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教学内容_第1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教学内容_第2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教学内容_第3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教学内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由于地下部分较大,大基坑开挖,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需进行科学、合理、 紧凑的现场布置和综合管理,克服场地狭小的不利因素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同 时须做好场内及附近地上、地下已有市政设施和管网、邻近建筑等的安全防护保护 工作,保证生产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施工的安全文明, 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搭投;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

2、地减少场 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单位相互干扰;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要求。二、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场地较为狭小, 不利于现场临时设施及材料的布置, 进场临道路由围 墙周边修筑,地下室封顶后,可利用地下室顶堆放临时材料及材料加工场地,走向 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1、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施工现场搭设临时设施及办公室采用活动房。 施工区现场设置钢筋加工棚、模板加工棚、现场搅拌站等临时作业棚采用钢管 搭设,上面再搭设两层防护棚,防护棚上满铺竹笆,上面一道防护棚周边防弹栏杆 不小于 500mm。2、工地及办公室布置1)施工总平面图(场地施

3、工平面布置图) 。2)我公司将在场地布置上作如下具体的要求: 在工地内设置钢筋加工制作工场、木工棚等场内临设,采用脚手钢管搭设,黄 黑色间色油漆(500mn黄黑相间);石棉瓦或彩钢瓦顶,内做硬地。工地设置建筑垃圾中转场地,占地规格6X 6m用彩条布全封闭防护,高度2m 建筑垃圾不得从高处往下抛洒,必须袋装运至建筑垃圾中转场地。垃圾外运由我公 司自行解决。必要时洒水湿润,防止飞扬。施工现场各类垃圾做到当天清理。施工工地建立“十牌二图” ,即施工总平面图、卫生包干责任图、施工简介、 工程概况、施工现场管理网络、卫生须知、防火须知、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十项安 全技术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安

4、全生产目标。同时我公司将加强对 “十牌二图”的管理。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 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施工现场设立男女厕所,保持清洁无污染,讲究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抛 生活垃圾。大堆材料砂石分类,用三面砌砖围护(300700mn高),集中堆放成方,底脚 边用边清,砌体料归类成垛,堆放整齐,碎砖料随用随清,无底脚散料,灰不外溢, 渣不乱倒,水灰、纸筋灰等做到装车池口清,车运不洒落及干硬,灰池基坑周围应 砌筑300mm高的围护。钢筋成材和木制作加工材料分开堆放。施工现场上材料堆放 整齐,管材上架、扣件、 U 型卡、预埋件、垫块等砌池存放。楼层上垃圾及时清理, 打扫干净,楼梯通道不得堆

5、放材料,确保场貌整齐、整洁、有序、文明。材料堆场 做到硬地坪施工。施工场区进行全封闭施工,在规定的施工范围,做好不低于2m的遮挡围墙(或 围板) 、警告牌等防护措施, 施工区域与道路做到完全分隔, 互不干涉, 场内必须硬 地坪化。3)施工道路布置现场施工主干道路做法为:先垫设40cm道渣,面上浇筑20cm厚的C25混凝土, 路宽7m,施工次干道路做法为:先垫设20cm道渣,面上浇筑15cm厚的C20混凝土, 路宽4.5m,在道路以外其它部分场地整平后面上浇 10cm厚混凝土作为各类材料堆 场和临时施工作业场加工棚。三、现场临时用水方案我方在临时用水的布置和使用上准备根据不同的方面采取相应几点措

6、施:1 生活水方面生活区为业主提供的原有生活区域, 配套设施齐全, 生活饮用水管道将采用镀 锌钢管或生活饮用水塑料管。2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平面和立面上分开布置, 在平面上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水管, 在施工 现场周边每隔30m左右设一个水龙头。在上部结构的施工中,消防用水及施工用水 分开考虑垂直向上敷设。3 污水的排放方案( 1)工程内的污废水我方准备采取合流排放的方式,在排放之前进行沉淀处 理,待过滤完符合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2)污水排放时首先经过化粪池沉淀处理,食堂的废水排放时则要首先经过 隔油处理,污废水待过滤完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四、临时用电方案本工程现场施工用电拟采用建设单位提供

