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1变速器设计汇总_第1页
最新5+1变速器设计汇总_第2页
最新5+1变速器设计汇总_第3页
最新5+1变速器设计汇总_第4页
最新5+1变速器设计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1 变 速 器 设 计精品资料现在,每当人们观看F1大赛,总会被那种极速的感觉所折服。此刻,大家似 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发动机的性能以及车手的驾驶技术。而且,不忘在自己驾车 的时候体会一下极速感觉或是在买车的时候关注一下发动机的性能,这似乎成为 了横量汽车品质优劣的一个标准。的确,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它是动力的缔造者。但是,掌控速度快慢的,却是它身后的变速器。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AMT )、无级变速器(CVT)。一、手动变速器(MT)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

2、)采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 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档变速比是3.85,二 档是2.55,再到五档的0.7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曾有人断言,繁琐的驾驶操作等缺点,阻碍了汽车高速发展的步伐,手动变速 器会在不久“下课”,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说,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从目前市场的 需求和适用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手动变速器不会过早的离开。首先,从商用车的特性上来说,手动变速器的功用是其他变速器所不能替代 的。以卡车为例,卡车用来运输,通常要装载数吨的货品,面对如此高的“压力”, 除了发动机

3、需要强劲的动力之外,还需要变速器的全力协助。我们都知道一档有“劲”,这样在起步的时候有足够的牵引力量将车带动。特别是面对爬坡路段,它的 特点显露的非常明显。而对于其他新型的变速器,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等特性,但 这些特点尚不具备。其次,对于老司机和大部分男士司机来说,他们的最爱还是手动变速器。从我 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手动变速器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汽车发展历史,资历郊深 的司机都是“手动”驾车的,他们对手动变速器的认识程度是非常深刻的,如果让他 们改变常规的做法,这是不现实的。虽然自动变速器以及无级变速器已非常的普 遍,但是大多数年轻的司机还是崇尚手动,尤其是喜欢超车时手动变速带来的那 种快感,所以

4、一些中高档的汽车(尤其是轿车)也不敢轻易放弃手动变速器。另 外,现在在我国的汽车驾驶学校中,教练车都是手动变速器的,除了经济适用之 外,关键是能够让学员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以及锻炼驾驶协调性。第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轿车已经进入了家庭,对于普通工薪阶级 的老百姓来说,经济型轿车最为合适,手动变速器以其自身的性价比配套于经济 型轿车厂家,而且经济适用型轿车的销量一直在车市名列前茅。例如,夏利、奇 瑞、吉利等国内厂家的经济型轿车都是手动变速的车,它们的各款车型基本上都 是5档手动变速。二、自动变速器(AT)自动变速器(AutomaticTransmission),禾U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

5、能根据 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 速即可。虽说自动变速汽车没有离合器,但自动变速器中有很多离合器,这些离 合器能随车速变化而自动分离或合闭,从而达到自动变速的目的。在中档车的市场上,自动变速器有着一片自己的天空。使用此类车型的用户希 望在驾驶汽车的时候为了简便操作、降低驾驶疲劳,尽可能的享受高速驾驶时快 乐的感觉。在高速公路上,这是个体现地非常完美。而且,以北京市来说,现在 的交通状况不好,堵车是经常的事情,有时要不停地起步停步数次,司机如果使 用手动档,则会反复地挂档摘档,操作十分烦琐,尤其对于新手来说更是苦不堪 言。使用自动档,就不会这样麻烦了

6、。在市场上,此类汽车销售状况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比较适合,通 常女性朋友驾车时力求便捷。而我国要普及这种车型,关键要解决的是路况问 题,现在的路况状况不均匀,难以发挥自动档汽车的优势。三、手动/自动变速器(AMT其实通过对一些车友的了解,他们并不希望摒弃传统的手动变速器,而且在某 些时候也需要自动的感觉。这样手动/自动变速器便由此诞生。这种变速器在德国 保时捷车厂911车型上首先推出,称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车不必受限于传 统的自动档束缚,让驾驶者也能享受手动换档的乐趣。此型车在其档位上设有+”、-“选择档位。在D档时,可自由变换降档(-)或加档(+),如同手动档一样。

