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PPT(2)汇编_第1页
督脉PPT(2)汇编_第2页
督脉PPT(2)汇编_第3页
督脉PPT(2)汇编_第4页
督脉PPT(2)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之外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别道奇行”的的 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奇奇异,这八条经脉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奇异,这八条经脉分布和作用有异于 十二正经,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十二正经,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 节气血盛衰的作用。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一、督脉一、督脉 (一)循行:(一)循行: 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胞中),下出会阴,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胞中),下出会阴, 经长强,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经长强,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风府,入属于

2、脑, 上巅,循额,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上巅,循额,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 明,至兑端,入龈交。明,至兑端,入龈交。 难经难经二十八难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 鼻柱)。鼻柱)。 (二)病候(二)病候 难经难经二十九难二十九难督之为病,脊强而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病症,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病症, 头风、头痛、项强、头重、脑转、耳鸣、眩晕、头风、头痛、项强、头重、脑转、耳鸣、眩晕、 眼花、嗜睡、癫狂、痫疾、腰脊强痛

3、、俯仰不利、眼花、嗜睡、癫狂、痫疾、腰脊强痛、俯仰不利、 肢体痠软。肢体痠软。 (三)主要病候(三)主要病候 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 (四)主治概要(四)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 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督脉督脉 督脉廿八行于脊,长强腰俞阳关密,督脉廿八行于脊,长强腰俞阳关密, 命门悬枢接脊中,中枢筋缩至阳溢,命门悬枢接脊中,中枢筋缩至阳溢, 灵台神道身柱长,陶道大椎平肩列,灵台神道身柱长,陶道大椎平肩列, 哑门风府上脑户,强间后顶百会率,哑门风府上脑户,强间后顶百会率

4、, 前顶囟会下上星,神庭素髎水沟乡,前顶囟会下上星,神庭素髎水沟乡, 兑端开口唇中央,龈交唇内齿缝间。兑端开口唇中央,龈交唇内齿缝间。 (五)腧穴(共(五)腧穴(共28穴)穴) 1、长强、长强* (DU1)络穴,督脉、足)络穴,督脉、足 少阳、足少阴交会穴少阳、足少阴交会穴 定位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 线的中点处。线的中点处。 主治主治 (1)泄泻,便秘,痔疾,脱肛。)泄泻,便秘,痔疾,脱肛。 (2)癫狂痫,瘈疭。)癫狂痫,瘈疭。 (3)腰脊和尾骶部疼痛。)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 0.51

5、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3、腰阳关、腰阳关* (DU3) 定位定位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 中。中。 主治主治(1)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 (2)腰骶痛,下肢痿痹。)腰骶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刺灸法直刺直刺0.51寸。寸。 8、筋缩、筋缩 (DU8) 定位定位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 下凹陷中。下凹陷中。 主治主治1.癫痫,抽搐。癫痫,抽搐。2.脊强。脊强。3.胃痛。胃痛。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

6、斜刺0.51寸。寸。 10、灵台、灵台 (DU10) 定位定位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 凹陷中。凹陷中。 主治主治(1)咳嗽,气喘。)咳嗽,气喘。 (2)疔疮。)疔疮。 (3)脊背强痛,胃痛。)脊背强痛,胃痛。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斜刺0.51寸。寸。 11、神道、神道 (DU11) 定位定位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 陷中。陷中。 主治主治(1)心悸,健忘,小儿惊痫。)心悸,健忘,小儿惊痫。 (2)咳喘,脊背强痛。)咳喘,脊背强痛。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斜刺0.5

7、1寸。寸。 12、身柱、身柱 (DU12) 定位定位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 凹陷中。凹陷中。 主治主治(1)咳嗽,气喘。()咳嗽,气喘。(2)身热,癫痫。()身热,癫痫。(3)脊背强痛。)脊背强痛。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斜刺0.51寸。寸。 13、陶道、陶道 (DU13)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定位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俯伏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 凹陷中。凹陷中。 主治主治 1.疟疾,热病,骨蒸潮热。疟疾,热病,骨蒸潮热。2.头痛,脊强。头痛,脊强。3.癫狂痫癫

8、狂痫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斜刺0.51寸。寸。 14、大椎、大椎* (DU14)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定位定位俯伏坐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坐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主治(1)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2)感)感 冒,畏寒,风疹,头项强痛。(冒,畏寒,风疹,头项强痛。(3)癫痫,小儿惊风。)癫痫,小儿惊风。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斜刺0.51寸。寸。 15、哑门、哑门* (DU15)督脉、阳维脉交会穴)督脉、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定位正坐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正坐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

9、直上0.5寸,第一颈椎寸,第一颈椎 下。下。 主治主治(1)暴喑,舌强不语。)暴喑,舌强不语。 (2)癫狂痫。()癫狂痫。(3)头痛,项强,中风。)头痛,项强,中风。 刺灸法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 缓慢刺入缓慢刺入0.51寸。寸。 16、风府、风府* (DU16) 定位定位正坐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正坐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寸,枕外隆凸直 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主治(1)头痛,项强,眩晕,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头痛,项强,眩晕,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 痫

