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1页
《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2页
《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3页
《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4页
《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概述 一、解剖生理 二、病因 大气污染和吸烟 吸入性致敏原增加 感染病原学的变异、耐药性增加 三、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辅查 四、防治 一、病因 抵抗力下降时呼吸道遭受病毒、细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炎症,有喷嚏,鼻塞、流清样鼻涕,2-3d后变稠,如无并发 症,一般5-8d痊愈。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发痒和灼热感咽炎 喉炎喉部水肿、充血、声嘶。如有咽下疼痛时,常提 示有细菌感染。 3、疱疹性咽峡炎 4、咽结膜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三、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 血象、免疫学检查 四、并发症 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 一

2、、临床表现 1、症状 刺激性干咳伴不伴粘痰,偶带血丝,出 现脓痰为细菌感染征象。 2、体征 肺部体征可阴性,或听到不固定的粗糙 干啰音、湿啰音。 3、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细菌感染时则升高。 胸部X光检查多数正常或有肺纹理稍增粗。 二、治疗及护理 1、适当休息,多饮水。 2、止咳祛痰药酌情应用。 3、超声雾化吸入 能较好地达到湿化气道 及祛痰的目的。 4、凡发热并咯脓痰者或原有慢性肺疾患 者,应及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可用青霉素、 红霉素、麦迪霉素等。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累积3 个月,且连续两年以上,并能排除其它原因引起者。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冬季咳

3、嗽加重,咳白色泡沫梓粘痰,清 晨排痰量较多为其特征。伴有感染时可有发热、气短、痰量 增多、粘度增大或呈脓性,为急性加重期。部分患者喘息时 有胸闷或胸骨后紧迫感。早期多无体征,重者肺底部可听到 干、湿性啰音或哮鸣音。 2、辅助检查 早期胸片无异常。进而可出现双肺下部纹理增多、变 粗、紊乱。肺间质受损时,两肺下野可见网状影。 肺功能检查。 二、治 疗 1、缓解期 多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的中药以扶正固本。 戒烟,参加体育锻炼, 积极防治感冒,治疗上呼吸道慢性病灶。 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灭活的卡介苗划痕接种等可提 高机体免疫功能。 2、急性发作期 控制感染。青边霉毒联合治疗最常用。 祛痰止咳。 解痉平

4、喘 一、诊 断 1、病史和症状 常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病史。 主要症状是逐年加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即使 卧床亦感气促。 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致使病情加重。 晚期并发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常伴有消瘦、无力、食欲不振等。 2、体征 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低。 叩诊音响增强,肝上界下降,肺下界移动度减小。 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有时可闻干、湿啰音。 心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但剑突下听诊清楚。 3、辅助检查 二、治疗及护理 1、缓解气道阻塞 原则是祛痰、解痉和控制感染。 2、加强呼吸肌锻炼即练习腹式呼吸及“缩唇” 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以改善通气, 锻炼

5、膈肌。 3、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销苯吡啶,尤适用 于伴高血压、冠心病者,既有助解除支气管痉挛, 又能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 4、戒烟、预防感冒,加强营养,进行耐寒锻炼。 5、已有明显低氧血症者,可行控制性氧疗。 一、诊 断 1、病史和症状 部分患者有过敏史或季节性发 作史。轻度咳嗽,胸部紧闷感,常突然发作,鼻痒、 流涕,继之干咳、呼气困难、迫坐和哮鸣,发作数 小时乃至数日。 当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而且严重,经一般 舒张支气管药物、吸氧、祛痰以及小剂量肾上腺皮 质激素治疗无效时称哮喘持续状态,可导致呼吸衰 竭。 2、体征 有胸部饱满,叩诊仍呈过清音,肺下 界下降、呼气延长和满布哮鸣音。

6、心率增快。紫绀 明显。出大汗。 二、治疗 1、发作期治疗 (1)、平喘药 茶碱类 2受体兴奋剂:舒喘灵 肾上腺素 抗胆碱能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 (2)、抗生素及祛痰剂。 2、哮喘持续状态治疗 氨茶碱250mg,静注或静滴,每日总量少于1至克 补液20003000ml以纠正脱水、稀释痰液 吸氧。 静滴氢化可的松, 伴感染者用抗生素。 如有严重呼吸衰竭时需用人工通气(人工呼吸机)。 3、缓解期治疗 色甘酸二钠。 脱敏疗法。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长期咳嗽,咳脓性痰。病程中反复咯血, 甚至有大咯血者。少数患者的病变引流较好 感染较轻,故除咯血外无明显咳嗽咯痰,称 为“干性支气管扩张”。久病

7、后引起肺气肿、 肺纤维化,呼吸功能不全,并有相应的体征 出现。 2、辅助检查 发生感染时血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增 高,血沉快。 痰涂片及细菌培养有助于确定致病菌。 胸部X线检查 支气管碘油造影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 及程度。 胸部CT检查对囊性支气管护张的诊断有 帮助,适于不宜行碘油造影者。 二、治 疗 1、抗菌治疗 2、体位引流 按病变部位不同采取不同体位引流,每日 24次,每次约15分钟。 3、使用被动祛痰剂 4、咯血治疗 5、手术治疗 临床上有两种分类: 解剖分类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 间质性肺炎。 病因分类可分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 细菌和真菌等。 一、诊 断 1、病史及症状 起病

