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石营镇东吕小学2016-2017学年第2学期五年级语文 教 学 设 计备课教师:王兰侠五年级语文学科第5单元第18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18课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示和教育。重点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难点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教具多媒体课件 ppt教学过程一
2、、揭题质疑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理清层次1、课文中有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相应的自然段。2、给每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3、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4、第一自然段是写什么?齐读。简单介绍历史背景。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的东面是比较富强的齐国,西面是最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今天我们要学的“将相和
3、”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四、深入研读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3.出示学习提示:(1)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
4、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2)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3)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4、自学课文。5、交流自学情况。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他有什么能耐?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
5、这柱子上。”这是有勇。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舍身救主不畏权势)五、知识拓展用一段诚恳的话劝劝气头上的廉颇。课堂小结: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盾的发生、发展、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在教学上,我把三个故事结合起来,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蔺相如为什么和廉颇不和?廉颇是怎样对大家说的?蔺相如真的象廉颇说的那样吗?练习与作业:1、
6、写生字词。2、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复述“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这两个故事。备课时间备课时写讲课时间讲课后填课后反思五年级语文学科第五单元第18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五单元:18课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言行,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廉颇勇于改过的崇高品质,以及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2.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段,揣摩课文语言,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3.学习准确、全面、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并准确、全面地评价人物。难点
7、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并准确、全面地评价人物。教具多媒体课件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文章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向我们介绍了两个人,那么这节课你们最想了解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2.快速浏览课文,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了“将”“相”不和?随学生的汇报,出示16小节相关语句。指名读这段话,感悟廉颇的自高、自大、妒忌,明确将相不和的原因。3.廉颇认为,蔺相如被封为上卿靠的就是一张嘴,同学们,你们同意吗?那他凭的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深入地去了解三个小故事。【设计意图: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整体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入
8、理解课题,引起阅读期待,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体会廉颇、蔺相如各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是怎样表现的?】阅读思考: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内容做好批注,体会蔺相如、廉颇各是怎样的一个人。二、细读文本,感悟人物形象【设计意图:本环节,关注学生言语表达,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品质。】(一) 出示阅读提示,自主阅读。【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因此,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为学生出示学习提示,并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利于学生理清文路,捕捉信息。】(二)集体交流反馈预设:1.交流“完璧归赵”,感受蔺相如特点。(1) 学生汇报,随机出示:“我愿意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15座城来换,我就把宝玉交
9、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15座城,我一定把宝玉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 (抓住“一定”体会蔺相如当时的态度非常坚决、坚定、很有自信)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15座城,所以把宝玉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A 通过“撞碎”你看出了什么?(勇敢)(板书:撞)B 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会不会与玉同碎?(机智)C “理直气壮”这个词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他说话很有气势、是胸有成竹的)D 指导朗读,读出他的机智、大无畏。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宝玉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15座
10、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和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A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B 指导朗读。(2) 品读描写秦王的语句,感悟蔺相如的品质。 出示描写秦王的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秦王前后态度的变化,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3) 师生配乐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设计意图:由教师引领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调整为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以此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从而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人
11、物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秦王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从而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2.交流“渑池之会”,进一步感受蔺相如的特点。(1)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体会“拼”(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板书:拼)(2)引入史记原文,教师范读,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3)学生自主解读史记,领悟文字的内涵。(4)师语言渲染:当时,蔺相如怒发冲冠,离秦王只有五步远,他要用自己颈项里的血血溅秦王。古人认为,颈血溅身是非常不吉利的,这时秦王左右的侍从拔刀相助,而蔺相如两眼瞪得如铜铃般大小。大喝一声,谁敢上前。使得他们被迫后退,最后
12、秦王不得不为赵王击缶。指名读史记原文,再现当时情景。(5)师生分角色读原文,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设计意图:充分挖掘课内资源,借助史记原文,以文释情,加大了对史记原文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言语表达的不同形式。】(6)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凭借他的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和赵王的尊严,赵王封他做上卿,这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不服气了,由此引发了廉颇的不满。3.交流“负荆请罪”,感受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1)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出示17小节,描写蔺相如语言的语句,体会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品质。(2)朗读比较蔺相如、廉颇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预设:廉颇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心里,而
13、蔺相如是把国家的安危放在首位。各自对对方的态度不一样,一个是轻视对方,一个却是非常的重视对方。(3)创设情景,感受廉颇负荆请罪时的情景,体会廉颇的人物形象。(音乐)师动情描述,学生想象:廉颇脱下了他百战沙场的战袍,这一脱,也脱下了一个大将军的赫赫威严,他背上了长满利刺的荆条,这一背,也背上了对蔺相如的愧疚之情,他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到了蔺相如跟前。(4)发散思维:学生思考,廉颇会说些什么呢?(板书:跪)【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文生成的情境让学生说话,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三、自主实践,正确评价人物。通过前面的交流讨论,我们对廉颇、蔺相如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时你心
14、中的廉颇、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你任选一个人物做评价。1.学生独立、自主写出对其中一个人的评价。【保障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对人物的评价。】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成果、交流。3. 总结梳理,明确方法。【调整后增加了此环节,使学生更明白了,在评价人物时,应先亮明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事例说明的语言,应该来自于文本,抓住重点,进行概括总结。】4运用方法,进行修改,提高评价人物的能力。【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体现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理念。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培养学生在评价中言语组织和言语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准确、全面、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的方法。】四、回归整体,提升故事内涵。1.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版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房地产开发合作框架协议集锦
- 2025版全新公积金贷款合同范本附2025年度贷款政策解读
- 2025版高科技企业信息安全保密合作协议
- 2025版国有企业员工劳动关系管理服务框架协议
- 2025版学术期刊订阅与图书馆馆藏整合协议合同
- 2025版水泥电杆安装与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酒店餐饮服务用品及设施供应合同
- 贵州省瓮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二手车二手车置换补贴协议范本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 2025至2030高校后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课件】重生之我是学霸 2025-2026学年高二上英语开学第一课
- 锦绣中国课件教学
- 茶与健康养生课程课件
- 2025车位包销合同
- 心绞痛健康宣教课件
- 2025年内蒙古中考历史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解课件
- 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