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实务》勘误版_第1页
《消防安全实务》勘误版_第2页
《消防安全实务》勘误版_第3页
《消防安全实务》勘误版_第4页
《消防安全实务》勘误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3 燃烧可从着火方式(点燃、自燃)、持续燃烧形式(有焰燃烧、无焰燃烧)、燃烧物形态(气态、液态、固态)、燃烧现象(火焰、发光、发烟)等不同角度做不同的分类。P7 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CO 、NOx(氮氧化物)(盗版教材勘误,正版无误)、HCI、HF、SO2及COCI2(光气)等有害气体,对火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P8 木材各主要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分解并释放挥发分,一般为半纤维素200260CP9 试验证明,室内火灾在着火后大约15min左右,烟气的浓度最大,此时人们的能见距离一般只有数十厘米。P15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此节内容见第五篇第四篇第三节较全面)P28 爆

2、炸品的(危险)特性及参数P31 易燃液体分为三级 I级 II级 III级P4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表1)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1. .2. .3. .4. .5. .6. .7. .1. 闪点.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 车间;白酒液态法酿酒车间。酒精蒸馏塔,酒精度为38度及以上的勾兑车间、灌装车间、酒泵房;白兰地蒸馏车间、勾兑车间、灌装车间、酒泵房:(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条文说明 表1)2. . 5.3. . 6.4. . 7.乙生产.特征1. . 2.3. . 4.5. 6.1. 2.3. 4.5.

3、 6.丙生产.特征:1. .2. .1闪点.精炼部位2 煤.饲料加工厂房, 畜屠宰、分割及加工车间、鱼加工车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14 条文说明 表1)丁. 表2-2-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戊. P47 表2-2-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举例甲1. . 4.2. . 5.3. . 6.1. 已皖、戊烷.乙醚,酒精度为38度以上的白酒2. . 3. 4. 5.6. 赤磷,物硫化二磷,三流化二磷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 表3乙1. . .4.2. . 5.3. . 6.1. . . 4.2. . 5.3.

4、. 6.丙1. .2. .1. 动物油.糖醛,白兰地成品库2. 化学.面粉,粒径大于等于2mm的工业城兴硫磺,天然橡胶.肉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条文说明 表3)丁.戊. P50 表2-3-1 民用建筑的分类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3.4.5.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它高层建筑 注:表中末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条文说明 表3) P58 (3)一、二及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铺设在可燃

5、、难燃保温材料上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15P65 3. 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表5.2.2注34.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屋顶无天窗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表5.2.2注3)5.相邻两座.(GB50084-2001)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

6、建筑设计防规范6.5.3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P66 8.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 (当符合本规范第3.4.5条、第3.5.3条、第4.2.1条和5.2.2条允许减少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 9.应设置与锅炉、油浸变压器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当建筑内其他部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应设置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128)10.燃气锅炉房应设置防爆泄压设施,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兵营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关于对燃油、燃气锅炉房通风要求的有关规定。(建筑设计防火

7、规范GB500162014 9.3.16)P68 (二)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4.13)1. 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3. 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分隔,确需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计甲级防火门。5. 应设置与柴油发电机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当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机房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消防控制室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2.7 8.1.7)5.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

8、构成及其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控制与显示功能以及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相关信息的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和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25506的规定 三(一)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4.8)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布置在首层或二、三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两个。2.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3.

9、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P69 (二)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4.9)歌舞厅、.(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或二、三层靠外墙设置,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00h的不然性楼板与.。2. 确需布置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m3. 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小于50m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可设置一个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0、5.5.153)4.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烟、排烟设施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8.5.3)四、特殊场所布置(一)老年人建筑及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及儿童行动不便,.应设置在首层.。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5.4.4)(2) 医院的病房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时,应为单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及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

11、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应布置在首层。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4.5)5、 工业建筑附属房布置(1) 办公室、休息室(建筑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3.3.5-3.3.9)P70(二)液体中间储罐 (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15 3.3.7)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设置该中间的储罐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

12、门P72 p74 注:1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前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84的规定。2 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多层纺织厂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3

13、 一、二及耐火等级的单、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湿式造纸联合厂房,当纸机烘缸罩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完成工段设置有效灭火设施保护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要求确定。4 一、而及耐火等级的谷物筒仓工作塔,当每层工作人数不超过两人时,其层数不限。5 一、而及耐火等级卷烟生产联合厂房内的原料、备料及成组配方、制丝、储丝和卷接包、辅料周转、成品暂存、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等生产用房应划分独立的防火分隔单元,当工艺条件许可时、应采用防火前进行分隔。其中制丝、储丝及劵接包车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防火隔墙和1

