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艺应用策划_第1页
标准工艺应用策划_第2页
标准工艺应用策划_第3页
标准工艺应用策划_第4页
标准工艺应用策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 编制依据二、 工程简介三、 工艺应用策划四、 措施和控制要点. (1)阶梯基础施工.(2)基坑回填(3)角钢铁塔分解组立(4)导地线展放施工(5)导线耐张管压接(6)导线接续管压接(7)地线耐张管压接(8)地线接续管压接(9)铝包钢绞线耐张管压接(10)导线弧垂控制(11)地线弧垂控制(12)均压环、屏蔽环安(13)导线防振锤安装(14)地线防振锤安装(15)OPGW弧垂控制(16)OPGW悬垂串安装(17)OPGW防振锤安装施工(18)铁塔OPGW引下线安装(19)光纤熔接与布线(20)接头盒安装(21)余缆架安装(22)接地引下线安装(23)接地体制作(24)塔位牌安装(25)相

2、位标识牌安装(26)警示牌安装五、准工艺宣贯和培训六、技术措施和控制要点七、基础施工八、铁塔组立九、存在问题一、编制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基建/3)182-2015(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基建/2)112-2015.(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基建/2)186-2015.(4)关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的通知(基建/【2006】135号)(5)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工作重点措施的通知(基建质量【2012】20号)(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二)施工工艺示范

3、光盘、(三)典型施工方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板】(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2010】19号. (8)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 (9) 本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标准工艺应用总体策划.(10)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二、工程简介三、工艺应用策划为深入推进“三通一标” 研究成果的应用, 进一步统一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全面提升施工工艺水平,提高电网发展质量和工程建设水平,国网公司基建部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应用基础上, 组织编制、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

4、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库 系列书籍、光盘,作为“标准工艺”培训教材。施工项目部组织召开了“标准工艺”应用策划会议。施工项目部相关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施工项目经理于燕燕明确了此次策划贯会的目的:严格按照“标准工艺库”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全面提升工程的工艺水平,为隆达电厂谷庄回220千伏线路工程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各施工队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实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网公司“标准工艺”等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有关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强化工程参建单位质量意识,规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全面提升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 施工队负责人作了表

5、态发言:严格施工工艺,按照“标准工艺库”的标准工艺施工,全面提升工程的工艺水平,争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分7个专辑, 分别是: 变电站土建工程房屋建筑专辑、 变电站土建工程附属建筑专辑、 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电气一次安装专辑、 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电气二次安装专辑、 送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专辑、 送电线路工程架线施工专辑、送电线路工程高压电缆施工专辑。“标准工艺库” 以实物图片、视频、动画等表现手段,对输变电工程主要施工工艺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重点对各项工艺施工流程、 工艺控制要点、工艺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 为了迅速将“标准工艺”内容落实到工程各级项目

6、部、作业现场,确保标准工艺应用率达到95%。施工项目部经理于燕燕还要求隆达电厂谷庄回220千伏线路工程各施工人员在认真学习应用好标准工艺,加强学习与研究,增进理解的基础上,在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创优规划和细则中必须体现标准工艺相关内容,将标准工艺应用情况纳入工程安全质量日常监督检查的内容中去。四、措施和控制要点(1)阶梯基础施工:1、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2、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2)基坑回填:1、基础坑回填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

7、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规范。保护帽浇筑:1、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 为宜并不小于300mm ,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3)角钢铁塔分解组立:1、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2、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3、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4、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5、铁塔组立后,

8、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6、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7、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8、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9、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4)导地线展放施工:1、导地线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同一档内连接管与修补管数量每线只允许各有一个。且应满足放线段内无损伤补修档比例大于85%,放线段内无损伤压接档比例大于90%。3、导地线接续管位置与耐张线夹、

9、悬垂线夹、间隔棒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4、在不允许接头档内,严禁接续或补修。(5)导线耐张管压接: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6)导线接续管压接: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3

10、、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7)地线耐张管压接: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 ,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

11、断力的95% 。(8)地线接续管压接: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 ,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9)铝包钢绞线耐张管压接: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

12、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 ,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10)导线弧垂控制:1、导线弧垂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 ,其正偏差0.8m。2、各相(极)间的相对偏差最大不应超过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110kV 线路相间弧垂允许偏差值150mm,220kV 及以上线路相(极)间弧垂允许

13、偏差值250mm。2)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400mm。3、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应一致,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100mm。2)安装间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导线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220kV允许偏差 80mm,330500kV允许偏差50mm。4、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满足安全要求。(11)地线弧垂控制:1、挂线后应随即在观测档检查弧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

