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第1页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第2页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第3页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第4页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效果图)

编制:**********(方案编制人)

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批:**********(代理人)

年月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第一节暗挖工程概况和特点........................................................1

第二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4

第三节施工平面位置...............................................................7

第四节周边环境条件..............................................................12

第五节施工要求..................................................................15

第六节风险辨识与分级...........................................................16

第七节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16

第二章编制依据...............................................................17

第一节编制依据..................................................................17

第二节编制原则..................................................................18

第三节适用范围..................................................................19

第三章施工计划...............................................................20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20

第二节材料与设备计划等.........................................................21

第三节劳动力计划................................................................22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24

第一节技术参数..................................................................24

第二节工艺流程..................................................................27

第三节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28

第四节检查要求..................................................................74

第五章施工保证措施.............................................................76

第一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76

第二节组织保障措施..............................................................77

第三节安全保证措施..............................................................78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80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五节文明施工保障措施.........................................................88

第六节施工环保控制措施.........................................................94

第七节冬季施工措施..............................................................95

第八节夏季高温施工措施.........................................................96

第九节汛期施工措施..............................................................96

第十节监控量测..................................................................97

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109

第一节施工管理人员.............................................................109

第二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12

第三节作业人员.................................................................112

第四节特种作业人员.............................................................112

第五节其他作业人员.............................................................113

第七章验收要求................................................................114

第一节验收标准.................................................................114

第二节验收程序及人员..........................................................116

第三节验收内容...........................................................117

第四节领导带班制...............................................................118

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119

第一节应急组织机构.........................................................119

第二节应急组织职责.............................................................119

第三节危险源识别分析及处置措施...............................................122

第四节产权单位应急联系........................................................124

第五节应急救援物资.............................................................125

第六节应急救援预案.............................................................127

第七节应急救援响应.............................................................130

第八节应急救援电话及路线......................................................133

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135

第一节施工通风计算.............................................................135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节施工现场临时用水计算书..................................................137

第三节临时用水系统管径选择计算...............................................139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暗挖工程概况和特点

一、工程所在位置

位于位置,周边规划以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及公共绿地为主;

车站西北侧为烟草公司及家属小区;其余象限均为空地。自起,由西向东沿

地下敷设,到达。、区间起止里程为Y(Z)DK

+~Y(Z)DK+o

项目平面位置图

二、设计概况与工程规模

车站站厅层形式为地下两层三柱四跨框架结构,本站设置XXX个出入口及XXX组风亭。

车站站厅明挖基坑总长XXXm,标准断面宽度为m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遍m;车站站台

层形式为地下一层隧道分离岛式车站,站台暗挖隧道总长度遍m,标准尺寸为遍(宽)

根邀m(高),拱顶埋深mm;盾构端头井段开挖宽度XXXm,开挖高度遍m;覆土深度

约XXXmo车站为盾构过站站,两端接盾构区间。

〜区间正线隧道暗挖段共有4种断面形式,分别为A型隧道(标准

断面)结构、B型隧道(加宽断面)结构、C型隧道(人防断面)结构、D型隧道(射流

风机断面)结构。标准断面(A断面)、加宽断面(B断面)、射流风机断面(D断面)

采用CRD法开挖,分四部开挖支护施工。出入线人防断面(C断面)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分六部开挖支护施工。

线路自~段直线抬升2m,单面坡,纵坡为2%;自~

段纵向抬升14m,单面坡,纵坡为14%o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A型隧道(标准断面)结构断面设计

B型隧道(加宽断面)结构断面设计

C型隧道(人防断面)结构断面设计

2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D型隧道(射流风机断面)结构断面设计

暗挖区间隧道采用作为初期支护,施工时辅以临时支护,防水采用,

二次衬砌采用。

出入线在~段分4个断面类型,各断面起始里程及支护参数如下:

