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分类处理[1]_第1页
垃圾的分类处理[1]_第2页
垃圾的分类处理[1]_第3页
垃圾的分类处理[1]_第4页
垃圾的分类处理[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垃圾的分类处理201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新课程的结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个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其组成。在小学开设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门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该课程的开设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建立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服务于社会,这样达到学生和社会的双赢。即不仅可以发展学生个性,而且可以使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更加美好。二是,该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的社会责任得到强化。在小学实施社区服务与

2、社会实践校本课程,既是推进课程改革,把课程与社会结合起来的一次机会,又是教育与学生生活结合的一次尝试。三是,该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学校通过开设社区与社会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使学生拥有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活动主题由儿童自主确立时,儿童的活动才能获得意义之源。教师在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的同时,要静静地等待活动主题在儿童头脑中的生发、凸显与明确,避免急于求成。此外,源于生活的活动主题带给儿童更多真实的挑战,并使他们很早就对一些富有价值的问题产

3、生思考。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还要注意挖掘儿童现实生活中的探究题材,鼓励儿童通过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广泛调查确定活动主题。本文主要是一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分析,以小学生对垃圾的分类与处理为活动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做调查问卷的时候又锻炼了孩子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设计标识的时候又锻炼了孩子的创新能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通过对本次活动的介绍与总结,希望能为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开展此类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在此望同仁指出其中的不足,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使我们的教学事业更上一层楼!一、咱们投

4、票选举,比比谁的票数多!有一天,在上课前,王之涵同学在班上说:“我这有两张纸,是小区发的”,其实同学都跟着问是什么,他是关系垃圾分类处理的,里面写着把什么垃圾放在什么颜色的垃圾箱。这时同学们就七嘴八舌的开始问了,这个问有红色的标识吗,那个问,绿色的标识里放什么垃圾。我在旁边还没顾得上插话,这时王之涵同学又说,要不咱们做个调查吧,成立个小组,有谁参加吗?话音刚落,同学们都要说我要参加!我也要参加!就这样,小组成立了,于是有了这次实践活动。小组成立后,孩子们在选指导老师时出现了争执,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要选陈老师,有的要选吴老师,还有的要推选郑老师。这时李照宇提议到:/这样吧,以后不论什么事,咱们投

5、票选举,少数服从多数,行吗?0他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通过,通过表决我成为垃圾分类与处理小组的指导老师。要选小组长了,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毛遂自荐,纷纷表示要争当小组长。我建议这次改变形式,要求参加竞选的同学要先做就职演说,再举手表决。孩子们同意了。唐浩翔首先站起来认真地说:/如果我当上小组长,我会带领我们垃圾分类与处理小组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发动大家支持垃圾分类处理的活动,希望大家能选我!0胡兴业也不甘示弱,他说:/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活动,让我们小组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组。很快,孩子们又用举手表决的方法确定了他们这一组的组长:唐浩翔。随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垃圾分类与处理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

6、计划。指导教师的选择与活动组织形式的确立依然以尊重学生的意愿为前提,据此我们看到一种民主的气息唤起儿童主体意识的自觉和责任意识的萌发。师生关系在此也得以重构,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他成/平等者中的首席(first amongequals),成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他内在于活动情境并激励着学生主体性的焕发。二、活动开始了,情况真令人失望!按照活动计划,学生们决定先去周围的小区里看一看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情况。周一下午,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出校门,很快孩子们就来到一红一黄两个垃圾箱旁,他们迫不急待地打开垃圾箱的盖子,/错了,放错了。“老师,你快来看呀,这里的垃圾没按照分类要求放。”只见放有害垃圾

7、的红色垃圾箱里躺着几只废玻璃瓶,而放废玻璃的黄色垃圾箱里放着一包青菜叶,孩子们对眼前的一切失望极了,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哟,怎么能乱扔垃圾呢?”“真糟糕!”“咱们把它们放回该放的垃圾箱吧?”说干就干,小组成员齐动手,很快垃圾就都回到应该放的垃圾箱里了,就连路边草丛里的废玻璃孩子们也小心翼翼地拾起来放到了黄色垃圾箱内。经过一下午的考察,孩子们发现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很失望。孩子们走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措施,其中所孕育的环保意识是空口说教所无法达至的。而且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不仅增强了他们对环保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促使他们进一步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索和解释。三、人们为什么不能

