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浅析_第1页
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浅析_第2页
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浅析_第3页
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浅析_第4页
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浅析 摘要在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获得了相对平稳快速的增长,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经历了19951996年和 20062008年两个高峰期。韩国的对中直接投资具有起步晚,规模小,增长快,范围广,市场渗透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韩国;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55-03 作者简介:康成文(1967-),男,黑龙江尚志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东北亚经济与贸易。 一、引言 外商(海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2、,fdi)是指一国或地区的投资者为获取境外企业的控制权(所有权)或参与经营管理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资产的经济投资行为。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目的除了获取利润之外,还有确保资源、劳动力、市场以及减少贸易摩擦、构筑国际性产销网络等多种目的。对被投资国(外资引进国)来说,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带来资金以及先进技术,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国家将其视为促进产业发展、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不断地优化相关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吸引了许多来自各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事实证明,这些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重要

3、的贡献。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演变及现状,明确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其对我国投资活动的主要特征,并对其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韩国对海外及中国的直接投资情况 (一)韩国海外直接投资情况 韩国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始于1968年的对印尼投资项目,投资以确保原木货源为目的,总投资额为300万美元。此后,作为第四代工业国的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逐步扩大。 19681980年,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反映了韩国自然资源的赋存状况及当时对原材料需求迅速扩大的状况,其投资尤显“获取资源”特征,主要集中在林业、水产业和矿业等产业。20世纪70年代中叶,随着综合商社制度的实施,韩对海外贸易业投资剧增

4、。同时,以中东地区石油美元(oil dollar)为目标的建筑业投资也明显增多。以上产业的投资额之和为287亿美元,占这一时期韩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91%,在投资认可件数中,贸易业fdi以占比567%占据了首位。该时期对海外制造业投资认可金额占比和认可件数占比较低,分别为197%和88%。 19811985年,受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韩国国内出现“资源安全保障论”,使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重点转移到了以石油开发为主体的矿业领域。矿业fdi占该时期韩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的538%。该时期制造业、贸易业以及建筑业的fdi走低,其占比分别为152%、106%和47%。 1986年开始,以

5、“三低”(即汇率低、原油价低、利息低)经济现象为背景,韩国的出口额大增、外汇紧缺状况随之得到了缓解,为韩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在19861988年短短的3年间,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643亿美元,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和制造业两个领域。 1987年以后,韩国国内的劳务费开始剧增、劳动争议频发,韩币也逐渐升值,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及外商对韩国的直接投资。 1988年以后,韩国对电子、汽车等产业的大规模海外投资逐步由北美转移到了东南亚。对韩国来说,北美、欧盟、东南业及中东地区是其传统的海外直接投资重点地区,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韩国将fdi的重心转移到了中国、澳

6、大利亚等国。 据韩国输出入银行及jetro(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分析,2011年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25595亿美元。其中,以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对北美、大洋洲的投资额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564%和859%,投资额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投资领域(业种)中,批发零售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增加最为明显,增幅分别为516%和448%,制造业同比增长117%,而不动产及租赁业却下降了703%。 (二)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情况 中国与韩国的经济交流始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在两国邦交未正常化的状态下,两国开始了民间直接贸易,1989年贸易额超过了30亿美元。1

7、990年,经韩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位于庆尚北道龟尾市的首家中韩合资电子部件会社。 1992年中韩邦交正常化后,两国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大。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已成为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外资来源国。 图1显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及对中国直接投资情况。19902006年17年间,韩国海外直接投资在增减交加中得到了扩大,而到2007年其投资额剧增,增幅高达163%。此后,虽然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直接投资额略减(2009年),到2011年底呈高位平稳扩大态势。 在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得到了相对平稳快速的增长,其占韩

8、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19922011年平均占比为227%)。 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经历了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19951996年,年平均投资额为82亿美元,占韩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均值为232%;第二次高峰期为20062008年,其年平均投资额为432亿美元,年平均占比为297%。2008年以来,虽然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在韩国海外直接投资中,中国仍保持着重要投资对象国地位。 19922011年,韩国的对华直接投资额在中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额中所占比重为42%。 三、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特征 韩国的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具有起步晚,规模小,增长快,范围广,

9、市场渗透力强等特点(见表1)。作为第四代工业国,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起初以向“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加工型”产业投资为主,包括纤维、鞋、皮革和木制品等的生产和加工,在中国的主要投资地区以山东省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和以江苏省为中心的华东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电器产业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有力地带动了对其他行业的投资。2000年以后,韩国现代集团在我国投资兴建北京现代汽车公司,至此,韩国对中国投资转为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总体上看,韩国对中国投资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大型项目较少。这一点与日本以及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对中国直接投资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市场战略方面,韩国投资企业一直坚持注重

10、开拓中国市场的“内贩型”市场战略,而这一战略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战略相融合,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成功。目前,从食品、日用产品等低附加值产品到电器、汽车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韩国企业的产品以其较强的市场渗透力,获得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来自韩国、日本等先进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涌入我国,截至2011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了1164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给中国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30多年追赶式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也必然地产生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目前以“珠三角”经济圈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区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的问题,不少国内外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也正在着手应对这些实际问题,而“西部大开发”、“促进东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内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实施无疑为这些企业的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这自然也加剧了中国境内的企业间竞争。中国经济社会的这种变化无疑给包括韩国企业在内的外企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抉择。 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淘汰和转移,意味着创新,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需要靠竞争来促进和实现。在不断变化的中国经济社会环境中,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只有审视其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