1.平面布置参数

起始里程终点里程线路长度(m)断面类型备注

6.96A断面

2.50/过渡段

25.00D断面

2.50/过渡段

67.60A断面

3.00/过渡段

12.20C断面

3.00/过渡段

77.00A断面

8.00/1号竖井主体结构

316.40A断面

5.200/2号竖井横通道

213.191A断面

33.060B1断面

22.813B2断面

备注:A断面一标准断面;B断面一加宽断面;C断面一人防断面;D断面一射流风机

断面。

2.断面支护参数设计表

面最大跨喷砂超前小导管钢筋网格栅钢架

mmmm长度m环距mm直径mm间距mm间距m范围

A断面1228035033008150x1500.5全断面

B断面1298035033008150x1500.5全断面

C断面1450035033008150x1500.5全断面

D断面1228035033008150x1500.5全断面

三、本工程施工重难点内容和相应措施

1.重点一及相应措施

3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叙述重点问题及编制相应措施。

2.重点二及相应措施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叙述重点问题及编制相应措施。

四、3.难点一及相应措施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叙述难点问题及编制相应措施。

3.难点二及相应措施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叙述难点问题及编制相应措施。

第二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

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钻孔勘探,勘探区域地层断面图如图1.2.17所示。

1.2.1-1勘探区域地层断面图

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工程场地在勘探深度80nl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即

由全新统人工填土(Q「),全新统冲洪积(Q『w)黄土状土、粉质猪土、中砂、砾砂及

圆砾,上更新统风积9/)新黄土、残积(Q/1)古土壤、冲洪积(QJR)粉质赭土、中

砂、砾砂,以及中更新冲湖积(QJ”)粉质猪土、粗砂及圆砾等组成。地层综合描述详见

lo

1.地层综合描述表

范围值

土层时代成名

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编号层

因称层底深

层厚高

杂1.101.10423.31

杂色,稍湿,松散,分布不均,主要为粉质猪土

1-1Q/填

夹大量砖块建筑垃圾。平均层厚。

土6.406.40433.522.34m

4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层时代成名

编号范围值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因称

素1.10

424.07黄褐色,稍湿,松散~中密,混粗砂、砾砂。平

1-2Q4ml填1.10-

2.50均层厚。

土6.50433.101.30m

褐黄色-深褐色,以粉质猪土为主,硬塑,具小孔、

虫孔较发育,含钙质条纹,见铁镒质斑点。压缩

黄系数平均值a,.2=0.leMPa1(范围值0.09~

1.003.50415.44

土0.54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Esi-2=M.3MPa(范

2-1

1L001400426.69围值4.7'17.9MPa),属中压缩性土;液性指数

土IL=0.18(范围值-0.53~0.85)。具湿陷性,位于

水位以上。平均层厚5.94m,主要分布于皂河一

级阶地与河漫滩处,隧道顶面以上。

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条纹。压缩系数平均值

aL2=0.22MPa」(范围值0.12~0.38MPa】),压缩

质0.405.90406.87

模量平均值EsL2=8.4MPa(范围值4.6~13.3Mpa),

2-2猪

属中压缩性土;液性指数IL=0.41(范围值、

土0.02

7.8022.70422.88

0.88)。平均层厚2.69m,主要分布于皂河一级阶

地与河漫滩处,隧道顶面以上。

Qjl+pl

褐黄色~黄灰色,稍湿,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

石英、长石和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级配不良。

中0.403.00405.62

2-5标贯试验锤击实测值数击。平均层厚

砂N=27

7.5023.60427.112.26m,主要分布于皂河一级阶地与河漫滩处,隧

道顶面以上。

灰色~灰黄色,饱和,中密,级配不良,长石'