8、急骤,有寒战、高热等毒血 症症状;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咯具有特征性的铁锈 色痰;胸痛。 2、体征 (1)、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 (2)、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叩诊呈浊音,语 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3)、消散期出现湿啰音。 3、辅助检查 4、并发症 二、治 疗 1、卧床休息 进易消化或半流质饮食。高 热可用物理降温,有气急、紫绀等缺氧症状 者可鼻导管给氧。 2、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 3、并发症处理 三、肺炎护理 1有发热的病人要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保暖,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高热病人按高热 护理,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2咳嗽、咳痰对机体起自净和防护作

9、用。因此肺炎病人不能 盲目止咳,应在适量多饮水前提下(给水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 过2升,否则易造成肺水肿)鼓励咳嗽, 3有胸痛的病人宜取患侧侧卧位或者用宽胶布固定患侧胸廓, 减少胸廓的活动以减轻疼痛。 4、有气急、口唇紫绀的病人应给予氧气吸入 5细菌性肺炎需用抗生素治疗 6对年老体弱者应加强观察,尤其在发病的早期24小时 7肺炎临床治愈后的病人,对于呼吸道感染源很敏感,容易 复发,因此恢复期应注意采取措施促进机体彻底康复。增加休 息时间,并坚持深呼吸锻炼至少应持续46周,减少肺不张的发 生。避免呼吸道刺激(吸烟、灰尘、化学刺激物等)。尽可 能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或接触已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注意

10、 观察复发征象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 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 充气和肺容积增长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 态。 一、发病原因 1、吸烟 2、感染因素 3、理化因素 4、气候 5、过敏因素 二、临床表现 1、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 作而加重。 2、肺气肿早期时,患者多在活动时气促, 逐渐感到难以胜行原来的工作,并逐渐发展 到休息时也感气息,重者可有胸闷、气急加 剧,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症状, 3、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桶状胸,呼 吸运动减弱。 三、治疗 1、预防 (1)加强防病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 (2)积极采

11、取各种措施(包括宣传,有效的戒烟 药)提倡戒烟。 (3)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 (4)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 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增强抗病能力。 本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临床分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 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5个类型。 防治:知识包括:(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 核病;(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 检查和治疗;(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 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 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12、6) 咳嗽、打喷嚏掩口鼻;(7) 不随地吐痰;(8)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 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9)养成开 窗通风习惯;(10)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 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1、病史 部分患者有肺或肺外器官结构病史及结 核病接触史。 2、症状 病情轻者无症状,常体检时被发现。 部分患者有结构中毒状如低热、乏力、盗汗、食 欲不振、月经失调等,重症患者可有寒战、高热。 常有干咳、咯血,咯血量不等,有空洞形成合 并感染时出现粘液脓性痰。消瘦、衰弱、贫血、 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见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 核。病程迁延多年,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

13、 3、体征 4、辅助检查 二、治疗 1、加强营养,适当休息及对症治疗。 2、抗结核药物治疗 3、皮质激素应用 4、外科手术治疗 5、并发大咯血的治疗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 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 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 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 结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结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 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疾病原因疾病原因 胸膜腔是

14、脏-壁层胸膜间的一个闭合的腔。由于肺的弹性回缩力, 它是一负压腔0.49kPa(3.5cmH2O)。当某种诱因引起肺泡 内压急剧升高时,病损的肺-胸膜发生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气 流便流入胸腔而形成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大都是继发性的,由于 部分病人的肺组织已与壁层胸膜粘连,气胸形成时肺组织破裂瘘孔或 细支气管胸膜瘘孔不能随肺压缩而闭合,致使瘘孔持续开放,胸腔压 力接近于零,而成为“开放性气胸”;部分病人因支气管狭窄、半阻 塞而形成活瓣样,以致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腔,呼气时仍稽留于此,胸 腔压力可超过1.96kPa(20cmH2O),成为“张力性气胸”;由于上述 原因,自发性气胸常难以愈合,再发

15、气胸、局限性气胸比较多见,而 单纯的闭合型气胸反而较少。 临床表现 1.突然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烦躁不安、大汗、紫 绀,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 2.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 呈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 诊断依据 1.有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患侧胸部饱满,叩诊鼓音,听诊呼吸 音消失。 2.胸片或胸透见胸腔内积气。 3.或用注射器在胸腔内抽到气体。 治疗原则 1.少量闭合性气胸以抽气治疗即可。开放性气胸需作闭式引流。 2.高压性气胸应做紧急抽气,后作闭式引流。 3.治疗原发病。 辅助检查 1.气胸必须做胸片检查,若病情危重亦 可暂作胸透; 2.病情反

16、复治疗效果差者应做胸腔镜或 胸腔造影、CT等检查。 治疗 1.按一般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常规。 2.卧床休息,必要时用小量镇静剂。 3.如有休克,应尽快纠正,除一般抗休克措施外,由张力性气胸引起的休 克,应紧急抽气减压;血气胸引起者,应按失血性休克治疗。作胸腔闭式引流, 在12天内引流尽胸内血液,如出血不止,应请胸外科会诊,考虑开胸血管 结扎和破裂口修补。 4.气胸处理 (1)斜坡卧位,吸氧。 (2)抽气减压:先用人工气胸器测量胸腔内压力,如为正压,应立即抽气, 每抽气300500mi测压力1次,直到压力表指示接近零时停止抽气。留气胸针 35min,即可拔针。如压力又复升高,则为张力性气胸;如虽反复抽气,压 力仍无显著变化,则为交通性气胸。两者均应改为用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必 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