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掌握做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_第1页
引导学生掌握做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_第2页
引导学生掌握做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_第3页
引导学生掌握做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导学生掌握做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 摘要: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核心,一个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能力的强弱。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 关键词:阅读理解;英语能力;词汇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53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核心,一个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能力的强弱,而阅读理解又是整个高考试卷中分值最高、份量最重的部分,阅读理解做得如何直接影响考生的英语高考成绩。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特点是:不仅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求考生理解深层含义。

2、首先,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速度,要求学生对已学的单词非常熟练,而且对部分没有学过的单词也要有所了解,在阅读文章时,还要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来推测、揣摩单词的意思。要求学生阅读速度要快(每分钟60-70个单词),正确理解率要高。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学生多读英美原文,不断扩大阅读面,同时还要求学生会整体阅读、整体理解,在阅读时明确中心思想、理清细节、引出逻辑结论、进行推论引申等。 其次,指导学生研究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规律。高考阅读理解题五篇文章总量不少于2000个单词。题材多样化,包括日常生活、传说、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经济等;体裁包括记

3、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话题新颖,有时代感,原汁原味,语言地道,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推理上较为复杂。 下面,笔者主要介绍对学生的解题方法指导: 一、应试技巧 要做好阅读理解题,基础是保证,技巧是关键,除了要有丰富的词汇量,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高的分析、结合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科学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解题步骤通常分为四步: 1.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注意文章的首句、尾句和中心句。是否有前后矛盾的情况出现,若有,则选出的答案必定有误,考生就应充分利用试题与短文,试题间的相互暗示与启示,前后对应,认真检查,确保答案的唯一性。 2. 读短

4、文后面的测试题,明确解题的目标。阅读文章一般较长,信息量大,短文提供的信息,不一定读一遍都记得住,也不一定都有用,读完测试题之后,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读第二遍时便会有的放矢,从而节省时间。 3. 细读全文,谨慎答题。针对试题的提问,仔细研读与题干相关的单词、句子及段落,抓住关键的细节描述,提炼有用的信息,对选项进行仔细推敲,认真琢磨,有时候还要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思维推理,从而找出确凿的判断所选取的依据。 4. 复读全文,核实答案。考生做完之后,应快速再读一遍短文,尤其注意与测试题相关的信息点,检查答案。 二、解题技巧 1. 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话题。快速阅读后,仔细阅读短文后的试

5、题,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寻找答案。一般情况下,考题中选择标题、中心句等都可以使用此法。一篇文章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一般情况下主题多数位于每段开头,尤其是新闻报道,少数放在段尾,个别则贯穿在全文中。因此,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使用归纳或者概括法。 2. 根据语境,理解词语意义。在阅读理解题中,理解一个词,不能停留在字面上。需要进行转换理解,才能揭示出它的实在意义。当然,这种转换理解一定要根据上下文形成的语境。 3. 把握住五个“w”和一个“h”。在快读全文,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顺思路,摸清脉络,然后把着眼点转移到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上,尽快地把握住文章的五个“w”(who, when, where, why, what)和一个“h”(how)。 4. 字斟句酌,注意文章细节。有些试题是通过细节来表达中心内容的,因此通读全文,掌握作者思路,寻找文章的信息资料,像图表、时间、史料等就会准确答题。而个别题目则需要计算、推理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指导和训练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从七年级起,教师就应开始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在整个初中阶段结合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帮助学生熟悉各种阅读理解题型,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