石英质,砂质纯净,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标

粗0.404.90403.20

2-6贯试验锤击实测值数击。平均层厚

砂N=242.47m,

5.8023730423.97主要分布于皂河一级阶地与河漫滩处,隧道顶面

附近。

褐黄色~褐灰色,稍湿~饱和,密实,主要矿物

成分为石英、长石和少量暗色矿物,含圆砾,含

砾0.608.40402.06

2-7量约30%。标贯试验锤击实测值数N=39击。平

砂25:70

1140421.27均层厚4.81m,主要分布于皂河一级阶地与河漫

滩处,隧道顶面附近。

杂色,饱和,密实,母岩为花岗岩,石英岩等,

磨圆度较好,最大粒径以上,以中、粗砂充

圆0.7011.90402.983cm

2-8填,含零星卵石,含量约10%。平均层厚3.67m,

6.8023.70418.58主要分布于皂河一级阶地与河漫滩处,隧道顶面

附近。

褐黄色,以粉质猪土为主,硬塑,针孔较发育,

含云母,钙质斑点,偶见蜗牛壳残片。压缩系数

平均值ai.2=0.20MPai(范围值0.13"0.39Mpa-'),

新3.605.70424.22.

压缩模量平均值Esi-2=10.3MPa(范围值5.10"

3-1Q3eo1黄

)属中压缩性土;液性指数

土8.80130MPa,IL=0.08

(范围值-0.22~0.49)。具湿陷性,均位于水位

以上。平均层厚5.76m,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处,

隧道顶面以上。

5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层时代成名

编号范围值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因称

红褐色~棕红色,硬塑,团粒结构,含钙质薄膜,

虫孔、针孔发育,底部钙质结核极为发育。压缩

古1.707.40420.22系数平均值ai.2=0.16MPa-1(范围值0.10~

3-2Q3C,土0.26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Esi.2=11.4MPa(范

壤4.7014.50424.56围值7.2016.6Mpa),属中压缩性土;液性指数

IL=0.07(范围值-0.21~0.38)。平均层厚3.59m,

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处,隧道顶面以上。

褐黄色~黄褐色,可塑,见少量褐红色铁镒质斑

点,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含有钙质结核。压缩

系数平均值au=0.20MPa-(范围值0.12^0.33

质0.5012.30404.86

3-4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Esi-=9.2MPa(范围值

赭2

6.0027.70420.265.20~14.20MPa),属中压缩性土;液性指数

IL=0.32(范围值-0.02~0.85)。平均层厚2.39m,

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处,隧道顶面附近。

Qal+P'褐黄色~灰黄色,稍湿、饱和,密实,主要矿物

3成为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含云母,暗色矿物质,

中0.8014.40412.58

3-7偶见零星圆砾。标贯试验锤击实测值数击。

砂N=31

5.4021.00418.85平均层厚2.65m,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处,隧道

顶面附近。

灰黄色,稍湿~饱和,密实,级配不良,长石及石

粗3.10-英质,砂质纯净,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标贯

3-821.00〜402.65〜

砂8.6032.50413.99试验锤击实测值数N=38击。平均层厚5.78m,主

要分布于二级阶地处,隧道顶面附近。

褐黄色~褐灰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为为

砾0.9024.00401.85石英、长石和云母,级配良好,含圆砾,含量约

3-9Qal+P'

3砂30%。标贯试验锤击实测值数N=45击。平均层厚

120

7.08m,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处,隧道顶面附近。

褐红、褐黄~浅灰色,可塑,见少量褐红色铁镒

质斑点,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含有钙质结核。

压缩系数平均值ai-2=0.27MPa」(范围值0.11~

质0.6016.70352.87

4-40.54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Esi-2=6.8Mpa(范

猪55780

8(100412.93围值3.4、15.0MPa),属中压缩性土;液性指数

IL=0.42(范围值0.02~0.93)。平均层厚11.39m,

主要分布于隧道底板附近。

褐黄色~灰褐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为为

粗0.5021.20350.62石英、长石和少量的暗色矿物,级配不良,偶见

4-8

Q2alM砂圆砾。标贯试验锤击实测值数N=49击。平均层

8.508(100409.25

厚2.85m,主要分布于隧道底板以下。

灰褐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主要矿物成分

砾1.1026.20395.66

4-9为石英、长石和少量暗色矿物,含圆砾,含量约

砂32?30

3.70402.1330%。平均层厚2.60m,主要分布于隧道底板以下。

黄灰色~灰褐色,饱和,密实,母岩为花岗岩,

圆2.0036.50371.29石英岩等,中风化,次圆状,级配不良,中、粗

4-10

砾砂充填。平均层厚主要分布于隧道底板

5.7058.50393.773.83m,

以下。

二、水文地质

区间场地内及附近无地表水体,不考虑地表水体对区间隧道的影响。

6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2014年3rl月勘察期间钻探揭露,场地内地下潜水水位稳定埋深35.30~