7、自动一手动变速系统向人们提供两种驾驶方式一为了驾驶乐趣使用手动档,而 在交通拥挤时使用自动档,这样的变速方式对于我国的现状还是非常适合的。笔 者曾在上面提到,手动变速器有着很大的使用群体 ,而自动变速器也能适应女士群 体以及解决交通堵塞带来的麻烦,这样对于一些夫妻双方均会驾车的家庭来说,可谓是兼顾了双方,体现了“夫妻档”。虽然这种二合一的配置拥有较高的技术含 量,但这类的汽车并不会在价格上都高不可攀,比如广州本田飞度1.3L CVT两厢、南京菲亚特 2004派力奥1.3 HL Speedgea、南京菲亚特 西耶那Speedgear EL 这些“二合一”的车型价格均在10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层面还

8、比较低的。所以,手动/自动车在普及上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而汽车厂商和配套的变速器厂家应该 以此为契机,根据市场要求精心打造此类变速器。因为这类变速器是有比较广阔 的市场的。四、无级变速器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用户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的。汽车变速器的发展也并不仅限于此,无级变速器便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无级变速器最早由荷兰人范多尼斯(VanDoornes)发明。无级变速系统不像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那样用齿轮变速,而是用两个滑轮和一个钢带来变速,其传 动比可以随意变化,没有换档的突跳感觉。它能克服普通自动变速器“突然换档”、 油门反应慢、油耗高等缺点。通常有些朋友将自

9、动变速器称为无级变速器,这是 错误的。虽然它们有着共同点,但是自动变速器只有换档是自动的,但它的传动 比是有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档,一般自动变速器有27个档。而无级变速器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并选定几个常用的速比作为常用的“档”。装 配该技术的发动机可在任何转速下自动获得最合适的传动比。从市场走向来看,虽然无级变速器是一个技术分量比较高的部件,但是也已经走进了普通轿车的“身体”之中,广本两厢飞度每个排量都有一款配置了 CVT无 级变速器,既方便又省油,且售价也仅在 9.6811.68万元。而且奇瑞汽车销售公 司表示QQ无级变速器型年底上市。看来无级变速器在中档车中的运用将越为广本

10、设计是根据东方之子1.8L手动豪华车型而开展的,设计中所采用的相关参 数均来源于此种车型:主减速比:4.782最高时速:190km/h轮胎型号:205/65R15发动机型号:SQR481FC最大扭矩:170Nm/4500最大功率:95kw/5750最高转速:6000r/min奇瑞东方之子1.8L豪华型第一章 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 1.1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变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矩 和转速,使汽车具有适合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 围内工作。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器具有倒档和 空档。在有动力输出

11、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对变速器的主要要求是:1. 应保证汽车具有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在汽车整体设计时,根据汽车 载重量、发动机参数及汽车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变速器档数及传动比,来满足 这一要求。2. 工作可靠,操纵轻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内不应有自动跳档、乱 档、换档冲击等现象的发生。为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操纵 轻便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这可通过采用同步器和预选气动换档或自动、半自动 换档来实现。3. 重量轻、体积小。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参数是变速器的中心距。选用优质 钢材,采用合理的热处理,设计合适的齿形,提高齿轮精度以及选用圆锥滚柱轴 承可以减小中心距。4传动

12、效率高。为减小齿轮的啮合损失,应有直接档。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 和安装质量,采用适当的润滑油都可以提高传动效率。5.噪声小。采用斜齿轮传动及选择合理的变位系数,提高制造精度和安装刚 性可减小齿轮的噪声。 1.2变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变速器由传动机构与操纵机构组成。1 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有级变速器与无级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制造低廉,具有高的传动效率(n=0.960.98),因此在各类汽车上均得到广泛的应用。设计时首先应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及要求确定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档位数及 各档的传动比,因为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与燃料经济性都有重要的直接影响。传动比范围是变速器低档传动比与高档传动