14、.00h的楼板进行分隔。厂房内个水平和竖向防火分隔之间的开口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6 厂房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当使用人数少于10人时,平台的面积可不计入所在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内。7 “一”表示不允许(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表 3.3.1 注)二、仓库的防火分区注:1 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前分隔,甲、乙类仓库内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相应类别地上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2 石油库区内的桶装油品仓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0074的规定。3 一、二及耐火等级的煤均化

15、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0m.4 独立建造的硝酸铵仓库、电石仓库、聚乙烯等高分子制品仓库、尿素仓库、配煤仓库、造纸厂的独立成品仓库,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5 一、二及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2000m,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0m2;三级耐火等级粮食平房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3000m2,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000m2.6 一、二及耐火等级且占地面积不大于2000m2的单层棉花库房,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

16、积不应大于2000m2.7 一、二级耐火等级冷酷的最大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的规定。8 “一”表示不允许。(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表3.3.1注)3、 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3.1) 表2-5-3 不同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名称耐火等级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备注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第5.1.1确定1500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单、多层名用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第5.1.1确定250

17、0三级5层1200四级2层600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一级- -500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3.4)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的地下或半地下商业营业厅,.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联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能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4.12条的规定;2 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并应符合本规范的第6.4.13条的规定;3 避难走道应符合本规范第6.4.14条的规定;4 防火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8、5.3.5)4、 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1.0.2)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办公建筑和丁、戊类厂房(库房)的房间隔墙和非承重外墙可采用木骨架组合墙体,其他建筑非承重外墙不得采用木骨架组合墙体;墙体填充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民用建筑.的规定P76 (四)住宅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和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4.10 5.4.11)1. 住宅部分与.和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m 、长度不小于开

19、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下层开口之间的实体墙高度不应小于0.8m. 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但高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用低于1.00h,单、多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要求。住宅建筑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0m; 小于1.0时,应在开口之间设置突出外墙不小于0.6m的隔板。实体墙、防火挑檐和隔板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相应耐火等级建筑外墙的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2.5)3 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

20、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且无门、窗 、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每个分隔单元内的安全疏散距离不应大于规范第5.5.17条表5.5.17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近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3、 设备用房分隔锅炉房内设置的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 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设置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变压器室之间.事故储油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4.12)P78 表2-5-6 井道防火分隔要求名称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科研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井壁应为耐

21、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性墙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这些竖井应分别独立设置敬畏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性墙体墙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建筑中,其他电缆井、管道井应每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墙体最防火分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2.9条文说明)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吊顶。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用不燃材料严密填实垃圾道宜靠外墙独立设置,不应设在楼梯间内垃圾道排气口应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前室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垃圾斗应用不燃材料制作并

22、能自动关闭P9091(三)安全出口设置基本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9)1、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符合下列规定的防火分区可利用设置在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1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3 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其按本规范第5. 5. 21条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度宽(4) 公共建筑安全出口设置要求(5) 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

23、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1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m;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且疏散门的净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且疏散门的净度不小于1.40m ;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厅、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15)P98 2.避难层的设置数量根据目前

24、国内.体力消耗情况。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大于5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23)4.避难层的安全疏散为了保障人员安全消除或减轻人们的恐惧心理,在避难层应设应急照明,其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当建筑高度为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时,不应小于1.50h,其它建筑,不应小于0.5h,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01x.除避难间外,.则严禁再避难层开设电梯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0.3.2 10. 1. 5)P111 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范围(一)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1.爆炸性气体环境国家标准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25、)第3.2.1条规定,爆炸性气体、可燃.区域等级2.爆炸性粉尘环境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第4.2.2条规定。爆炸性粉尘环境应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区分。(1)20区。应为空气中的可燃粉尘云持续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场所。(2)21区,应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粉尘 很可能偶尔 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3)22区,应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与爆炸性粉层环境中的区域,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P111(二)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规定,爆炸性气

26、体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爆炸性气体环境释放源应按可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为连续级释放源、一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释放源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3. 2. 3)1.连续级释放源应为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下列情况可划分为连续级释放源:1) 没有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贮罐中的可燃液体表面:2) 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可燃液体的表面。3) 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汽的排气孔和其他孔口2、 一级释放源应为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27、,下列情况可划分为一级释放源:1) 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2) 贮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正在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3) 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4) 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口和其他孔口处3、 二级释放源应为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当出现释放时,仅时偶尔和短期释放的释放源。下列情况可划分为二级释放源: 1) 正常运行时,不能出现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2) 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管道接头;3) 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安

28、全阀、排气孔和其他孔口处;4) 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存在连续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0区,存在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1区,存在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2区。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3. 2. 5)2、 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3. 2. 4)P119 第四节 二、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不同标准对可燃性粉尘环境区域划分不一致,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4. 2. 2).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三个区