10、。痫。 (2)咽喉肿痛,目痛,鼻衄。)咽喉肿痛,目痛,鼻衄。 刺灸法刺灸法伏案正坐,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伏案正坐,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 刺入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可灸。可灸。 17、脑户、脑户 (DU17)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定位俯伏坐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俯伏坐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寸,风府上1.5 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主治主治1.头痛,眩晕,项强。头痛,眩晕,项强。2.癫痫。癫痫。 刺灸法刺

11、灸法平刺平刺0.51寸。寸。 18、强间、强间 (DU18) 定位定位正坐位或俯伏坐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正坐位或俯伏坐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寸 (脑户上(脑户上1.5寸)。寸)。 主治主治1.头痛,目眩,项强。头痛,目眩,项强。2.失眠,癫狂。失眠,癫狂。 刺灸法刺灸法平刺平刺0.50.8寸。寸。 19、后项、后项 (DU19) 定位定位正坐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正坐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寸(脑户上3 寸)。寸)。 主治主治1.头痛,项强,眩晕。头痛,项强,眩晕。2.癫狂痫。癫狂痫。 刺灸法刺灸法平刺平刺0.51寸。寸。 20、百会、百会* (DU

12、20)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定位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寸,或两耳尖连 线的中点处。线的中点处。 主治主治(1)头痛,眩晕,癫狂痫,中风失语。)头痛,眩晕,癫狂痫,中风失语。 (2)健忘,不寐。()健忘,不寐。(3)脱肛,久泻,阴挺。)脱肛,久泻,阴挺。 刺灸法刺灸法平刺平刺0.51寸。寸。 21、前顶、前顶 (DU21) 定位定位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寸(百会前1.5 寸)。寸)。 22、囟会、囟会 (DU22) 定位定位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13、正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寸(百会前3寸)。寸)。 主治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痫。头痛,眩晕,鼻渊,癫痫。 刺灸法刺灸法平刺平刺0.30.5寸;可灸。囟会,小儿禁刺。寸;可灸。囟会,小儿禁刺。 23、上星、上星* (DU23) 定位定位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寸。 主治主治(1)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眩晕。)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眩晕。 (2)疟疾,热病。)疟疾,热病。 刺灸法刺灸法平刺平刺0.50.8寸。寸。 24、神庭、神庭 (DU24)督脉、足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督脉、足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定位

14、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寸。 主治主治(1)头痛,眩晕,失眠,癫痫。)头痛,眩晕,失眠,癫痫。 (2)鼻渊,流泪,目痛。)鼻渊,流泪,目痛。 刺灸法刺灸法平刺平刺0.30.5寸。寸。 25、素髎、素髎* (DU25) 定位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主治(1)鼻渊,鼻衄,鼻塞,目痛,酒皶鼻。)鼻渊,鼻衄,鼻塞,目痛,酒皶鼻。 (2)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 刺灸法刺灸法向上斜刺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寸;或点刺出血;不灸。 26、水沟、水沟* (D

15、U26)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上1/3与中与中1/3交点交点处。处。 主治主治(1)昏迷,晕厥,中风,癫狂痫,)昏迷,晕厥,中风,癫狂痫, 抽搐。(抽搐。(2)唇肿,)唇肿, 口角喎斜,齿痛,鼻塞,鼻衄,牙关紧闭。(口角喎斜,齿痛,鼻塞,鼻衄,牙关紧闭。(3)闪挫腰痛,)闪挫腰痛, 脊膂强痛。(脊膂强痛。(4)消渴黄疸,遍身水肿。)消渴黄疸,遍身水肿。 刺灸法刺灸法向上斜刺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27、兑端、兑端 (DU27) 定位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

16、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 肤与唇的移行部。肤与唇的移行部。 主治主治 1.齿龈肿痛,口喎,鼻衄,鼻塞。齿龈肿痛,口喎,鼻衄,鼻塞。2.癫疾昏厥。癫疾昏厥。 刺灸法刺灸法斜刺斜刺0.20.3寸;不灸。寸;不灸。 28、龈交、龈交 (DU28) 定位定位仰靠坐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仰靠坐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主治主治1.齿龈肿痛,鼻渊,鼻衄。齿龈肿痛,鼻渊,鼻衄。2.癫狂痫。癫狂痫。3.腰痛项强。腰痛项强。4. 痔疾。痔疾。 刺灸法刺灸法向上斜刺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寸;不灸。 督脉小结督脉小结 1、经脉循

17、行经脉循行 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后行于腰背正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后行于腰背正 中,经项入络脑,上巅顶,下前额,经鼻柱,中,经项入络脑,上巅顶,下前额,经鼻柱, 止于上唇系带。止于上唇系带。 本经腧穴起于长强,止于龈交,体表共本经腧穴起于长强,止于龈交,体表共2828 穴。穴。 联系脏腑有联系脏腑有肾、心肾、心。联系的器官有。联系的器官有生殖器生殖器 、脊髓、脑、鼻、咽喉、口唇、眼、脊髓、脑、鼻、咽喉、口唇、眼。 2 2、取穴要点、取穴要点 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取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取长强长强; 第四、二腰椎棘突下取腰第四、二腰椎棘突下取腰阳关、命门阳关、命门; 第七颈椎棘突下取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大椎; 后发际正中直上半寸、一寸取后发际正中直上半寸、一寸取哑门、风府哑门、风府; 两耳尖连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