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试题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试题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宝鸡高新实验中学历史必修2专题一试题(满分100分 共60分钟)命题人:王红刚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商人缴纳的赋税 b农户缴纳的赋税c手工业者缴纳的赋税 d对外贸易的收入2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耜耕 b石器锄耕 c火耕 d铁犁牛耕 3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普及 c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4“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不能反映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5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

2、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小农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6宋代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标志是( )a出现间作、套作复种技术 b实行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c出现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 d出现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曲辕犁7下列关于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定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8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叫青铜时代,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以

3、下选项中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是(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战争 b商朝青铜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c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d商朝青铜制造业是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9“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有( )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a b c d10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珐琅彩 五彩瓷 青花瓷 白瓷 青瓷 a b c d11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

4、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2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 曲辕犁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13请欣赏下列图片,从中找出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组( )a b c d14下列历史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商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半坡人面网纹盆 敦煌莫高窟壁画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清明上河图a、 b、 c、 d、1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1

5、6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17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 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c维护自然经济 d巩固封建统治18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19关于清朝闭关

6、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的政策 b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c其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d其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贵君轻20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常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商业经济仍然繁荣发展,这是因为( )a商人对朝廷抑商政策暗中反抗 b抑商政策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现c从商易于致富 d整个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二、非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

7、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材料二 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兼并之弊,有愈于汉成(帝)、哀(帝)之间。”材料三 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摘自中国古代史回答:(1)据

8、材料一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8分)(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8分)(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8分)22.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朱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 旧唐书卷88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

9、会要卷86材料三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翰(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谬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之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基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8分)(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8分)宝鸡高新实验中学历史必修2专题一试题参考答案(满分100分 共60分钟)命题人:王红刚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2345678910bdbbacbabb11121314151617181920dcbdcddca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8分,5小题,共40分)21(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额外赋役。(8分)(2)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永业田);土地买卖频繁;皇帝无限制赐田;富商、官僚等大肆兼并土地,庄园遍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