29、,即20区、21区、22区;P120 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3) 按引燃温度分组.T6引燃温度最低,T1引燃温度最高2. 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分级分组(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2014 4. 1. 2)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级组根据粉尘特性和引燃温度高低分为IIIA 可燃性飞絮、IIIA非导电性粉尘、III导电性粉尘c、三级(新规范取消了粉尘混合物引燃温度的分组P128 其他感温元件.一般可采用70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9. 3. 13)有电加热器时.以防电加热器过热引起火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9. 3. 15)

30、11.燃油、燃气锅炉房.25%以下(2)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的2倍。9. 3. 16 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本条文所指锅炉房包括燃油、燃气的热水、蒸汽锅炉房和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的机房。燃油、燃气锅炉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逸漏或挥发的可燃性气体,要在这些房间内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使逸漏或会发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浓度不能达到其爆炸下限值的25%燃油锅炉房所用油的闪点温度一般高于60C,油泵房内的温度不大会高于60C,不存在爆炸危险。机房的通风量可按泄漏量计算或按换气次数计算,具体设计要求参见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 第15.3节有

31、关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通风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9. 3. 16)P130 (二)柴油发电机房的防火防保措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 4. 13)1. 宜布置在首城或地下一、二层,.柴油的闪电不应小于60C (3. 1. 1国产16种规格的柴油闪电大多数为60C90C (其中仅“35#” 柴油为50C) (5. 4. 13柴油的闪点不用低于60 再解释条文里)3.机房内设置的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 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

32、墙与.防火门6. 设置在.下列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 4. 15)(3)燃气共给管道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P143 一.歌舞厅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当歌舞厅.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B1及的装修材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11 3. 1. 18)P150 一、消防车道设置要求(一)环形消防道1.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AA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 1. 1)二、消防车道技术要求(三)消防车道

33、的最小转弯半径车道转弯.走轨迹的半径。目前,我国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 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 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条文说明 7. 1. 9)(4) 消防车到的回车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 1. 9)P152 三、包头救援场地的要求(一)最小操场的面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 2.2)消防登高场地.最小操作场地长度和宽度不宜小于15m10m. 对于建筑高度.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20m和10m,且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P153 四、灭火救援床的设置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

34、00162014 7. 2.5)在灭火时.救援人员进入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明显标志。P160 二、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职责建筑消防设施.不得损坏、埋压、圈占、.消防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P162 第一节 消防给水设施 (一)设置要求设置消防水泵.比例设置备用泵。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5. 1. 10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性能应与工作泵性能一致,但下列建筑除外:1. 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5L/s的建筑:2.室内消防设计给水流量小于等于10

35、L/s的建筑 P165-166 (二)室内消防给水管道3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8. 1. 6 室内消火栓环状给水管道检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消火栓竖管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电的竖管不超过一根,当属管超过4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两根;2 每根竖管与供水横干管相接处应设置阀门。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8. 1. 5-3 室内消防管道管径应根据系统设计流量、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室内消火栓竖管管径应根据竖管最低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一)设置要求1.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4.

36、1 下列场所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1 高层民用建筑2 设有消防给水的住宅、超过五层的其他多层民用建筑;3 超过2层或建筑面积大于10000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10L/s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4 高层工业建筑和超过四层的多层工业建筑;5 城市交通隧道。5. 4.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等水灭火系统,均应设置消防是泵接合器。2 .水泵接合器的数量.经计算确定; 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当建筑高度超过消防车供水高度时,消防给水应在设备层等方便操作的地点设

37、置首台泵或移动泵接力供水的吸水和加压接口。(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5.4. 6)(1) 稳压泵)2.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5. 3.2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应缝合下列规定;1. 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和系统自动启动流量;2.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3 消防给水系统所采用报警阀压力开关等自动启动流量应根据产品确定。3. 3.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

38、014 5. 3. 3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马努胸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2.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自动启泵压力设置点处的压力在准工作状态时大于系统设置自动启泵压力值,且增加值宜为0.07MPa;3.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的在准工作状态时的压力大于该处的静水压,且增加值不应小于0.15MPa.5. 3. 5 稳压泵吸水管应设置明杆闸阀,稳压泵出水管应设置消声止回阀和明杆闸阀。5. 3. 6 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P168 (消防水箱)1.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5. 2. 1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

39、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 但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不应小于18m,当一类住在建筑高度超过150m时不应小于100m;2. 多层公共建筑、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8m,当一类住宅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小于36m;3. 二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2m;4. 建筑高度大于21m的多层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m5. 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当小于等于25L/s时不应小于12m,大于25L/s时不应小于18m6. 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且小于30000m的商店建筑不应小于36m, 总建筑面

40、积大于30000的商店不应小于50,当与本条第一款规定不一致时应采取较大值。 2.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5. 2. 2 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类高层民用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担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2. 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民用建筑不应低于0.07MPa,多层住宅确有困难时可适当降低;3. 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4. 当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在满足生产生活最大小时用水量后,仍能满足初期火灾所需的消