13、比的比值。汽车行驶的道路状况 愈多样,发动机的功率与汽车质量之比愈小,则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应愈大。目 前,轿车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为 3.04.5; 般用途的货车和轻型以上的客车为 5.08.0;越野车与牵引车为10.020.0o通常,有级变速器具有3、4、5个前进档;重型载货汽车和重型越野汽车则采 用多档变速器,其前进档位数多达 616个甚至20个。变速器档位数的增多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效率、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及平 均车速,从而可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但采用手动的机械式操纵 机构时,要实现迅速、无声换档,对于多于5个前进档的变速器来说是困难的。因此,直接操纵式变速器档位数的上限为

14、5档。多于5个前进档将使操纵机构复杂 化,或者需要加装具有独立操纵机构的副变速器,后者仅用于一定行驶工况。某些轿车和货车的变速器,采用仅在好路和空载行驶时才使用的超速档。采 用传动比小于1 (0.70.8)的超速档,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发动机功率,降低单位行 驶里程的发动机曲轴总转数,因而会减少发动机的磨损,降低燃料消耗。但与传 动比为1的直接档比较,采用超速档会降低传动效率。有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与所选用的传动方案有关,包括传递动力的齿轮副数 目、转速、传递的功率、润滑系统的有效性、齿轮及轴以及壳体等零件的制造精 度、刚度等。三轴式和两轴式变速器得到的最广泛的应用。三轴式变速器如图1-1所示,其第

15、一轴的常啮合齿轮与第二轴的各档齿轮分别 与中间轴的相应齿轮相啮合,且第一、第二轴同心。将第一、第二轴直接连接起 来传递扭矩则称为直接档。此时,齿轮、轴承及中间轴均不承载,而第一、第二 轴也传递转矩。因此,直接档的传递效率高,磨损及噪音也最小,这是三轴式变 速器的主要优点。其他前进档需依次经过两对齿轮传递转矩。因此。在齿轮中心 距(影响变速器尺寸的重要参数)较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大的一档传动比,这是三轴式变速器的另一优点。其缺点是:处直接档外其他各档的传动效率有所 下降。23图1-1轿车中间轴式四档变速器1 第一轴;2第二轴;3 中间轴两轴式变速器如图1-2所示。与三轴式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

16、、紧凑且除 最到档外其他各档的传动效率高、噪声低。轿车多采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布 置,因为这种布置使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紧凑、操纵性好且可使汽车质量降低 6%10%。两轴式变速器则方便于这种布置且传动系的结构简单。如图所示,两轴 式变速器的第二轴(即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当发动机纵置 时,主减速器可用螺旋锥齿轮或双面齿轮;当发动机横置时则可用圆柱齿轮,从 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除倒档常用滑动齿轮(直齿圆柱齿轮)外,其 他档均采用常啮合斜齿轮传动;个档的同步器多装在第二轴上,这是因为一档的 主动齿轮尺寸小,装同步器有困难;而高档的同步器也可以装在第一轴的后端, 如图示。两

17、轴式变速器没有直接档,因此在高档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承载,因而噪 声比较大,也增加了磨损,这是它的缺点。另外,低档传动比取值的上限(igi=4.04.5)也受到较大限制但这一缺点可通过减小各档传动比同时增大主减速比 来取消。有级变速器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增多常啮合齿轮副的数目,从而可采用斜齿 轮。后者比直齿轮有更长的寿命、更低的噪声,虽然其制造稍复杂些且在工作中 有轴向力。因此,在变速器中,除低档及倒档外,直齿圆柱齿轮已经被斜齿圆柱 齿轮所代替。但是在本设计中,由于倒档齿轮采用的是常啮式,因此也采用斜齿 轮。由于所设计的汽车是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因此采用中间轴式变速器。图1-3、图1-4、图1-

18、5分别示出了几种中间轴式四,五,六档变速器传动方 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变速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经啮合套 将它们连接得到直接档。使用直接档,变速器的齿轮和轴承及中间轴均不承载, 发动机转矩经变速器第一轴和第二轴直接输出,此时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可达 90沖上,噪声低,齿轮和轴承的磨损减少因为直接档的利用率高于其它档位,因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9 -精品资料而提高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在其它前进档位工作时,变速器传递的动力需要经 过设置在第一轴,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的两对齿轮传递,因此在变速器中间轴与第 二轴之间的距离(中心距)不大的条件下,一档仍然有较大的传动