8、按照要求投放垃圾呢?既然实施了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措施,人们为什么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呢?孩子们决定设计调查问卷,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问卷很快设计好了:你知道垃圾的分类处理吗?你认为垃圾分类处理能改善环境吗?如果实施垃圾分类处理你能主动配合吗?拿着自己设计的问卷,孩子们来到街上,逐渐与陌生人攀谈起来。调皮的学生甲还向同伴传授他的诀窍:“调查时我专门找那些漂亮的阿姨和姐姐询问,每次我总是先说:阿姨您真漂亮,能接受我的采访吗?阿姨总是很高兴的接受我的采访。”“那些手里拎许多东西、走路很匆忙的人我就不问了,而且在和人讲话时我特别有礼貌,一位老伯伯还对我说:你真客气呀!”学生乙也不甘示弱地向大家介绍着。在这

9、次调查中,孩子们一共在校外调查了90人,经过统计后,我还教他们用饼图直观地表达出调查的结果。要知道绘制饼图可是数学书上没学过的呀,孩子们又学到了新的知识。看着调查结果:70%的人知道垃圾要分类处理,85.6%的人认为垃圾的分类处理能够改善环境,93.3%的人愿意配合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既然大多数人认同垃圾分类处理并且愿意配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乱放现象呢?仅仅是因为习惯吗?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又展开了新一轮的现场调查,最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垃圾箱上只有一张小小的图片,人们往往看不清楚,所以就随手乱扔了。一则新闻更使得孩子们为自己的“重大发现”欢呼雀跃:许多清洁工阿姨

10、也为人们不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而乱扔垃圾感到苦恼,她们也呼吁能在垃圾箱上贴上明显的标语。看到校园里的垃圾桶也没有分类,孩子们决定先在校园里的垃圾桶上贴上标识,看看同学们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去做。可是,明显的标识怎样设计呢?四、谈判成功,携手设计标识!听说五(1)班学生成立了一个“3D”广告公司,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我建议他们与“3D”公司谈一谈,双方共同设计理想的标识。很快双方在一间教室里碰了第一次面。“3D”总经理和小组长唐浩翔象小大人似的开始了“谈判”:“我是唐浩翔,我们看过你们设计的宣传广告,我们希望我们这次能合作。”“你们要设计什么,有什么要求呢?”“那么你的收费怎么样?”经过

11、一番讨价还价,孩子们以1元钱成交了。果然,没过几天“3D”广告公司就送来了他们设计的广告语:“我是专吃废玻璃的垃圾箱,请把废玻璃放在我的肚子里吧!我是电池箱,专门喜欢废电池,请把废电池放在我的肚子里吧!我是专吃有机垃圾的垃圾箱,请把可燃烧的垃圾放在我的肚子里吧!”孩子们对他们设计的广告标语和画面满意极了,很快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垃圾箱穿上了新衣,同学们也开始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投放垃圾了!在为儿童提供发展的环境时,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机智显得尤为重要。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垃圾分类处理小组的活动不仅成为孩了们参与学校建设、体认学校生活的良好契机,而且与“3D”公司颇具“社会化”的合作无疑会增长他们的

12、合作经验。五、效果不错,写封信给胡伯伯吧!自从校园贴上这些标语后,全校师生都能按照垃圾分类处理的要求来投放垃圾了,孩了们觉得他们的辛勤劳动有了成果,于是决定写封信给新区区长胡伯伯,希望能推广他们的做法。现在这封信连同孩了们真挚的热情一起寄出了。孩了们期盼着上海的垃圾桶都能贴上明显的标记,以方便市民保护环境。将自己设计的方案向社会推广表明孩了们关注社会,并怀有服务社会的美好愿望。同时对白我价值获得认可的期待有助于学生白律能力的提高。活动仍在继续,分类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呢?听说名人花苑有白己的小型垃圾处理厂,我提早与他们联系,希望下星期能带孩了们去参观一下综观这一案例,垃圾分类处理小组的活动是师生双方冲破传统教材的樊篱,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在活动中共同构建课程的过程。它向我们证明,课程是多元的,而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课程才是最有价值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与整合。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是从语文课文的学习中引申出来的。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处理信息、搜集信息、团结合作的能力, 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把活动过程及感受写成作文, 让阅读、思想品德、作文三方面互相渗透、有机整合, 不仅符合“ 知情意行”的统一, 也体现了“ 读写”结合的思想。从课文引出综合实践活动, 再把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成习作内容, 这也是开发作文课程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陈月茹,叶丽新.课程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