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爱国的诗词之《出塞》阅读_第1页
描写爱国的诗词之《出塞》阅读_第2页
描写爱国的诗词之《出塞》阅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描写爱国的诗词之出塞阅读出塞清代: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译文出征的战士理应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注释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 要道。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鉴赏“拼将热血洒疆场”,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 1906 年。当时作 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 有很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

2、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 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 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 的,所以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 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 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 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仅仅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ZUI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 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 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 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 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 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 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