7、的电源进行施工。 现场临时用电设施 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 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Q,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 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Q。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额 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 0.1s 。1 编制目的本方案编制目的是为了提供基础、 主体施工过程及后期机电安装、 装修工程用 电,特编制此方案。此用电方案对土建、安装、装修等整个施工过程用电进行整体 规划,充分考虑了各施工阶段用电机具的用电量,能够满足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

8、用 电要求。2 供电方案 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用电需求,整个施工区设置好一级配电间。在主要施 工作业棚位置分别设置二级分配电箱,二级配电箱后设置三级配电箱即开关箱,施 工用电和机具等均直接从三级配电箱引出,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二级保护三级配电。3 配电箱及开关箱设计(1) 施工现场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方式供电。“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设置。设备开关箱的电源由各分配电箱引出,一般 距分配电箱的最长距离不超过 30m根据这一原则,沿现场周围设置分配电箱,供 塔吊、双笼电梯及楼层机械设备使用。设备开关箱一般设于设备旁且便于操作的地 方,箱内电器设置一律采用“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

9、的保护方式,内装隔离开关, 漏电断路器,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选用与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动作相匹 备,既能可靠保护,又能分级动作。(2)箱柜内分设接地、接零排,箱柜外壳均用软铜线与 PE母排做可靠连接。 固定式分配电箱及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为距地1.4m,移动式开关箱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m,各配电箱柜均采用2mm厚优质钢板制作,要求焊接 牢固,带门带锁, 电器安装位置合理, 固定牢固不松动, 室外配电箱具有防雨措施。 所有进出线均从箱底引入,箱的设置应满足两人同时作业的要求,且方便操作,箱 四周不得有妨碍操作的物体或易燃易爆品。供电线路选用五芯电缆,供电系统做到 “三级

10、配电, 两级保护”,施工机具严格执行 “一机、 一箱、一闸、一漏”标准要求。五、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 洗车台的布置按照现场环保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计划在现场主要入口部位内侧砌筑汽车洗车 池、污水沉淀池,每辆出场汽车均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冲洗汽车尽量采用循环水(沉淀池潜水格内设潜水泵,抽水冲洗汽车) ,以节约用水,必须经常清理沉淀池。 2 夜间施工照明场地的夜间施工及照明采用主要采用 3KW的镝灯,每台塔吊上设置两盏,固定 在塔吊塔身上。镝灯朝向按照现场实际需要照明的部位。夜间局部施工照明采用碘 钨灯辅助照明,确保夜间施工整个作业段的照明和施工人员和机械的安全。3 材料存放 本工程施工阶段原材料主

11、要为砂、石、砖、钢筋与模板用料。考虑本工程存在 分批施工,分批交验的过程,材料堆放规划按照现场施工阶段调整,混凝土搅拌台 相对比较固定,砂、石材料的堆放集中于搅拌台周围,为控制砂石的含水率,保证 混凝土配制质量稳定,砂石全部覆盖储存。在施工现场还需要存放一部分砂石钢筋备用材料。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凡进场和退场材料, 必须按照平面布置所划分的区域堆放。 材料库主要有小型工具库、周转材料库、水电专业器材库,布置原则方便运输 车辆进出场,以及方便各专业班组就近取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品布置在边远,人流少的安全地带。4 塔吊、双笼电梯 本工程综合考虑多方面条件,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拟采用 3

12、台塔吊,作 为材料和机具垂直运输用。具体安装方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位置参见平面图。采用三台QTZ80塔吊臂长为55 米,塔吊主要满足钢筋、模板、屋面材料的吊装 需要。施工过程中,塔吊基础在塔吊安装提前 20天施工。 在墙体砌筑阶段和粗装饰施工阶段,为配合现场的材料和机具的垂直运输需 要,计划安装一台双笼电梯。5 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1. 建立现场施工总平面管理班子,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施工平面管理由项 目经理负责,由工长及材料部门组织实施,按计划分片包干管理。2. 现场临设、道路应有排水明沟,且必须保持道路、排水沟的通畅。3. 现场主要入口处设置出入制度、 场容管理条例、 工程简介、 安全管理制度标 牌等。4. 施工设备、 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 凡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