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_第1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_第2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_第3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_第4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反垄断法第17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一) 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低买高卖)(二) 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掠夺性定价)倾销:具有市场竞争地位的企业把其产品价格定在生产成本之下,在其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滥用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一行为之所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因为它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而不具有合理性。但如果行为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而达到损害市场竞

2、争的程度,则这一行为即可以被认定为限制竞争行为,受反垄断法的调整。(三) 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拒绝交易)(四) 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特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独家交易)(五) 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是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搭售)(六) 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差别待遇)(七)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三、经营者集中(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3)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

3、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2、经营者集中的类型1)横向集中是指因生产或者销售具有可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关系中的企业之间的集中。2)纵向集中是指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经济阶段,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集中,亦即某种产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合并或者上游经营者与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并。3)混合集中一般指既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跨行业的企业合并。3、法定情形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情形】(一) 经营者合并;(二) 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 经营者

4、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审查1、申报制度1)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分为事前申报制度和事后申报制度。我国反垄断法采取的是事前申报制度: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前向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2)经营者集中申报豁免(经营者集中为改变其整体对外市场份额状况的情形)反垄断法第22条: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行机构申报:(一) 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的;(二) 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

5、者资产本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因素反垄断法第27条: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二) 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三) 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四) 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影响;(五) 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六)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3、经营者集中的豁免反垄断法第28条后段: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五、反不正当竞争法一、概述(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一

6、方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同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经常存在竞合现象,但是各种专门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已经提供了特殊保护;另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竞争关系、保护公平交易的一项基本法律,它还可以在知识产权法提供的特殊保护之外为知识产权提供附加性或兜底性保护。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但是知识产权已经规范的侵权行为,应当直接使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只有对那些缺乏特别法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才需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裁判。(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形式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

7、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主体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当行为的实施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并能够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营者。2、客体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体是指经营者通过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良好的竞争秩序。3、主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经营者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4、客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事实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二、市场混淆(一)概念市场混淆,又称仿冒行为,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致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

8、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减损他人商业标识的市场价值的行为。(二)市场混淆的特征1、主观方面:市场混淆的目的是开展竞争,市场混淆人具有主观过错(故意),其目的在于使交易对方为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产生混淆或者误解,误认为是特定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来扩大自己的销售量。注意:如果不具有竞争目的或者与市场竞争无关的混淆,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范围。2、对象方面:商业标识是市场混淆的客体或者对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示范条款第2条典型商业标识:商标、商号、特殊标记、商品外观、商品或服务标示、知名人士或者众所周知的虚构形象。3、内容方面:市场混淆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使用

9、与他人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识。包括冒用行为和仿用行为4、后果方面:市场混淆或者淡化他人商业标识。(三)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 假冒他人合法商业标识行为2、 仿冒知名商品其他标志的行为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1深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2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教学重点配乐朗读、默读课文,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

10、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搜集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准备与同学交流。想一想自己过年的故事和体会,讲给同学听。查阅有关琦君的生平,课外阅读她的作品琦君说童年。教师准备思乡的音乐。准备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教学内容春酒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课文中的细节写得很有情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中的人情民风之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学设计整体感知1导入建议学生谈自己过年的故事、感受,或说一说当地有哪些民风民俗;或教师谈自己小时候在家乡过年的故事2导语示例青岛的啤酒不仅是青岛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每

11、年的青岛啤酒节都迎来许多国内外的客人,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民风民俗。每逢过节,人们也都要喝啤酒以示庆祝。好多离乡在外的青岛人总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今天学习春酒一文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启迪。3教师投影学习目标和字词学生自查读一读,写一写,根据查找的资料交流琦君的事迹。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问题。4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a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表达怎样的感情?b课文题目是春酒,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5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表达作者对故乡民风、人情的赞美。就像琦君曾说过的一样:像树木花草一样,

12、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渗透在本文的字里行间。6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旨。研读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本文围绕思乡的主旨,穿插了许多有家乡味道的细节、关键词语,使文中几个人物生动形象,尤其是对母亲的描写极为传神。2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请同学们朗读或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有情趣的细节或词语,与同学们合作交流,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精读文章,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

