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解析版)_第1页
实验1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解析版)_第2页
实验1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解析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十五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 刻度尺;【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 动力和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i【实验步骤】:50g=0.05kg,重为: 调节杠杆两端的_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每一个钩G=mg=0.05kg xi0N/kg=0.5N】,(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i,)先固定Fi大小和动力臂1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1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i、

2、动力臂11、阻力F2和阻力臂I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固定Fi大小和动力臂li的大小,改变阻力 F2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I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 F2和阻力臂|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改变动力Fi的大小,保持动力臂|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 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 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 Fi大小和阻力臂I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整理实验器材。【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rI动力Fi动力臂li(cm)动力渤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邓阻力臂(N?m)(N)NMF2Nl2cm步骤2步骤3步骤4【实验结论】:

3、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邓阻力臂 公式表示:_FiLi=F2L2思考: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答:可以方便用刻度尺来直接测出实验中杠杆的力臂大小12【考点方向】:1、 实验前杠杆的调节:左高右调,右高左调。平衡后实验过程中不能在调节平衡螺母。2、 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3、 选择杠杆终点作为支点的好处: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4、 将砝码换成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方便。5、 将砝码换成测力计的缺点是:测力计本身有重量,对实验有一定的影响,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6、 如上图,乙图和丙图中

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作怎样变化:由大变小,原因是力臂由小变大。7、 你认为哪个图更合理?答:丁图,实验不受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的影响。8、 使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最终目的是:更能正确认识力臂。9、屡次实验的目的是: 防止实验的偶然性,是结论具有普遍规律。【经典例题】【母题】:小红和小明利用如下图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假设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状态或不平衡状态,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 左或右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 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 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屡次实验并

5、把数据记录在表格 中.次序Fi/Nl1/cmF2/Nl2/cm11102522101203215310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4) 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个钩码.如果将B处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那么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六个钩码的重力。(5) 当杠杆平衡后,将 A点和B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0靠近移一格,杠杆 (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6) 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左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弹

6、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7) 小明实验时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屡次实验,其目的是【答案】(1) 平衡状态;右;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水平位置便于直接读出力臂。(2 )便于测量力臂;(3) FiLi=F2L2;(4) 6;小于;(5) 左侧下降;(6) 变大;根据平衡条件,动力臂变小。(7) 防止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解析】(1) 假设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水平位置便于直接读出力臂。(2) 实验时让横杆 AB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

7、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 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3)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iLi=F2L2;(4) 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 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 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即4GX3L=FbX2L, 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如果将B处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那么由于向下的力,有两个,一是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另一个是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二者之和才等于六个钩码的重力。(5)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假设A、B两点的钩码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那么左侧4GX2L=8GL,右侧6GXL=6GL,因为8GL 6GL,所以

8、杠杆左端会下降;(6)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阻力和阻力臂在不变的情况下,动力的方向向左倾斜时,动力臂 会变小,因此会导致动力变大。(7) 小明实验时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屡次实验,能够防止一组数据的偶然性,屡次测量才能得出普遍规律。练习1 : (2021苏州)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1) 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那么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或 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甲乙丙(2) 如图乙所示,在 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9、 ;假设在第(1 )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选填 偏大 偏小或不变);(3) 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选填 变大 变小或 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 。【答案】(1)左;(2) 2.0;偏小;(3)变小;不变【解析】(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左端上翘,如图甲所示。那么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 由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 Na= Fb XLb , 3 X0.5N 4L = Fb X3L ,所以

10、Fb= 2.0N ;假设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由于左侧已经存在杠杆的力与力臂 的乘积,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3) 图丙使杠杆由水平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iLi= F2L2得,GX4L = F2X3L,4那么 F2= G ;当转动到图中位置时,设杠杆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a物体的力臂、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均变小;那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iLi= F2L2得,GX 4L X cos=F2x 3L X cos a那么:F2 = G ;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 F的大小不变。练习2: (2021聊城)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1、(1) 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 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 左或 右)端调节。(2) 调节平衡后,在杠杆 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那么在 A点处应挂 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 在水平位置平衡。5cm,钩码每个重0.5N,请将弹簧测(3) 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杠杆每格长 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实验序号动力F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0.153.00.10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答案】(1) 水平;右;(2) 4 ;( 3) 3.8 ;弹簧测力计没有

