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欺诈风险防范需合力_第1页
信用卡欺诈风险防范需合力_第2页
信用卡欺诈风险防范需合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用卡欺诈风险防范需合力 随着我国信用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各类信用卡欺诈风险日益显现。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信用卡欺诈损失金额已达1.48万亿元。目前主要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利用网络和atm欺诈较为普遍,二是欺诈呈现由沿海向内地扩散、境外向境内渗透趋势。 销售终端及atm欺诈是信用卡欺诈比较常见的手法。前者是指特约商户在受理信用卡交易时,故意进行欺诈交易或协助、纵容、包庇信用卡欺诈交易的违规操作行为。而后者包括在atm的卡口内设置“机关”,伪造吞卡假象,截留他人银行卡并使用;通过非法安装盗码器、摄像头等装置,盗取银行卡信息资料;在atm或自助银行内,张贴虚假的“温馨提示”,诱导持卡人将资

2、金转入欺诈者提供的账户内等情况。信用卡欺诈的手段不断翻新,从涂改真身份证或以假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到“克隆”真卡后取现消费,再到通过手机短信或电话方式,以中奖或者虚构涉嫌犯罪、绑架等虚假信息,引导持卡人将资金转入欺诈者账户的各种现象近年来都不少见。 出现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发卡阶段来看,主要是个人征信系统尚不完备,身份证件审核困难。人民银行个人银行信贷征信系统信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都亟待提高,且目前能证明公民身份的合法有效证件种类较多,银行难以对各类证件都进行实质审查。在信用卡的使用阶段,一方面信用卡防伪技术亟待提高,另一方面信用卡交易场所安全性不足。尽管发卡银行已采取了安装摄像

3、头、密码遮拦器、读卡器保护罩等安全保护措施,但并不能有效保护客户权益。再者,虽然监管部门早已认定信用卡套现非法,但因其违法成本较低,且对各方当事人如何分摊责任,并无明确法律规定,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明确的司法解释或行政规范性文件,法院系统也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司法判决。 与此同时,目前银行有关信用卡的一些规定不仅有“霸王条款”之嫌,而且事实上也不能真正保护银行自身利益。比如银行在“办卡申请表”、“领用合约”、“章程”、“使用指南”等众多文件中均规定合同最终解释权在银行一方。如因欺诈交易发生争议,法院一般会依据合同法认定其为无效“格式条款”。再如,多数银行规定“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视为持卡人本人所

4、为”,即基于密码的交易后果由持卡人自行承担。司法实践中,一般“谁主张谁举证”,由于持卡人泄露密码的方式太多,银行很难掌握其泄密证据。如果持卡人向银行主张赔偿,在持卡人没有过错或过错不明显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推定银行的服务存在瑕疵或安全漏洞,最终银行要承担不利法律后果。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提高,一旦与银行发生纠纷,诉讼积极性通常较高,银行抗辩,须承担主要举证责任,银行虽掌握交易记录、监控录像等资料,具有系统、设备和资金等优势,但面对的客户量大、交易渠道多且交易环境复杂,特别是欺诈多发生在异地,难以全面收集证据。 目前各银行执行依据主要是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银监会商业银行信用卡

5、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法律层级较低,而法院判案依据主要是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建议尽早出台银行卡条例,将信用卡管理立法上升至行政法规层面。相较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人民银行2001年的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已明显不足,也应从立法上明确银行保障客户交易安全义务、网络金融服务商义务,加强网络安全监控防范。而且,信用卡支付结算和信用工具的双重特性,使其同时处于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监管与银监会风险监管之下。目前,两个部门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职能主次不清、职责不明,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信用卡的主监管部门。 各银行要排出emv迁移时间表,配套改进atm和pos机。同时加强限额管理,加大信用卡密码设定难度,用指纹密码或手机动态密码等技术,增加破译难度。银行要合理修改挂失责任认定、密码交易认定等免责条款,设置违反资信保密条款,适时推广准格式合同,有效避免格式合同法律风险。在发卡程序,银行要认真甄别筛选客户,采取分级控制和管理透支额度等措施。各银行应研究制定it外包服务治理指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