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背景介 绍 二、动脉血 气分析采血 流程 三、样本的 运送与接收 四、动脉血 气分析质量 控制 五、动脉穿 刺常见并发 症及处理方 法 六、采血人 员安全防护 七、人员培 训 八、参考文 献 目 录 CONTENTS 一、背景介绍 4 一、背景介绍 1. 现状概述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 pH 值、氧分压(PO2)和二氧 化碳分 压(PCO2)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 酸碱 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 指导: 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纠正酸碱失衡 检测指标扩展 : 电解质、红细胞压积、血糖、血红蛋白、乳酸 检测实时、快速 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背景
2、介绍 2. 动脉血气分析检测适用人群 需对氧疗、机械通气等治疗反应进行评估的患者 需对循环功能不全进行评估的患者,如严重的出血性休克、心输出量过低、 心肺复苏术等 一、背景介绍 3.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人员资质 具有执业资格、并接受过规范的理论和操作培训的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 技师等 采血准备采血操作 拔针 桡动脉 单次穿 刺采血 肱动脉 单次穿 刺采血 足背动 脉穿刺 头皮动 脉穿刺 股动脉 单次穿 刺采血 封闭式导管 的样本采集 开放式导管 的样本采集 8 1. 采血准备 1. 1 环境准备 应选择温度适宜、光线良好的清洁环境进行穿刺操作 环境 准备 物品 准备 患者 准备 信息 记
3、录 01 消毒剂 首选含量大于0.5%的氯已定乙醇溶液 碘酊 碘伏(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70%酒精 03 采血器具 推荐使用一次性专用动脉采血器 05 手套 02 纱布等 纱布块 无菌棉签 棉球等 04 冰袋或冰桶 如果无法在采血后30分钟内完成检 测,应在04低温保存。 06 锐器盒 环境 准备 物品 准备 患者 准备 信息 记录 1. 2 物品准备 给氧方式改变,应在采血前等待 至少2030分钟,以达到稳定状态 血压过低或血管条件较差,动脉 血无法自动充盈动脉采血器,应 将针栓推至0刻度,缓慢抽拉采血。 环境 准备 物品 准备 患者 准备 信息 记录 床号 姓名 住院号 检验申请单 体温
4、氧疗方式、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 血压、血管条件 穿刺部位:创伤、手术、穿刺史 解释操作程序 嘱患者平卧或静坐5min 患者身份识别患者评估解释操作程序凝血功能评估 血小板计数 凝血分析结果 是否使用抗凝药物 1. 3 患者准备 凝血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穿刺 股动脉 姓名 年龄 氧疗方式 呼吸机参数 吸氧浓度 体温 血标本采集时间 环境 准备 物品 准备 患者 准备 信息 记录 1.4 采血准备信息记录 2. 采血操作 肱动脉肱动脉 足背动脉足背动脉 股动脉股动脉 桡动脉桡动脉 头皮动脉头皮动脉 2.1 采血部位选择 穿刺难易程度: 血管直径 是否易于暴露、固定、穿刺 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损伤的危险
5、程度 穿刺部位侧支循环情况: 避免穿刺远端发生缺血并发症 导管采血导管采血 2.1.1 桡动脉 桡动脉搏动明显,腕部血管走行无异常,且尺动脉侧支循环正常的人群 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 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不易误采静脉血 下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 推荐桡动脉为首选动脉采血部位。 2.1.1 桡动脉 大部分正常人手部有来自于尺动脉的侧支循环,但部分患者可能缺乏侧 支循环,需做艾伦试验进行判定。 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厘米)、距手臂外侧0.51厘米处,动脉搏动 最强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部方向移动 0
6、.5厘米,动脉搏动最强处。 2.1.2 肱动脉 直径较桡动脉粗 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 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搏动不明显,易与各肌腱、静脉混淆 缺乏硬筋膜及骨骼支撑,穿刺时易滑动,不易固定,压迫止血比较困难 周围有正中神经伴行,穿刺时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肱动脉缺乏侧支循环,若穿刺导致动脉栓塞,可造成前臂血运障碍。 不推荐将肱动脉作为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 当桡动脉不能使用时,可选用肱动脉进行 动脉穿刺不推荐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进行肱动脉穿刺 由于肱动脉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缺乏硬筋膜及骨骼支撑,穿刺及 穿刺后压迫止血相对较困难,形成血肿的几率大于桡动脉穿刺。 肱二头肌内侧沟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7、;或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 纵轴,交叉点周围0.5厘米范围。 2.1.2 肱动脉 2.1.3 足背动脉 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至第一跖骨间隙的中点处,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位置表浅,易于触及 血管直径较细 神经末梢丰富 一般只作为桡动脉、肱动脉不能使用或穿刺失败时的选择 2.1.4 股动脉 管径粗大、搏动感强、易于穿刺 缺乏腿部侧支循环,股动脉损伤可累及患者下肢远端的血供 股动脉压力较大,难以按压止血 易发生假性动脉瘤,造成出血、血栓风险 穿刺部位有阴毛,若消毒不彻底容易引起感染。 周围有股静脉和股神经,穿刺时可能会导致股神经损伤或误采静脉血 穿刺需要暴露隐私部位 长期反复穿刺股动脉,可导致血