12、竖直向下拉。【解析】(1 )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 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右端偏高,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2)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 B点处挂6个钩码,设在那么在 A点处应挂n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 平衡;设每个钩码重为 G,每个小格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动=F阻I阻:6GX2L=nG X3L,故 n=4 ,即在A点处应挂4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3) 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 0.2N,示数为3.8N。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力臂变小,小于动力

13、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臂 变小。练习3: (2021德阳)如下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屮(1 )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选填到达或没有到达平衡状态,接下来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 B点挂(2)如图乙所示,A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3)如图丙所示,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2N的弹簧测力计,假设干个 50g的钩码,钩码挂在 C点处,现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 个。【答案】(1) 到达水平位置平衡;(2) 3; (3) 6【解析】(1) 杠杆保持静止,

14、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到达平衡;由图中,杠杆的右端较高,平衡螺母应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 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 L,一个钩码重为 G ,因为,F1|1= F2I2,所以,2GX3L = nGX2L,所以,n = 3,所以在B处挂3个钩码。(3) 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F的方向应该垂直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动力臂为最长,F作用点在最左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 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nGX4L = F6L, nmgX4L = FX5L,n= 6。代入数据:n XQ.05kg X0N/kgX4L = 2NX6L,解得,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的实验

15、中:此时杠杆处于 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下图的实验,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在 A点竖直向上拉如图中M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 ;假设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如图中 N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填大于或小于 2.5N,此时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 填“3045。或“60。3 杠杆上每个平衡螺母的质量为m,杠杆的总质量含两个平衡螺母为 50m。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平衡的过程中,假设只将右端的平衡螺母移动了距离L,那么调节前后杠杆含两个平衡螺母的重

16、心在杆上移动的距离为 填丄上或丄504948【答案】1平衡;2右;大于;60 3;50【解析】1杠杆静止时就是出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高的一端的平衡螺母往外调,也就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往右调节。2 弹簧测力计在 N位置时,力臂小于在 M位置时,所以拉力大于 2.5N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拉力为5N,所以力臂最短为在 M位置时的,因此弹簧测力计与竖直方向夹角最大为603杠杆加平衡螺母质量总共为50m,其中质量为m的局部移动了 L,那么相当于整体的重心移动了盘练习5: (2021荆州)小华在做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下图,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1) 杠杆在如图甲所

17、示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 是或 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2)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或 右)端调节.(3) 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N 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 变大 变小或 不变(4 )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屡次实验,其目的是 .【答案】(1 )是 (2 )右 (3) 1.5N 变大 (4)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解析】(1 )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都是处于平衡状态,该杠杆是静止所以

18、处于杠杆平衡。(2 )实验前杠杆处于右端高的状态,为了方便实验测量力臂,应该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右端高,那么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3)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臂X动力=阻力臂 邓阻力。此处阻力是两个钩码,每个钩码是0.5N,两个钩码,那么阻力是 1N,阻力臂是3格,动力臂是两格,因此列平衡条件1NX3=FX2;得F=1.5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平衡后,由于动力臂会变小,动力臂和动力都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就会变大。4实验过程中,屡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可以防止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练习6: 2021枣庄利用

19、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那么应将平衡螺母 向_ 选填 左或 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在 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假设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 。【答案】1左;2 2.0;偏小;3变小;不变。【解析】1

20、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左端上翘,如图甲所示。那么应 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 由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Na=FbXLb, 30.5N 4L=FbX3L,所以Fb=2.0N ;假设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由于左侧已经存在杠杆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故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3 图丙使杠杆由水平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X4L=F2X3L,贝V F2= G;当转动到图中位置时,设杠杆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a物体的力臂、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均变小;那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rL1=

21、F2L2得,G 4L COS a2=F 3L ,S a那么:F2= G;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 F的大小不变。练习7: 2021龙东小红和小明利用如下图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甲乙丙1 假设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 左或 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2 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屡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 格中。次数F1/NLcmF2/NL2/cm11102522101203215310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4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

22、示,为使在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个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 A点和B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0靠近一格,杠杆会 填 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左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填 变大变小或 不变。【答案】1右;2便于测量力臂;3 FiLi=F2L2; 4 6;左侧下降;5变大。【解析】1假设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实验时让横杆 AB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3)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