19、比;档位高的 齿轮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档位低的齿轮(一档)可以采用或不采用常啮合齿轮 传动;多数传动方案中除一档以外的其他档位的换档机构,均采用同步器或啮合 套换档,少数结构的一档也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档,还有各档同步器或啮合套 多数情况下装在第二轴上。再除直接档以外的其他档位工作时,中间轴式变速器 的传动效率略有降低,这是它的缺点。在档数相同的条件下,各种中间轴式变速 器主要在常啮合齿轮对数,换档方式和到档传动方案上有差别。图1-3中间轴式四档变速器传动方案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2 -如图1-3中的中间轴式四档变速器传动方案示例的区别:图1-3a、b所示方案有四对常

20、啮合齿轮,倒档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档;图 1-3c所示传动方案的二, 三,四档用常啮合齿轮传动,而一档和倒档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档。图1-4a所示方案,除一,倒档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档外,其余各档为常啮合齿 轮传动。图1-4b、c、d所示方案的各前进档,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图 1-4d所 示方案中的倒档和超速档安装在位于变速器后部的副箱体内,这样布置除可以提 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外,还可以在不需要超速档的条件 下,很容易形成一个只有四个前进档的变速器。图1-4中间轴式五档变速器传动方案图1-5a所示方案中的一档、倒档和图b所示方案中的倒档用直齿滑动齿轮 换档,其余各档均用常啮合齿轮。图1

21、-5中间轴式六档变速器传动方案以上各种方案中,凡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的档位,其换档方式可以用同步器 或啮合套来实现。同一变速器中,有的档位用同步器换档,有的档位用啮合套换 档,那么一定是档位高的用同步器换档,档位低的用啮合套换档。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轿车采用中间轴式变速器,为缩短传动轴长度,可将 变速器后端加长,如图1-3a、b所示。伸长后的第二轴有时装在三个支承上,其 最后一个支承位于加长的附加壳体上。如果在附加壳体内,布置倒档传动齿轮和 换档机构,还能减少变速器主体部分的外形尺寸。变速器用图1-4c所示的多支承结构方案,能提高轴的刚度。这时,如用在轴 平面上可分开的壳体,就能较好地解决轴和齿

22、轮等零部件装配困难的问题。图1-4c所示方案的高档从动齿轮处于悬臂状态,同时一档和倒档齿轮布置在变速器壳 体的中间跨距里,而中间档的同步器布置在中间轴上是这个方案的特点。2倒档传动方案图1-6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图1-6b所示方案的优点是换倒挡时利用了中 间轴上的一挡齿轮,因而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但换挡时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使换挡困难。图1-6c所示方案能获得较大的倒挡传动比,缺点是换挡程序不 合理。图1-6d所示方案针对前者的缺点做了修改,因而取代了图1-6c所示方案。图1-6e所示方案是将中间轴上的一,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将其齿宽加长。图 1-6f所示方案适用于全部齿轮副均为常啮合齿轮

23、,换挡更为轻便。为了充分利用 空间,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有的货车倒挡传动采用图1-6g所示方案。其缺点是一,倒挡须各用一根变速器拨叉轴,致使变速器上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些。本设计采用图1-6f所示的传动方案。TFj-lab图1-6变速器倒档传动方案因为变速器在一挡和倒挡工作时有较大的力,所以无论是两轴式变速器还是 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低档与倒挡,都应当布置在在靠近轴的支承处,以减少轴的变 形,保证齿轮重合度下降不多,然后按照从低档到高挡顺序布置各挡齿轮,这样 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容易装配。倒挡的传动比虽然与一挡的传 动比接近,但因为使用倒挡的时间非常短,从这点出发有XXXXXXXXX