41、防流量和压力时,可由市政给水系统直接供水,并应在进水管处倒流防止器,系统的最高处应设置自动排气阀;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6. 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本条第1-5款的静压要求时,应设稳压泵。P171 二、系统工作原理在临时高压.可投入使用。消火栓按纽不宜作为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开关,但可作为发生警报信号的开关或启动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快速启闭装置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11. 0. 19)3、 系统设置场所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8. 2. 1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

42、室内消火栓系统:1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的厂房和仓库;2 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注: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 的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3 体积大于5000m 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建筑、展览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等单、多层建筑;4 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已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5 建筑高度大于15m或体积大于10000m 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和其他单、多层民用建筑。8. 2. 2 本规范第8. 2.

43、1条未规定的建筑或场所和符合本规定第8. 2. 1条规定的下列建筑或场所,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但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1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2 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面积不大于3000m 的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见准、面积不大于5000m的戊类厂房(仓库);3 粮食仓库、金库、原理城镇球无人值班的独立建筑; 4 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建筑 5 室内无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不大与5000m的其他建筑。8. 2. 3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8

44、. 2. 4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的商业服务网点内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P173 (二)设置要求 1.室内消火栓的布置(8)消火栓按纽不宜作为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开关,但可作为发生警报信号的开关或启动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快速启闭装置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1. 0. 19)2. 1)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大于0.50MPa;当大于0.07 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 4. 12-1)3. 消防软管卷盘设置4. (1)

45、栓口直径应为25m.长度不应超过30m,.小于6mm。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 4. 12-1)P192 (二)报警阀组设置要求报警阀组宜设在.总长度不宜大于20m; 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05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2005 版 6. 2. 8)P201 2.雾化角水雾喷头常见的雾化角有30 、45、 60 、90 、和120五个规格(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50219-1995 3. 2. 4 最新版的规范上没有列举雾化角的度数)P209 (五)乳化作用当扑救油类火灾时,水务冲击油品表面,形成乳化层一方面降

46、低了油品的蒸发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水雾滴的冲击搅拌作用能使可燃液体表面产生不燃烧的乳化层,起到阻燃的作用。P210 第二节系统分类1. (一)低压系统. 低压系统是指系统分部管网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2MPa 的细水雾灭火系统(2) 中压系统 中压系统是指.压力大于1.2MPa 且小于3.5MPa 细水雾灭火系统(3) 高压系统 高压系统是指.大于或等于3.5MPa 的细水雾灭火系统。(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50898-2013 2. 1. 5 2. 1. 6 2. 1. 7) P222 ( 四、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热气溶胶是一种固体含能化学物质,属于烟火药剂。利用电子气化启动器激活,使其自

47、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惰性气体、水汽和微量固体颗粒,形成凝急型灭火器溶胶,其成分主要是N2、少量C02金属盐固体微粒等。热气溶胶灭火机理如下;(1) 吸热降温灭火机理金属盐微粒在高温下吸收大量的热,发生热熔、气化等物理吸热过程,火焰温度被降低,进而辐射到可燃烧物燃烧面用于气化可燃物分子和将已气化的可燃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速度得到一定抑制。(2) 化学抑制灭火机理1. 气象化学抑制在热作用下,灭火气溶胶中分解的气化金属离子或失去电子的阳离子可以与燃烧中的活性基因发生亲和反应,反复大量消耗活性基团,减少燃烧自由基。2. 固相化学抑制灭火器溶胶中的微粒粒径很小(10-9m1

48、0-6m),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可吸附燃烧中的活性基因,并发生化学作用,大量消耗活性基因,减少燃烧自由基。3. 降低氧浓度灭火器溶胶中的N2、CO2 可降低燃烧中的氧浓度,但其速度是缓慢的,灭火作用远远小于吸热降温、化学抑制。)(4. 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热气溶胶灭活系统是以固态化学混合物(热气溶胶发生剂) 经化学反应发生成具有灭火性质的气溶胶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按气溶胶发生剂的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S型热气溶胶、K型热气溶胶和其他热气溶胶。)P226 (三、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热气溶胶灭火系统;适用于扑灭相对封闭空间的A类火灾,如木材、纸张等固体物质初起火灾;B类火灾,如生产、使用或贮存柴油(-35号柴油除外)重油、润滑油、变压器油。动物油,植物油等各种丙类可燃液体场所的火灾;变(配)电间、发电机房、电缆夹层、电缆井、电缆沟、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房等场所的电气电缆初起火灾。该系统不适用与下列场所火灾:商业、饮食服务、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有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及有超净要求的场所。K型及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等场所。)P228 (热气溶胶灭火系统装置的喷口前1.0m内,装置的背面、侧面、顶部0.2m 内不应设置或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