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更新中产生经典 网络语言带来母语危机? 13:42:34来源:中国新闻网“偶稀饭侬”(我喜欢你)、“狂汗,刚从火星归来”(表示不懂的意思)对于饱受“快餐文化”和网络洗礼的“80后”群体(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来说,这些“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却成了他们快捷、时尚的代名词。 置身千变万化的网络时代,值得思考的是:如何看待“80后”这些非规范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张扬个性的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年轻一代的网民们在键盘上劈里啪啦创造出一连串有别于正常含义的新奇词语。如:“886”表示“拜拜了”;“7456”表示“气死我了”;“顶”表示“支持”;“灌水”表示“发表意见”;“pk”意为“决胜
2、”;“偶8素米女,偶素恐龙”意思是“我不是美女,我是恐龙”;“zzzz”表示“在睡觉”;“cu”则为“see you(再见)”;“酱紫”意思是“这样子”;“大虾”通“大侠” 这些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等等。 上海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的大三学生朱勇说:“网络语言简便、清晰,也比较活泼,在电脑键盘上打起来也很方便,上网时比较常用网络语言,久而久之,网络语言也会带入到生活当中,同龄人都懂什么意思,无需解释。” 有专家表示,“80后”一代人从小看着卡通、漫画长大,普遍熟于电脑技术,喜欢把感受、心得用图案来表示。他们需要更加简单、形象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的出现正迎合了
3、这一代的需要,对他们来说,网络语言不仅代表高效率,更表现出突破陈规的潮流感。 在网络这片天空里,语言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亿万网民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使得网络语言根植在无边的文化土壤里,有着无穷的伸展力。例如:论坛版主经过网友的不断创新就有了“版主”、“版竹”、“斑竹”、“版猪”四个版本。没有固定的词汇,固定的格式,网友根据自己的背景、谈话的对象随兴着创作他们的网络语言。 一名网友说,如果你想在网上“混”,你就不得不学习网络语言,并且还要学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使用。网上没有身份、年龄、性别门槛,只要你学或者只要你心年轻,你就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神侃”。 “网语”在更新中产生经典 “昨天还是886
4、(拜拜了)、版主(网上栏目主持人),今天又变成3166(日语“再见”的音译)、斑猪了,谁知道明天又会变成什么样子,网络语言变化太快了,你永远也跟不上网络语言的步伐。”网友小刘感慨道。 23岁的小刘是武汉某高校的一名大四学生,大二就买了电脑,小刘每天都要上网一两个小时,经常到校园网的各大版块去转一转,学新闻的他风趣、幽默,使用的语言又相当“绝”,很快,在经常“出没”的几个版上,人气骤升,他也因此被推举为新闻学院版的版主,然而小刘还是经常会遇到不知所云的“网语”。 分析原因,小刘认为,网络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舞台,网络语言创作是“零门槛”的,所有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知识、喜好创作自己的网络
5、语言,而且只要你的创作幽默、风趣、简洁、易用,就有可能在网络上流行开来。而网民相对于互联网来说,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中国现有超过1亿的网友,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每天即兴的创作能够产生的经典网语不是一个网友能够消化得了的,只有真正的经典才能留下来,许多网络语言很快就会被淘汰。 网络语言颠覆传统语言文化? “这是什么东东(东西)”“你怎么那么唐僧(啰嗦)”“不会这么菜鸟(不行)吧”如今,“80后”见面时经常会冒出一连串网络词汇,就连中学生写作文、青年人发手机短信都满是“q言q语”。网络语言越来越渗透于现实生活中,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胡申生表示,网络语言以其便捷
6、快速的输入方法受到年轻网民的青睐,这可以理解,但是语言的使用应受环境限制,离开了网络这个平台使用网络语言,有失妥当。 据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大范围使用网络语言会否带来“母语危机”? 胡申生说,作为大学教授,经常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看到诸如“美眉”、“恐龙”等网络词语,我感觉我们的规范词正在受到挑战。“网络语言简单便捷,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网络语言的大范围来袭,上海、广西等地纷纷出
7、台地方法规,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为保护母语建起法律屏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大康表示,“网语”没有方言的地域特点,也没有俚语的哲理语境,“网语”中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简体字,或用字母简称某个词语等,有失规范,缺乏语言文化特征,更别谈有什么文化底蕴。所以,“网语”虽然盛行,但不过是一种流行语而已,人们对其热捧,无非是觉得其新鲜好玩而已。 用网络语言与“80后”交流 “网络语言直截了当、快速反应的特性,正符合了80后叛逆不羁的心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崔丽娟说,在匿名的情况下,网络的虚拟性使年轻人在现实中受压抑的个性得以释放,这种心理基础为
8、网络语言的迅速传播提供了精神支撑。 胡申生表示,文字说到底是思想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背后,都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如何与活跃于网络、善于使用网络语言的“80后”群体进行沟通,弘扬主流价值观,这确实是一大课题。 上海交通大学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施索华,是上海高校知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深受学生和网民的喜爱。2005年夏,为了和整天“泡”在网络世界里的学生们更好地交流,施索华将课程从课堂开到了网上,24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做学生的知心人。两年下来,大学生数以万计的问题传到了她的信箱里,施老师一一作答。 施索华说,网络宜疏不宜堵,我喜欢在我的网上课堂,用学生们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主流价值观。比如,书上所倡导的“树立远大理想,成为有用之才”,我会在网上用自己的话告诉我的学生:“大学是人生的加油站,上大学是为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所有在加油站加油的车,豪华普通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协加工合同保密协议
- 女教师签约协议书范本
- 地产广告月费合同范本
- 国资独家协议合同范本
- 城边商铺出租合同范本
- 外墙真石漆修补协议书
- 土木行业转让合同范本
- 城市代理项目合同范本
- 天津电梯维保合同范本
- 城乡建设租赁合同范本
- 市政道路机械化保洁工作建议
- 老人应急突发状况
- 自动售货机服务协议书 3篇
-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课件
- 全国初中数学教师赛课一等奖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代数式复习课》教学设计
- 实习生与公司签订的协议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种羊系谱档案卡DB41-T 2008-2020
- 2024女性卫生用品行业趋势洞察报告
- 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2篇)
- PLC入门课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