14、 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 ,其正偏差0.8m。2、当线路上方有电力线时,地线与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单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1、绝缘子表面完好干净。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绝缘子串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2、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3、球头和碗头连接的绝缘子应装备有可靠的锁紧装置。(12)均压环、屏蔽环安:1、均压环、屏蔽环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均压环、屏蔽环不得变形,表面光洁,不得有凸凹等损伤。3、均压环、屏蔽环对各部位距离满足设计要求。4、均压环、屏蔽环的开口符合设计要求。软引

15、流线制作:1、柔性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2、引流线不宜从均压环内穿过,并避免与其他部件相摩擦。3、铝制引流连板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并沟线夹的接触面应光滑。4、引流线间隔棒(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5、引流线安装后,检查引流线弧垂及引流线与塔身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要求。6、如采用引流线专用的悬垂线夹,其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13)导线防振锤安装:1、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2、导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3、安装防振锤时需加装铝包带。 4、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4)地线防振锤安装:1、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

16、2、地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 3、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5)OPGW弧垂控制:1、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110kV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800mm。2、当穿越电力线时,在被穿越导线最大弧垂状态下,OPGW对被穿越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3、挂线时对孤立档或较小的耐张段及大跨越耐张段等的过牵引长度不得超过设计值。4、OPGW架线施工必须采用张力放线。(16)OPGW悬垂串安装:1、金具

17、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2、悬垂线夹安装后,应垂直地平面。3、接地引线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接地引线应顺畅、美观。(17)OPGW防振锤安装施工:1、防振锤安装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2、安装OPGW地线上的防振锤应与OPGW平行,并加装预绞丝,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3、防振锤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8)铁塔OPGW引下线安装:1、用夹具固定OPGW引下线,控制其走向,OPGW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造厂家的规定。2、夹具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引下,间距为1.52m。3、安装时要保证OPGW顺直,耐张线夹OPGW引出端应自然、顺畅、美观。(19)光纤

18、熔接与布线:1、剥离光纤的外层套管、骨架时不得损伤光纤。2、接头盒内应无潮气并防水,安装时各紧固螺栓应拧紧,橡皮封条必须安装到位。3、光纤熔接后应进行接头光纤衰减值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4、雨天、大风、沙尘或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应熔接。(20)接头盒安装:1、OPGW接头盒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安装高度宜810m,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2、接头盒进出线要顺畅、圆滑,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造厂家的规定。(21)余缆架安装:1、余缆紧密缠绕在余缆架上。2、余缆架用专用夹具固定在铁塔内侧的适当位置。(22)接地引下线安装:1、接地引下线材料、规格及连接方式要符合规定,要进行热镀锌处理。2、接地引下线连板与

19、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接地引下线应平敷于基础及保护帽表面。3、接地引下线引出方位与杆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接地引下线应平直、美观。4、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测量接地电阻。接地螺栓宜采用可拆卸的防盗螺栓。(23)接地体制作:1、接地体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浮锈,接地体间连接必须可靠。2、水平接地体敷设宜满足下列规定:1)遇倾斜地形宜等高线敷设;2)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m;3)接地体铺设应平直;4)对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特殊地形,应与设计协商解决。3、垂直接地体打入深度应满足要求,应垂直打入,并防止晃动。4、接地体焊接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24)塔位牌安装:1、塔位牌的样式与规格,

20、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2、安装在线路铁塔小号侧的醒目位置,安装位置尽量避开脚钉,距地面的高度应统一安装位置。(25)相位标识牌安装:1、相位标识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2、安装在导线挂点附近的醒目位置。(26)警示牌安装:1、 警示牌的样式与规格,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2、警示牌距地面的高度对同一工程应统一安装位置。五、准工艺宣贯和培训 为进一步统一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全面提升施工工艺水平,提高电网发展质量和工程建设水平,施工项目部对标准工艺进行宣贯。项目部组织召开了“示范光盘”宣贯会议。项目经理于燕燕,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宣贯会由项目经理于燕燕主

21、持。于燕燕明确了此次宣贯会的目的:严格按照“示范光盘”德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全面提升周口供电公司的建设管理水平,荷花-谢安110kV回线路工程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各施工单位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严格施工工艺,按照“示范光盘”的标准工艺施工,全面提升工程的工艺水平,争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项目经理于燕燕对施工技术措施和控制要点进行学习并作了总结性发言:要求各施工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实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网公司“示范光盘”等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有关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强化工程参建单位质量意识,规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全面提升输变

22、电工程建设质量。此次宣贯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六、技术措施和控制要点1、阶梯基础施工:1.1、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1. 2、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2.基坑回填:2.1、基础坑回填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基础坑口的地面上应筑有防沉层,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平整规范。3.保护帽浇筑:3.1、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

23、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 为宜并不小于300mm ,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4、角钢铁塔分解组立:4.1、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2、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3、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4、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5、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6、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7、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

24、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8、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向上。9、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5、导地线展放施工:5.1、导地线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同一档内连接管与修补管数量每线只允许各有一个。且应满足放线段内无损伤补修档比例大于85%,放线段内无损伤压接档比例大于90%。5.2、导地线接续管位置与耐张线夹、悬垂线夹、间隔棒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4、在不允许接头档内,严禁接续或补修。6、导线耐张管压接:6.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6.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6.

