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壤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说开去_第1页
从《土壤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说开去_第2页
从《土壤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说开去_第3页
从《土壤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说开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土壤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说开去 从?土壤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说开去 摘要:?土壤学?是高等院校中多种专业同时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根底课,其内容丰富,牵涉面广。笔者在学习和教授?土壤学?的过程中,感觉到个别?土壤学?教材编写不够严谨,同时学校安排的课时过短。本文就这两个问题结合目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相关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土壤学;高等教育;教材;课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3-0071-03 ?土壤学?是农学、生态、园艺、园林、环境资源类和土地规划等多种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根底课【1】,其内容丰富,知识点涉及到地学

2、、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农学、植物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多种学科【2】。同时,不同的学科专业对?土壤学?教材和授课内容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因此客观上,无论是对?土壤学?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对?土壤学?的授课老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作者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在学习和教授?土壤学?的过程中,有两点深刻的体会与广阔读者尤其是同行进行探讨。同时,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相关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思考。 一、教材编写不够严谨 笔者使用的?土壤学?教材是由孙向阳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发行,属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系列教材【3】。笔者认为:该书最少在以

3、下地方出现错误:第89页第2122行“根瘤是指原核固氮微生物侵入某些裸子植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接着写道:“根瘤可分为豆科植物根瘤和非豆科植物根瘤。我们都知道,豆科植物属于被子植物,显然,该处出现了错误,要么是前面的定义应为“根瘤是指原核固氮微生物侵入某些被子植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要么后面举的例子是不恰当的。第284页第2627行“液氮:含氮82%,高压容器存放,常压下呈气态,含氮高,肥效好,显然,此处应为“液氨:含氮82%,高压容器存放,常压下呈气态,含氮高,肥效好。第278页第12行“以表12-7中的数据为例,说明向量图的绘制过程,并以T1、T2、T3

4、、T4分别代表处理1、2、3、4。但是书中的图12-2本身及图注均未有T1、T2、T3、T4字样。第282页第2627行“此外,有些化肥容易烧伤种子或幼苗根系,如碳酸氢氨、硝酸氨、尿素等,不宜做种肥。然而,在书的285页第22行“尿素适宜作追肥、基肥和种肥。显然,这两处是相互矛盾的。此外,该书一些章节在语言逻辑上还有很大改良空间。 “教科书是一所大学甚至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也是学术水平的镜子【4】。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也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表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根本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正因为教材如此重要,它的编写和出版发行都

5、应严肃对待。在内容编排、语言洗练、逻辑结构上应做到精益求精。更不应出现错误,误导学生。 在我国高校现行教材中,确实涌现出了相当一局部精品佳作。然而遗憾的是,粗制滥造者也为数不少5-7。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编写者水平有限,知识面缺乏。如一些刚刚执教不久,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也进入到教材编写队伍中;一些教材内容本身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编写者难免有力不从心之处。以?土壤学?为例,其内容涉及到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农学、植物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多类学科【8】。上述提到的错误就可能与编写者缺少植物学常识有关。编写者态度不够严谨,粗制滥造。由于多方面原因,特别是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的

6、需要,不惜采用剪切、拷贝的方法东拼西凑快速形成教材内容,而没有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和修改,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往往语言生涩,逻辑零乱。出版发行审核不严格。首先是教材审核不严,有的教材甚至不设审核人员,编者编好之后直接出版发行。其次出版社的资质审核不严,当下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可以出版发行高等教材,而一些出版社人员素质、专业水平难以到达高等教材出版发行的要求。 劣质教材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校的声誉,也增加了社会对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不信任感。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师队伍形象及对教育事业负责的精神,应防止不合格教材进入高等院校。为到达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应采取一些切实措施,例如:对教材编写者的资质进行

7、严格控制。如要求编写者的职称到达高级、相关学科教学年限不得低于5年、学术水平为同行所公认等。严格教材的出版发行程序。国外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欧美、日本、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教科书编写、审定和选用互相别离,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法规作保障【9】。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的发行比论文的发表应经受更为严格的审稿程序,因为它是一系列知识的集成体,其影响和重要性比起单篇论文通常要大得多。严格出版社的教材出版资质,禁止低水平的出版社出版教材。实行教材评估及退出制度。建立科学的高等学校教材选用评估制度,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10。同时,对师生反响差的教材禁止重新发行。 二、课时压缩过短,教学安排十分

8、困难 我校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园艺专业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土壤学?课程,设课时20个学时,如前提到:教材使用的孙向阳主编的教材。该书除绪论外,正文内容一共有4篇16章。?土壤学?课程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11。同时,课程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性强,不太好割裂。在如此短的课时内,且在禁止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要向学生讲授完?土壤学?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作为一个新老师,感觉十分困难。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加强根底、淡化专业、面向未来的教改指导思想。同时由于高校急剧扩招,局部学校出现课时紧张及师资不够的情况

9、。在这种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大背景和高校现实困难的小背景之下,压缩课时成了高校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的现象12-15。这样既有助于缓解办学困境,也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是即使素质教育需要的原因,减少课时也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素质及综合能力,特别提高动手能力及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压缩课时的同时,其他的措施必须跟上去:如授课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尽量减少重复性及无关紧要的内容;改良教学手段如使用多媒体增加单位学时的可以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容量,增加实验课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布置思考性作业,诱导或者激发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延伸知识结构,提高思辨能力;加强对

10、教师培训尤其是新进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训等等。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确保教学转型的成功。 然而现实情况是:局部高校在大幅压缩课时的同时,其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并没有同步跟上,比方实验仪器欠缺,局部实验课程开展不了;或者仪器数量有限,很多学生共用一套仪器,能动手操作的学生十分有限。结果是学生接受到的理论知识有限,实践训练时机又少,总体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对于局部学习热情欠缺、求知欲不强、主动性缺乏的学生更是雪上加霜。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多媒体课室或者没有实现多媒体课室全覆盖,还在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方式进行教学。也有局部学校出于别的方面的考虑,禁止新进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尽管存在一定的道理,客观也给老师带来了

11、巨大的压力。因此,笔者以为:安排一个课程的教学课时时,应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压缩,应根据课程内容多寡、办学条件综合考虑,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充分训练的要求,真正到达素质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事关国家振兴、民族未来。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高等教育在开展转型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从主观方面讲,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高校教师,应该兢兢业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对于出现的客观问题,也不应回避,应坦然提出批评意见及建议,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理性批评和积极回应理性批评的良性互动中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谷思玉.农学专业土

12、壤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东北农学大学学报,2021,. 【2】柳维扬,高艳红.?土壤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 【3】孙向阳.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王沪宁.政治的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潘洪峰.高等院校教材建设的现实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6】王晓敏.我国高校教材编写的几个误区J.江苏大学学报,2003,. 【7】王培臣.高校教材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 【8】柳维扬等.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22. 【9】韩素华.高校教材出版的困惑与前景J.计算机教育,2005,. 10任喜英,臧宏,张亦军,刘岩.加强教材质量评估促进优秀教材选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1黄运湘,廖超林,尹力初,张杨珠.?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21,.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