24、X此处删除无数+N个字,完整设计请加扣扣:二二壹五八玖壹五(3-8)(3-9)其中,G、h分别为主从动齿轮节圆半径(mm。将作用在变速器第一轴上的载荷Temax作为计算载荷时,变速器齿轮的许用接触 应力 j见下表:表3-1变速器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齿轮j/MPa渗碳齿轮液体碳氮共渗齿轮一档和倒档190020009501000常啮合齿轮和高档13001400650700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各档齿轮的接触应力分别如下:一档:j11998.61MPa二档:j21325.17MPa三档:j31233.1MPa四档:j41208.5MPa五档:j51015.78MPa倒档:jR1904.32MPa对照上表可知

25、,所设计变速器齿轮的接触应力基本符合要求第四章变速器轴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4.1变速器轴的结构和尺寸1.轴的结构第一轴通常和齿轮做成一体,前端大都支撑在飞轮内腔的轴承上,其轴径根 据前轴承内径确定。该轴承不承受轴向力,轴的轴向定位一般由后轴承用卡环和 轴承盖实现。第一轴长度由离合器的轴向尺寸确定,而花键尺寸应与离合器从动 盘毂的 内花键统一考虑。第一轴如图 4-1所示:图4-1变速器第一轴中间轴分为旋转轴式和固定轴式。本设计采用的是旋转轴式传动方案。由于 一档和倒档齿轮较小,通常和中间轴做成一体,而高档齿轮则分别用键固定在轴 上,以便齿轮磨损后更换。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4-2变速器中间轴2.确定

26、轴的尺寸变速器轴的确定和尺寸,主要依据结构布置上的要求并考虑加工工艺和装配 工艺要求而定。在草图设计时,由齿轮、换档部件的工作位置和尺寸可初步确定 轴的长度。而轴的直径可参考同类汽车变速器轴的尺寸选定,也可由下列经验公 式初步选定:第一轴和中间轴:d (0.4 0.5)A,mm( 4-1)第二轴:d 1.073Temax,mm( 4-2)式中Temax-发动机的最大扭矩,Nm为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轴的强度与刚度应有一定的协调关系。因此,轴的直 径d与轴的长度L的关系可按下式选取:第一轴和中间轴:d/L =0.160.18;第二轴:d/L =0.18 0.21。 4.2轴的校核由变速器结构布置考虑

27、到加工和装配而确定的轴的尺寸,一般来说强度是足 够的,仅对其危险断面进行验算即可。对于本设计的变速器来说,在设计的过程 中,轴的强度和刚度都留有一定的余量,所以,在进行校核时只需要校核一档处 即可;因为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一档所传动的扭矩最大,即轴所承受的扭矩也 最大。由于第二轴结构比较复杂,故作为重点的校核对象。下面对第一轴和第二 轴进行校核。1.第一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因为第一轴在运转的过程中,所受的弯矩很小,可以忽略,可以认为其只受 扭矩。此中情况下,轴的扭矩强度条件公式为P9550000 -(4-3)nWt0.2d3式中:t-扭转切应力,MPaT-轴所受的扭矩,NmmWt -轴的抗扭截面

28、系数,mm3;P-轴传递的功率,kw;d -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mmt-许用扭转切应力,MPa其中 P =95kw, n =5750r/min, d =24mm 代入上式得:95 9550000 - t575050.5MPa0.2 253由查表可知t=55MPs,故t t,符合强度要求。轴的扭转变形用每米长的扭转角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4-4)5.73 104 丄Gl P式中,T -轴所受的扭矩,NmmG -轴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MPa对于钢材,G=8.1104Ip-轴截面的极惯性矩,mm4, l pd4/32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可得:5.73 104 170 1000 - 0.98.1

29、 104 3.14 2532对于一般传动轴可取0.51( )/m ;故也符合刚度要求。2.第二轴的校核计算1)轴的强度校核计算用的齿轮啮合的圆周力Ft、径向力Fr及轴向力Fa可按下式求出:d2Temaxi tand cosFtFrFa2Temaxi tan式中i -至计算齿轮的传动比,d -计算齿轮的节圆直径,d此处为三档传动比 3.85 ;mm为 105mm(4-5)(4-6)(4-7)-节点处的压力角,为16;-螺旋角,为30;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为170000Nmm代入上式可得:Ft 12466.7N,Fr 4127.8N,Fa 7197.6N危险截面的受力图为:图4-1危险截面

