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柳岔小学 王虎兵一、整体梳理:专题初识鲁迅备注学习要求基本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拓展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或关于鲁迅的文章,观看和鲁迅有关的影视作品。文章:悼鲁迅先生(巴金)、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故乡、祝福、野草、阿Q正传电影:鲁迅(2007年出品)、药、祝福二、具体分析: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教学重点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3、初始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结合单元导读和

2、课后资料袋) 1、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2、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3、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2、引导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1、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的好处。字四会字:7个多音字:正(正月)佛(仿佛)行(五行)供(供品)畜(畜生)四会字:12个多音字:号(北风怒号)数(数不清)冠(张冠李戴)词 积累运用:明晃晃 一望无际 无穷无尽半文半白的词语:便是就是没有知道不知道无端地觉得没有原因地觉得素不知道向来不知道如许像这样先前以前单知道只知道值年、祭祀、五行、闰月积累运用

3、:失声痛哭 大大小小 来来往往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恍然大悟 哈哈大笑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清清楚楚 模模糊糊三更半夜 接连不断积累运用:牛毛细雨 软绵绵精神抖擞 结结巴巴大病新愈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重、难点)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很凶猛。(两个破折号说明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不知道)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对闰土的羡慕和钦佩)3、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

4、往)含义深刻的句子: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所想所感;情感主线)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3、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表情、动作描写;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含义深刻的句子:1、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到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

5、似的。(亲切、慈爱)2、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环境险恶,作者强压情感,竭力保护鲁迅;由衷敬爱)3、“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力量源泉;“小”见面和“大”人格巧妙结合,画龙点睛,主题升华)含义深刻的句子: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提纲挈领的小节)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讽刺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赞扬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3、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感情色彩鲜

6、明的词语,热烈歌颂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的不朽)方法:1、结合课文写作背景加以理解,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指导学生谈印象最深的,说理由。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把一些场景尽可能说得具体一些。方法: 1、抓住关键词,理解词义。2、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3、抓住关键词,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方法:抓住关键词,反复诵读,激活想象,理解含义。描写人物的句子: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外貌)2、第615自然段(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句子:1、第2自然段(动作、表情:慈爱和宽厚的长辈风度、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2、18自然段(九个动

7、词,突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日积月累)描写人物的句子: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整体勾勒身材、年龄,印象模糊)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近看,有意识观察,具体、细致;重点描写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人物的气质)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面对面,更细致,形象更加完整、清晰)篇 1、本文选自故乡。2、重点写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3、四件事有详有略,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8、;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4、两处外貌描写,可进行仿写,描写老师或同学的外貌。1、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2、课文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3、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3、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4、可以尝试自拟每部分的小标题。 1、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2、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有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3、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痩”的特点,连同另外三次写“痩”,给人深刻印象。4、课文分两部分: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

9、交“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以回忆为重点。5、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既有外貌描写,又有语言、动作的描写。1、三部分:第一节;第二四节;第五七节。2、对比是此诗的主要写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突出。拓展(阅读链接) 阅读故乡 阅读悼鲁迅先生(巴金)、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原文 阅读作者臧克家的简介和写作背景。 注意 1、本文是小说故乡的一段插叙,题目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有差异。 2、文中的“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1、有

10、机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读悟结合)3、设置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句。(最后一句) 诗意蕴深刻,不要将主题过分拔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加深对鲁迅了解的同时真切感悟到做人的真谛。三、单元小结: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教学要求 三个层次:1、回忆在相处的人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2、说说当时相见的情景和留给你的印象。3、说说后来发生的事情,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 两个角度; 1、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2、发挥想象,将发生在“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两个方

11、面:1、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结合课文、资料袋、阅读链接和课外资料谈体会、感受)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联系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运用)1、积累、丰富语言。2、进一步加深对鲁迅的认识。1、熟读感悟。2、体会趣味性,感受少年鲁迅的机智聪慧和博学多才。注意 1、打开记忆闸门,激发交际兴趣。2、回顾少年闰土,明确要求。3、围绕主线展开回忆,开拓思路,多角度讲述。4、表达方式的选择。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2、找准角度,合理想象,侧重其一。3、确定对象,表现特点,组织材料。4、活跃思维,有点新意。5、回顾写法,增强运用意识。 搜集、积累鲁迅先生的其他名言。 搜集内容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人教版小学

12、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整体梳理: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学段要求(课程标准)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要求基础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展 写童诗活动开展必学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是个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是个,大体把握诗意

13、,体会诗人的感情。4、举行诗歌朗诵会。选学 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唐诗:春夜喜雨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曲:天净沙秋 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3、不同角度搜集:(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4)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5)民歌(6)童谣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5、诗歌的特点

14、: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6、诗歌的表现手法:(1)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传统)(2)夸张、复沓、重迭、跳跃(发展)(3)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4)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

15、想。(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音律分:(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长调:91字以上。中调

16、: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2)、按内容分:(1)怀古诗: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2)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3)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4)战争诗(5)行旅诗和闺

17、怨诗(6)送别诗9、现代诗歌的分类:(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拓展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二、具体分析: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诗海拾贝1、四言诗,在我国以诗经为代表的古诗中很常见。2、反映的是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出兵讨伐的一次战争,原诗共六章,节选的是第六章的前四句,分别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1、五言律诗,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所做的名篇之一。2、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3、一

18、、二句的“知”与“乃”相呼应,极为传神地将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三、四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潜”“细”用得准确、贴切;五、六句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最后两句是些雨后晓景。4、全诗描写细腻、动人,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1、宋代辛弃疾吟咏田园风光的词。2、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3、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相见的乐趣。1、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2、小令:原是流行于民间的小曲,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强调。3、小令与词的区别:用韵加密,几乎每句都押韵。曲可以在本调之外加上衬字。4、诗人先用了孤村、落日等6个典型景物来表现秋天傍晚的萧瑟,接着把静寂的景物和飞翔的大雁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3个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出秋天的美景。5、曲子有秋天的清肃,却没有悲凉的情绪。1、艾青到延安后写的一首具有浪漫气息的现代诗。2、诗中的太阳是一种象征,一种代言,代言的是民主政治,象征的是光明、进步,表达了作者对进步、民族的新生活的向往。1、俄国著名诗人叶塞宁的抒情诗。2、以白桦为中心意向,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3、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美,又富动态的美感,是高尚人格的象征。4、诗人对家乡和大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