8、管内壁瘢痕组织增生,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股动脉部位通常是动脉采血最后选择的部位 新生儿禁忌选择股动脉进行穿刺 新生儿禁忌行股动脉穿刺:与成人相比,新生儿股动脉位置与髋关节、 股静脉和股神经更为接近,穿刺易导致这些部位的损伤 较大年龄的婴幼儿,股动脉穿刺相对容易和安全,但仍作为最后选择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厘米,或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股动 脉搏动最明显处 2.1.4 股动脉 2.1.5 头皮动脉 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比较表浅 较伴行静脉隆起,外观呈皮肤颜色或淡红色,有搏动,管壁厚,不易压瘪 少数隆起不明显但能触及搏动 血管易滑动 婴幼儿头部相对易于固定,常用于婴幼儿动脉穿刺 2.1.6 导
9、管采血 对于留置动脉导管的患者,可通过导管采集动脉血标本 开放式导管采血封闭式导管采血 2. 采血操作 2.2.1 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之前,应先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针栓调整到预设位置。 2.2.1.1 采血器准备 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前,应进行艾伦试验检查 若手掌颜色在515秒之内恢复,提示尺动脉供血良好,该侧桡动脉可用于动脉穿刺。 若手掌颜色不能在515秒之内恢复,提示该侧手掌侧支循环不良,该侧桡动脉不适宜穿刺。 2.2.1.2 侧支循环检查 艾伦试验 嘱患者握拳, 同时按压尺动脉及桡动脉 伸开手指,手掌变苍白 压迫尺动脉的手抬起, 观察手掌颜色恢复的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
10、,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上肢外展,手掌朝上,手指自然放松 腕关节下垫一小软枕,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2.2.1.3 采血准备 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 距手臂外侧0.5 1cm处 以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2.2.1.4 确定穿刺点位置 消毒患者穿刺区域皮肤,操作者的食指及中指 患者穿刺区域皮肤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皮肤消 毒范围直径5厘米,自然待干后方可穿刺 操作者食指及中指消毒时,擦拭范围为第1、2指节掌面及双侧面 2.2.1.5 2.2.1.6 戴手套、消毒 2.2.1.7 穿刺采血 2.2.1.8 按压止血 如患者有高血压、凝血时间延
11、长或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按压穿刺部位更长时间 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并检查出血是否停止 按压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或开始形成血肿,重新按压直至完全止血 不得使用加压包扎替代按压止血 若血标本中有气泡 翻转采血器 将纱布置于动脉采血器上端 轻推针栓,缓慢排出气泡 2.2.1.9 排气 拔针后立即封闭动脉采血器 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使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 标记样本 2.2.1.10 标本处理 封闭样本抗凝动作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患者手臂完全伸展,转动手腕使手心向上 必要时可使用小枕帮助肘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
12、 点周围0.5厘米范围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2.2.2 肱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进针角度为45,余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2.2.2 肱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患者足背过伸绷紧 以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至第一跖骨间隙的 中点处,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2.2.3 足背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进针角度建议15,余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2.2.3 足背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若患者血管直径较细,必要时准备5.5号头皮针,与采血器相连接
