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写的5000正文[完整]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1.gif)
![我自己写的5000正文[完整]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2.gif)
![我自己写的5000正文[完整]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3.gif)
![我自己写的5000正文[完整]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4.gif)
![我自己写的5000正文[完整]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2f828cd2-9248-4d0d-9203-bc5b6a29b58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 研究背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信用主要体现在从道德方面约束人们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信用关系逐步从道德领域进入到经济领域,信用成为了一种商品、一种资源,信用不再仅仅只是道德的一部分,人们只要从事经济活动,必然就会涉及到信用活动,失信将使自己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守信能带来潜在的经济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经济己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生命,而且市场经济愈发达,信用关系也就愈活跃。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中少有的亮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直处于高速
2、增长状态,然而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社会信用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征信活动是伴随着社会信用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现象相当严重, 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征信体系, 是当前经济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关于征信体系建设的话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企业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鉴于我国复杂的现实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征,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3、逐步建立起了大约200多家征信机构,区域和行业征信数据库已初具规模,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但是在建设模式、征信标准、竞争秩序等方面却存在差距和缺陷,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借鉴发达征信国家的建设经验,对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成果和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论述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试图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体系建设思路和途径。 研究意义信用是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伦理基础,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用的隆起,在现代社会中,信用已成为最直接的经济关系和最根本的社会关系。人类信用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一个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的演进过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换,在分工
4、过程中就产生了相互信任的需要,在信用制度演进过程中,信用的征集与管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显得越来越重要,征信制度的形成成为历史必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征信制度,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市场秩序的规范和信用交易的开展,对于提升市场交易中的诚信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征信市场机制的现状、研究,系统论述了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的构建,基于央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的主
5、要功能是防范经济交往中的违约和欺诈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信息服务行业,对于约束企业和个人自觉维护信用记录,解决信用交易双方授信方与受信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信用风险,特别是有效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使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规避信用风险,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幵展,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促进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央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及和谐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基础,同时,对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文明潮流也有重要意
6、义。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征信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是漫长的,可以说是信用制度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一直流传的契约精神等的特殊性,信用已经成为个人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通行证,国外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较早,信用的发展特别是后期信贷的出现,对征信制度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对征信和征信体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对信用的性质、信用可以节省货币的使用、信用如何促进生产等进行了论述,认为人类的产业活动和所有其他联合活动的效率,取决于人类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互信任,他还认为信用是一种购买力,由此创造货物需求,信用能够使资本转移,能够改变资本的用途。约翰
7、劳信用创造论的代表学者,他认为通过这种生产资木的扩张即信用量的增加与扩展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商业,信用就是货币,信用就是财富,信用使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活力。马歇尔的信用波动理论则试图从信用波动过程找到资木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miller(2010)研究了西欧公共征信机构的运作情况,通过世界范围内数据检验得出征信体系构建良好的国家银行信贷额占gdp的比重大的结论,同时,其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整个欧盟地区获得融资,其原来的征信市场机制存在很多漏洞,因此欧盟成员国的公共征信机构可能失去意义。英国上述信用理论都是基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而且都是基于对信用这一概念的传统
8、的单一内涵的理解形成的。美国学者margaret(2011)通过对于西方征信的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总结了西方征信国家的征信体系的发展规律。阿克罗夫(1970)是最早认识到信息不对称影响各类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家,也是首批将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配给联系起来的经济学家,他肯定了信息在借贷市场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因信息不均衡所产生的问题,指出了放贷人将贷款规模作为规避逆向选择的一个手段。斯蒂格利茨(1981)全面透彻地分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他认为借方和贷方之间信息的不相等,希望贷款金额高低或利率发挥市场清算功能是不可能的,会导致问题向不利的方向发展,贷款要合
9、理定量分配,贷款者和那些按时支付货款的道德高尚的借款人,则能克服信息不均衡这一问题。雅派利(1991)对征信理论基础的研究,分析了能促使信息共享成为内生需要的因素, 当经济实体流动性较强,信贷市场规模较大,信息交换成木较低,借款人差异较大时,信息共享更容易出现,并利用博弈论的模型论述了如何通过树立征信公司的信誉来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帕迪利亚(2003)侧重于研究共享信息的种类, 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共享安排都是有效的,正面、负面信息精心搭配的信息共享安排,但实践中放贷人很难协调建立一个适当的信息共享机制。米勒(2007)分析了信用报告解决信用配给问题的程度,同时分析了一国征信质量对