25、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7、导线接续管压接:7.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7.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7.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7.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7.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

26、张管不得有裂纹。 7.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8、地线耐张管压接:8.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8.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8.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8.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 ,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8.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9、地线接续管压接:9.1、地线耐张管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9.2、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27、 9.3、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9.4、耐张管压后应平直光滑。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推荐值尺寸。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 ,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9.5、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10、铝包钢绞线耐张管压接:10.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0.2、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10.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热镀锌钢件,镀锌完好不得有掉锌皮现象。 10.4、压后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28、 10.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 ,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10.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11、导线弧垂控制:11、1.导线弧垂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 ,其正偏差0.8m。11.2、各相(极)间的相对偏差最大不应超过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110kV 线路相间弧垂允许偏差值150mm,220kV 及以上线路相(极)间弧垂允许偏差值250mm。2)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400mm。11.3、同相(极)子导线的弧

29、垂应一致,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100mm。2)安装间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导线同相(极)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220kV允许偏差 80mm,330500kV允许偏差50mm。11.4、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弧垂时必须满足安全要求。12、地线弧垂控制:12.1、挂线后应随即在观测档检查弧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 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 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 1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 ,其正偏差0.8m。12.3、当线

30、路上方有电力线时,地线与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13、单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13.1、绝缘子表面完好干净。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绝缘子串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13.2、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13.3、球头和碗头连接的绝缘子应装备有可靠的锁紧装置。14、均压环、屏蔽环安:14.1、均压环、屏蔽环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14.2、均压环、屏蔽环不得变形,表面光洁,不得有凸凹等损伤。14.3、均压环、屏蔽环对各部位距离满足设计要求。4、均压环、屏蔽环的开口符合设计要求。15、软引流线制作:15.1、柔性引流线应

31、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15.2、引流线不宜从均压环内穿过,并避免与其他部件相摩擦。15.3、铝制引流连板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并沟线夹的接触面应光滑。15.4、引流线间隔棒(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15.5、引流线安装后,检查引流线弧垂及引流线与塔身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要求。15.6、如采用引流线专用的悬垂线夹,其结构面应垂直于引流线束。16、导线防振锤安装:16.1、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16.2、导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16.3、安装防振锤时需加装铝包带。 16.4、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7、地线防振锤安装:17.1、

32、防振锤安装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17.2、地线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 17.3、防振锤分大小头时,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18、OPGW弧垂控制:18.1、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110kV线路允许偏差+4%,-2%;220kV及以上线路允许偏差2%;2)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0.8%,其正偏差800mm。18.2、当穿越电力线时,在被穿越导线最大弧垂状态下,OPGW对被穿越导线的净空距离,应符合规程规定。18.3、挂线时对孤立档或较小的耐张段及大跨越耐张段等的过牵引长度不得超过设计值。18.4、OPG

33、W架线施工必须采用张力放线。19、OPGW悬垂串安装:19.1、金具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19.2、悬垂线夹安装后,应垂直地平面。连续上、下山坡处杆塔上的悬垂线夹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规定。19.3、接地引线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接地引线应顺畅、美观。20、OPGW防振锤安装施工:20.1、防振锤安装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20.2、安装OPGW地线上的防振锤应与OPGW平行,并加装预绞丝,其安装距离允许偏差24mm。3、防振锤大小头及螺栓的穿向应符合图纸要求。21、铁塔OPGW引下线安装:21.1、用夹具固定OPGW引下线,控制其走向,OPGW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

34、造厂家的规定。21.2、夹具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引下,间距为1.52m。21.3、安装时要保证OPGW顺直,耐张线夹OPGW引出端应自然、顺畅、美观。22、光纤熔接与布线:22.1、剥离光纤的外层套管、骨架时不得损伤光纤。22.2、接头盒内应无潮气并防水,安装时各紧固螺栓应拧紧,橡皮封条必须安装到位。22.3、光纤熔接后应进行接头光纤衰减值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22.4、雨天、大风、沙尘或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应熔接。23、接头盒安装:23.1、OPGW接头盒安装在铁塔主材内侧,安装高度宜810m,全线安装位置要统一。23.2、接头盒进出线要顺畅、圆滑,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设计及制造厂家的规定。24、余缆架安装:24.11、余缆紧密缠绕在余缆架上。24.2、余缆架用专用夹具固定在铁塔内侧的适当位置。25、接地引下线安装:25.1、接地引下线材料、规格及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