textxS t )( ty g )(ms 2 )(s 第12页/共45页 max 0 )( g d)(sin)( 1 t t d texS t )( ty g )(ms 2 )(s 第13页/共45页 三、三、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 两个影响因素:两个影响因素:1.1.体系阻尼比体系阻尼比 2.2.地震动地震动 1.1.体系阻尼比体系阻尼比 体系阻尼比越大体系阻尼比越大 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小 地震反应谱值越小地震反应谱值越小 图图 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
8、的影响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 Sa/xg max T(s) 4.0 2.0 1.0 1.0 3.0 4.0 2.03.0 =0.01 0.03 0.0 5 0.10 第14页/共45页 2.2.地震动地震动 不同的地震动将有不同的地震反应谱不同的地震动将有不同的地震反应谱 地震动特性三要素地震动特性三要素 : : 振幅振幅 、频谱频谱 、持时持时 地震动振幅地震动振幅 仅对仅对 地震反应谱值地震反应谱值 大小大小 有影有影 响响 振振 幅幅 振幅越大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呈线性比例关系呈线性比例关系 第15页/共45页 频谱:地面运动各种频率(周期)成分的加速度幅值的对应
9、关频谱:地面运动各种频率(周期)成分的加速度幅值的对应关 系系 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 不同震中距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不同震中距条件下的平均反应谱 地震反应谱峰值地震反应谱峰值 对应的周期也越对应的周期也越 长长 场地越软场地越软 震中距越大震中距越大 地震动主要频率成份越地震动主要频率成份越 小小 (或主要周期成份越长(或主要周期成份越长 ) 地震动频谱对地震反应谱的地震动频谱对地震反应谱的 形状形状 有影响有影响 持时持时对最大反应或地震反应谱影响不大对最大反应或地震反应谱影响不大 第16页/共45页 第17页/共45页 第18页/共45页 第19页/共45页
10、第20页/共45页 第21页/共45页 第22页/共45页 第23页/共45页 G G 体系的重量;体系的重量; 地震系数;地震系数; 动力系数动力系数 五、设计反应谱五、设计反应谱 设计反应谱设计反应谱 : 地震反应谱直接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困难,地震反应谱直接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困难, 而需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用的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而需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用的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 max max ( ) G( ) g a g x S T FmgkT gx k )(T )(TmSF a 地震系数(地震系数(k ) 定义定义 :g x k g max 可将地震动振
11、幅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分离出来可将地震动振幅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分离出来 基本烈度6789 地震系数k0.05 0.10 (0.15) 0.20 (0.30) 0.40 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烈度每增加一度地震 系数大致增加一倍系数大致增加一倍 第24页/共45页 动力系动力系 数数 定义定义 意义:体系最大加速度的放大系数意义:体系最大加速度的放大系数 max )( )( g a x TS T 体系最大加速体系最大加速 度度 地面最大加速度地面最大加速度 是规则化的地震反应是规则化的地震反应 谱谱 2 () 0 max max 212 ( )( )sin() ( ) tt T g g txetd T
12、Tx t 那么对于给定的加速度记录那么对于给定的加速度记录 ,和结构的阻尼比,和结构的阻尼比,用,用 上式可以计算出对应不同结构自振周期上式可以计算出对应不同结构自振周期T的动力系数的动力系数值。值。 ( ) g x t 第25页/共45页 2 () 0 max max 212 ( )( )sin() ( ) tt T g g txetd TTx t max 0 )( g max d)(sin)()( t t ga texxtxS 对比上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地面最大加速度对比上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地面最大加速度 对于给对于给 定的地震时个常数,所以定的地震时个常数,所以TT的曲线形式与拟加速度
13、反应谱的曲线形式与拟加速度反应谱 曲线的形状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曲线的形状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T T 曲曲 线的纵坐标为线的纵坐标为 , 而拟加速度(加速度最大值)反应谱的纵坐标是而拟加速度(加速度最大值)反应谱的纵坐标是Sa 。 ( ) g x t max ( ) a g S x t 第26页/共45页 第27页/共45页 ag mStxtxmtFF max max )()()( GkG g tx tx S mg g g a max max )( )( G g max )(tx S g a g tx k g max )( k 第28页/共45页 max 0 )
14、( g max d)(sin)()( t t ga texxtxS GF g tx k g max )( k max )(tx S g a max 0 )( 2 max )( 2 sin)( )( 12 tt T g g dt T ex txT 对比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对比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的的TT的曲线形式的曲线形式与与Sa T 曲线曲线的形状是完全的形状是完全 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一致的,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 T的纵坐标为的纵坐标为 ,因为,因为 而对于给定的地震(或设防烈度),地震系数而对于给定的地震(或设防烈度),地震系数 k k为常数。
15、为常数。 max ( ) a g k S k x t k 第29页/共45页 为使动力系数能用于结构抗震设计,采取以下措施:为使动力系数能用于结构抗震设计,采取以下措施: 05. 01.1.取确定的阻尼比取确定的阻尼比,因大多数实际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在,因大多数实际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在0.050.05左左 右右 考虑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考虑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 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同一地点、相同地震烈度的前后两次地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同一地点、相同地震烈度的前后两次地 震记录的地面运动加速度曲线时程震记录的地面运动加速度曲线时程 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也有很大不同。因此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仅用某