13、和趣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才能提升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情趣。4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通过对细节和词语的品味,加深对文中作者情感和课文主旨的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提高阅读的质量。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写过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你读过这些作品吗?把课前准备的文学作品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看谁积累的资料多,交流得好。(学生小组交流,推举12名班级交流。学生可以吟颂诗歌,也可以以唱诗的形式)2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累知识,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3延伸练习把与同学交流

14、的作品摘抄到练笔本上,并试着仿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看拼音写汉字。y文( )、回( )、容( )、友( )、翻( )jio( )阳、( )傲、( )花、( )气、上( )、香( )z( )挡、( )织、( )力、( )国、( )成答案:艺 忆 易 谊 译 骄 骄 浇 娇 缴 蕉 阻 组 阻 祖 组二、请你画出下边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1、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角模,他来争求父亲的意见。( )2、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有了做用,你们将会多么自毫!( )答案:膜 豪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

15、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详

16、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达( )命( )肿( )肺( )访( )组( )勇( )敢( )骄( )拥(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2.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3.按拼音填空y才华横( )

17、、文()、回( )、容( )、翻( )、( )思、友( )jio( )阳、( )傲、( )花、( )气、上( )、香( )z( )挡、( )织、( )力、( )国、( )成(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课文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二)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

18、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导背诵这段话。(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3)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出示投影: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

19、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指导背诵这段话(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3)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体会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指名读句子自己默读这句话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1)齐读奥列

20、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2)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指名读句子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请同学说一说(3)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三)回读课文内容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四)布置作业将你的感想写下来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三.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1.指

21、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3.指名回答(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1.自由读课文2.讨论: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3.指名回答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扩展练习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2.指名说(四)小练笔1.请你写一件给你感触最深的事情,要求内容要有详有略。2.学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3.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给予充分鼓励。(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将你的小练笔读给家长听四.板书设计:7永生的眼睛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

22、)(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要求】、学会个生字并书写,认识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环境人类生活相关,培养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学习比喻句“像”。【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教学。【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中的生字“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澈”组词:清澈。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课题后,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或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二、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初步了解课文内

23、容、教师范读,学生静听,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老师或同学,把字音读准确。、从课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再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 同桌互相读、听,互相订正。 指名认读。 用生字卡片进行全面检查。、再读课文,边读边用序号标明自然段。三、指导读好课文、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引读,让学生了解内容。 指名读、评,全班齐读。、读好二、三自然段: 自由朗读二自然段,找出描写两岸风景的句子:(边读边勾画出来) 名读勾画的句子。 桌互读第二自然段。 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由练读,找出表示小洁心情的句子。 名读、评,全班齐读。 自由练

24、读二、三自然段。、指导读好第四、五自然段: 小声读 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洁想干什么?结果怎么做的? 指名答,想一想,当时小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再请同学演一演。 自由练读四、五自然段: 分四人小组练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课文。四、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五、感情朗读,深入体会、朗读文中写景的段落:你想不想也做在这条船上,和小洁一起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呢?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学生各自练读美景部分,指名读,师指导读。、通过动作,体会心理:(字读三、四段)课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从这而体会到什么?应怎样才能表现出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眼光”中

25、体会到什么?加上动作表演读,指名上台表演。、自读最后一段。讨论: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是什么意思?六、拓展活动、读一读这句公益广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请你注意你的脚。”、试着写一句保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我是_,请你_。第二课时一、查复习、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全班进行交流。二、学习比喻句“像”、读出课后练习中的两个比喻句。、想一想,在我们以前的课文中有没有像这样的句子:回忆:大象的腿像根柱子。圆圆的荷叶像停机坪。、照样子指名说比喻句。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认读生字。、分组识记字形,集体交流。、指导书写课后生字:注意:“觉”字下面的“见”不要写成“贝”。“船”的“舟”变成偏旁时横要变成提。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同桌互相背诵。、指名背诵。五、实践活动在教室开展“弯弯腰,拾起一片纸”的活动。然后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