30、受力分析水平面:Fa (160+75) =Fr 75FA=1317.4N;水平面内所受力矩:Me 160 Fa 10 3 210.78N mFt 160160 75(4-8)=6879.9N垂直面所受力矩:Ms 160 Fa 103 1100.78N m。该轴所受扭矩为:Tj 170 3.85 654.5N。故危险截面所受的合成弯矩为:M ,Mc2 Ms2 Tj2( 4-9)(210.78 1000)2(110.78 1000)2(654.5 1000)26.9 105N mm则在弯矩和转矩联合作用下的轴应力(MPa :32M(4-10)将M代入上式可得:136.16MPa,在低档工作时=40

31、0MPa,因此有:;符合要求。2)轴的刚度校核第二轴在垂直面内的挠度fc和在水平面内的挠度fs可分别按下式计算:2 2F1a b3EILF2a2b23EIL(4-11)(4-12)式中,F1 -齿轮齿宽中间平面上的径向力(N),这里等于Ft ;F2 -齿轮齿宽中间平面上的圆周力(N),这里等于Fr ;E-弹性模量(MPa, E 2.1 105( MPa,E =2.1 105 MPaI -惯性矩(mm4), I d4 / 64,d为轴的直径(mm );垂直面:、b-为齿轮坐上的作用力距支座A B的距离(mm );L -支座之间的距离(mm ) 将数值代入式(4-11 )和(4-12 )得:fc

32、0.13故轴的全挠度为ffs 0.150.198mm 0.2mm,符合刚度要求。第五章 变速器同步器的设计1. 同步器的结构在前面已经说明,本设计所采用的同步器类型为锁环式同步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1图5-1锁环式同步器1、9-变速器齿轮2-滚针轴承3、8-结合齿圈4、7-锁环(同步环)5-弹簧6-定位销10-花键毂11-结合套如图(5-1 ),此类同步器的工作原理是:换档时,沿轴向作用在啮合套上的 换档力,推啮合套并带动定位销和锁环移动,直至锁环锥面与被接合齿轮上的锥面接触为止。之后,因作用在锥面上的法向力与两锥面之间存在角速度差,致使在锥面上作用有摩擦力矩,它使锁环相对啮合套和滑块转过一个

33、角度,并滑块精品资料予以定位。接下来,啮合套的齿端与锁环齿端的锁止面接触(图 5-2b),使啮合 套的移动受阻,同步器在锁止状态,换档的第一阶段结束。换档力将锁环继续压 靠在锥面上,并使摩擦力矩增大,与此同时在锁止面处作用有与之方向相反的拨 环力矩。齿轮与锁环的角速度逐渐靠近,在角速度相等的瞬间,同步过程结束, 完成换档过程的第二阶段工作。之后,摩擦力矩随之消失,而拨环力矩使锁环回 位,两锁止面分开,同步器解除锁止状态,接合套上的接合齿在换档力的作用下 通过锁环去与齿轮上的接合齿啮合(图 5-2d ),完成同步换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8 -图5-2锁环同步器工作原

34、理2 同步环主要参数的确定(1)同步环锥面上的螺纹槽如果螺纹槽螺线的顶部设计得窄些,则刮去存在于摩擦锥面之间的油膜效果 好。但顶部宽度过窄会影响接触面压强,使磨损加快。试验还证明:螺纹的齿顶 宽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很大,摩擦因数随齿顶的磨损而降低,换挡费力,故齿顶宽 不易过大。螺纹槽设计得大些,可使被刮下来的油存于螺纹之间的间隙中,但螺 距增大又会使接触面减少,增加磨损速度。图5-3a中给出的尺寸适用于轻、中型汽车;图5-3b则适用于重型汽车。通常轴向泄油槽为 612个,槽宽34mm图5-3同步器螺纹槽形式(2) 锥面半锥角摩擦锥面半锥角 越小,摩擦力矩越大。但过小则摩擦锥面将产生自锁现象,避免自