46.10m之间,相应高程为419.47^422.19m;2017年4月初步勘察期间钻探揭露,场地

内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37.00~45.50m之间,相应高程为418.49^422.89m;2019年

11月勘察期间,flO地裂缝以北场地内钻探揭露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37.00~46.00

之间,相应高程为418.44~42L98,地下水位在无大的外界因素影响下,水位变幅按照

2.0m考虑。

区间设计隧道底板埋深介于22.T31.2m,相应高程为441.49~444.22,区间隧道底

板高于地下水位线7.04911.701m,区间施工不用降水,且在无大的外界因素影响下不

考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三、地质剖面图

左线、右线地质剖面图如0、0所示。

应展示工程所处的地质、地下水环境,并标注结构位置。

图L2.3T左线地质纵剖面图

应展示工程所处的地质、地下水环境,并标注结构位置。

图1.2.3-2右线地质纵剖面图

第三节施工平面位置

一、施工平面位置设置原则

(1)施工总平面布置上应遵循阶段性、适用性、灵活性的原则,并根据施

7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工总体安排的需要充分合理规划用地,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期间的人、机、材的

合理调配,同时还须满足安全、消防、整齐、美观、环保的要求,以最有效地利

用场地,减小投入。

(2)合理、独立地布置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区等,并明确划分施工区

域、材料堆放区及加工场地等,减少各工种之间的干扰,以便有针对性地管理施

工现场,提高施工效率。

(3)施工材料堆放应尽量设在垂直运输机械覆盖的范围内,以减少二次搬

运的发生,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速度。

(4)合理地组织运输,以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并尽量减少场内运输费。

(5)临时设施的布置的搭建须不损坏测量控制网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警

示标志,且办公用房应靠近施工现场,福利设施应在生活区范围之内,以便于施

工人员的工作及生活。

(6)根据交叉施工原则,须进行分阶段布置,即随着工程施工进度布置和

安排现场平面,同时须与该阶段的施工重点相适应,以减少对施工的影响,提高

场地利用率。

二、地上场地临建

场地围挡面积约m2,东西各设一大门,西侧大门宽8m,为车辆、人员进

出的主要通道,东侧大门宽8m,为消防通道;除开挖基坑外,场地硬化面积约m2;

场地内布置环形施工道路,道路面积约m2,北侧道路平均宽10m,为现场主要承重

道路;东西大门处各设一洗车池与沉淀池,场地内布置;根据相关环保及扬尘治理的相关

要求,施工区域设一座钢结构密闭罩棚,竖井罩棚尺寸为64(长)根35(宽)根14m

(高)。竖井罩棚内主要设施分别为:提升竖井入口闸机、水泥罐、搅拌机、速凝剂库、

轴流风机、配电柜、25t门架吊车、备用发电机、空压机及气罐、渣土仓、砂仓、石子仓、

钢筋原材堆放区、钢筋加工棚、半成品加工区、变压器房;渣场距离井口端堆土应低于

1.5m高;距离井口宽4m。距离进口位置较近处水泥罐灌装水泥时不应装满水泥,保证井

2

口位置安全,应装三分之二位置;现场办公区设于场地西北角,办公面积约mo

8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拟建工程区域、生活区与办公区、道路、加工区域、材料堆场、机械设备