16、一次的,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仅用某一次的 所得到的反应谱曲所得到的反应谱曲 线线Sa(T)或或(T)作为设计标准计算地震作用并不恰当,作为设计标准计算地震作用并不恰当, ( ) g x t ( ) g x t 设计反应谱:设计反应谱: 第30页/共45页 n T T n i i 1 05. 0 )( )( 2.2.按场地、震中距将地震动记录分类按场地、震中距将地震动记录分类 3.3.计算每一类地震动记录动力系数的平均值计算每一类地震动记录动力系数的平均值 考虑地震动频谱的影响因素考虑地震动频谱的影响因素 考虑类别相同的考虑类别相同的 不同地震动记录不同地震动记录 地震反应谱的变异性地震反应谱的变
17、异性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根据统一场地所得到的强震地面运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根据统一场地所得到的强震地面运动 加速度记录加速度记录 分别计算出它的反应谱曲线(即最大加速分别计算出它的反应谱曲线(即最大加速 度度/ /位移位移/ /速度与周期速度与周期T T的曲线),然后将这些谱曲线进行统计的曲线),然后将这些谱曲线进行统计 ,求出最具代表性的平均反应谱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条曲,求出最具代表性的平均反应谱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条曲 线称之为线称之为“抗震设计反应谱抗震设计反应谱”。 ( ) g x t 第31页/共45页 工程设计采用的动力系数谱曲线(纵坐标用工程设计采用的动力系数谱曲线(纵坐标
18、用 表示)表示) T 25. 2 max 2max0 /45. 01 g T 特征周期,特征周期, 与场地条件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与场地条件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 衰减指数,取衰减指数,取0.9 1 直线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直线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 取取0.020.02 2 阻尼调整系数,取阻尼调整系数,取1.0 第32页/共45页 值:值: 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影响系数 定定 义义 )()(TkT 图图 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 maxmax k 图中图中 我国建筑抗震采用两阶段设计,各设计阶段的我国建筑抗震采用两阶段设计,各设计阶段的 max 地震影响 设防烈度
19、 6789 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 罕遇地震-0.50(0.72)0.90(1.20)1.40 g15. 0g30. 0 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 和和 的地区的地区 第33页/共45页 )(sT 01 . 0 g T g T50 . 6 max2 max 45. 0 max2 )( T Tg max12 )5(2 . 0 g TT 第34页/共45页 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 当结构阻尼比等于当结构阻尼比等于0.050.05时,时,其形状参数作如下:其形状参数作如下:
20、 2.2.水平段,周期自水平段,周期自0.1s0.1s至特征周至特征周 期期TgTg的区段:的区段: max 3.3.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5 5倍特征周期区段:倍特征周期区段: 0.9 1.1.直线上升段:直线上升段: , 2 1.0 2max (0.45 =1.0)() 4.4.直线下降段,自直线下降段,自5 5倍特征周期倍特征周期至至6s区段:区段: 1 0.02 T 结构自振周期结构自振周期 衰减指数衰减指数 2 阻尼调整系数阻尼调整系数1 直线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直线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 g T 特征周期,特征周期, 与场地条件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与场地条件和设计
21、地震分组有关 第35页/共45页 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阻尼对地震影响系数的影响 当结构阻尼比不等于当结构阻尼比不等于0.050.05时,其时,其形状参数作如下调整形状参数作如下调整 : 1.1.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的调整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的调整 55 . 0 05. 0 9 . 0 2.2.直线下降段斜率的调整直线下降段斜率的调整 8/ )05. 0 (02. 0 1 max 的调整:的调整: 3.3.max 表中值应乘以阻尼调整系数表中值应乘以阻尼调整系数 7 . 106. 0 05. 0 1 2 2 0.55 , 当当55. 0 2 取取 第36页/共45页 max 1.401.400.
22、90(1.20.90(1.2 0)0) 0.50(0.70.50(0.7 2)2) -罕遇地震罕遇地震 0.320.320.16(0.20.16(0.2 4)4) 0.08(0.10.08(0.1 2)2) 0.040.04多遇地震多遇地震 9 8 7 6 T )(sT 01 . 0 g T g T50 . 6 max2 max 45. 0 max2 )( T Tg max12 )5(2 . 0 g TT 第37页/共45页 )(sT 01 . 0 g T g T50 . 6 max2 max 45. 0 max2 )( T Tg max12 )5(2 . 0 g TT 0.90 0.65 0
23、.450.35第三组第三组 0.75 0.55 0.400.30第二组第二组 0.65 0.45 0.35 0.25第一组第一组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 g T 1 2 0.05 0.9 0.55 1 0.02(0.05)/8 2 0.05 1 0.06 1.7 第38页/共45页 第39页/共45页 例例 题题 1 1 kg10000m kN/cm1k 水塔结构,同例水塔结构,同例3-13-1。 , (a) 水塔 hh (b) 厂房 (c) 多、高层建筑(d) 烟囱 位于位于IIII类场地第二组,基本烈度为类场地第二组,基本烈度为7 7度度 (地震加速度为(地震加速度为0.10g),0.10g),阻尼比阻尼比03. 0 求该结构多遇地震下的水平地震作用求该结构多遇地震下的水平地震作用 08. 0 max sTg4 . 0 解;查表解;查表3-3, 查表查表3-2, 第40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气田开发项目全过程咨询、管理与技术服务考核试卷
- 2025年版关于办公室装修合同范本下载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空白合同
- 2025电缆线路维修合同
- 2025年合作协议制作与发布合同
- 2025《中文劳动合同范本》
-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 二零二五门面租房合同书模板
- 二零二五劳动合同法服务期期限是多长时间
- 二零二五聘用教师合同范例
- 2025陕西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年上半年福建福州广播电视台招聘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培训
- 2025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易制毒化学品销售人员岗位职责
- 小区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的监督流程课件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