13、 患儿取平卧位,剃除患儿头部预穿刺部位毛发。 以颞浅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2.2.4 头皮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进针角度为2030,余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2.2.4 头皮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采取适当措施(如屏风)遮挡,协助患者脱去内 裤。患者取平卧位,下肢略外展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厘米,或耻骨结节与髂前 上棘连线中点,以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必要时剃除穿刺部位的阴毛 2.2.5 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与皮肤垂直进针;余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14、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同桡动脉穿刺采血 2.2.5 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流程 2. 采血操作 2.3 动脉留置导管取血 封闭式导管采血开放式导管采血 采血器准备: 将动脉采血器从无菌包装中取出,按照产品说明 书的要求将针栓调整到预设位置 准备废弃液体用注射器(510毫升),将针栓推至 0刻度 2.3.1 开放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稀释血液移除: 戴手套,消毒采血处的三通 联通注射器与患者动脉端,抽出导管死腔体积3倍的混合血液 将三通转动至三不通(患者端、空气端、冲洗液端)状态 样本采集: 移除注射器,将动脉采血器与三通连接 打开三通,待血液自动充盈至预设位置 关闭三通,将动脉采血器与导管分离 2.3.1
15、 开放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排气 若血标本中有气泡,翻转采血器,将纱布置于动脉采 血器上端,轻推针栓,缓慢排出气泡 标本处理 立即封闭动脉采血器 并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使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 剂充分混匀 标记样本 2.3.1 开放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稀释血液处理: 一般建议废弃混合血液 对于特别关注失血问题的患者,在保证混合血液未出现血 凝块及无污染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回输入患者体内 冲洗导管: 按压冲洗阀门,冲洗动脉导管 转动采血处的三通,将三通内的血液冲洗干净 关闭三通 2.3.1 开放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采血器准备: 将动脉采血器从无菌包装中取出,按照产品 说明书的要求将针栓调整到预设位置 2
16、.3.2 封闭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稀释血液移除: 戴手套,调节三通,联通注射器与患者动脉端 抽出导管死腔体积3倍混合血液 将三通转动至三不通(患者端、空气端、冲洗液端) 状态 样本采集: 消毒采血窗,将动脉采血器与采血窗连接 待血液自动充盈采血器后,立即将动脉采血器 与导管分离 注意:和开放式不同 注意:和开放式不同 2.3.2 封闭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排气: 同开放式导管的样本采集 标本处理: 同开放式导管的样本采集 2.3.2 封闭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稀释血液处理: 打开连接注射器的三通 在保证混合血液无污染风险情况下,将注射器内的混合血 液回输给患者 关闭连接注射器的三通。 冲洗导管: 同开放
17、式导管的样本采集。 2.3.2 封闭式导管的标本采集 注意:和开放式不同 冲洗液: 冲洗液可选用0.9%的生理盐水(加或不加肝素) 若使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可采用500ml生理盐水加入10002500单位肝素保持管路通畅(肝素浓度 25单位/毫升) 需密切观察因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后续的出血和血栓风险 2.3 动脉留置导管取血 3.1 样本运送 采血后应立即送检,并在30分钟内完成检测 如进行乳酸检测,需在15分钟内完成检测 如果无法在采血后30分钟内完成检测(需远程运输或外院检测),应在0 4低温保存。存储时应避免温度降至0以下,以免由于细胞中水分子凝固 导致细胞破裂,造成样本溶血,导
18、致检测值异常 由于温度可影响钾离子在红细胞内外移动,低温保存的血标本仅能进行气体 压力检测,不能用于电解质检测,以免导致错误 样本在运送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气动传送装置,避免造成血标本剧烈震荡, 影响PO2检测值的准确性 3.2 样本接收 检测申请单应随样本运送,包括唯一的样本识别号、样本采集日期和时间以 及要求的其它信息(体温、给氧方式、机械通气参数、吸氧浓度等) 记录实验室接收样本的日期和时间 有明显缺陷的样本(如血液凝固、标本量少、气泡过多、标识不清、静脉血/ 停跳液/动脉测压管稀释血渗入污染)可能被拒绝接收检测 上机分析前(尤其是在检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 推荐的方