图1.3.2-1地上场地临建平面布置图

三、地上临水布置

现场临时用水分为施工供水、喷淋用水和现场排水。

施工供水引进自来水,管径为100mm,接入处设置水房及压力罐,沿围挡一圈布置供

水管,每隔30m~50m设置一个供水口阀门,并于场地东侧及南侧各设置一个增压泵,水

管通过交通道路时采用护管浅埋的方式过渡。临时用水量计算详见第9章计算书。

于现场北侧布置尺寸为6m)4m)1.5m的消防水箱,消防水箱上布置消防泵房,作为

消防用水水源,并沿围挡一圈每隔50m^l00m布置消防栓。

喷淋用水从水源处接出,沿围挡一圈以及基坑一圈布置喷淋水管,水管通过交通道路

时采用护管浅埋的方式过渡。

现场北侧道路以北、南侧道路以南布置排水沟,场内排水由中间向两侧,坡度2队

水排入东西两侧沉淀池,经沉淀后循环使用;雨水经排水沟流入沉淀池后,再由沉淀池接

管流入西侧市政雨水井中。

地上场地临水平面布置如0所示。

临水布置

图1.3.3T地上场地临水平面布置图

9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四、地上临电布置

在场地西北角围挡内安装一台630kVA的变压器,并沿围挡一圈布置电缆,均采用三

相五线制,每50ml00m设一固定配电箱方便施工使用,钢筋加工场的电焊机箱集中布置

电箱。

临电布置

图1.3.4T地上场地临电平面布置图

施工区域内安排2台250即发电机,作为临时施工用电补充,以备不时之需。

主要电气设备用电负荷表

总用电功系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序号设备名称

率(kW)KXCOS(pTgQPc(kW)Qc(kVar)Sc(kVA)

钢筋切断

1

钢筋弯曲

2

钢筋调直

3

直螺纹套

4

丝机

直流电焊

5

6

7

8

9合计

计入

10

XZ=0.8

五、竖井通道布置

暗挖隧道内主要布置风、水、电等管线,其中风管包括施工需要的高压风和环境通风。

电包括施工用电和照明用电,照明用电采用36V安全电压;水主要为喷射混凝土施工用水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及养护用水。

地面至暗挖隧道断面人行通道由安全通道及标准节梯笼组成,安全通道自竖井地面延

伸至主体结构环梁,梯笼自竖井底部叠放至主体结构顶部环梁,标准节尺寸为

3.4m大1.5m大2.4m(长、宽、高),由9节标准节组成,梯笼安装至暗挖隧道大断面临时

支撑位置,南北开洞,延伸走道板至南北上导洞,梯笼由托架与竖井主体结构连接,防止

梯笼倾覆。竖井梯笼、风管、水、电、料管布置如0所示。

图1.3.5T竖井安全通道、提供及风、水、电布置

六、暗挖隧道内管线布置

暗挖隧道采用CRD法施工,隧道风、水、电布置如下:

临时照明采用LED灯带,每个导洞布设,LED灯带采用水泥钉直接固定在初支结构上,

要求灯带水平一条线,低压照明等(应急灯)每5m设置一个,LED灯带同向设置。

通风风管每个隧道断面各布设两根主管,主管用中1000mm的镀锌铁皮管,支管用

中1000PVC拉链式软管。风管布设于上导洞,采用L型角钢托架,每15m设置。下导洞由

软管在中隔板临时支撑开洞接入,具体计算过程见第9章。

动力照明采用高压线托架,每30m布置一个,三级配电箱每80m设置一个。

供水管采用?120mm钢管,与中隔板临时支撑固定。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图1.3.6—1竖井安全通道、提供及风、水、电布置

七、消防布置

施工场地消防水从—接入消防水池,消防主干管径为—mm。现场设一个消防栓,

分别设置于和o现场设个消防器材架,分别设在o现场的消防

通道设置在0现场消防布置如0所示。

消防布置(消防通道、水箱、器材架、消防栓等)

图1.3.7-1场地消防布置图

第四节周边环境条件

一、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与工程的位置关系平面图如0所示。

隧道、洞室工程暗挖专项施工方案

标注周边环境的类型,包括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

图1.4.1T周边环境与工程的位置关系平面图

二、邻近建(构)筑物

区间暗挖段地上建(构)筑物统计表详见0。

区间暗挖段地上建(构)筑物统计表

序名重要性层结构形基础形式及与隧道空间建设及竣工结构完好情况及使

号称等级数式埋深关系时间用状况

1

2

3

4

5

6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