35、锁的条件是tanf。一般 =6七。=6时,摩擦力矩较大,但在锥面的表面粗糙度控制不严时,则有粘着和咬住的倾向;在=7时就很少出现咬住现象。本次设计中采用的锥角均为取 7。(3) 摩擦锥面平均半径RR设计得越大,则摩擦力矩越大。R往往受结构限制,包括变速器中心距及相 关零件的尺寸和布置的限制,以及 R取大以后还会影响到同步环径向厚度尺寸要 取小的约束,故不能取大。原则上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将R取大些。本次设计中采用的 R为5060mm(4) 锥面工作长度b缩短锥面工作长度,便使变速器的轴向长度缩短,但同时也减少了锥面的工 作面积,增加了单位压力并使磨损加速。设计时可根据下式计算确定(5-Mm

36、2 pfR21)设计中考虑到降低成本取相同的 b取5mm(6) 同步环径向厚度与摩擦锥面平均半径一样,同步环的径向厚度要受机构布置上的限制,包括 变速器中心距及相关零件特别是锥面平均半径和布置上的限制,不宜取很厚,但 是同步环的径向厚度必须保证同步环有足够的强度。轿车同步环厚度比货车小些,应选用锻件或精密锻造工艺加工制成,可提高 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寿命。货车同步环可用压铸加工。段造时选用锰黄铜等材 料。有的变速器用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钢配合的摩擦副,即在钢质或球墨铸铁同 步环的锥面上喷镀一层钼(厚约 0.30.5mm),使其摩擦因数在钢与铜合金摩擦副范围内,而耐磨性和强度有显著提高。也有的同步

37、环是在铜环基体的锥空表面 喷上厚0.070.12mm的钼制成。喷钼环的寿命是铜环的23倍。以钢质为基体的同步环不仅可以节约铜,还可以提高同步环的强度。本设计中同步器径向宽度取10.5mm(6)锁止角锁止角 选取的正确,可以保证只有在换档的两个部分之间角速度差达到零 值才能进行换档。影响锁止角选取的因素,主要有摩擦因数f、擦锥面的平均半径R、锁止面平均半径和锥面半锥角。已有结构的锁止角在266范围内变化。本次设计锁止角取30。(7) 同步时间t同步器工作时,要连接的两个部分达到同步的时间越短越好。除去同步器的 结构尺寸,转动惯量对同步时间有影响以外,变速器输入轴,输出轴的角速度差 及作用在同步器

38、摩擦追面上的轴向力,均对同步时间有影响。轴向力大,同步时 间减少。而轴向力与作用在变速杆手柄上的力有关,不同车型要求作用到手柄上 的力也不相同。为此,同步时间与车型有关,计算时可在下属范围内选取:对轿 车变速器高档取0.150.30s,低档取0.500.80s ;对货车变速器高档取0.30 0.80s,低档取 1.00 1.50s。第六章变速器的操纵机构设计变速器操纵机构时,应满足以下要求:6541.换档时只允许 挂一个档。这 通常靠互锁装 置来保证,其 结构型式有如 右图所示:图6-1变速器自锁与互锁结构1-自锁钢球2-自锁弹簧3-变速器盖4-互锁钢球5-互锁销6-拨叉轴2. 在挂档的过程中

39、,若操纵变速杆推动拨叉前后移动的距离不足时,齿轮将 不能在完全齿宽上啮合而影响齿轮的寿命。即使达到完全齿宽啮合,也可能由于 汽车震动等原因,齿轮产生轴向移动而减少了齿轮的啮合长度,甚至完全脱离啮 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设置自锁装置(如图 6-1所示)。3. 汽车行进中若误挂倒档,变速器齿轮间将发生极大冲击,导致零件损坏。 汽车起步时如果误挂倒档,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此,应设置倒档锁。倒档锁 的结构见本设计装配图中67、68、69所示。第七章结论本次设计是奇瑞东方之子1.8豪华车型的变速器部分。变速器是车辆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其中机械式变速箱设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已经成熟,但对于我们 还没有踏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其中的设计理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的。对于本次设计的变速箱来说,其特点是:扭矩变化范围大可以满足不同的工 况要求,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用和维修,价格低廉,而且采用结合套挂挡, 可以使变速器挂挡平稳,噪声降低,轮齿不易损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