19、法,有效混匀血液,防止检测错误 注意送检时间 避免误采静脉血 避免溶血 保证离子值准确性 标本合理抗凝 避免样本稀释 标本质量控制 减少气体指标影响 4.1 影响标本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控制 4.1.1 注意送检时间 采血后30分钟内应上机检测 动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可由于血细胞持续代谢,血标本中的气 体分压、血糖、乳酸等检测项目的准确性会受到干扰 4.1.2 样本合理抗凝 抗凝不当或混匀不当会导致的血标本凝固或产生微小凝块,影响检测 结果准确性,同时造成血气仪障碍 建议建议: 使用专用动脉采血器进行采血使用专用动脉采血器进行采血 采血后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使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采血
20、后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使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 4.1.3 避免样本稀释 样本稀释会导致动脉血气分析报告离子值及代谢产物假性降低,影响检测准确性 建议:建议: 使用使用固态抗凝剂固态抗凝剂 通过动脉导管取血时,应在去除通过动脉导管取血时,应在去除3倍导管死腔体积的液体后,再进行动脉血标本采集倍导管死腔体积的液体后,再进行动脉血标本采集 样本稀释原因 使用液态抗凝剂进行抗凝处理 使用动脉导管采集血液时,未有效去除冲管液影响 推荐推荐使用稳定肝素衍生物作为抗凝剂使用稳定肝素衍生物作为抗凝剂,如钙平衡肝素锂、全阳离子平衡肝素、肝素锂等。 离子值不准确 原因 4.1.4 保证离子值准确性 样
21、本稀释 抗凝剂选择不当:肝素钠与血液进行离子交换,影响结果准确性 4.1.5 减少气体指标影响 建议:建议: 尽量避免抽拉注射器及专用动脉采血器针栓采血 应借助动脉压使血液自动充盈,若采血过程引入气泡,应第一时间充分排气 推荐使用高密度聚酯材料制作的塑料采血器,减少对气体指标的影响 影响气体指标 主要因素 气泡 采血器管壁通透性 Lu J Y, Kao J T, Chien T I, et al. Effects of air bubbles and tube transportation on blood oxygen tension in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
22、isJ.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3 (102): 246-9. 一项研究比较气泡和运输方式对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共纳入15例ICU患者。 结果显示:运输方式和气泡占比对血气分析检验结果均有较大影响 气泡越多, pO2 偏倚越大 气动管道运输方式造成的偏倚大于人工运输 气泡占比和运输方式对气泡占比和运输方式对pOpO2 2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结果的影响 高基线pO2(160mmHg)中基线pO2(100mmHg)低基线pO2(30mmHg) 气动管道 人工运输 气动管道 人工运输 气动管道 人工运输 气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23、 注射器管壁材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Knowles T P, Mullin R A, Hunter J A, et al. Effects of syringe material, sample storage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blood gases and oxygen saturation in arterialized human blood samplesJ. Respiratory care, 2006, 51(7): 732-736. 一项研究比较了注射器管壁材质,样本储存时间和温度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采用动脉化的静脉血,随后 分别用塑料和玻璃
24、注射器抽取样本,在不同条件下储存后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无论是室温还是冷藏保存,塑料注射器中pO2均在储存30min后显著上升,而玻璃注射器只有轻微上 升,提示塑料透气性使pO2的值趋近于周围环境 采用高密度聚酯管壁可有效减少气体交换,降低pO2改变,提高延迟检验时血气结 果准确性 组注射器类型,储存时间pH pCO2(均值标准差 mm Hg) pO2(均值标准差 mm Hg) 氧饱和度(均值标准 差 %) 1塑料注射器,立刻检测7.360.3135.70.6496.46.0970.36 2塑料注射器,0-4储存30分钟7.340.1836.10.71108.39.2*970.39 3塑料注射器
25、,22储存30分钟7.340.01836.40.69110.16.5*970.39 4玻璃注射器,立刻检测7.380.02135.81.193.73.9970.62 5玻璃注射器,0-4储存30分钟7.360.02334.21.2*94.28.3970.71 6玻璃注射器,22储存30分钟7.370.02434.81.795.97.1971.0 *p0.05 4.1.6 避免溶血 正确操作 避免使用过细采血针 避免使用注射器转移血液样本 抗凝混匀动作轻柔 避免使用气动传送装置运输血气分析样本 冰水混合物储存标本时,避免标本与冰直接接触 Kara H, Bayir A, Ak A, et al.
