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新课改中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摘 要:素质教育“使人成为人”,更本质地体现了教育“育人”的目标。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推进与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尊重生命与凸显知识的关系、固本与创新的关系。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思考一、关于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育人”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实践性。首先,教育中作为目的和手段的“人”是复杂的、多样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且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而言,它不可能像科学实验那样,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进行操作,所以教育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
2、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实践性,故教育活动不能脱离现实社会,成为一方“圣地”;教育活动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其需要的“人”;另外,社会也应该为教育创造美好的环境使其健康发展。二、关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既是结果形态,也是思维模式,应该内化为教育者的一种教育情怀,远离功利和浮躁。素质教育扎
3、根于我们民族的土壤和时代的背景中,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支撑和论证着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其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总之,素质教育要使人成为人,需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引导不成熟的人追求善并获得善,使灵魂的理性功能充分发挥,这与我们的素质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三、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不可能有一个可操作的科学范本供大家参考。因此,素质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有人甚至认为“素质教
4、育就是增加艺术类非考课程”等,人大代表称“这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理解”。数学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推进与落实素质教育时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好学科素养,“培养人”,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新课程增加了过程性目标,强调“让学生经历一下总比不经历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迫于各种压力,将过程形同虚设,更多地注重结果。这里的“注重结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结果”的静态呈现,较少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未能体现“做数学”中活生生的、火热的数学
5、思考。这样势必给教和学带来不少麻烦。首先教学中会存在华而不实的现实,比如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情境而情境等等;其次,在这样的思维模式的“潜移默化”下,学生最终“功利化”。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结果”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经历“过程”,背离了素质教育“使人成为人”的目标。所以,任何“重结果、轻过程”,抑或“重过程、轻结果”的做法都不可取。鱼和熊掌,二者应该兼得。一方面,任何教育活动或课程都应追求一定的结果,数学教育要达成落实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也必须追求“结果”。过程产生结果,而结果同时又催生了新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只知道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缺失。另一方面,人类社会
6、正面临着“知识爆炸”“信息海量”的现状,学校教育不可能使学生继承人类已经获得的所有知识。因此,如果不让学生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和掌握其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必将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被淘汰,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则将导致其未来综合竞争力的减弱。因此,在数学教育中,要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首先是“结果”以“过程”为基础,且“结果”催生新的“过程”;其次是“过程”以“结果”为目的,对学生而言,“过程”本来就是一种“结果”。过程与结果之间应当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认识上的自然升华。2.尊重生命与凸现知识的关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
7、,知识是“教育”找到的培养人的中介物,教育并非默认有了知识就成了“人”。在教育中尊重生命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教育情怀;凸现知识是一种手法,两者合二为一,构筑起了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实现教育“育人”之目标,就像画家用傲立风雪的腊梅凸现出寒冬的风韵一样。在数学教育中尊重生命,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诉求,而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3.固本与创新的关系“钱学森之问”给广大教育者敲响了警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努力在工作中克服改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此在教育中
8、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从扎实的基础产生“质变”,达到“创新”。但是创新也有几层含义,针对不同的人群含义不一样,并不是非得发生点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的“化学变化”才是创新,更新也是属于创新的范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也是一种创新,基于不同时段的创新。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基础不可或缺,没有基础,数学教育寸步难行。”“基础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补充的。”固本才能创新,固本是前提,创新是目标;并非“固本”必然“创新”,但没有“固本”,“创新”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就像并非每个人都能像大厨烹饪出美味佳肴,但是“巧妇一定难为无米之炊”!另外,“固本”也要以“创新”为目标,不以“创新”为目标的“固本”是多余的“本”。参考文献:1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09)。2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08)。3张旺。人类的生命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10(08)。4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员工聘用劳动合同模板
- 2025 墙面开裂修复合同书
- 《尺寸公差与配合》课件
- 炎症性肠炎患者的护理
- 真空镀膜机设计
- 2025五指山市什玲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中国家具行业品牌详细介绍
- 阳光心理 健康人生-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 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一模猜题卷含答案
-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 七类作业JSA分析记录表格模板
-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详解
- 技术经纪人练习题集附有答案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GB/T 4357-2022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 GB/T 19845-2005机械振动船舶设备和机械部件的振动试验要求
- GB/T 14614-1993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和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
- 酱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红楼梦》贾府平面图
- 养老机构全套服务管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