10、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能力的影响,他发现征信公司和其他各类公共征信系统是现代金融体良好运作的制度保证之一,在有征信系统的国家里,在存在信用报告的情况下,企业比较容易获得贷款,征信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着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信用信息数据需求的增加,信用报告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杰因茨(2012)探讨了征信业的历史与组织机构,对金融隐私的经济学及其监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世界上征信机构从信用市场上采集和编辑数百万消费者的高度敏感的信息,基于信息和隐私的理论,以及信息市场的竞争,评估了信用市场上征信的经济影响。由此可见,美国关于信用征集与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
11、同时重点研究运用信用评分工具和相应的评分模型,通过数据和模型来证明征集更多的信用信息来进行评分,这样可以使信用报告的预测能力大大增强。日本学者山田一郎(2009)通过研究意大利和欧盟其他国家的征信方面的经验,同时对意大利信用风险的度量、征信公司及其产品、信用评级评分、征信公司的增值服务等进行广泛的研究,认为是一个完整和和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得出公共信贷登记系统也是金融中介机构分析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的结论,欧盟公共信贷登记系统是金融监管当局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有效工具。1.2.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征信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实证分析不足,对于信用制度及征信制度等相关内容的研
12、究还相对欠缺,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关于对征信和征信市场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外已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具体来看,国内学者主要征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征信市场机制的操作设计角度、国内外征信机制比较角度等几个角度对征信市场机制进行了研究。征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程华南(2010)对信用体系在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做了系统研究,其认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要想能够健康地、协调地稳定地发展,信用体系的建立事实上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础设施,有了这个基础设施,市场经济才能获得平稳较快的发展,另外,我们的同时信用体系和征信体系的建立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提升中国经
13、济的活力。宋晓瑞(2010)通过计算我国各省(市、区)的信用总值与人均gdp的平面数据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比较、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认为信用与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从信任、法治角度研究信用、征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征信市场机制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李跃华()认为由于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信用报告知情权不充分、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等问题频出,建议建立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权益保护制度框架,平衡征信业务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征信市场机制的操作设计角度。姚佳(2011)提出了征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中国征信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以及未来的目标,详细论述了征信体系
14、建设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了征信模式的选择问题。李曙光(2012)分析了征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了征信的法律建设、征信的标准化建设,提出我国征信行业发展模式选择,认为初期应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过渡模式,最终实现政府与信用服务企业信用数据共享。国内外征信机制比较角度。郭长平(2011)考察了国内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达国家的个人征信体系和企业征信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王家传(2009)详细介绍了美国个人征信系统的演变历程,并对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征信机制的信息供给、数据管理和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结论。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遵循两个思路。首先,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理论,文章首先对信用、征信等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论述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的相关理论;其次,文章在分析当前中国征信市场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建设的对策,化解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建设中的困境。 研究方法为探讨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征信市场机制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首先,文献研究法,即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大量收集征信市场机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依此为参照,在文献中找到自己研究的相关类似内容,构建文章的结构,为
16、正文的研究打好基础;其次,理论分析法,即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在对既有理论进行分析,作为指导本文研究基础理论,只有深入的征信市场机制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研究,才能为接下来的实证阶段的研究做好准备,进而促进实践阶段的顺利开展;第三,跨学科研究法,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整体上分析中国征信市场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比较研究法,即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一些问题进行评判和研究,找出其中的不同点和相似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比较研究法理解为根据一点的标准对两个具有相似性的问题进行对比考察,探求失误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研究手法,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中央银行关于征信市场机制的材料和经验,并中国征信市场机制做比较分析,以找出中国征信市场机制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集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速概论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电表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ps操作考试及答案
- mvr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缆培训知识课件
- G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
- 北京护理编制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um-joyo c2001跨平台监控防误一体化系统使用说明书
- 中央供料系统介绍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中移全通系统集成业务能力简介
- PWM控制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ISL6752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学精品ppt
- 数控机床概述课件
- 泰州市海军小学食堂劳务外包
- 数学新课标新旧对比变化
- 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014版)
- 电路板维修培训教材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