26、 Hemolysis associated with pneumatic tube system transport for blood samplesJ. 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4, 30(1): 50. 研究显示:气动运输样本溶血发生率高 P0.01 样本溶血发生率(%) 一项急诊关于样本运输方式对于样本溶血的研究,49例采用手动运输,53例采用气动运输 结果发现:气动运输样本溶血率远远高于手动运输 正确选取采血部位 使用一次性专用动脉采血器: 穿刺动脉后,动脉血血压自动充盈采血器 穿刺静脉后不会自动充盈采血器 避免抽拉取血,增加
27、静脉血、动静脉混合血误采几率 4.1.7 避免误采静脉血 4.2 其它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未能按照血气仪厂家要求正确使用或定期维护血气仪 样本中血脂过多、标本中含有亚甲蓝和/或羟钴胺素等, 可能导致分析仪滤膜故障,影响血氧分析模块 存在异常血红蛋白,导致某些计算值的错误 4. 2 其它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体温相关的检测错误: 患者体温测量错误,可能会导致体温校正结果错误 气动传送装置: 使用气动传送装置,可能会导致PO2结果错误 采集装置: 推荐使用符合专用动脉采血器 不推荐使用肝素钠作为抗凝剂,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1 动脉痉挛 疼痛、焦虑或其它刺激可能导致一过性
28、动脉痉挛 此时即使穿刺针进入动脉管腔,仍可能无法成功采血 穿刺针在血管内穿刺针在血管内: 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 若穿刺未成功: 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 向患者耐心解释操作方法,协助其采取舒适体位,帮助其放松心情,可 降低动脉痉挛发生率 动脉压力比静脉压力高:动脉穿刺部位更容易出现渗血或血肿 年龄:老年人动脉壁弹性组织减少,穿刺孔不易闭合 穿刺针头直径 是否接受抗凝药物治疗 有无严重凝血障碍 血肿较小:密切观察肿胀范围有无增大 肿胀逐渐局限,不影响血流时:不予特殊处理 肿胀程度加剧:立即按压穿刺点;局部按压无效时,应给予加压包扎或遵医
29、嘱处理 5.2 血肿 5.3 血栓或栓塞 导管在动脉内放置一段时间后,血管内膜受损,发生血栓或栓塞 导管直径和插管时间呈正相关,与动脉直径和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 动脉血栓后果相对比较严重 减少同一穿刺点的穿刺次数 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应适中,压迫时指腹仍有动脉搏动为宜 若血栓形成可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由于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避开皮肤感染部位穿刺 穿刺时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范 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导管 怀疑存在导管感染,立即拔管并送检 拔出导管时,穿刺部位需严格消毒 发生感染者,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 5.4 感染 5.5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晕厥 立即通知医生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30、,松开扣紧的衣物 为预防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采血前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抬高下肢 儿童可坐在成人的膝上,由家长温柔地抱住,缓解患儿的紧张、抗拒情绪 5.6 留置动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为减少动脉留置针对动脉造成的损伤,建议动脉导管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96h 间断使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 应用动脉测压管时,维持肝素盐水300mmHg压力持续冲洗导管 局部有感染征象时,及时拨除导管 6.1 个人防护装备 穿着工作服,戴口罩 戴手套,被污染立即更换 乳胶手套可以在很大程度 上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 有可能发生血液飞溅到采血人员 面部时,需戴具有
31、防渗透性的口 罩和防护眼镜 推荐采血人员使用安全的采血装 置采血后将整个装置一起弃于锐 器盒中。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 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6.2 标本采集区管理 消毒污染区 任何有关传染性标本的意外情况需 要向直接主管领导汇报 标本采集区仅能用于标本采集,只 有患者和采血员可在标本采集区内。 必要时,患者同伴可进入标本采集 区协助采血 6.3 职业暴露防护 建立与职业暴露有关的感染 管理制度 提高对职业防护的认识,开 展宣传教育 开展锐器伤害及血液意外职 业暴露的监督机制 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提 供主动和被动免疫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采血员 启动暴露后预防措施 采血员被针头刺伤后, 及时医疗处理
32、采血时一般使用的中空针头较大,采集血标本后的针头可能携带大量血液 一旦发生意外针刺伤事件,比其他锐器可能更容易传播HIV、HBV、HCV 及其他血源性传播疾病 评估潜在暴露源 发生HBV暴露后的免疫状态评估与处理 发生HIV暴露后的预防与处理 发生HCV职业暴露后的预防与处理 意外的暴露事件的记录与报告 6.3 职业暴露防护 采集人员应经过(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培训,并通过考试: (1)动脉采血部位的选择原则 (2)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 (3)动脉血标本的运送及管理 (4)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5)动脉血气分析基础理论 (6)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质量控制 1 张建霞. 动脉血标本分析前
33、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 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19-22. 2 王会中. 血气标本的采集对离子检测结果的影响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006) : 575-576. 3 张敏,李瑞兰,郭晶,等. 2594份动脉血气标本缺陷分析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 中国护理管 理,2011,11(8):22-24. 4 Weil M H, Tang W, Noc M. Acid-base balance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 Crit Care Med,1993,21(9 Suppl):S323-S324. 5 Idris A
34、 H, Staples E D, OBrien D J, et al. Effect of ventilation on acid-base balance and oxygenation in low blood- flow statesJ. Crit Care Med,1994,22(11):1827-1834. 6 Utoh J, Moriyama S, Goto H, et al. Arterial-venous carbon dioxide tension difference after hypothermic cardiopulmonary bypassJ. Nihon Kyob
35、u Geka Gakkai Zasshi,1997,45(5):679-681. 7 Futier E, Robin E, Jabaudon M, et al. Central venous O saturation and venous-to-arterial CO difference as complementary tools for goal-directed therapy during high-risk surgeryJ. Crit Care,2010,14(5):R193. 8 Baird G. Preanalytical considerations in blood ga
36、s analysisJ. Biochem Med (Zagreb),2013,23(1):19-27. 9 Organization G W H, Committee W G A B. Antiretroviral Therapy for HIV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2010 RevisionJ.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 10 Gorski L A. The 2016 Infusion Thera
37、py Standards of PracticeJ. Home Healthc Now,2017,35(1):10-18. 11 CLSI. Blood Gas and pH Analysis and Related Measurements;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CLSI document C46-A2. Wayne, PA: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2009. 12 夏红梅.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技术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4):298-299. 13 刘金玲. 动
38、脉血气采集体会J. 心理医生,2012(6):284-285. 14 刘海燕. 国内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08,23(3):74-76. 15 柯绪芬,汤宪凤. 动脉采血部位及穿刺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3):247-248. 16 梁伟霞,黄惠桥,黄红燕. 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穿刺的比较研究J. 广西医学,2007,29(12):1861-1862. 17 Ernst D J. Procedures and Devices for the Collection of Diagnostic Capillary Blood Specimens
39、; Approved StandardJ. 2004. 18 董田田. 新生儿动脉采血部位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8,22(14):1228-1229. 19 WS/T 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 20 王建荣.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1 焦丹丹,李春波,刘丽丽. 50例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心得J. 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4):232-233. 22 刘红梅,张吉红.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205.
40、23 谭亚飞. 桡动脉穿刺采血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19(2):105. 24 朱汝妃,王静. ICU患者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2(20):55-56. 25 Party S W, Woodcock T E, Cook T M, et al. Arterial line blood sampling: preventing hypoglycaemic brain injury 2014: the Association of Anaesthetist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J. Anaesthesia,2014,69(4):380. 26 Burnett, R. W, Covington A K, Fogh-Andersen N, et al. Approved IFCC recommendations on whole blood sampling, transport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数字音频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四)》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能源学院《员工招聘与录用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安全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综合材料创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退出联营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导师带徒协议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房产土地共有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出院后的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贴砖劳动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承载带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江苏科丽尔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光学电子级粘合剂、4000吨电子级丙烯酸脂压敏胶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5)解读
- 产品售后服务方案模板
-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夜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 医学课堂教学设计核心要素
- 变电站施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翅片式椭圆套管蒸发式冷凝器结构优化及性能实验研究
- 足少阴肾经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